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心理,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因时制宜地采取措施,对其予以恰当的引导、教育,并与时俱进地革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辅导;革新教学传统;改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9-0218-02
当下,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其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不但为没有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深入了解生于上20世纪90年代的在校生心理,因地制宜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一、读懂当下学生心理
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读高级中学的同龄人来说,其学习成绩稍逊一筹。这里不是说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学习不用心、比较贪玩、家庭等原因,导致其在“中招”中失利。在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中,他们“无奈”地选择了走职业技术的道路。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經历、教师以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误解、社会认知偏见、特定的青春期年龄等,阻碍其良好个性、学习心理的发展。
(一)较低的自我认同、畸形的自我心理
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职校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社会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由此造成不少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从当前职校学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有个别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也有出现。这些不良性格特征的存在,使部分学生形成了畸形的自我心理。如,自卑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二)波动的情感情绪、较弱的学习动力
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产生了厌世心理,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如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波动的情绪、压抑的情绪、脆弱的心理以及较差的自控力,导致他们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如,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不求优秀、只求及格,甚至得过且过;有些学生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现在不会学而学不好,并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还有不少学生出现学习焦虑现象,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加强心理素质辅导
针对当下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须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借助心理辅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把一些心理、生理问题政治化、品德化,对青春期容易出现的诸如“偶像崇拜”、“异性吸引”等现象应作积极的心理引导,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姆式”教育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优越的环境和家长过分的包办代替,容易使他们缺乏自信或唯我独尊,形成社会适应障碍。教师应强化学生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成功地交往和应付挫折等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自我评价教育
职校生已有较丰富的自我体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做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省自剖,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很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技工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需要教师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教育。如,引导学生逐渐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注意把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多看、多记转移到多思考上;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主动接收信息,养成加工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应善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应全面看待每个学生,要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积极面,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强化学生身上的优点,弱化和消除其缺点。对某些学生的错误或过失要进行“低调”处理,以防问题扩大化。如果学生犯了某些错误或过失,教师不公开批评,而是采取你知我知的宽容态度进行教育,则会让学生的自尊得到保护,学生因而会更容易进行自我反省,并乐于接受教育,最终改正缺点和错误。
(四)重视整体素质塑造
应从智慧、道德、意志等方面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全面塑造。首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认识的方法,逐渐提高学生自觉的心理调节和行为控制水平;其次,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懂得“自我”这个概念,改掉自私自利的坏毛病,将自己融入班级之中;再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及人生目标,使学生心中有事业,眼里有他人,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荣誉感。让学生明白,学校、国家的发展和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而且还关心国事、校事、家事、他人事。
三、革新传统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在充分认识当下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后,学校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具体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师传统角色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兴趣广泛,对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而且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用旧的教学模式是达不到新的目标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积极推动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帮助,鼓励激发,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互学互动。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讲得再好也是徒劳。首先,老师应倾注热情,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保持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情感,就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境。通过演绎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其次,授课时应注意形成整体概念,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論体系有所了解,不仅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设相关专题,强调实际运用。
(三)革新传统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少老师在实验教学上大胆创新。教师只提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方法并编写实验报告指导书,自己决定取什么样的实验数据,最后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更多的老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教师讲课如同演员的表演,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恰当运用,犹如演员使用道具,有助于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教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教学添花加彩,而过分地依赖技术,则会弱化教师的讲解过程。
(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具凝聚力;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更易于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举办各项活动(运动比赛、歌唱比赛、成果展等),优化校园环境,让宁静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优化教室环境(整洁明净、布置合理的教室等),使师生在学习的环境里心情舒畅,改善学习效果;通过实施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强管理,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校只有因地制宜地、针对性地革新教育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把个性较强的“90”后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激励与个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4):29-32.
[3]孙国英.如何提高技术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2,(9):86.
[4]莫河东.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应解决的几个矛盾[J].人大资料复印中心,1997,(20).
