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对国内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地区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目标模式、定位、思路和政策措施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应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論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地区、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且少量资金投放一般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第二,一味注重地区间公平和产业平衡,而忽视了效率。由于各地区间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大,以致投资效率和经济效果各有不同,条件好的地区投资效率高,反之,投资效率低。普遍的均衡投资,将导致一些有条件发展的区域与产业因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而难以快速发展。
  第三,实践效果不佳。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曾一度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注重沿海与内地的平衡发展,均衡布置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但是由于投资分散,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同时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发展普遍迟缓,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发展效果不理想的不良现象。
  责任编辑:龙佳瑶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确实是云南之痛,全国百强县云南无一上榜,云南十县之经济总量才与江苏一县相当!  县域强则民富省强,县域弱则民贫省弱,自党的十六大首次将“县域经济”写入文献,云南就一直在寻求县域突破上苦苦追赶全国的步伐。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后,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更是将县域经济列为实现跨越发展“三大战役”之一进行高位推动。2012年7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上强调:“县域经济就是
期刊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熟悉的旋律,这深刻的歌词,这宏伟的气魄,一瞬间就把人带入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之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披荆斩棘,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徒步到达了西天,取回真经以向世人宣告成功。《西游记》里的成功只存在于虚幻世界里,如今,有一本书把这种成功搬下银幕写进了书中。  《路在脚下——张亚光文集(
期刊
2003年,和润培调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他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当时排名倒数第二、亏损多、债务重、矛盾尖锐的云南供销社濒临倒闭的困境,扭转了连续11年亏损的被动局面,使其跻身全国行业的先进方阵,创造了全国供销社改革的一大样板——云南模式。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指出:“云南省供销合作系统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发展规律、具有云南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连续五年在
期刊
“人生就是一段段路的对接和延续。尽管有羁绊和荆棘,但更多的是有搀扶和激励。”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和润培就与修路和架桥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当初自行设计架设澜沧江桥开始一直到怒江、文山以及省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他都在从事着修路架桥之事。他深深地感到世上没有平坦的路,也没有平坦的人生,唯有正视和适应环境的变化,直面和应对沿途的挑战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和润培先后调整了8个工作岗位,虽然都是
期刊
面对全世界的种种矛盾与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长期研究后指出,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在于成就、实现和解放,其目的是为了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此为己任,组织学者专家对支配着新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条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其中就包括教育问题。  “说到教育,各种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与希望产生的社会效果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人们指望教育
期刊
入刊理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艺术是呼喊心灵的声音。浪漫的“法国骑士”包朝阳用国际视野,为春城营造出一幕幕艺术精神盛宴,让昆明的剧目与世界同步,让市民享受到国际的经典。昆明剧院历经二十载的千锤百炼,见证了昆明的沧桑变化,包朝阳用专业的艺术眼光为昆明人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顶级艺术殿堂”!  文化,是一座城市永续流传的源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需要岁月的雕琢与沉淀才能散发出悠然芳香的天然
期刊
编者按  读罢润培的书稿《路》,思绪如潮,并生发出许多感动、感慨之情。同时又加深了对润培的更多了解。我与润培认识近10年了,从工作关系上讲,我们是上下级关系;从个人感情上讲,我们是忘年之交。润培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少数民族干部,也是一位非常勤奋、好学、善学的人,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践家。他能将工作实践升华为理论,又能将理论融入具体实践,在创新性、创造性工作方面,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
期刊
入刊理由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云南云菌科技集团的成立填补了云南食用菌领域没有科技化、集团化公司的空白。云南云菌科技集团的成立也是云南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集团化,打造龙头企业的具体践行。  阳光明媚的春城,微风徐徐的晋宁,彩旗飘飘,彩球飞扬。  这是一个崭新明亮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是一个写入云南食用菌产业发
期刊
一个行业的奋进与跨越注定弥漫着一串串动人的音符,这里面有感恩、有忠诚,还有一个个让人铭记的人物;一个行业的长足发展注定承载着一行行极不平坦的印迹,这里面有跨越、有辉煌,还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总有一些人一直都被铭记!时间拉宽了历史的长度,将那些具有引领价值的人物熔铸成时代的路标。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曲折而复杂,这其间来自于历史、社会环境、人为等因素不计其数。对于那些人物的记录更多地
期刊
入刊理由:她,内敛天成、温婉如玉;她,刚柔并济、独掌乾坤,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却只是微笑摇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做生意办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诚”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风浪愈大她愈坚强。她就是昆明滇野名扬天下酒楼的总经理——付中英。  名扬天下,语出《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指尖掠过泛黄的古籍,过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