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得到重视,而母语文化的缺失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流就无法真正实现。作者结合相关理论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母语文化 失语 对策
王守仁先生说:“英语向来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语言并不仅仅是工具,它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载体,与所载内容密不可分。”[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最终体现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文化教学的理念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被广泛接受,普遍推广。英语作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跨文化教学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跨文化理念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另一种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那就是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而用目的语介绍母语文化的资源相对匮乏。纵观几种比较通用的高职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从目的语的角度介绍英美文化的知识,涉及中国题材与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往往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输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不仅要输入,还要有输出。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将这样的失衡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Chinese Culture Aphasia)[2]。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对表示中国文化的英语词汇不熟悉,无法用英语向外国人准确清晰地介绍中国文化,势必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形成的原因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这并不是某一个老师造成的,
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导向、学生的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是一种群体无意识的现象,理应得到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一)母语文化在教材编写中的缺位
现在的英语教材层出不穷,很多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多样化,语言也足够新潮,但是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语言的精准性和纯粹性,使语言更具有示范性和可模仿性,基本都会选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素材,而避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素材的使用。这样的教材往往可以让学生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但是这些素材往往是跟我们的实际生活脱节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甚至连类似的场景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需要表达的中国文化的素材和词汇恰恰是教材中缺乏的,所以往往出现一个学生可以对英国的艺术作品侃侃而谈,却不知道如何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孔子,我们的《红楼梦》。曾经带学生前往德国演出,一出唱、念、做、功均颇为出色的越剧《白蛇传》演下来,博得阵阵掌声,可是在此后的交流中,当观众提出关于《白蛇传》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时,我们的学生却是一筹莫展,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说起。外国友人倍感兴趣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道具名称、不同妆容的含义等学生们都无法一一解释,这样的英语教学的弊端可见一斑。所以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基本的词汇和句式的教学使用必不可少。
(二)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不足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际主导者、执行者,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起着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他们的导向直接影响学生的所学所得。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缺乏母语文化导入的主观意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法,那么母语文化的表达是顺理成章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只注重英语语言的知识教学,强调语法和句子结构,忽视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尤其忽视对目的语阐述母语文化的能力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母语文化知识,会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接受和理解,母语文化的负面影响往往在英语教学中被夸大。实际上,在现今中西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地球村”中,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渗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况。母语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目的语的外延,从而促进目的语的运用和理解,达到更好的跨文化的交际。
二、母语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任何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思维方式都会在语言中体现。语言具有双向性,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需要,还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必要途径。跨文化语境下的交流,不应该只是目的语的单向输入,更是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尽管学生们一直以来都在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但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地理、风土人情等的了解是零散的和感性的,而用英语表达这些相关的中国文化更加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涉及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时,应有意识地把它与中国文化元素相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和相异的东西,从而对本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正如从丛教授所说,“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3]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一贯缺失,对跨文化语境下的交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心目中,英语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必要的考试,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反感。因为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呈现的只是对学生来讲没有认同感,甚至离得很遥远。如果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母语文化,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讲述他们自己感兴趣熟知的文化、艺术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那么相信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欲望会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另外,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很好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同。而且在高职类院校中,由于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职业性,那么学习一些具有本专业职业特点的词汇和句式,让学生可以用英语来表达本专业中出现几率比较大的一些文化内容,必定会更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教学对策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文化与语言的相通性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为了让中国文化能更好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笔者将从教材改革和教学方式两个维度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教材内容的改进
如前文所述,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跟时代潮流。但是教材编写者为了确保所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精准性,往往多使用有关英语文化的材料,而甚少在教材中看到中国文化知识的呈现。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也缺乏母语文化渗透意识,那么最终英语文化的输入和中国文化的输出就会严重失衡,这也使得“知识板块的构成(Knowledge Blocks)[4]”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材料是改进教材内容的重要一步。从词汇方面来说,可以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外来词,比如功夫(Kungfu)、纸老虎(paper tiger)、麻将(mahjong)、扣头(kowtow)等。通过学习这类词汇,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英语与母语的融合交汇,明白英语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语言,跟中国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此外,除在阅读中了解英语文化外,可以适当在教材中加入一些由中国名家和华裔作家所撰写的英语文章,或者是外国作家缩写的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章片段。这样基于背景和内容的熟悉度,学生在学习阅读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烈的认同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可以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平时也可以多提供类似的阅读材料供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比如“China Daily”就是一份很好的材料,以中国人的思维和认知用英语来描述国内外的最新事件,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进
Stella Ting Toomey的交际理论中提到了“留心(Mindfulness)[5]”因素,告诉我们交流不应该停留在单方面的文化视角上,而应该兼顾双方的文化视角,才能进行成功的文化交流。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的本身,注意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这一注意只是对英语文化输入的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却是缺席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可以流利地就英美文化进行交流,却无法用英语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介绍和展示,这种单向交流实际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交流目的。只有做到“留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改变,语言教学不应该只关注语言的功能性、工具性,更应该关注不同文化的传播,而在注重文化传播的同时,不能一边倒地关注英美文化的传播,还应该有意识地补充中国文化知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语境的交流。教师可以从基本的中西文化的习俗、交际礼仪等入手,推进到对中西价值观、思维方式差异的探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英语对不同文化、历史、艺术和价值观等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留心(Mindfulness)”意识也不可忽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媒体和手段积极地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比如PPT课堂展示,情境创设话题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交流的手段。
四、结语
束定芳和庄智象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如果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6]由此可见,母语、母语文化和英语、英美文化是互通的,对母语、母语文化和英语、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相得益彰的。母语文化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掌握了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外国文化,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效地实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修订[J].中国外语,2008(1):7.
[2][3]从丛.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4(6):49,50.
