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为例,对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一个由前期分析、学习体验、交流反思、评价反馈构成的体验式设计模型,进一步给出实践案例和分析,旨在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一、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由来
  
  2007年8月3日,由教育部—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得到进一步发展。[1]笔者有幸在竞选中胜出,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并为培训主讲教师之一。
  此次培训以《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大纲,紧密结合最新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课程为期1周,约50课时。因为属于在职教师的短期培训,有别于职前教师培训的长期性与系统性,不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只是理念的提升和技能的提高,因此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上,系统的知识授导型教学设计就不适合这样的短期培训。笔者借鉴当前国际盛行的“体验式培训”的设计理念,再结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对体验式培训设计做出探索。
  
  二、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的研究
  
  (一)什么是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于1995年引入中国,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指个人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获得初步体验,再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以提升认识。[2]
  (二)体验式培训设计的特点
  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教学遵循客观规律和程序,采用系统化方法,注重教学序列、教学流程、教学中各要素的关系,强调教学活动的完整性,[3]因而适合一般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体验式培训则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再通过反思和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笔者在这次培训活动的方案设计中,即采用体验式培训的思想,结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要求,把整个培训按模块化分成若干个活动来展开,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以人为本、内嵌活动
  ● 真实情境、任务驱动
  ● 案例引领、协作学习
  ● 交流反思、注重实用
  (三)体验式培训设计的模型建构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维德罕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它是体验式培训理论的直接来源。他构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即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积极尝试的循环过程,从理论上解释了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原理。[4]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要求,进行了如下的改进和设计(见图1)。
  
  在图1所示的设计流程中,由前期分析、学习体验、交流反思、评价反馈四个环节组成了新型“体验学习圈”,其中“学习体验”是设计的重点。由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有特定的目标,因此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开展户外的活动游戏或身心素质锻炼,但可以采纳其中的设计理念。在本研究中,通过创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以小组协作或同伴竞争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典型的案例示范,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员在实践探索中感悟与体会,并进行交流反思和互动评价。
  
  三、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的实施
  
  下面以笔者参加的本次培训活动为例,对以上设计模型逐一分析并验证其有效性。
  (一)前期分析阶段
  1.培训目标
  本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虽然短短一周的时间不可能让教师掌握很全面的教育技术手段或者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但是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能够点燃教师们的信息化教育激情,唤醒教师内在的主体意识,传播有效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从根本上调动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2.学员需求
  本次培训点选定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重庆市大足县龙水实验中学。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Office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熟练掌握了应用网络获取信息与资源的基本知识及其操作,但很少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本次培训的任务是要传播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学。
  3.制订计划
  本次培训时间为一周,约50课时。我们把培训活动分为八个模块:
  ①培训热身运动(4课时) ②走进教育技术(6课时) ③教学媒体与网络资源(6课时) ④Office与教学应用(8课时) ⑤信息化教学设计(8课时)⑥教育新理念与新技术(8课时) 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课时) ⑧成果展示与交流反思(4课时)。
  (二) 学习体验阶段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模块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步骤开展培训。
  情感共鸣——播放《同一首歌》的音乐,教师和学员根据软件上的歌词展示一起唱歌。一是渲染课堂气氛,二是突出为实现信息化教育的梦想而共同努力的主题。
  头脑风暴——教师通过扑克牌游戏对学员进行分组,组织小组讨论,分析日常教学的一般流程,讨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点。通过开始的头脑风暴,学员们对信息化教学有了初步的感受,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知识授导——教师通过课件边展示边讲解教学设计的原理、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设计的步骤方法等,给学员搭建一个知识的框架。
  情境体验——教师和学员一起访问有名的信息化教学网站,在网络化情境中感受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
  案例研读——教师选出几个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和学员一起研读,感受优秀教案设计的样式和特色,提供可效仿的学习支架。
  头脑风暴——在前面基础上再组织小组讨论,一同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优点和可改进之处,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批判和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协作学习让学员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与体会所学的内容。
  营造氛围——在学员练习其间,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和愉悦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流反思阶段
  成果展示——待作品完成时,请学员推选代表上台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设计成果与心得体会。
  互动评价——按照预先制定的评价量规展开自我评价 组间评价 互动评价。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智慧的分享,学员们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四) 评价反馈阶段
  在整个培训活动结束前,我们和学员共同填写了四份评价表:教师对学员的评估表、学员对教师的评估表、学员自评表、培训活动整体评价表。从多角度来了解培训的效果,其中的一些统计如下。
  1.体验式培训的内容设计
  
  从图2可见,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的内容设计认同度较高,73%认为符合实际需求,没有人部分和全面否定。这说明在前期分析阶段,我们考虑得比较周到,需求分析做得较好。
  2.体验式培训的活动设计
  
