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千年窑火,化作瑰丽诗章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再度焕发出饱满强劲的艺术生机。一批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且心有所系的散文家,立足现实,思接千载,以执着坚韧的探索精神,捧出一批颖异超拔、各有风采的作品。出自江右实力作家江子之手的《青花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是其中之一。这部聚焦中国瓷都景德镇历史的散文作品,虽然体量不大,只有十几万字,但由于经历了作家长达三年的广泛研读、深入思考、认真打磨,以及无数次实地考察与现场采访,所以依旧堪称精神高蹈,意蕴丰盈,表达精致,风格独特,很值得文坛和读者予以关注。
  尽管很多人习惯于把历史文化散文划归文学范畴,但事实上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历史与文学的嫁接与互补,或者说是民族文化史上“文史合一”传统的当代赓续与折光。唯其如此,时至今日的历史文化散文,在亦史亦文的大前提之下,很自然地呈现出更侧重于历史或更侧重于文学两个向度。其中前者重材料、重论证、重考辨,旨在探寻和揭示历史上那些被遮蔽被扭曲的存在;而后者则重性灵、重感受、重文采,力求为历史踵事增华,使其平添脉跳、体温与活力。如果说这样的划分和描述大致不错,且可以作为阅读历史文化散文的一种视角,那么应当承认,一部《青花帝国》明显属于后者。这部作品讲述景德镇的陈年旧事,固然携带着足够的历史元素,如清晰的朝野情景,实有的各色人物,准确的行业沿革,翔实的史料数字等,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客观的知性编码和单纯的史实转述,而是作家以文学为本位,融入了激情淘洗、想象生发、神思推助、灵感照耀和语言变奏的艺术叙事,是对历史的别样解读与生动写意。于是,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和在窑火中现身的青花帝国,最终化作瑰丽诗章,令读者在直观岁月沧桑、瓷艺百变的同时,尽领其中的丰腴美感与隽永况味。
  阅读《青花帝国》不难发现,该书的结构较为奇特—它不像常见的文史作品那样,遵循时间或朝代的刻度,来编织本文次序,由此展开线型衔接与纵向递进,而是撷取中国古典小说和史传文学的某些营养,先把历史上与景德镇瓷业发展有着重要关联的各色人物,依其不同的职业或身份,如工匠、画师、督陶官、皇帝、诗人、藏家、使者、江湖人士等,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列传”或“合传”式的描述与皴染,然后从全书的主旨与意脉出发,完成板块式的镶嵌与组合。这样一种结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一般线型叙事容易出现的沉闷与板滞,而且有效地强化了整部作品的“人学”色彩—事是风云人是月,人的凸显,自是历史文化散文的高端境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极为重要:以人物为中心的板块式结构,借助作家的发散性思維,把瓷都的千年窑火同苍茫开阔、波谲云诡的历史时空有机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万象辐辏、异态纷呈的艺术画卷。对此,李敬泽先生有切中肯綮的评价:江子“以青花为中心,缔造辽阔帝国,从君王到工匠,从陆地到海洋,从东方到西方,人的劳苦和野心,卑微和高贵,伤痛和狂喜,原来只为了,青花在瓷器上绽放”。而这种简中寓繁、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作家独具匠心的结构营造。
  《青花帝国》精彩讲述瓷都历史,精致描绘人物列传,而这种讲述与描绘同样注入了作家的个性化追求:“我反复按住自己的冲动,坚决不肯在文中出现‘我’……我不让‘我’在文中出现,原因是我一直没想好:‘我’该是一名画匠、拉坯匠,还是景德镇浮梁衙门里的一名低阶幕僚?可是仍然无法否认的是,我其实还是写下了自己—一个爱瓷的自己。”(《跟着青花回家》)这就是说,作家在构建“青花帝国”时,有意识地避开了历史文化散文常见的那种作家居高临下,全知全能的言说姿态与行文方式,而注意把自己放到史实的低处,坚持以一个普通爱瓷者的身份与口吻,展开尽可能客观,但同时又有意图、有寄托的叙述与描写。换句话说就是,作家放弃了对作品题旨的直接介入与硬性阐发,而将这些化作材料取舍、情感评价、叙事详略以及笔力轻重,巧妙浸透到一系列人物、事件与场景之中,为作品平添具有“冰山”(海明威语)特点的深层意蕴和内在张力,进而给读者以认知与启迪。
