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请三思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末我去了一个叫犀牛青年会的活动,一样的主题,一样的一群爱好旅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间隔年的话题又一次被打开了……
  
  第一个演讲的姑娘讲述了自己辞职去旅行的故事,讲了很多内心的纠结,以及偶尔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困窘。姑娘看着挺小,估计是近90后,工作一年半攒了3W,独自旅行精神可嘉,在那些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笑脸照片的背后,我突然想起上一个公司的老板在前段时间与我的一段简短的对话:
  老板:最近怎么样?
  我:不怎么好,我又想去旅行了,不想上班。
  老板:能afford吗?
  我:你说钱吗?
  老板:我说的不是钱,我是说你一次次出去,终究每次要回来,你如何处理一次次的旅行后与现实的再次融合。
  在犀牛分享会的现场,我很突然地想起了这段对话,在那个姑娘讲故事的时候,然后我瞬间改掉了预想好的讲话内容,换成了下面的思考。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人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自命不凡,都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该悲催地坐在小格子间里填破表,做没完没了的PPT。要做,那也必须是高额的加班费,无限制的打车费,一年20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各种诱人的诱惑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若不然,便觉得生活是黯然苦涩的,没有希望的,自己的光芒是不被发现的。于是,每当有人环游世界,或是出去个一年半载,还能幸运地红极一时,便觉得自己也该拥有那样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媒体的极端宣传,比如: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大千世界,不去旅行你会觉得世界就是你眼前的这个样子等。这些话说得真棒,一度成为我心中的名言。于是,我怀揣着这样的真理去上班,去生活,每当遇到不愉快就愤愤不平地想要走到其他的世界去,因为这世界好大好大,我要走到更远的地方去,那才是我应该拥有的人生,看曼妙世界,品人间风情。
  今年5月去台湾签售回来,我换了更好的工作,所有人都觉得我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但是我发现,在过去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或者说我没办法把眼前每天的纠结与旅行在外的各种豁达、自由、无拘无束串联在一起。收放自如、能屈能伸这样的话对我显然失去了作用。开始我以为是工作本身的原因,可是仔细想想,目前的工作比起以前轻松很多,环境也更加自由开放,这都是我以前想要的,但到手之后我为什么会变得不快乐?现在我突然明白,是我没有afford起旅行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并且一意孤行地认为现实也应该是自由的,且我的价值就应该是旅行时展现的那样。于是,我一次次动了再出发的念头。于是,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去了四川、贵州和云南,每次离公司出去一周,但是每次回来并不觉得这些旅行缓解了什么,反而像是更加加重了些什么。看起来,我依然没能平衡这一切。
  能否afford的似乎并不只是这些,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像我这样工作还不到五年的年轻人,afford的还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说起职业生涯,似乎是个很俗套的词汇,很多新新人类唾弃之,觉得自己玩回来一样可以继续工作。对我而言,每次想到这个词,总会有些紧张,大概是我身在一个朝夕变化太快的行业里,没有什么安全感,但却有很强的紧迫感。
  对于间隔年,我想说其实我更喜欢 “间隔月“的方法。因为一来没什么大刺激真需要我们用一整年去调整;二来对于工作五年以内的我们来讲,一年不断花钱还没收入,显然有点让人心慌;三来对于所谓的职业生涯,过长的断层会让自己的身心不在状态,对行业的人脉关系与业界动态发生严重断层与陌生感,这一点在我某次跳槽中间休息的一个月中感受最为明显。这背后还有一个隐秘但很犀利的事实是:刚开始工作时月薪大概是税后3k ,好不容易历练了一两年可以升职加一点点薪了,但是你离开了整整一年,或者三个月,市场会让你之前的努力几乎归零。当我们再次回来的时候,幸运的话能找到一份加了1k的新工作,坏的话只能找一个3K的工作继续做。辛苦赞了半年的钱,一出门机票签证先花掉了6k。如此循環,我们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当我们想要带父母一起去旅行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给他们更好的环境,该怎么办?我记得看到小S围脖的一句话,大约又是她从哪里奢华地带着全家人旅行回来,她写道:“我每天很努力地工作,所以我值得拥有这样完美的旅行!”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
  小A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虽不在一个城市,但却天天MSN聊彼此生活中的每一天。小A就职于一家500强的跨国大外企,工资福利没有不好的。但作为一个新新青年,蠢蠢欲动想要看看这个世界的心总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于是,在去年冬天的某一天,小A辞职了,并走上了自己看看世界的道路,这条路,他计划了6个月。我是有点羡慕他的,甚至也有冲动想拍桌子辞职走人!三个月后,小A提前回来了,我很惊异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有点心慌,出门在外全是钱,眼看着钱如流水般地出去了,自己的心也一点点落寞下来,甚至没太多的心情再去观景或者吃美食了。有时候他上网看到之前同事们之间的谈笑风生,自己有一种被丢出来的感觉,很担心再回去的时候自己还能否跟他们像以前一样云淡风轻。同事间讨论的话题自己也开始慢慢陌生,往大一点说自己甚至对行业内的信息开始陌生。
  每次小A想,大不了回去换一个行业重新开始,但却又不知道要去哪里。当这种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内心就会有恐慌与害怕。而这个时候,父母也快招架不住了,天天担心受怕地打电话,让他赶紧回家来。就这样,小A提前回来了。三个月后的前几天,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论物质条件不及以前,论他喜欢挚爱也谈不上,总之一切不如当初的那么好。小A开始厌烦工作,开始一次次跟我讲想要再去旅行,想要离开现在的环境。我惊然地发现,原来旅行实在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智涣散的方法,跟散瞳孔似的,十分钟便散开了,收回来可就久了。我开始怀疑,所谓的旅行的意义,Gap year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间隔年,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而对于我们来讲,似乎更多的有了逃避现实的感觉,虽然这么说有些决绝,但是毕业就去过间隔年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同学都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间隔年。这样的间隔年或许也能培养出积极地人生态度和国际观念以及生存技巧与交流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掉“事业”在哪里?
