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国家能源结构以及发展趋势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会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内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立足于我国的能源发展与能源科技限制,首先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以及相应的能源结构,然后分析了中国能源科技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能源技术的运用工作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中国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科技
中图分类号:S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275-01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一些传统能源的储存量持续减少,当前许多相关工业领域都受到了能源的影响与打击,增速有所减缓。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就必须重视我国的能源发展趋势以及结构现状,现就常规与非常规能源的发展趋势简要阐述如下。
一、中国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结构
1.中国常规能源发展趋势
根据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来看,目前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下滑,但是依然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石油的使用量有所提升,这与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具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在其他的传统常规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电能作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将成为主要的能源形势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未来新能源也必将取代传统能源,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能源会逐步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其生产的效率,并完成其最后的任务。
2.中国非常规能源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非常规能源领域可谓遍地开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目前以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风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体系也逐渐找到了发展的感觉,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能源获取方式,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也将逐渐确立其主导地位。
二、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
1.传统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
其一,煤炭科技。
煤炭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能源,其本身能够采掘的数量十分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我国的煤炭的可采掘数量也会不断减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甚至一些地区会出现“无煤可采”的情况,所以技术的应用水平与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当前一些地区在开采煤矿时不太注意集约化采掘,其结果往往是大量的矿石被浪费,综合利用率不高。随着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相关领域的开采也会逐渐出现集约化生产的情况,过去独立的小煤矿也将消失,新的煤矿出现后,会对于原有小煤矿进行整合,并通过应用新的采掘技术来安全高效的开采过去难以采取的部位,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能源。
其二,石油科技。
我国属于一个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的国家,为了尽快提升油气的开采量,除了完善已经探明和正在采掘的技术与应用环节之外,还应该重视提升我国的油气勘测技术水平,尽快勘测到我国广阔的地域中可能存在的能源,进而为实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另外,随着生产采掘成本的不断提升,新的技术被应用于传统行业并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
其三,传统火电。
传统火电是实现我国能源推广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大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当前火电被叫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新能源还不成熟,所以火电依然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通过优化技术水平来实现污染物沉降等方式,降低火电对于大气的污染,同时通过污染物处理来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2.新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
其一,太阳能科技。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科技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其未来的发展也必然向着低成本、高效率以及較强的适应性的角度发展。当前我国的太阳能科技水平也逐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却依然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未来国家会大力发展太阳能科技,在提升科技含量的同时更会不断降低成本,以此来加强民间应用太阳能技术的可行性。
其二,地热科技。
地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对于解决我国的建筑节能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一些地区也逐渐开始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来实现地热的综合控制与利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会逐渐利用上地热能源,进而为实现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创设条件。
其三,其他科技。
风力发电、可燃冰开采以及生物能发电等多种科技同样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有出现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所以同样是我国未来能源技术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在能源开采与利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随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各种能源的消耗控制工作也逐渐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与科技的发展现状,笔者也试着从传统能源科技以及新能源科技两个角度对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判断,也希望能够为实现能源合理调整,建设成为能源节约型国家的愿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师庆民,赵迪斐,高杨.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J].能源与节能,2011,(08):3-4+83.
[2] 《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08,(04):64.
[3] 韩可琦,王玉浚.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01):4-8.
[关键词]中国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科技
中图分类号:S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275-01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一些传统能源的储存量持续减少,当前许多相关工业领域都受到了能源的影响与打击,增速有所减缓。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就必须重视我国的能源发展趋势以及结构现状,现就常规与非常规能源的发展趋势简要阐述如下。
一、中国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结构
1.中国常规能源发展趋势
根据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来看,目前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下滑,但是依然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石油的使用量有所提升,这与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具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在其他的传统常规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电能作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将成为主要的能源形势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未来新能源也必将取代传统能源,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能源会逐步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其生产的效率,并完成其最后的任务。
2.中国非常规能源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非常规能源领域可谓遍地开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目前以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风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体系也逐渐找到了发展的感觉,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能源获取方式,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也将逐渐确立其主导地位。
二、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
1.传统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
其一,煤炭科技。
煤炭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能源,其本身能够采掘的数量十分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我国的煤炭的可采掘数量也会不断减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甚至一些地区会出现“无煤可采”的情况,所以技术的应用水平与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当前一些地区在开采煤矿时不太注意集约化采掘,其结果往往是大量的矿石被浪费,综合利用率不高。随着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相关领域的开采也会逐渐出现集约化生产的情况,过去独立的小煤矿也将消失,新的煤矿出现后,会对于原有小煤矿进行整合,并通过应用新的采掘技术来安全高效的开采过去难以采取的部位,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能源。
其二,石油科技。
我国属于一个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的国家,为了尽快提升油气的开采量,除了完善已经探明和正在采掘的技术与应用环节之外,还应该重视提升我国的油气勘测技术水平,尽快勘测到我国广阔的地域中可能存在的能源,进而为实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另外,随着生产采掘成本的不断提升,新的技术被应用于传统行业并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
其三,传统火电。
传统火电是实现我国能源推广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大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当前火电被叫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新能源还不成熟,所以火电依然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通过优化技术水平来实现污染物沉降等方式,降低火电对于大气的污染,同时通过污染物处理来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2.新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
其一,太阳能科技。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科技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其未来的发展也必然向着低成本、高效率以及較强的适应性的角度发展。当前我国的太阳能科技水平也逐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却依然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未来国家会大力发展太阳能科技,在提升科技含量的同时更会不断降低成本,以此来加强民间应用太阳能技术的可行性。
其二,地热科技。
地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对于解决我国的建筑节能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一些地区也逐渐开始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来实现地热的综合控制与利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会逐渐利用上地热能源,进而为实现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创设条件。
其三,其他科技。
风力发电、可燃冰开采以及生物能发电等多种科技同样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有出现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所以同样是我国未来能源技术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在能源开采与利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随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各种能源的消耗控制工作也逐渐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与科技的发展现状,笔者也试着从传统能源科技以及新能源科技两个角度对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判断,也希望能够为实现能源合理调整,建设成为能源节约型国家的愿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师庆民,赵迪斐,高杨.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展望[J].能源与节能,2011,(08):3-4+83.
[2] 《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08,(04):64.
[3] 韩可琦,王玉浚.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