  不妨来看《皇帝的花朵》。该篇梳理了五位中外帝王同景德镇或青花瓷的关系,而每一位帝王的青花情结都是别有承载,颇具内涵。其中宋真宗赵恒在做出“御驾亲征”“澶渊之盟”等重大决策的同时,把正在使用的景德年号赐给了瓷业发达的南方小镇,折映出一个朝代文化意识的觉醒和财富增长的讯息,进而令读者禁不住重新打量和评价宋代社会。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设立浮梁瓷局,推动瓷业发展,不仅传递出这位草原大帝对中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发展,民族命运和国家消长……《使者:郑和的船队》在青花帝国和郑和出洋之间搭起隐约而又实在的桥梁,其二者之间的种种交集与变化,生动演绎着一个宏大主题:由国门的开与关所导致的历史的喜与悲。而一篇《江湖:都昌会馆》则透过帮会这一特殊视角,深入诠释了手工业时代社会底层的生存、竞争与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复杂纠葛与激烈冲撞,堪称是一次高度形象化的中国经济的“却顾所来径”。
  在所有这些历史风景中,最见作家思想深度和洞察能力,也最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的,当是《工匠:童宾之死》和《督陶官:唐英的手腕》二文接续讲述的故事:明万历皇帝敕命制造的大龙缸屡试屡败。督陶官潘相震怒,欲以抗旨罪乱施淫威。为了让窑工们免遭劫难,肩负重任的把桩师傅童宾,毅然投身窑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大龙缸的问世。据说,他因此得到了窑工崇拜和帝王表彰。这段故事在民间经久流传,只是一旦较起真来,却又破绽多多,似是而非。清代督陶官唐英,显然不在意故事的真伪,而是从中读出了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仁、义、忠、勇。于是,他为童宾修庙、造像、立传、题匾,将一个雄奇的民间传说改造为庄严的官方话语。必须看到,作家对童宾和唐英的浓墨重彩,绝非为了渲染一段瓷业传奇,而是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生成方式:“民魂”与“官魂”相交织,江湖与庙堂相融合,而打通其精神脉络的则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在这方面,我们以往的认识一向不无盲点。
  作为一部散文作品,《青花帝国》所采取的语言修辞策略,亦显得别具一格。这突出表现为,作家的散文叙事明显融入了小说笔法。譬如:在讲述童宾纵身窑火、唐英九江病故、伍良臣(《藏家:高安的元青花》)夜藏青花时,作家都注意调动合理想象,按照事理逻辑,营造具体场景,激活典型氛围,贻人以栩栩如生的逼真感。而在推出狷狂的画师和风雅的诗人时,作家则努力勾画人物特点,突出人物性格。一时间,只想把自己藏起来的瓷艺大师昊十九,捏着紫砂壶在街头游走的仿古高手周丹泉,以及格物诗人龚鉽等等,纷至沓来,跃然纸间,历历在目。而无论写人物抑或写场景,作家都使用了一种亦刚亦柔、亦庄亦谐的互补性的笔墨,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与可读性。这在文学语言粗鄙化现象日趋严重的当下,自然也是难能可贵的追求。
  (作者单位:大连市文联)
其他文献
张恩和是一位学者,是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尤其是鲁迅研究专家,也是一位散文作家。  张恩和从小怀揣文学梦,后来果如所愿又不尽如愿地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说不尽如愿,是因为他后来的专业,并非梦想的文学创作,而是研究和教学。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是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是有公论的。他的编与著,可以列一个很长的书单。他的散文虽如他自己所说是业余创作,却也相当出色,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我专门的工作是文学教学
期刊
建国70年来,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也昭示蕴涵着无限生机的文学春天的到来,散文诗在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散文诗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老一代散文詩作家们又激发了创作热情,而且一批又一批新人脱颖而出;加之还有一大批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散文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庞大的散文诗作家群”(田景丰)。  随着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江西的散
期刊
而黎明终归属于我们  不论你是否自明  你总是在蹈行  你已经历和见证……  只是使命尚未完成  —[美]阿曼达·戈尔曼《我们登山》  不论是基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古老传统,还是响应高尔基对“非常及时的书”的倡导,“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文学”这种观念已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声势炽烈、影响深远的乡村扶贫进入文学领域,既是国家文学生产机制的产物,更是作家个体面向现实生活的自然发声。组织生产,官方定制
