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文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10-02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1朗读中解析,实现语言的顿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读中自悟,自悟自得,即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例如,我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通过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大概内容。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等问题。接着,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中得到结论:鱼儿离不开水,它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把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从而明白了违背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道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存储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去帮助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需借助语言进行情感表述,并凭借语感加以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2启发想象,培养学生语感的准确性
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推进感知和内化,也只有通过想象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作者所传达的复杂的感情信息,进而达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到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中去,从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感悟“儿子了不起”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整整煎熬了38小时,在这漫长的38小时里,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以情激情,让学生感悟到“儿子”那种无比乐观的性格和无比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阿曼达。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和小金花挂在腮边的晶莹泪花以及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步的一幕幕,从而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通过比较,揣摩用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琢磨,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训练学生的语感。
3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诵读的功能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在听说读寫中分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体现着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间接的经验。对学生认识的开始有正确的导向性。诵读就是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使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诵读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并伴有多种思维形式。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既直接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语言气势、风格情味,又引发思维的聚合发散。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情境必然蕴涵着语感产生的契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如能对其加强诵读的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运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由此可见,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的诵读功能,是促使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文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10-02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1朗读中解析,实现语言的顿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读中自悟,自悟自得,即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例如,我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通过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大概内容。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等问题。接着,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中得到结论:鱼儿离不开水,它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把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从而明白了违背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道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存储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去帮助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需借助语言进行情感表述,并凭借语感加以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2启发想象,培养学生语感的准确性
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推进感知和内化,也只有通过想象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作者所传达的复杂的感情信息,进而达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到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中去,从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感悟“儿子了不起”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整整煎熬了38小时,在这漫长的38小时里,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以情激情,让学生感悟到“儿子”那种无比乐观的性格和无比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阿曼达。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和小金花挂在腮边的晶莹泪花以及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步的一幕幕,从而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通过比较,揣摩用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琢磨,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训练学生的语感。
3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诵读的功能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在听说读寫中分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体现着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间接的经验。对学生认识的开始有正确的导向性。诵读就是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使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诵读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并伴有多种思维形式。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既直接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语言气势、风格情味,又引发思维的聚合发散。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情境必然蕴涵着语感产生的契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如能对其加强诵读的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运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由此可见,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的诵读功能,是促使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