[4][5]Stella Ting-Toome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6]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母语文化 失语 对策
王守仁先生说:“英语向来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语言并不仅仅是工具,它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载体,与所载内容密不可分。”[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最终体现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文化教学的理念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被广泛接受,普遍推广。英语作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跨文化教学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跨文化理念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另一种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那就是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而用目的语介绍母语文化的资源相对匮乏。纵观几种比较通用的高职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从目的语的角度介绍英美文化的知识,涉及中国题材与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往往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输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不仅要输入,还要有输出。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将这样的失衡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Chinese Culture Aphasia)[2]。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中国文化知识,对表示中国文化的英语词汇不熟悉,无法用英语向外国人准确清晰地介绍中国文化,势必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形成的原因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这并不是某一个老师造成的,
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导向、学生的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是一种群体无意识的现象,理应得到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一)母语文化在教材编写中的缺位
现在的英语教材层出不穷,很多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多样化,语言也足够新潮,但是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语言的精准性和纯粹性,使语言更具有示范性和可模仿性,基本都会选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素材,而避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素材的使用。这样的教材往往可以让学生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但是这些素材往往是跟我们的实际生活脱节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甚至连类似的场景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需要表达的中国文化的素材和词汇恰恰是教材中缺乏的,所以往往出现一个学生可以对英国的艺术作品侃侃而谈,却不知道如何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孔子,我们的《红楼梦》。曾经带学生前往德国演出,一出唱、念、做、功均颇为出色的越剧《白蛇传》演下来,博得阵阵掌声,可是在此后的交流中,当观众提出关于《白蛇传》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时,我们的学生却是一筹莫展,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说起。外国友人倍感兴趣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道具名称、不同妆容的含义等学生们都无法一一解释,这样的英语教学的弊端可见一斑。所以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基本的词汇和句式的教学使用必不可少。
(二)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不足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际主导者、执行者,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起着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他们的导向直接影响学生的所学所得。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缺乏母语文化导入的主观意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法,那么母语文化的表达是顺理成章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只注重英语语言的知识教学,强调语法和句子结构,忽视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尤其忽视对目的语阐述母语文化的能力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母语文化知识,会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接受和理解,母语文化的负面影响往往在英语教学中被夸大。实际上,在现今中西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地球村”中,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渗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况。母语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目的语的外延,从而促进目的语的运用和理解,达到更好的跨文化的交际。
二、母语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任何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思维方式都会在语言中体现。语言具有双向性,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需要,还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必要途径。跨文化语境下的交流,不应该只是目的语的单向输入,更是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尽管学生们一直以来都在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但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地理、风土人情等的了解是零散的和感性的,而用英语表达这些相关的中国文化更加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涉及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时,应有意识地把它与中国文化元素相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和相异的东西,从而对本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正如从丛教授所说,“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3]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一贯缺失,对跨文化语境下的交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心目中,英语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必要的考试,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反感。因为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呈现的只是对学生来讲没有认同感,甚至离得很遥远。如果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母语文化,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讲述他们自己感兴趣熟知的文化、艺术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那么相信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欲望会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另外,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很好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同。而且在高职类院校中,由于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职业性,那么学习一些具有本专业职业特点的词汇和句式,让学生可以用英语来表达本专业中出现几率比较大的一些文化内容,必定会更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教学对策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文化与语言的相通性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为了让中国文化能更好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笔者将从教材改革和教学方式两个维度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教材内容的改进
如前文所述,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跟时代潮流。但是教材编写者为了确保所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精准性,往往多使用有关英语文化的材料,而甚少在教材中看到中国文化知识的呈现。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也缺乏母语文化渗透意识,那么最终英语文化的输入和中国文化的输出就会严重失衡,这也使得“知识板块的构成(Knowledge Blocks)[4]”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材料是改进教材内容的重要一步。从词汇方面来说,可以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外来词,比如功夫(Kungfu)、纸老虎(paper tiger)、麻将(mahjong)、扣头(kowtow)等。通过学习这类词汇,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英语与母语的融合交汇,明白英语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语言,跟中国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此外,除在阅读中了解英语文化外,可以适当在教材中加入一些由中国名家和华裔作家所撰写的英语文章,或者是外国作家缩写的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章片段。这样基于背景和内容的熟悉度,学生在学习阅读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烈的认同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可以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平时也可以多提供类似的阅读材料供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比如“China Daily”就是一份很好的材料,以中国人的思维和认知用英语来描述国内外的最新事件,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进
Stella Ting Toomey的交际理论中提到了“留心(Mindfulness)[5]”因素,告诉我们交流不应该停留在单方面的文化视角上,而应该兼顾双方的文化视角,才能进行成功的文化交流。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的本身,注意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这一注意只是对英语文化输入的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却是缺席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可以流利地就英美文化进行交流,却无法用英语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进行介绍和展示,这种单向交流实际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交流目的。只有做到“留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改变,语言教学不应该只关注语言的功能性、工具性,更应该关注不同文化的传播,而在注重文化传播的同时,不能一边倒地关注英美文化的传播,还应该有意识地补充中国文化知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语境的交流。教师可以从基本的中西文化的习俗、交际礼仪等入手,推进到对中西价值观、思维方式差异的探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英语对不同文化、历史、艺术和价值观等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留心(Mindfulness)”意识也不可忽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媒体和手段积极地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比如PPT课堂展示,情境创设话题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交流的手段。
四、结语
束定芳和庄智象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如果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6]由此可见,母语、母语文化和英语、英美文化是互通的,对母语、母语文化和英语、英美文化的掌握也是相得益彰的。母语文化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掌握了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外国文化,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效地实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修订[J].中国外语,2008(1):7.
[2][3]从丛.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4(6):49,50.
[4][5]Stella Ting-Toome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6]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