[5]王李.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6]陶伟.授课技巧刍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53-154.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辅导;革新教学传统;改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9-0218-02
当下,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其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不但为没有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深入了解生于上20世纪90年代的在校生心理,因地制宜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一、读懂当下学生心理
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读高级中学的同龄人来说,其学习成绩稍逊一筹。这里不是说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学习不用心、比较贪玩、家庭等原因,导致其在“中招”中失利。在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中,他们“无奈”地选择了走职业技术的道路。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經历、教师以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误解、社会认知偏见、特定的青春期年龄等,阻碍其良好个性、学习心理的发展。
(一)较低的自我认同、畸形的自我心理
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职校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社会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由此造成不少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从当前职校学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有个别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也有出现。这些不良性格特征的存在,使部分学生形成了畸形的自我心理。如,自卑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二)波动的情感情绪、较弱的学习动力
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产生了厌世心理,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如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波动的情绪、压抑的情绪、脆弱的心理以及较差的自控力,导致他们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如,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不求优秀、只求及格,甚至得过且过;有些学生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现在不会学而学不好,并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还有不少学生出现学习焦虑现象,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加强心理素质辅导
针对当下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须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借助心理辅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把一些心理、生理问题政治化、品德化,对青春期容易出现的诸如“偶像崇拜”、“异性吸引”等现象应作积极的心理引导,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姆式”教育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优越的环境和家长过分的包办代替,容易使他们缺乏自信或唯我独尊,形成社会适应障碍。教师应强化学生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成功地交往和应付挫折等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自我评价教育
职校生已有较丰富的自我体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做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省自剖,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很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技工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需要教师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教育。如,引导学生逐渐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注意把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多看、多记转移到多思考上;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主动接收信息,养成加工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应善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应全面看待每个学生,要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积极面,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强化学生身上的优点,弱化和消除其缺点。对某些学生的错误或过失要进行“低调”处理,以防问题扩大化。如果学生犯了某些错误或过失,教师不公开批评,而是采取你知我知的宽容态度进行教育,则会让学生的自尊得到保护,学生因而会更容易进行自我反省,并乐于接受教育,最终改正缺点和错误。
(四)重视整体素质塑造
应从智慧、道德、意志等方面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全面塑造。首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认识的方法,逐渐提高学生自觉的心理调节和行为控制水平;其次,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懂得“自我”这个概念,改掉自私自利的坏毛病,将自己融入班级之中;再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及人生目标,使学生心中有事业,眼里有他人,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荣誉感。让学生明白,学校、国家的发展和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而且还关心国事、校事、家事、他人事。
三、革新传统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在充分认识当下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后,学校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具体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师传统角色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兴趣广泛,对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而且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用旧的教学模式是达不到新的目标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积极推动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帮助,鼓励激发,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互学互动。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讲得再好也是徒劳。首先,老师应倾注热情,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保持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情感,就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境。通过演绎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其次,授课时应注意形成整体概念,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論体系有所了解,不仅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设相关专题,强调实际运用。
(三)革新传统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少老师在实验教学上大胆创新。教师只提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方法并编写实验报告指导书,自己决定取什么样的实验数据,最后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更多的老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教师讲课如同演员的表演,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恰当运用,犹如演员使用道具,有助于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教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教学添花加彩,而过分地依赖技术,则会弱化教师的讲解过程。
(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具凝聚力;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更易于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举办各项活动(运动比赛、歌唱比赛、成果展等),优化校园环境,让宁静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优化教室环境(整洁明净、布置合理的教室等),使师生在学习的环境里心情舒畅,改善学习效果;通过实施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强管理,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校只有因地制宜地、针对性地革新教育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把个性较强的“90”后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激励与个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4):29-32.
[3]孙国英.如何提高技术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2,(9):86.
[4]莫河东.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应解决的几个矛盾[J].人大资料复印中心,1997,(20).
[5]王李.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6]陶伟.授课技巧刍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