  责任编辑:陈思
  
  所谓的间隔年,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想,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不是非A即B的极端,也不是放弃A奔向B的逃避。有一天,我们都要回来。你并没有甩掉这个让你不满意的世界,而只是让这个世界甩掉了喜欢逃避的你。
其他文献
说到女博士,主题词似乎是尴尬,她们让周围的人尴尬,也给自己带来尴尬。超乎常人的学历、奔三乃至奔四的年龄、单身的为个人问题纠结、结婚的琢磨工作与怀孕的错峰时机、就业面的狭窄、交际圈的单一……这些都套牢了女博士们的精神。    坊间流传: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鄙人觉得,这话显然经不起细究。不过,在灭绝学业方面,师太们定然是值得称道的。  偷偷地告
撑篙  剑桥处处是风景,还有一条美丽的剑河穿城而过。撑一支竹篙顺流而下,就可以游览剑桥的景色。当地人把这种休闲方式叫做“撑篙”(Punting)。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校长与剑桥的缘分    Leszek教授1951年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港口城市——卡迪夫(Cardiff),父母是波兰人。他生长在卡迪夫一个说波兰语的小
想闯荡之前,我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普遍不看好我们这些二本院校出来的学生??  二是我的家人对我没有自信。  困惑关键词:学历 理想  提问者:袁翔  中南大学  老罗你好!  我学的是电子机械,其实这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事情,我相信任何身体健全的人,只要练上几年,人人都能精准地安装和维修这些小零件。也正因为此,我对自己的现状并不太满意,我希望可以从事一些更有创造性的事情,最起码,是一些需要我
毕业一个多月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对于每一份我将要发出简历的工作,我都是认真对待的,因为不想海投随便应付,所以我选择精投。但是到最后,就算在面试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最后结果也是被告知“回去等通知”。  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因为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家就认为我只会文绉绉地咬文嚼字?还是因为我是个在天津上学却来北京求职的应届生?或是他们觉得我什么也不会,没有学习东西的能力?又或者
朋友与妻是大学同学,携手走过近30年最近却离婚了。问他都已经走到黄昏了何故还要劳燕分飞?他答,受不了她的“减法”。    原来,他十分年轻有为,30多岁辞去公务员职位,因投资房产而跻身成功人士行列,买了豪宅名车,名下公司店面好几间,一时夫贵妻荣,皆大欢喜。40多岁时为圆自己的文学梦,他考上了博士,一边读书,一边经商。但公司业绩不仅没有期待中的节节攀升,反而开始下滑,妻子心怀不满,讥讽他这么老了读博
“90后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来到大学,不会觉得这里是个完全崭新的空间。”身为80后,刁婷婷到中央美院报到的那一刻,有达成心愿、为之倾倒的幸福感,即使她面对的是中转办学期间以陈旧厂房为校园的境况,因为她对北京、对美院知之甚少,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氛围吸引住了。当刁婷婷作为辅导员迎接2009级新生时,他们看起来淡定得多。事实上,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学生们已经了解和接收到很多美院的相关信息,还有不少学
相遇  傅真和毛铭基是《藏地白皮书》的作者,他们相识、相爱、相伴的故事从西藏开始。  2003年春天的北京,非典来势汹汹。大四的傅真“无钱无男友无书可读无班可上,可是身体结实,眼睛明亮,满心理想”,她一直想着毕业前去西藏。非典的蔓延,让她的西藏之行变得困难重重。4月底,在封校的小道消息流传时,傅真在西单买了第二天飞往拉萨的机票。电话告知远在江西的父母,父母坚决反对,却鞭长莫及。“对不起,老爸。可是
世界各地都爬树  厦门大学的爬树课从2012年7月份就开始受到媒体及网络的追捧与热议:有人说,大学里的文化课还没有学好,就开设这种乱七八糟的课,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一种荒芜的境地。也有人认为爬树作为一种求生技能应该在小学、中学就已经学会,大学现在才开设实际上是亡羊补牢,但补还是比不补要好。有人不明真相,以为爬树设备专业,于是说厦门大学又开了一门贵族课程。也有人从安全角度出发,怀疑爬树课程的安全性;还有
贴着带有半褒半贬的标签,我其实还算心安理得。在以成绩论英雄、以表现论成败的青春求学期,在人人都挣扎在单调乏味的追求中时,“特别”是一个让我稍微感到安慰的词语。如果“特别”的代价是些许的歇斯底里、执念和痛苦,那其实也没什么。  我不知道人们对于“特别”之后的期许。他们也曾经告诉我:“你是一个特别的女生,以后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鼓励也好,恭维也罢,如果他们得知,现在的我正在一个听起来乏味的研究所
问:你在散发一些传单——这是干吗用的,和社团有关系吗?  答:是啊,我是学生会下面负责学校安全的社团成员。  问:那你在社团里做什么呢?你都大二了,现在是社团骨干么?  答:我只是普通的干事,这个社团负责学校外来人员或上课的人的秩序维护。  问:那你不是要记住很多人啦,要不然你怎么知道谁是不是这个学校的?  答:也没有,就是做下记录。  问:所以你并没有因为参加了这个社团而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个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