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组:让青年教师成为闪亮的星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校本培训——思想领航的明灯
  
  “骛马自知征途远,不需扬鞭已奋蹄。”为使青年教师能以更高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读书教学研究活动中去,我们借校本培训之舟,扬课改精神之帆,采取“专家请进来,骨干走上台”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青年读书组成员的理论培训。
  
  1.在业务学习中培训
  如何读书?如何科研?如何教学……这些都是困扰青年教师的难题。学校想青年教师所想,急青年教师所急,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请来了县教科室、教研室的专家领导,他们为青年教师作《读书与教育科研》的专题报告,使青年教师学到了方法,看到了脚下的路,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业务学习中,我校特级教师周婷校长率先垂范,骨干教师紧跟其后,热情满怀,走上台去,和青年教师谈读书,谈学习,谈成长。业务学习的培训让青年教师走进了书的海洋,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走上了教科研之路。
  
  2.在学科考试中培训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单科知识体系正在向综合知识体系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既要时刻关注本学科的知识更新,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又要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具有一桶水,而现在,一桶水也显得匮乏了,教师的知识应该像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因而,我们要求教师经常盘点自己的知识储备,反思自己的知识缺陷,不断清理自己的知识源头,拓宽自己的知识小河。为此,学校特别举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通过培训,并分学科进行书面考核。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学科知识考试,如下水文考试、数学奥赛解题能力考试、英语基础知识考试等,以本学科知识为主线,适当辐射与之关联知识,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3.在读书竞赛中培训
  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上学期,我校在一百多名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走近苏霍姆林斯基’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在经费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给青年教师读书组每位成员购买了《给教师的建议》。老师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摘抄自己体会较深的语句,在书上作心得体会的批注,然后参加以读书小组为单位的试题制定,最后汇总,由校领导制定出参赛题。这样,使每位青年教师在读书、拟题、竞赛中,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全,读懂,读透,接受了一次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洗礼。此外,《文化苦旅》朗诵、教师读书征文演讲等比赛的开展,更让教师走近了名家,陶冶了情操,推动了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在送教下乡中培训
  送教下乡,是青年教师读书组每位成员锻炼成长的平台,尤其是每月一次的课改基地活动,更成了读书组老师推出自我、打造自我的舞台。送教下乡的课是在青年读书小组中选出的,而青年读书小组为了能使自己的小组在众多小组中脱颖而出,他们群策群力。读课标,研究教材,讨论教学设计,揣摩课堂教学……此时,学校资深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为他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新老教师的促膝交流,让每个青年读书小组都在迅速提高发展。
  
  二、知行反思——自我反省的明镜
  
  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呢?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教书匠”,永远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原地踏步”,驻足不前,一般不会有多大“突破”和发展。
  
  1.读书笔记:提炼书之精华
  读书更新教育观念,观念指导教育行为。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凭购书发票可到校报销),边读边摘抄读书笔记,更重要的是要能结合工作撰写读书心得,用书中的理念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深思。同时,我们借助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改革的动向,不断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2.教后体会:回顾课之得失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特别提出读书组老师每节课撰写一篇教学后记,对教材的把握、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问题的设计、师生的讨论交流等方面的得与失,教学过程的灵光闪现、教学后的顿悟进行反思,用直截了当的语言三言两语记录下来,以求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市学科带头人朱洁芬校长作了《教学后记的撰写》的精彩讲座,学校还通过对备课笔记的抽查等方式提高这项工作的落实效果。
  
  3.教育叙事:提升育之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的深思,把这些案例以叙事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以待研究,是一项不错的教育科研方式。我们要求青年读书组的成员细心观察,以敏锐的视角,加强教育叙事的研究。在这项工作的初始阶段,学校教科室主任陈炳慧曾作《教育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的专题讲座,使教师懂得了教育叙事“为何物”;然后注意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教例并进行反思,明白教育叙事“怎么搞”;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一次教育叙事的征文评比活动,让教师在教育叙事中“有所得”。教育叙事研究真正使青年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参与教育研究,使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使教育研究从专家手里回到教师手里,从天堂回到人间,从神秘走向世俗,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4.教学随感:总结教之成败
  我们注重每位青年读书组成员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要求以“教学随感”(也可称“教学一得”)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单方面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某一点,直截了当,不受论文规范的约束,旨在帮助教师在反思中求得进步提高。“教学随感”每月一篇,月末提交,学校组织专人进行评改,从中发现优秀,作为案例引导教师学习,并将此推荐至校报或杂志社。实践证明,正是这低要求的教学总结,使很多教师在自由的表达中,迸发出许多新颖的观点,见诸于各级教育报刊。
  
