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一生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的“漫画一生——华君武捐赠作品展”于2011年4月14日在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老一辈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情愫,70多年前,他正是从黄浦江畔奔赴延安的。在物质匮乏而需要文化普及的“读图时代”,华君武先生的漫画被誉为上世纪50、60和80年代的全民阅读,是那个时代文化生活的一个公共性的亮点。华君武先生的漫画首先是战斗的檄文,它充满了讽刺的匕首般的力量。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又是人性的镜子,它真切地反映了上个世纪中期与后期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甚至其本身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某种方式。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又是十足的民族化的幽默。他那变艰深之理为浅出、“虚处生根”之法,他的独幅漫画跨古越今的成语处理,都是纯中国式的。他成功地将这些方式融入当时大众的政治生活,形成众人共认的心中之事。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又是精彩的人物画,他把握神的能力超过一般的人物画家。他巧用中国毛笔,又带着木刻的入木三分的厚重味,寥寥数笔,一气呵成,笔酣墨畅,淋漓痛快,最精妙处,“精而返约”,“虽简意工”。他笔下人物,如出我们身边,却又凝了某种时代之神。他的笔墨既实又玄,既真实又荒诞,有一种别出机锋的逸格。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欣赏他的作品,并常读常新从中不断获益的重要原因。
  2011年,华君武的儿媳露阳女士根据华君武及其长子华端端的遗愿,将华君武的245幅漫画作品和他生前用过的112方印章无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为此我们特别选取部分作品举办“漫画一生——华君武捐赠作品展”。在传媒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相信,这些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构思巧妙的作品依然能够传递出我们当年对于漫画的阅读渴望与温情回忆,在笑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思索。
其他文献
当我最初看到潘鲁生作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里面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元素真实存在。潘鲁生并没有像大多数画家那样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展开创作,并没有因循守旧地重复传统的内容。好奇心驱使他继续探寻一种当代水墨的新高度。他也并没有把自己安全地停留在传统水墨的绘画技巧层面上,他意识到了中国当代水墨并不是对传统绘画的复制和重复,而是要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来。他用了传统材料和新的表现手法来创作当代抽
期刊
吕长天,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当选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装潢设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理事和装潢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包装装潢学会副会长。1965年从上海美专本科工艺美术系毕业,进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工作至退休。曾任装潢美术室副主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美术学科组成员。笔者因《上海设计60年(194
期刊
人造物应合乎使用,这一点不论在今天,还是从历史上看,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在今天设计“艺术化”的语境下,“可用性”应是先于“纯净审美”人造物的重要特征。目前对于设计问题的讨论,有一个向物品意义转移的趋势,笔者认为,对于物的可用性讨论,仍是必要并且重要的。  Affordance概念的提出  Affordance(在中文版中被译为“预设用途”)是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在其《设计
期刊
德国的民族性格是复杂的,了解这个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他们的艺术。对于热爱德国艺术的中国艺术家来说,机会真的来了。2015年7月30日下午,马库斯.吕佩兹出现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二楼会议室。这位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参观完中华艺术宫,在新锦江饭店附近某个洋服定制店订做了两套西装之后,一头扎进汾阳路弄堂,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院、德国波鸿大学的学者及北京、西安、上海的艺术家、收藏家进行一
期刊
我是2009年去美国求学的,当时选择出国的动机很简单,只是想成为一名世界一流的玩具设计师,我的学校是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以下称之为SCAD);一所工业设计系全美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九的艺术设计院校,与很多美国著名的玩具公司有着较系统的长期合作项目。求学期间,我得到了很多的实际项目以及和在职设计师们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
期刊
说起与音画结合有关的音乐作品,脑海中逐个浮现出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穆索尔斯基的管弦乐作品《图画展览会》,以及由法国印象派绘画而得名的印象派音乐,比如德彪西、拉威尔等音乐大师创作的音乐作品。可见,一百多年以前,音乐家们就已经尝试使用音乐的语言来描绘视觉感官中的画面感——通过丰富而复杂的织体、全新的和声连接,与刻意的力度控制等等手段,向听众展现生动而又富于变幻的景观世界。  进入21世纪之后
期刊
2013年五月的巴黎比往年这个时候阴冷许多,连续下了好几天雨。每个人都在盼着阳光。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打算带着应景的心情在这座城市作短暂的逗留。忽然得知Ron Mueck在法国举办个展,而且恰好就在巴黎。我心情好的就像收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Ron Mueck就是那件高5米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展出即成为双年展焦点并引起轰动的作品《男孩》的作者。他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后在伦敦发展。他
期刊
“历史的丰碑——纪念建党90周年陈燮君油画展”日前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陈燮君随上海市文广局党委中心组重走革命路,从一大会址纪念馆,到南湖、井冈、古田、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最后到北京天安门,他用画笔创作了56幅作品,记录红色之旅全过程。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视觉艺术定格,是这些作品的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南湖红船》、《井冈的丰碑》、《古田
期刊
歌曲《歌唱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祖国颂歌,它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第二国歌”。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曲,每天都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可见影响之广。广播连续剧《歌唱祖国》是上海著名剧作家瞿新华创作的主旋律作品,剧作以奥运女孩林妙可与词曲作者王莘老人的心灵对话形式,呈现了歌曲的创作经历和在全世界华人中的影响,故事所映现的新旧社会对比及其象征性,融
期刊
我与国画大家汪观清先生的交往,屈指算来,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了。我还记得二十五年前,上海王运天弟到北京来看我,带来一幅汪先生的大作《耕牛图》,六尺整幅,墨气淋漓,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运天弟嘱遍请京华诸老题咏,旬日之间,此画便传遍京华。当时的老人如王昆仑、俞平伯、黄苗子、黄君坦、许宝等等,都为之题咏。原先画上已有我的老师王蘧常先生题“击角歌商”四字,章草,后来王老又加长题。之后京沪两地的大家,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