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德文报纸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兰克福汇报》在所有的德国严肃报纸中拥有最高的国外知名度。因其在德语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它登载的文章经常被其他国家的媒体引用或转载,从而使该报成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德文报纸。每天要向大约140个国家提供该报,所以《法兰克福汇报》是德国所有高品质的日报中在国外发行最广的。《法兰克福汇报》拥有一个遍布全球的记者网,除了在国内15个城市建有分社外,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记者。而在一些国际性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甚至有多名通讯员分别负责政治、经济或文艺等不同领域的新闻报道。这使该报能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出比通讯社消息更有深度的独家报道。
  《法兰克福汇报》(德语原名: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缩写:F.A.Z.)于1949年11月1日创刊,是一份全国性对开日报,是德国少数几家全国发行的综合性预订日报之一。报社总部位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报纸的法人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有职工约141)0人,独立的FAZIT基金会为报纸的主要持有人。该报拥有自己的通讯员网络来采编新闻。与其他报社不同,为保证报纸政治上的独立性,该报在编辑上不设主编,实行集体负责制,报道方针由5名发行人共同制定。《法兰克福汇报》刊头印有“为德国办的报纸”字样,这是对该报宗旨最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时至今日,《法兰克福汇报》仍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反映整个德国的情况。   2001年《法兰克福汇报》营业额为4.16亿欧元,同比下降22.5%,为扭转局面,2001年9月起增出风格轻松活泼的星期日版,称作《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同月30日,实现全国发行,除与母报《法兰克福汇报》资源共享之外,《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还拥有50多名自己的编辑记者。为了专注于核心业务,《法兰克福汇报》于2005年将下属的三家图书出版社出售给兰登书屋,2006年又放弃了一家艺术类图书出版社。
  2009年,《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从130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13届“国际报纸奖”。评委会称其“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领先优势”,夸赞其美工设计和版面编排“精美绝伦”,图片质量“非凡卓越”,文字“简洁易懂”。该届“国际报纸奖”评判的核心内容是质量、设计、色彩和摄影。
  《法兰克福汇报》版面严肃,“端庄大方”,纸张考究,印刷精良。内容分政治、经济、金融、文艺评论4个主要部分,平日每期大约有30~40版,周末版可达180版。注重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报道,金融版和文艺评论版颇具权威。该报通过“经济透视”专栏,对经济动向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和分析,“文艺评论副刊”提供的大量文化和社会新闻及背景材料,使该报可读性大大提高。政府官员、经济界管理人士、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占其读者中的大多数,从而使该报成为德国一份不折不扣的“主流报纸”。同时《法兰克福汇报》也是德国各证券交易所必读刊物。报纸本身虽然独立于任何政党或组织,但实际上风格偏向自由保守主义,在政治上同情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和基督教社会联盟(CSU)的立场,但并不怯于为其他立场的评论提供发言的论坛,如每期刊登读者来信以发表不同的观点。
  《法兰克福汇报》日发行量超过35万份,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2008年德国日报中只有《法兰克福汇报》及《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读者人数有所增加。其中《法兰克福汇报》的读者数增长了24%,达到104万,《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增长了18%,达到117万,双双跨越百万级大关。究其原因,该报社发言人自己列举的“新颖的设计、其间备受推崇的头版图片以及毫无争议的高品质的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不无道理。既订《法兰克福汇报》又订《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的读者人数达到192万,超过另一成功组合《世界报》及其星期日版16.3万人。考虑到德国8千多万的总人口数,《法兰克福汇报》及其周日版的读者数已是相当可观。由于《法兰克福汇报》、《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这两大品牌,《法兰克福汇报》有限公司成为德国市场的领头羊。尤其可喜的是,2009年《法兰克福汇报》、《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增长势头不减,2009年第二季度《法兰克福汇报》日销售量增长0.9%,达到369690份;《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日销售量增加3.1%(10358份),达到344016份,其中首先是订阅量和飞机及火车上的用量增加,而其他形式的销售则再次有所下降。《法兰克福汇报》最大的发行竞争对手《南德意志报》的日销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继续下降,降幅为1.4%,降到442159份。
其他文献
话语权,不单纯指说话的权利;还指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对谁说,在哪里说,甚至包括怎么理解的“权力”。毋庸讳言,过去的中国,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我们的自我认知,过多地被西方那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左右。  奥运中国的登场,虽然赢得了碰头彩,但文化信息符号的深度和广度传播,也才刚刚开始。  在具体的沟通传播过程中,我们传播者的个体“软能力”,仍是整体文明软实力结构中的“短板”。  ——吴旭 
期刊
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不能光靠热情和宣教,还应讲究艺术。其中,注重报道的“有趣、有用、有益”三要素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中需要加以运用的方法。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有趣、有用、有益”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记者要从读者潜在的阅读心理考察,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兼具“有趣”、“有用”和“有益”三个基本要素。“
期刊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
期刊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
期刊
在用线形排列的拼音文字读写的西方人眼中,结构复杂多变的方块汉字,就像一幅幅奇妙的图画,它本身的美令人赞叹,而其义涵却深不可测。因此,与陶瓷、青铜、绘画等比较直观的视觉艺术相比,汉字的书写艺术,即书法艺术,在西方是最后被认识的。  近百年来,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学者,但是其人数之众和著述之丰远不如其他艺术门类。近二十几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喜爱中国书法艺术的
期刊
编者按 “翻译与多元文化”是前不久在上海结束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正是当今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所阐述的精辟见解,蕴涵着外宣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永恒话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本届大会的主题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共同关注。”他同时表示,我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国际上已经被越
期刊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5月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出明确政策信号:2010年底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48家经营性出版社将全部转制为企业,其所属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等经营性出版单位一并转为企业。  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今年在迎来60年局庆的同时,其下属的多家以出版外宣图书为主的出版社,也将面临改企转制。原本以外宣为主业的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在国家的支持下利用市场机
期刊
新疆外宣办在“7·5”事件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对外舆论引导工作。    第一时间有效抢占舆论制高点    “7·5”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迅速做出进行报道的决策,要求新闻办及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好事件的舆论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当天晚上,新华社新疆分社迅速安排得力记者队伍深入现场,实地采访,同时撰写新闻稿件。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天山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刊发通稿。7月5日晚
期刊
9月19日至25日,2009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成功举办。大展主题为“生命·梦想”。2万余幅中外作品,25万人次参观规模。让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影像艺术穿越国界的魅力。    展现世界文明的橱窗    国际摄影大展已在这里成功举办了9届,本届7天的大展让古城平遥再次成为反映世界各国摄影艺术的橱窗。大展突破了以往摄影展举办地多以反映当地人文地理风貌为主的做法,而是让平遥成为聚焦中国和世界的窗口、世
期刊
一年中要度过一半寒冷、阴暗季节的大多数俄罗斯人,对秦皇岛明媚的阳光、温暖的沙滩、自然的生态环境十分向往。如何吸引更多俄罗斯客人来秦皇岛度假旅行,一直是秦皇岛人在思考的问题。2007年秦皇岛市接待俄罗斯游客超过5万人次,目前,这股热浪仍没有降温,今年1-7月,接待俄罗斯游客1.9万人次,比2007年同比增长1.3%,俄罗斯已成为秦皇岛最大的国际客源地。    点对点推介    针对俄罗斯地广人稀,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