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风热线》是邢台市文明办与邢台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一档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与同类节目不同,《行风热线》并不止步于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揭露,更注重对问题的追踪和解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所以,《行风热线》从创办之初就非常注重对典型问题的追踪报道,在深度上做文章,想办法使记者调查保持栏目特有的锐气。
一、题材选择要有观点、有角度,看問题能够由点及面,通过一个典型解决同类问题。
如今,舆论监督类节目很多,从广播到电视林林总总,每套节目中都会有,但是,做记者调查必须要有立场、有观点、有结论。所以在选题上,首先是明确报道主题和鲜明的观点。2011年,记者曾采制了一篇题为《邢台县一村民非法出售山场做墓地》的报道,文章开始就确定村民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城市扩张,原有城中村陆续盖起高楼变成居民区,而祖辈留下来的入土为安习俗又迫使许多村民在失去土地情况下到西部山区为自己寻找墓地。这篇报道,由一次村民向《行风热线》反映村民违法建墓地开始到记者调查邢台县违法圈占山场情况,从一个小典型发现了同类的大问题。
舆论监督的话题很多,小到路灯不亮、下水道不通,大到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上访,可以说内容丰富。但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则需要记者寻找最佳介入角度,寻找化解矛盾的方法。农民工欠薪问题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欠薪问题久拖不决,势必要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2013年7月,一位农民工反映,他和几十名工友在园林四期工地干活,4年里,施工方南通六建只是断断续续给他们发生活费,拖欠了51万工资款,期间工友们多次找过开发商和施工方都没有结果。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工程施工时开发商向市建设部门交了一笔工资保障金,为的就是保证出现欠薪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经过协调,市清欠办出面召集开发商、施工方负责人商讨办法。记者就以此为切题,围绕欠薪问题,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开发商、施工方答应动用工资保障金,并由市清欠办尽快为农民工兑现工资。这一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理,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二、采访报道要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层层剥茧挖掘事实根源,变被动采访调查为主动寻找真相。
每天,通过《行风热线》都能接到大量听众线索,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找到典型事件进行记者调查,不仅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有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更需要记者运用各种方法挖掘事实根源,变被动采访调查为主动寻找真相,这样就会让记者调查更有说服力。
善于发现,要求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多听、多看、多问,带着问题寻找答案。2010年5月,金水湾小区门前商户反映,西边的绿源小区商户电价都是0.8元,而且每月都一样,自己的电价从1.05元到1.37元不等,而且每月也不固定。他不明白,一条街上怎么会执行两种不同的电价。记者在调查中,找到了燕都物业公司、邢台博大房地产公司、邢台恒德房地产公司三家单位,最终发现原来小区2008年建成后用的都是自备变压器的电,而变压器产权归开发商所有,多收的电费实际是在正常电价基础上加上变压器、线路磨损的费用。采访结束后,记者以《一条街上两种电价,众说纷纭至今未果》为题报道了此事。节目播出两天便引起开发企业、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供电营销的负责人立即安排配网中心和小区物业沟通,实地勘察,拿出计划,准备施工。当月,金水湾整个小区便接入了供电网络,小区居民和商户再也不用交高价电费了。
敢于质疑,要求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对看到、听到的各种说法有自己的判断,在质疑中寻找真相。2013年8月,王先生反映,他的小型货车3月份出了交通事故,任县交警事故科安排桥头停车场拖车,从事故现场到停车场大约3公里,收拖车费3800元,到停车场后又加收1600元吊车费、2200元停车费,共计7600元。本来几百元就能解决的拖车问题却让事主花费了几千元。接到反映后,记者到任县采访。开始,停车场老板拒不承认,态度恶劣,并对事主和记者进行威胁恐吓。经过协调,停车场老板退还了事主5000元。至此似乎整个事件有了一个结果。但是,当天下午,记者接到事主发来的一条短信“感谢你们,祝好人一生平安”。记者以为这只是一条感谢的信息,但考虑到当时的情况,记者电话联系了当事人,才知道事主竟然没出政府大门,钱又被强行要了回去。随后,记者继续追踪,8月22日事主最终拿到了多收的5000元钱。
三、舆论监督要掌握火候,注意尺度,在维护大局稳定的情况下做好记者调查。
舆论监督报道,记者必须准确了解反映问题,分析情况,区别对待。对于事实清楚,确实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记者有责任给公众一个说法。2013年12月,张女士向记者反映,2012年1月她在家乐园富安娜买了一套价值2600元的床品,没用几天,床品就出现拉丝、起球等问题。期间,她多次找富安娜讨要说法。结果是,商家只答应赔偿1600元。张女士很无助,没用几天的床品却让自己承担1000元的折旧费,还要自己承认不是质量问题。很快,记者以《买年货买到“问题”商品,艰难维权路两年仍没有说法》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播出后,家乐园方面认为报道失实,要求记者做出解释,并准备投诉记者。面对压力,记者坚持报道客观准确,最终得到了家乐园方面的认可。
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的过程是沟通政府和百姓,适当的批评报道可以为百姓主持公道,督促相关部门更好地作为,而过火的批评报道不仅会误导受众,引发不满情绪,也不利于问题解决。记者调查必须要掌握火候,一味穷追猛打并不是好事。 记者调查为的是寻找事实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表达民意上,一定要权衡,有选择地留出回旋的余地。