  图3说明了培训中多样化的情境活动,多元化的情感体验,多角度的教学激励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认可,使得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在丰富的体验中快乐学习。
  3.体验式培训的学习感受
  
  有87%的学员认为从培训中深受启发,收获很大,没有人持否定态度。说明这种培训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根据笔者经验,这超越了其他形式的培训效果。
  4.体验式培训的总体评价
  
  从图5对体验式培训的总体评价得出,93%学员的满意度较高,其中70%认为值得推广,23%认为某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上是笔者以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为例,对体验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的探索。随着知识时代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学校教师,或是其他的行业人员,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再学习、再培训,对于这种短期的集中培训,笔者通过理论探究与实践检验,得出体验式培训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和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体验式培训的设计模型,旨在抛砖引玉,期待与更多的同仁共同探讨,一起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行动简介.http://volunteer.mspil.edu.cn/xdjj.asp.
  [2]宝洪江.体验式培训:人力资本积累的新途径[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2006.
  [3]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陈雪.企业员工的体验式培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6.
其他文献
一部电影有个主角,一本小说也有个主人公。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录像不可能提供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的“全息性”记录,因此在拍摄课堂教学时必然也会选择一个拍摄主体对象。这个主体对象是执教的老师、是听课学习的学生、还是教师的课件,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以研究的目的决定拍摄行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张俐蓉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目的决定了拍摄主体对象。例如,要了解
人类发展史充斥着战争,充斥着流血的政治。时至今日,战争的阴影仍远未消除,永久和平的年代仍远未来到。既然战争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既然春秋时人孙武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早已成为共识,也就毫不奇怪作为我国第一部通史的《史记》,会格外青睐战争行为的主体——军人,会给军人留下大篇幅的记述空间。据统计,《史记》全书有四分之一的篇幅与战争有关,其中不乏备受赞誉的名篇,如《项羽本纪》《陈涉世家》《
课堂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便会出现诸如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等现象;如果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又会出现诸如课堂自由散漫、学生“无组织”等状态。互动课堂的提出是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课堂教学问题而生发的概念,其目的在于变“教学主导”或“学习主体”的两极走向的单向主体性为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还课堂以高效、鲜活的本色,使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得以强化、多样而生动起来,从而促进教师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使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这种编程解题方式与数学解题方式有相同点,更存在着许多区别。数学解题一般是人利用数学方法直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编程解题是人要将他(她)的数学解题方法以程序(算法)的方式告诉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执行程序来解决问题。这对初学V
2020年11月18日,美国第71届全国图书奖获奖名单揭晓。在2020年的推荐作品中,共收到书籍1692部,其中虚构类作品388部;非虚构类609部;诗歌254部;儿童文学311部;翻译文学130部。从所有这些作品中,按照“虚构类”“非虚构类”“诗歌类”“青少年文学类”和“翻译文学类”首先评选出了长名单作品,然后又推出了入围作品,每个类别各5部。最终,产生了每个类别的获奖名单。虚构类作品  五部入
国际教育资源网(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ource Network,以下简称IEARN)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世界网络教育机构。它免费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师生提供网上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其主旨是: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发展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IEARN创建于1988年,最初为方便莫斯科和纽约州的各12所学校的学生使用俄语和英语进行在线交流。随着加入学校的增多,IEA
一、设计理念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这一节包括感受视听作品、各种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和完成视听作品,共需4课时。本节是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对视频信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视频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处理。  课堂中以制作“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视频电子作品为主线,选用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分解任务,提供自主学习网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给予点
对学校多媒体教室用户来说,考虑到成本的因素,电脑的性能并非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够用。一方面要保证实现基本的电脑应用需求,比如上网冲浪、使用Office软件、收发邮件,以及浏览视频等;另一方面需要简单易用,让那些对电脑不是很熟悉的人也能很快地掌握,轻松实现对电脑的管理。细观目前的IT市场,能够实现“一拖N”功能的LG慧联显示群组非常适合这类用户使用。    可直连键鼠的显示器    在动辄万元级的专
新课程的开设对网络机房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管理方法。本文介绍一个机房网刻的免费软件MAXDOS,它能在10多分钟内轻松完成整个机房的系统安装。MAXDOS就是一个DOS工具箱,它集成了网络GHOST所必需的一些工具和单机GHOST所需的工具软件,是我校机房管理者的免费百宝箱。它可以让你抛弃软盘、光盘等传统的维护必需品,并直接利用它内部集成的GHOST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Blending learning(中文翻译为“混合式学习”),并对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技术的理论得到不断深化、提高和完善。    一、 什么是Blending learning    Blending learning是在对E-learning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术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