期刊
读董书明《辽阔》,我发现那些分行的文字中间,总是凝聚着作者深沉的生活之思、生命之思,既有心灵故乡的诗意穿行,又有现代城市的喧嚣与迷茫;既有情感诉求的深切表达,又有艺术探求的内在洁净与美感,在普通的场景、凡常的事件中闪耀着诗性与情感的光芒。  品味《辽阔》,体味诗行之中作者内在生命的流泻,感动于诗人心灵世界的厚重与轻盈,在诗意的大地平凡栖居。  一切写作都是个人史。董书明有着较为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
期刊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名言:“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固然是我在读经典,从经典身上汲取营养,未尝不可以说经典也常常在读我,以检验我是否配得上它釋放的营养。每当我拿出一个更新的自我呈献给经典时,经典总是馈赠给我一个更大的惊喜。经典越是有大的馈赠,我就越想有新的呈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而弥仰,坚而弥钻。在相互阅读和无形对话中,经典潜移默
期刊
洪子诚曾指出:“相对而言,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而短篇则更多关注‘现实’,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当代政治、经济生活的状况,社会意识的变动,文学思潮的起伏等,在短篇中留下更清晰的印痕。但受制于社会政治和艺术风尚的拘囿,比较长篇,它在思想艺术上受到的损害也更严重。”这说明,短篇小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的变动与变迁,与时代具有某种程度的互文关系,但互文关系并
期刊
2016年,我整理编选出版家陈原保存的书信时,有六封信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六封信写于1974年到1979年,落款分署不同的名字:段太林、段泰林、段大林。令我疑惑不解:他到底叫什么呢?是曾用名,还是有什么苦衷?细看书信内容,让人心情愈加沉重:段氏原是文化部出版局的一名干部,1966年全家五口被下放到与北京相距三千多里的江西崇仁。粉碎“四人帮”后渴望回京,多次向单位提出申请;看到回京无望,只想回到出
期刊
“面对彼岸,我永远是一座比河短的桥。可是,我只能活成这样一座桥。”这是江西作家邹忠民的小说集《方生方死》最后落于我眼也最落于我心的话。放下书,它始终萦绕心头,让我难以释怀。  都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落于现实,人生的种种磨难或许已将我们心中怀想的“诗和远方”碾碎了,于是接下来便慨叹现实的不公、老天的不待……由此过着怨天怨地怨人的生活,或许直到人生快结束的那一刻才明白实实在在的生
期刊
1  多少年來,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越来越出人意料,2016年这个文学奖颁给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使这个意外达到某个新高,似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一项故意制造意外的奖项。他获奖的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瑞典瑞典文学院似乎在提醒人们,文学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把诺奖颁给哲学家罗素、亨利·柏格森、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博特兰·罗素、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以
期刊
以一种历史化的眼光看来,“现代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在20世纪最初二十年里兴起的一种新文类”。可是经过近百年的沉淀,短篇小说已经在现代文类观念中获得了一个牢固的位置,短篇小说诗学也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时至今日,胡适在1918年发表的《论短篇小说》一文依然影响着很多人对短篇小说的理解: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之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胡适谓短篇小说乃是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