带有舆论监督功能的调查性报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还有很多经验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尝试和总结,但是有一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反映事实,寻找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我们采写的舆论监督稿件才有价值,才算是真正做好了调查性报道。
一、题材选择要有观点、有角度,看問题能够由点及面,通过一个典型解决同类问题。
如今,舆论监督类节目很多,从广播到电视林林总总,每套节目中都会有,但是,做记者调查必须要有立场、有观点、有结论。所以在选题上,首先是明确报道主题和鲜明的观点。2011年,记者曾采制了一篇题为《邢台县一村民非法出售山场做墓地》的报道,文章开始就确定村民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城市扩张,原有城中村陆续盖起高楼变成居民区,而祖辈留下来的入土为安习俗又迫使许多村民在失去土地情况下到西部山区为自己寻找墓地。这篇报道,由一次村民向《行风热线》反映村民违法建墓地开始到记者调查邢台县违法圈占山场情况,从一个小典型发现了同类的大问题。
舆论监督的话题很多,小到路灯不亮、下水道不通,大到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上访,可以说内容丰富。但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则需要记者寻找最佳介入角度,寻找化解矛盾的方法。农民工欠薪问题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欠薪问题久拖不决,势必要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2013年7月,一位农民工反映,他和几十名工友在园林四期工地干活,4年里,施工方南通六建只是断断续续给他们发生活费,拖欠了51万工资款,期间工友们多次找过开发商和施工方都没有结果。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工程施工时开发商向市建设部门交了一笔工资保障金,为的就是保证出现欠薪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经过协调,市清欠办出面召集开发商、施工方负责人商讨办法。记者就以此为切题,围绕欠薪问题,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开发商、施工方答应动用工资保障金,并由市清欠办尽快为农民工兑现工资。这一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理,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二、采访报道要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层层剥茧挖掘事实根源,变被动采访调查为主动寻找真相。
每天,通过《行风热线》都能接到大量听众线索,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找到典型事件进行记者调查,不仅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有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更需要记者运用各种方法挖掘事实根源,变被动采访调查为主动寻找真相,这样就会让记者调查更有说服力。
善于发现,要求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多听、多看、多问,带着问题寻找答案。2010年5月,金水湾小区门前商户反映,西边的绿源小区商户电价都是0.8元,而且每月都一样,自己的电价从1.05元到1.37元不等,而且每月也不固定。他不明白,一条街上怎么会执行两种不同的电价。记者在调查中,找到了燕都物业公司、邢台博大房地产公司、邢台恒德房地产公司三家单位,最终发现原来小区2008年建成后用的都是自备变压器的电,而变压器产权归开发商所有,多收的电费实际是在正常电价基础上加上变压器、线路磨损的费用。采访结束后,记者以《一条街上两种电价,众说纷纭至今未果》为题报道了此事。节目播出两天便引起开发企业、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供电营销的负责人立即安排配网中心和小区物业沟通,实地勘察,拿出计划,准备施工。当月,金水湾整个小区便接入了供电网络,小区居民和商户再也不用交高价电费了。
敢于质疑,要求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对看到、听到的各种说法有自己的判断,在质疑中寻找真相。2013年8月,王先生反映,他的小型货车3月份出了交通事故,任县交警事故科安排桥头停车场拖车,从事故现场到停车场大约3公里,收拖车费3800元,到停车场后又加收1600元吊车费、2200元停车费,共计7600元。本来几百元就能解决的拖车问题却让事主花费了几千元。接到反映后,记者到任县采访。开始,停车场老板拒不承认,态度恶劣,并对事主和记者进行威胁恐吓。经过协调,停车场老板退还了事主5000元。至此似乎整个事件有了一个结果。但是,当天下午,记者接到事主发来的一条短信“感谢你们,祝好人一生平安”。记者以为这只是一条感谢的信息,但考虑到当时的情况,记者电话联系了当事人,才知道事主竟然没出政府大门,钱又被强行要了回去。随后,记者继续追踪,8月22日事主最终拿到了多收的5000元钱。
三、舆论监督要掌握火候,注意尺度,在维护大局稳定的情况下做好记者调查。
舆论监督报道,记者必须准确了解反映问题,分析情况,区别对待。对于事实清楚,确实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记者有责任给公众一个说法。2013年12月,张女士向记者反映,2012年1月她在家乐园富安娜买了一套价值2600元的床品,没用几天,床品就出现拉丝、起球等问题。期间,她多次找富安娜讨要说法。结果是,商家只答应赔偿1600元。张女士很无助,没用几天的床品却让自己承担1000元的折旧费,还要自己承认不是质量问题。很快,记者以《买年货买到“问题”商品,艰难维权路两年仍没有说法》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播出后,家乐园方面认为报道失实,要求记者做出解释,并准备投诉记者。面对压力,记者坚持报道客观准确,最终得到了家乐园方面的认可。
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的过程是沟通政府和百姓,适当的批评报道可以为百姓主持公道,督促相关部门更好地作为,而过火的批评报道不仅会误导受众,引发不满情绪,也不利于问题解决。记者调查必须要掌握火候,一味穷追猛打并不是好事。 记者调查为的是寻找事实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表达民意上,一定要权衡,有选择地留出回旋的余地。
带有舆论监督功能的调查性报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还有很多经验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尝试和总结,但是有一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反映事实,寻找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我们采写的舆论监督稿件才有价值,才算是真正做好了调查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