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原则对契约自由的反思

来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约自由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在破除身份枷锁、带来个体解放与自由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与家本源关系的破裂,这种破裂意味着主体间关系的对抗,私人利益的无序扩张演化为社会冲突的焦点;更意味着人与历史关系的断裂,主体间相互依赖的历史共同感不复存在,由此现代社会陷入公共性危机.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形态,透过中国的家文化,利用概念思维,可以重新认识家的规范意义与价值.家本质上是共生共存的栽体,从家本性出发可以重新界定主体间关系,建构以“共在论——家伦理——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家原则.家原则不是对契约自由的全面否定,而是对它的改进与充实,其意义主要在于:一方面反思与超越契约自由的个体主义基础,以共在论激活人们的生活意义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则以家伦理为基础重建公共伦理,力图弥合私人自治与公共自治之间的断裂,积极寻求自由得以实现的义务与伦理条件.
其他文献
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同质性,建党百年孕育了内涵丰富的建党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建党精神同根同源,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理想目标.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相互交织和影响过程中,体现出二者独特的精神内涵,呈现出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差异化特征,但都具有传承性.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既体现了由“看得见的公平正义”向“感受公平正义”的法治转向,更是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奔向更高追求的一次飞跃.主观程序正义论为诠释“感受公平正义”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心理面向来说,主观程序正义论揭示了满足程序参与者感受公平正义的三个核心要素:信任感、尊严感以及控制感.从司法面向来说,主观程序正义论通过杜绝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以提升司法程序的信任感、完善争议焦点整理以及心证公开机制以强化司法程序的尊严感、强化指导性案例运用和逐步实现副卷公开以增强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模式,存在形式主义、公司意思主义和当事人意思主义之争.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股权转让是否以外观公示为生效要件;二是股权转让是否以公司认可为生效要件.《九民会议纪要》采纳了股东名册登记生效说,此即形式主义观点之一.形式主义和公司意思主义,均超越了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的文义射程.当事人意思主义契合股权性质,符合比较法解释,切合中国法现况,故而更为可取.当事人意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除法律和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以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归属变动一般以当事人的让与合意为准,出资证明书的交付并非股权转让
《新加坡调解公约》的签署,是国际贸易多边合作重要的国际法保障,也是国际商事和解协议法律执行力和国际流动性显著提升的标志.为实现国内商事调解机制与公约的对接,中国应在国际商事调解立法、和解协议配套执行机制、调解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和完善,同时利用我国自贸区(港)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深耕商事调解试验田,构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商事调解法律体系和运行体制.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有其鲜明的逻辑思路,其中,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渊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论述为发展经验、以新时代国内外客观形势的深刻变化为现实依据.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看家本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从严从实的态度坚持思想路线、以加强道德修养彰显人格魅力、以坚定信仰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创新理论,为实现伟大事业提供行动指南;提高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
我国自2003年首次提出“依法治校”以来,高校治理的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探索,在章程制定、学生管理、学术规范等领域勾勒了自主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通过对湖南省内部分高校校内制度的梳理,发现当前的高校治理仍存在党政衔接不畅、学术自治失范、章程地位落空、权利保障不力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高校校内制度的规范化不仅在静态层面需加强权力控制和强化权利,还需在动态层面体现法治思维和民主逻辑.故此,重构校内制度应在组织法体现配权合理、在权利法上体现权利保障、在程序法上体现程序正义,方能在高校自主管理全环节实现依法治理.
酌定量刑情节是我国目前控制暴力犯罪死刑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因其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不利于严格控制死刑.实践中,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以及犯罪动机卑劣情况,都无统一认定标准;被害人过错和民间矛盾的内涵不清导致认定混乱.为规范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合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犯罪后果严重程度应严格按照具体死亡人数和其他侵害后果来认定.手段残忍程度的界定应综合实质意义和形式标准来把握.只有随意选择作案对象,滥杀无辜,以达到反社会、反人类犯罪目的 而产生的动机才可以认定为卑劣犯罪动机.被害人过错影响刑罚裁
社会治理需要多种类型的规范发挥协同作用,在国家制定法之外,习惯法也有其独立的价值功能,与国家制定法一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由于经济基础、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引发矛盾与冲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虽然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但是二者仍存在调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国家生态法治建设,故探讨生态法治领域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是时代所需,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沟通机制的构建、加强公众参与、推动少数民族
侦查语境的特殊性体现在侦查性发现相较“法律发现”的非对抗性,以及侦查性叙事整体性区别于法庭证明的构件拆分过程.对其特殊性的评估,有助于缓解“审判中心”下,集中于案卷笔录上的紧张关系.故事模型跳出了“原子论”的认识过程,代之以“整体论”的思维模式.其描述了侦查性发现中对多种线索信息以及更自由信息形式的拓展,明确了对经验事实的内心重建,理性思维是决定性因素.侦查故事需要统摄在案证据、解释推论链条.其问题是故事构建的“整体性”要求与“分离性”障碍,及推论链条梳理的证据问题.“关于故事构造的知识”是侦查叙事的核心
网络共犯体系异化,使得传统共犯理论和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帮助行为在网络空间的表现类型多样化,中立的帮助行为、片面的帮助行为在网络共同犯罪形态中广泛存在.我国已通过刑事立法、司法解释逐步构建了网络帮助犯的刑事责任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面对网络帮助行为的归责障碍,应坚持刑法总则下的共犯立法模式,肯定片面共犯的适用以及完善明知的判断规则,以更好地解决网络共同犯罪帮助行为的归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