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文学美的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的事业。一部高中语文教材,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细细品尝,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历史,无处不是充溢着美。人美、情美、景美……。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
  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把蕴藏在其中的种种美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让它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达到创造美和培养学生健康美的人格终极目的。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非常需要的,以下我谈谈本人的几点教学心得体会。
  
  一、诉诸形象发现美
  
  任何作品中的形象都是作家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美是一种态度,美是一种享受。如何发现美,就是如何在把握人物形象中挖掘人物美的地方,从而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如善良的窦娥被绑赴刑场,满腔冤愤爆发成似乎荒唐其实坚贞的三大誓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震憾了多少人的心灵。
  《边城》中的翠翠,作者把少女朦胧的感情与湘西特有的景致联系在一起,通过情与景融合,以“草灰蛇”式线索把翠翠渴望爱情的那份孤寂剖析的淋漓尽致,彰显作家沈从文牧歌式的湘西风味。还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时刻把握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发现美,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美无处不在。只要认真阅读,认真挖掘,都可以从中感悟到发现美并不困难,达到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一致的要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个含义包含着让学生回归生活和个性发展。“回归生活”这就是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而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就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中的人物为何有它的美的价值,这个文学典型为何成为世界的典型,这个人物对我们当今时代有何借鉴意义,我们从中又可以学到主人公的什么精神,什么品质,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人物美的影响。
  “个性发展”也就是每个学生个性发展都有它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那么,对作品人物发现美,每个人的途径、方式、角度都可以不一致,我们教师就不能只有唯一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善于用文学理论去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是作品的美,什么是人物的美,它的美必须有时代的典型意义,是能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唾弃。教给学生如何通过人物形象发现美的途径,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二、借助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渲染美
  
  语言美是作品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但语言美不能决定作品的美。如何从语言美中挖掘出作品的美,更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可以说,语言美是一部作品的外在表现,作品的真正美是表现在如何通过这些优美的语言揭示作品的主题。
  孙犁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书上记载佛教里和尚在禅房中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见的是佛海无边,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功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由此可见语言上的魅力。
  中学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几乎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其中蕴含很丰富的语言的珠玑。如何运用这些美的语言营造美的氛围,同时发挥语文教师自身教学语言的美感力量,共同渲染语文课的美,净化陶冶学生,是语文教师中审美教育的又一途径。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就应该抓住其中极富美感魅力的语言,做到美文美教。大肆渲染蕴含其中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等“三美”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感受美的语言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那么徐志摩诗的美的意境也就得到刻骨铭心了。在读者的心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就会把这么美的意境一直留在中学时代中。
  
  三、巧用手段表现美
  
  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的美化,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导语、板书的设计、师生对话互动、小组讨论探究、影视片段的播放、历史资料的回顾、背景音乐的视听、多媒本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课本剧等等。都可以再现语文课的美学效果,凡此种种,只要使用得当,都能起到营造美的教学氛围的作用。
  如有位语文教师在执教《石钟山记》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北宋有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本书叫《字说》,他认为每一个汉字都可以从字形上求得该字的含义。有一次,北宋的另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见到王安石就打趣到:“荆公先生,我的名字中的‘坡’字该如何理解?”王安石道:“坡者,土之皮也!”苏东坡又问:“那么‘滑’字呢?该不是水之骨吧?”王安石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都从表面上去理解的,想一想,我们今天要学的《石钟山记》对石钟山的命名是否也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呢?这位老师设计的这一导语,不仅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之道,与《石钟山记》作者探究石钟山的命名的求实精神相映成趣,巧妙地揭示了《石钟山记》一文美的内涵。
  同样,精妙独到的板书设计也能创设一种课堂教学美的佳境,优秀的板书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是教与学的媒介,更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它有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有如袖珍型的锦绣中华,它可以将一篇课文美的内蕴浓缩定格在有限的黑板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美表现在股掌之上的情境中体悟到全篇文章的整体之美。
  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那么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利用文学作品形象,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总而言之,语文园地美不胜收,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动用各种美的教学方式营造美的教学氛围,才能传递美在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中,完成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以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带着“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激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不足。让爱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时光总是这么匆匆,转眼间我接这个班两年了。回首两年的日日夜夜 ,既有甜蜜也有辛酸。但最开心的就  是看着学生们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一、案例背景    刚接手一个五年级班,我就发现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那是开学的第一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个性特征,小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重视,很多学校投资兴建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希望发挥其作用,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教育与诗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诗歌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诗歌可做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诗歌在讲课中也能直接运用,用诗歌促进教育工作。  关键词语:诗歌 教育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最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十年树木
期刊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三数学复习中制订合适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系统起来是很重要的。  教师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结构,掌握解题规律,优化思想品质。而目前面临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这一特点,如果靠加班加点,打题海战术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剖析知识
期刊
多年以来,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限定了我们的想象,规范了我们的思维,在对高中这一学习阶段的认识陷入了单行性定位,这三年成了一个跳板,而非桥梁,成了一块笨重的砖块,而非一个彩色的纽带,忽视了其过渡性的特质,缺少了为大学学习所进行的必要的思维、人格、知识的准备。  面对这一现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当前英语教学日益低龄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的势头方兴未艾。如何真正跳出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快捷的小学英语教学之路,培养出更多的能参与二十一世纪竞争的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初步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浅谈己见。   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活动教学法,这种方法正符合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活动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只是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更加重要
期刊
自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进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但几年来的教学又不尽人意。《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因此,教学总是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给学生布置任务时
期刊
走进课堂听了一节四年级的语文课《小溪流的歌》,教师语调抑扬顿挫,学生也很投入,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评议评得头头是道。老师请了9位学生分别读一段课文,读罢一位学生评论:“我觉得董寅读得不错,虽然只有很短的一段,但他读得很流利!”  四年级的孩子把一句话读流利是多么容易的事,但对于董寅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上学期我和他的日记交流中,他写得最多的就是:我很笨!我动作很慢!我理解能力差!他很
期刊
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  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  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