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历史“生命课堂”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典型的“知识课堂” “储蓄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从历史学科学科性质和生命教育理论的角度重新出发,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以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课堂;生命课堂
  一、何谓历史“生命课堂”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对死亡问题研究兴趣和关注。渐渐地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教学。
  学界对“生命课堂”的界定是不统一的,但一般都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针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片面畸形的教与学过程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一方面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教学生命。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支撑,让教育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引领师生关系超越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在历史“生命课堂”中,教学的本质是从认知到建构,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原来狭窄的教材、课堂设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开始多样化,在信息交流方式上开始多元化;历史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过程的实质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是最本质的。总之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是彰显和谐、倾注关爱的课堂,是放飞梦想、流淌诗意的课堂。
  二、历史“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必要性
  (一)历史学科的学科性质
  克罗齐在其著作中曾说:“每一个历史判断的基础都是实践的需要,它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史的性质,因为无论与实践需要有关的那些事实如何年深日久,历史实际上总面向着当时代的需要和实际。”[1]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2]”。
  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5]”。安克斯密特说过:“情感框架封存着人类的一切经验。”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这也表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重要,反而更加确定情感价值观在人文知识学习中更加重要。正如安克斯密特的认识一样,人类一切的知识经验都逃不出情感价值观的框架,在讲授中学历史知识的过程能够关注师生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历史将更有血有肉,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历史课堂充满阳光。重构并非是舍弃,中学历史课堂的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也并非是否认“知识课堂”,而是在此基础上关注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生命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但生命教育中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从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切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学习生命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固然是生命课堂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终的目标,生命课堂最终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
  参考文献:
  [1] 周兵,张广智,张广勇.西方史学通史.第6卷(现当代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6.
  [2] 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其他文献
写话、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反映。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们面临的是一群淳朴的农村孩子,他们有着广阔的生活环境,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但有限的阅读面、贫乏的语言以及生长环境成为他们写话的“绊脚石”。如何让他们保留这种创作的热情,同时又能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的经历”表达出来,将写话变得简单、轻松,这是我一直力求解决的问题。而合理、适时的课外活动,不仅能牢牢吸住
期刊
【案例背景】:  《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3-6岁的大部分幼儿在思考问题时,一切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者如果没有帮助幼儿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让幼儿形成自我中心、横行霸道,甚至攻击、
期刊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一种新的管理体制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这就是书院制育人模式。书院制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校管理模式逐渐被高校讲师和高校学生所接受,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书院制育人模式要求下,校园文化建设将进行大面积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创造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代书院的内涵
期刊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纪律约束和爱心引导。作为班级学习和常务的管理者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我们的管理对象,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从而有效规范和引导他们举止、言行,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鉴于此,本文结合这些年的小学班级管理经验,站在以生为本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小学;以生为本;班主任;班级管理  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存
期刊
看完由BBC(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这一系列纪录片,我的感触颇深。  首先,我来介绍下这个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资深教育家以及国内外学生和家长深思的纪录片的总体内容。这个纪录片讲的是来自中国的五名顶级教师被邀请到英国汉普郡的一所知名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以中国式教育来教50名初三年级的英国学生。通过为期四周的教育,在记录了英国学生在中式教育情景下的课堂表现和心理变化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对于丰富中学生的兴趣生活,提升他们的健康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目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开展的情况而言,中学体育教学是应当引起关注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当下中学体育教育的情况分析的基础之上展开对如何提升中学体育素质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出相关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1.引言  体育活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良好发展的运动,对于处在脑力开发与身体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高质量的体
期刊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也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
期刊
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国学教育呼声愈来愈高的今天,《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在各领域中被关注,对这一经典的解读也可谓见仁见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重拾起这一经典细细品读,若干年前在书中作的批注,如今看来却又有了别样的见解。惊喜之余,我将《论语》中另有启发的语录进行了简要整理,以学前教师的视角,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挖掘。  一、
期刊
自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以来,高考被认为是至今为止中国大陆最严格、最公平、最公开的考试。高考虽然不是人生的唯一转折点,但一定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学生的出路很多,如自主创业,上职校学技术并且就业谋生等。但通过高考上大学一定是将来获得成功的最简洁有效的捷径。考上大学有极大的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工作性质,改变你的工资收人,改变你的提升速度,改变你的家庭质量,改变你的朋友圈等。如何成功的通过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校园中也是一样,老师不能够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因此在校园中老师的谈话艺术对于学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中,谈话是老师对学生实施引导教育的主要方式中之一,特别是在职业学校中,老师的谈话,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保学生能够接受。特别是对于部分后进生,前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