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如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重建课程教学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MOOC课程资源,重组“先学后教”教学流程,重设课程评价体系,重塑教与学的关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解决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与学问题。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Abstract: In order to the issue of how to implement the course refor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s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the MOOC course resources were establishe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learning before teaching" was reorganized, the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was rese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 reshaped by re-establishing th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and reconstructing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n, by implement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centered", the issu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und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 will be resolved.
  Key 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大学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培养本科学生计算机基本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文字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综合能力,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其教学内容不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通过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培养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素养,建立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规范。
  1 改革动因
  1.1 基础水平差异大
  虽然《信息技术》课已经在中小学普及,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开设情况差异较大,有的硬件和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有的学校由于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各种因素,《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因此,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现行的改革对不同专业的大学新生进行“分级、分类”教学,但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仍然存在基础差异,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自主学习资源很快能掌握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看了视频还是不会做。此外,学生也还没有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大部分同學还停留在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对于课前自主学习自觉性较差。
  1.2 传统课堂难掌控
  “填鸭式”的传统课堂并不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从已有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开始,已经引入了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边讲边练,让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无法满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需求,降低学习兴趣,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跟不上,失去信心。
  1.3 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单一
  我校有20个学院,每个学院下面又设置有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的专业要求、就业导向有很大差异,不同专业要求对计算机掌握程度不一样。虽然现行的改革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类”教学,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分成了两门,分别是《计算机应用基础A》(34学时)和《计算机应用基础B》(16学时),在文科类、艺体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A》,在工科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B》,虽然在学时上有所体现,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却是相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B》是从《计算机应用基础A》中选出部分实验内容),所有的专业教学内容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专业要求的差异。
  目前采用“理论 实验”的考试形式,课程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20% MOOC学习成绩×20% 实验项目成绩×30% 期末实验考试成绩×30% ,虽然现行的改革增加了MOOC学习这一项平时成绩,但是MOOC资源的使用也是流于形式,学生只需要播放完视频就可以获得这20%的成绩。
  2 改革实践
  为了有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MOOC课程资源、教学流程、评价体系、教学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
  2.1重建教学体系
  通过深化改革,对课程做了全新的定位,采用“MOOC SPOC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注重过程考核的教学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协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质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如图1所示。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从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碎片知识点,课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局部整合应用碎片知识,课后通过质疑归纳系统集成碎片知识,这种零存整取珠串化使学生不仅清晰课程知识脉络,而且能自我构建课程知识脉络图,显著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   按照课程知识空间精选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分成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等三个层级,以知识点为模块单元进行内容碎片化。本课程涵盖6大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领域,18个大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知识单元,56个大的信息技术知识点,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课程体系如图3。
  2.2 重构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性设计,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所有的知识点融合成各个案例实施,尽可能将每个实验设计成多案例选择,提供给学生多个自选项目,知识点相同,表现形式多样,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出更符合专业特色的项目案例。部分教学内容如图4所示:
  此外,要进一步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帮助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合理的爱国信念。对于实操性强的章节,从选择跟思政密切相关的案例和学习素材入手。如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图片文字及相关数据、一带一路的信息等作为Word实训作业的素材进行文档编辑,把“大国工匠”和“感动中国”中的模范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PowerPoint素材进行PPT设计制作。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频繁出现,既传播和散发了正能量,巩固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使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点点滴滴了解中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中深刻感受祖国的强盛繁荣,让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的理想信念。
  2.3 建设MOOC资源
  引优质MOOC,促自建MOOC资源:从最初引用MOOC资源,到建设适合于我们课程的MOOC资源, 2018年4月《信息技术基础》MOOC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已完整开课5次,2019年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120余所高校共15000余名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课学习(其中企业学员1200余人),8075名同学参与在线互动,互动总量582079次,是课程平台选课人数和互动交流次数较多的在线开放课程,具有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
  2.4 重组教学流程
