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一点浅见。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65-02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在2015年10月推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和强化记忆,而要引导学生深化知识、丰富思维、涵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其如此,才能“润物细且恒”,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现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一点浅见。
一、构建“时空坐标”,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有放在特定的时空轴下进行审视,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要求学生:(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例如,在《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环节来渗透时空观念。第一层次: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并认识地缘因素也是工业革命开始和拓展的重要原因。第二层次: 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各阶段特征;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第三层次:时空结合,构建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发展体系框架,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在“大历史”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四层次:独立探究中外共时性等问题,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等结合历史背景历程和影响等内容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向学生渗透时空观念,教学生从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空特征去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从而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提升了一个新层次,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果。
二、提供多种史料,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史料的多样性,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四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史料出处;第二,引导学生汲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第三,围绕史料有效设问,促进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四,依据史料促进学生历史理解与认识的深入。
例如,在談及对李鸿章的认识时,我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了多则对李鸿章的评价资料,让学生谈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学生第一反应,是将李鸿章等同于“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的大地主”等。我引导学生将材料褒贬归类,并注意评价者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将李鸿章30多年间的命运与国运相比附,通过照片、信函、奏折等,既列举李鸿章的洋务成就,也探究他的心理活动,既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又将个体与环境、个体与时代密切关联。在对史料归类、辨析的过程中,还原复杂处境,理解博弈过程,关注史事变迁,动态地把握了历史 。
三、关注历史联系,凸显历史理解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做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要求学生: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4.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四、巧用历史逻辑,关注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这个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例如,在《偉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可以通过四个“思考”(为何会有抗日救国梦?抗日救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抗日救国梦实现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抗日救国梦真的实现了吗?)和五种“记忆”(有一种行为叫残暴;有一种精神叫爱国;有一种力量叫团结;有-种评判叫客观;有-种凝聚叫民族)两条线索串联起“-寸河山-寸血一抗日救国梦的再思考”。其中,在分析“为何会有抗日救国梦”时,引用了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前内心所想的相关史料(《蒋介石日记》);在分析“有一种评判叫客观”时,引用了国民党军队在整个抗战中所做出巨大牺牲的相关史料(陈钦《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在课后的学生反馈说明,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国民政府)有了不同于教材的新认识,也由此更好地理解了“历史解释”属性。在平时必修课程教学中,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可以逐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
五、运用历史比较,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价值观
此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及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个专题时,引导学生对东西方社会生活进行对比;在复习古代东西方历史时,引导学生对比雅典卫城与北京故宫,将它们从整体布局、主体建筑风格、建筑材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建筑建造的历史背景,由此分析二者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内涵,雅典卫城彰显了古典时期人文主义色彩,而北京故宫则凸显了皇权至尊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异同点,既能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又能体会到各地文化的独特价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既表现出对中国与世界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欣赏和感悟,又增强了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受到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提升保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责任意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在历史课堂中持之以恒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才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65-02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在2015年10月推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和强化记忆,而要引导学生深化知识、丰富思维、涵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其如此,才能“润物细且恒”,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现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一点浅见。
一、构建“时空坐标”,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有放在特定的时空轴下进行审视,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要求学生:(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例如,在《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环节来渗透时空观念。第一层次: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并认识地缘因素也是工业革命开始和拓展的重要原因。第二层次: 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各阶段特征;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第三层次:时空结合,构建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发展体系框架,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在“大历史”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四层次:独立探究中外共时性等问题,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等结合历史背景历程和影响等内容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向学生渗透时空观念,教学生从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空特征去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从而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提升了一个新层次,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果。
二、提供多种史料,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史料的多样性,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四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史料出处;第二,引导学生汲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第三,围绕史料有效设问,促进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四,依据史料促进学生历史理解与认识的深入。
例如,在談及对李鸿章的认识时,我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了多则对李鸿章的评价资料,让学生谈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学生第一反应,是将李鸿章等同于“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的大地主”等。我引导学生将材料褒贬归类,并注意评价者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将李鸿章30多年间的命运与国运相比附,通过照片、信函、奏折等,既列举李鸿章的洋务成就,也探究他的心理活动,既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又将个体与环境、个体与时代密切关联。在对史料归类、辨析的过程中,还原复杂处境,理解博弈过程,关注史事变迁,动态地把握了历史 。
三、关注历史联系,凸显历史理解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做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要求学生: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4.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四、巧用历史逻辑,关注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这个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例如,在《偉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可以通过四个“思考”(为何会有抗日救国梦?抗日救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抗日救国梦实现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抗日救国梦真的实现了吗?)和五种“记忆”(有一种行为叫残暴;有一种精神叫爱国;有一种力量叫团结;有-种评判叫客观;有-种凝聚叫民族)两条线索串联起“-寸河山-寸血一抗日救国梦的再思考”。其中,在分析“为何会有抗日救国梦”时,引用了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前内心所想的相关史料(《蒋介石日记》);在分析“有一种评判叫客观”时,引用了国民党军队在整个抗战中所做出巨大牺牲的相关史料(陈钦《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在课后的学生反馈说明,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国民政府)有了不同于教材的新认识,也由此更好地理解了“历史解释”属性。在平时必修课程教学中,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可以逐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
五、运用历史比较,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价值观
此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及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个专题时,引导学生对东西方社会生活进行对比;在复习古代东西方历史时,引导学生对比雅典卫城与北京故宫,将它们从整体布局、主体建筑风格、建筑材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建筑建造的历史背景,由此分析二者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内涵,雅典卫城彰显了古典时期人文主义色彩,而北京故宫则凸显了皇权至尊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异同点,既能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又能体会到各地文化的独特价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既表现出对中国与世界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欣赏和感悟,又增强了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受到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提升保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责任意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在历史课堂中持之以恒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才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