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此次招聘最大的亮点。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一边是“编制内”稳定、有福利保障的诱惑。于是,研究生、本科生争抢清洁工职位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有事业编制,这意味着“再差的萝卜都有个坑”,还能解决哈尔滨户口。
有考生说,自己看得最多的是一套《环卫系统专业知识试题集题库》,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是非题:“清道工人清扫道路时,扫帚是否要推着走。”简单,但要认真对待,是他们的态度。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没有追求,然而,事实却是“编制”就是最大的追求。
每天3点起床,4点到岗,人均要负责几千平方米的清扫面积,每天八九个小时都得站着,工资有保障,但不会太高,是很多清洁工人的现状。不知这群应聘的年轻人会不会中途逃掉,也许有了编制,过上几年可以换到管理岗位,以后还能当官。也许,这些本科生、硕士生也只是希望老了能领一份退休金,安全,稳定,旱涝保收罢了。
BQ吐槽: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高考填志愿时,会寻找“环卫”方向?
李宏彬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他说人力资本如此错配,一定会影响经济效率。
BQ =《北京青年》周刊L =李宏彬
BQ:很多人说,研究生去扫地?是不是大材小用了?而他们却认为“编制”就是最大的追求。你怎么看研究生应聘清洁工岗位一事?
L:人是理性的,追求高工资、高福利(显性或隐性)、低风险的工作。体制内的工作符合这些特征,年轻人趋之若鹜并不奇怪。
BQ:很多原本不想“死在编制里”的人,在经历一段社会工作的打磨后,纷纷去考公务员,你怎么看这种转变?
L:体制内部门拥有垄断地位,如果不改革现有体制、不打破特权,这种趋势一定会愈演愈烈。人力资本如此错配,一定会影响经济效率。
BQ:你在香港和美国都有教学和生活的经历,那边的研究生主要谋求怎样的生活呢?
L:美国、香港都一样:公务员是服务性质,不是官员。香港公务员也是很好的工作,待遇很好;美国是很烂的工作,收入很低,而且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都不如私人企业。
李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说这是人们对内在安全感的需求。
BQ=《北京青年》周刊L=李梅
BQ: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L:图稳定,不想创新,总是令人遗憾的。
BQ:你会觉得“死在编制里”是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吗?
L:做公务员感觉更稳定,这是人们内在对安全感的需求,面对利益,都有点“抱大腿”的倾向,所以不奇怪。就像有的人在公共场合突然嚎啕大哭,大家会觉得异常,如果他是十年的恋爱分手了,可能也就不奇怪了,有些人认为的异常反应,可能是另一些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BQ:这种内心的安全转化成外在选择的趋同,是不是理性得过头了?
L:心理学是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心理健康,关键是看能不能有调解好上述关系的能力,不一定是外在裹挟内心就好,或者内心胜过外在就好,调和也是一种中庸。人们可能认为在大环境下,大家都在追求体制内的稳定,但同时也有个体化的差异,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都是影响因素,在某些小县城,除了公务员可能没有更多的选择,在大城市,有外企,有国企,甚至一些自由职业都可以有声有色,这都是影响因素。
有考生说,自己看得最多的是一套《环卫系统专业知识试题集题库》,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是非题:“清道工人清扫道路时,扫帚是否要推着走。”简单,但要认真对待,是他们的态度。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没有追求,然而,事实却是“编制”就是最大的追求。
每天3点起床,4点到岗,人均要负责几千平方米的清扫面积,每天八九个小时都得站着,工资有保障,但不会太高,是很多清洁工人的现状。不知这群应聘的年轻人会不会中途逃掉,也许有了编制,过上几年可以换到管理岗位,以后还能当官。也许,这些本科生、硕士生也只是希望老了能领一份退休金,安全,稳定,旱涝保收罢了。
BQ吐槽: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高考填志愿时,会寻找“环卫”方向?
李宏彬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他说人力资本如此错配,一定会影响经济效率。
BQ =《北京青年》周刊L =李宏彬
BQ:很多人说,研究生去扫地?是不是大材小用了?而他们却认为“编制”就是最大的追求。你怎么看研究生应聘清洁工岗位一事?
L:人是理性的,追求高工资、高福利(显性或隐性)、低风险的工作。体制内的工作符合这些特征,年轻人趋之若鹜并不奇怪。
BQ:很多原本不想“死在编制里”的人,在经历一段社会工作的打磨后,纷纷去考公务员,你怎么看这种转变?
L:体制内部门拥有垄断地位,如果不改革现有体制、不打破特权,这种趋势一定会愈演愈烈。人力资本如此错配,一定会影响经济效率。
BQ:你在香港和美国都有教学和生活的经历,那边的研究生主要谋求怎样的生活呢?
L:美国、香港都一样:公务员是服务性质,不是官员。香港公务员也是很好的工作,待遇很好;美国是很烂的工作,收入很低,而且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都不如私人企业。
李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说这是人们对内在安全感的需求。
BQ=《北京青年》周刊L=李梅
BQ: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L:图稳定,不想创新,总是令人遗憾的。
BQ:你会觉得“死在编制里”是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吗?
L:做公务员感觉更稳定,这是人们内在对安全感的需求,面对利益,都有点“抱大腿”的倾向,所以不奇怪。就像有的人在公共场合突然嚎啕大哭,大家会觉得异常,如果他是十年的恋爱分手了,可能也就不奇怪了,有些人认为的异常反应,可能是另一些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BQ:这种内心的安全转化成外在选择的趋同,是不是理性得过头了?
L:心理学是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心理健康,关键是看能不能有调解好上述关系的能力,不一定是外在裹挟内心就好,或者内心胜过外在就好,调和也是一种中庸。人们可能认为在大环境下,大家都在追求体制内的稳定,但同时也有个体化的差异,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都是影响因素,在某些小县城,除了公务员可能没有更多的选择,在大城市,有外企,有国企,甚至一些自由职业都可以有声有色,这都是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