  课前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小组协同完成课前预实验,讨论之前学生必须先看MOOC视频,并且每一次的实验作业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并提交。按教师下发学习任务单——学生观看相应视频——学生预实验流程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熟悉课堂知识内容,具备相关理论基础,通过视频学习尝试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课堂预实验,从而带着问题到课堂。
  课堂上,教师先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然后进行知识引入,问题导入(问题导向),任务导出(案例式),对知识点进行分解,从易到难,按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进行归类,再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学生实践 教师点评”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从提出课前自主学习问题开始,通过课堂来解决学生的各种课前学习问题,然后自行修改实验项目,最后展示修改后的项目效果,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课后教学活动包括任务拓展和知识延展两个方面,从每次课程的项目进行任务拓展,增加延展性知识和综合性模块,扩充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归纳思考能力。课后进行小组总结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巩固课程知识,小组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團队精神。
  2.5 重设评价体系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课程成绩=课堂表现成绩*30% MOOC在线课程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40%
  其中,课堂表现成绩=课堂实验*60% 课堂限时测试*20% 课堂互动*20%;课堂实验成绩包括对每个实验项目成绩的评定、考勤(迟到、早退、旷课);期末考试采用在线题库抽题进行上机实验考试。
  为了凸显过程性考核标准,规定MOOC在线课程成绩未达到60分者,该门课程成绩直接计0分;达到60分及以上者,按相应比例核算课程成绩。
  2.6重塑教学关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整传统教学的教学关系,从教师的“教”转换到学生的“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实施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和旁观者,负责设计和掌控好课堂,根据学生操作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改革,自建MOOC课程资源,线上资源的使用和传统教学流程的调整,构建新的教学关系,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教与学问题,在强化“知识传递”同时,更强化“知识吸收和内化”,让学生回归学习本源。通过改革,我们完成了从教到学,从灌输到对话,从封闭到开放,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有效地提供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胜和,岳大力,李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77-81.
  [2] 冯小燕,丁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J].肇庆学院学报,2019,40(3):65-70.
  [3] 陈光磊,杨晓莹.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现实困境与超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72-77.
  [4] 梁东武,黄崇杏,李深旺,许树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88-189.
  【通联编辑:王力】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了解中医药院校程序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结合计算思维的特点,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程序设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促进中医药信息现代化的发展为目的,分析计算思维对培养中医药院校程序设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提出将计算思维应用于中医药院校程序设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之中去,联系现实对实现这一设想的可实施性方案进行探讨,提出通过课内打造“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课外增加机构设立的
新的育人机制下,面向新工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也是推动协同创新教育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现阶段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现状,提出拟解决的问题,制定研究内容,并以计算机学科为案例阐述具体的实践方法,尝试为高校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摘要: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且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一步的融合,以职场真实案例作为实践项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该文主要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教学组织;教学效果  1 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特别快,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且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越
摘要: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受到广大学界的关注,通过国内学者对数据素养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总结数据素养的内涵,指出国内高校数据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教育队伍等方面提出对策,旨在为我国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引,为开展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数据素养教育  Abstract:Data literacy is one
摘要:在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有效地将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为培养学生的主战场,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引入一些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在课程教学中一边围绕OBE的教学理念,一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课堂中,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设计,思政元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模
摘要:“双一流”建设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 ”等技术加速应用等都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实验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深化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实验员队伍建设的新策略,以期提高计算机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计算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人才培养  Abs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系统分析了当今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最佳模式和相关措施,为我校培养高质量的电气信息类本科人才提供有效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开始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汽车服务企业同样受到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依据大数据特征及汽车服务企业对汽车销售和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分析当前高职高专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突出高职高专汽车营销与服务的专业特色,同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课程改革;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
摘要: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传统方式存在数据烦琐、重复率高、出错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钉钉日常管理平台为例,从学生信息管理、日常考勤服务、学生事务审批、节假日管理、活动服务等方面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日常管理路径,探索三全育人着力点,让日常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关键词:大数据;日常管理;高职;钉钉;信息化  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发挥大数据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推动互联
摘要: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因此探索并建立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是培养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分析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通过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实践教学体系  1概述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广东一线城市,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学校办学定位是“立足广东,面向华南,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