  三、阵地创建——思想碰撞的空间
  
  1.“读书沙龙”研讨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我们学校“读书沙龙”研讨会。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使一批热衷于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怀着对教育科研的无限钟情和憧憬走到了一起,学习理论时的聚精会神,争论问题时的面红耳赤,无不折射出他们的睿智和追求。“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读书沙龙”研讨会的开设,为教师进行研讨提供了场所,铺设了“平台”,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如“我的课堂我反思”专题沙龙研讨活动,学校首先在读书组成员中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专题书面调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洞察课堂教学的真实现状,了解教师心声,力求“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在读书沙龙研讨中,教师们畅所欲言,将自己在平时教育科研中遇到的困惑,碰到的“疑难杂症”,当然还有自己的经验做法,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受益。此外学校还开展了“网络教学与新课改”“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与艺术”“你会听课、评课吗?”等多项专题沙龙研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沙龙研讨,心灵与心灵实现了交融,智慧与智慧发生了碰撞,创新的火花时有闪现,“金点子”不断产生,教师们时而幡然醒悟,时而茅塞顿开。活动的举办,克服了一直以来,教师“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科研局面,使教师的教育科研在合作中得以有组织地和谐发展。
  
  2.“相约星期六”读书俱乐部
  一月一次的“读书沙龙”研讨会显然不能满足一批热衷于教育科研、感兴趣于教育科研老师的心愿,为此,教科室特协助成立“相约星期六”读书俱乐部。加盟该俱乐部需有两个条件,一是热爱教育科研,二是乐于表达。学校不统一布置工作、下达任务,聊聊工作,谈谈生活,不拘话题,不限形式;交流读书感受,倾诉工作困惑,自愿参加,民主交流。“相约星期六”读书俱乐部的成功开设,丰富了青年教师的周末文化生活,更促进了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流。俱乐部活动成员由一开始的几个,逐渐发展成为有二十几人正常活动的读书科研小组。
  
  3.“文章发布会”
  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我校召开了每月一次的青年读书组成员“文章发布会”,内容可以是教育论文、教学随笔、日记、案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在每次的“文章发布会”上,都会产生不少精彩的言论和片段,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创新的做法和亮点。学校及时将优秀的文章向各级杂志社推荐(学校给每位投稿教师提供邮资),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观点受到了认可,教师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科研的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育科研为我校教师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大批教师通过教育科研迅速成长,受益匪浅。
  
  四、成果展示——智慧结晶的光芒
  
  1、学报近期成果展示
  学报是由学校创办的一份一月出版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综合性报纸,作为教师文章交流的重要平台。文章的来源有三:一是老师近期在校内外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的文章,二是读书组老师每月一篇“教学随感”中的优秀,三是每个月集体投稿未能发表的文章。对曾在校报以上各级报刊发表的文章,我们都将在学校网站上传展示并作统计,作为教师各项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2、结集成书阶段成果展示
  为集中展示读书组老师的科研成果,学校计划每年将新课改以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包括老师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中的寄语等,作整理结集成书。这代表着我校新课改成果的书籍,一时间成了我们青年读书组成员争相拜的读物,促进了同学们思想的碰撞,更促进了老师间思想的交融。
  
  3、信息网站:成果零距离展示
  借助学校及其它网站,各年级各学科的青年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文坛涌现出大量反映教育题材的作品。从中选取几篇讨论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教育体制中腐败现象的反思;素质教育以及贫困地区的教育等三个问题。
为了配合新形式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采用必修课加模块选修课的模式教学。对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环境模块课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教学改革。
由于长久的历史原因,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处于过长时间的盲目与模仿中。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本土的人居环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模式遭到
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环境新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征,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培育与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一、学科简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0802)所属的一个经典二级学科。该学科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它融
文章指出了传统报刊服务的弊端和当前报刊服务模式的变革趋势,从加强馆藏报刊特色建设和利用、提高报刊管理与服务质量等方面,论述了报刊工作动态立体服务模式的构建。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中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行为研究性的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学生的智力需求。它有着科学的概念、特点及其评价手段,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大学
在基础写作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中以“思”为主导,“说”为基础,实现“写”,完成意脉、语脉和文脉三者的循环流动,全面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种
近日获悉蜚声海内外的舞剧《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的舞蹈设计深受观众欢迎。因为平常都是怀抱琵琶“正弹”,而举于身后的“反弹”,可谓平中出奇,令人振奋。由此得到启发,目前陷入困境的地理教学不也可以、而且有必要“反弹琵琶”吗?地理教学中的“反弹琵琶”是指当传统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颇费周折,且效果不明显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当作些“反面”文章,则会事半功倍。    一、反常规的导课    新课导入很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