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院士”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九年三月的一天,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同志来电话,要我去他家一下。四月十一日上午,我到北京宣武门新华社院内他家中。原来,“文革”后期李普主持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适逢“四人帮”搜缴《第二次握手》手抄本,分社搜缴来的都交给他。他和妻子沈容留下一本悄悄看。看完之后,盖上“李普沈容藏书”章,这一藏便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如今夫妇俩都已年届八旬,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我,于是找出那手抄本,写上“张扬同志:物归原主”……
  《握手》初稿于一九六三年,以后十几年写了十几稿,每稿都外传不知所终。其中一九七○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一九七五年我因此被捕,一九七九年平反出狱,同年七月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然而我本人却至今没有一部手稿,也没有一部手抄本。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二月和一九九九年一月,我先后在无锡、宜昌、上海等地见到过几本保存至今的《握手》手抄本,但都是别人的“文物”。好了,如今总算得到了将属于自己的一本!那是一个比三十二开小些的淡棕色硬壳笔记本,抄写者是个工人,他在扉页下方工工整整写着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工厂——严格说起来,我是原作者而并非“原主”;作为手抄本,其“原主”应该是这个工人。我带着手抄本回了家,翻开,查找……查找“院士”字样。
  为什么查找这个呢?
  我虽然“长在红旗下”,长期受极左熏陶,常年被教导说知识分子是动摇的、妥协的、两面的、软弱的、投降的、灰色的、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酸的、臭的和什么什么的,但不知何以我就是“改造”不过去。在一切人等中,我最敬重的就是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
  那时凡事首先要讲“立场观点”。我从上述“立场观点”出发考察当时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对待科学家的态度,很快发现除整体上的蔑视、欺侮、压制外,在微枝末节上也考虑得面面俱到。譬如不惜多费些事,多用些字,特意将科学家称作“科学工作者”,将工程师称作“技术人员”——这么一点小动作,却成功地和不着痕迹地贬低了他们。又如“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职称和最高荣誉称号,又是个十足古怪的头衔。其实任何外语中都找不到与“学部委员”对应的词汇,翻译过去只能叫“院士”,那为什么不干脆中文就叫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呢?这是处心积虑贬低优秀科学家的招术。汉字有象形性,“院士”一词本身就体现出一股威严和气派。而“学部委员”呢,关键词是“委员”,就是工会委员、支部委员、中队委员、居委会委员等等那个“委员”,也就是毛泽东早年讲的“屙尿也能碰到委员”的那种“委员”——只是比起那些“委员”来,“学部委员”除古怪外,还十分的生疏、拗口。这就有力地阻断了群众对他们的了解,更别说尊敬他们了。
  九十年代有材料说,建国初期中科院成立时还不具备搞“院士制”的条件,于是搞“学部制”——不知“院士制”要什么“条件”?一九四八年国民党的中央研究院就设了八十一位院士,怎么过了多年新中国的中科院反而没有“条件”了?那八十一位中研院院士的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大陆,光凭他们也具备了“院士制”的条件!须知西欧一些国家的大学(学院)也自设“院士”的。
  如此“无微不至”地贬低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发展到后来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全面专政”,实在是势所必然的事。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中最拔尖的一部分人,“文革”刚开场就被《十六条》划为“反动学术权威”,在劫难逃;《十六条》规定“对有贡献的科学家要加以保护”,但这里所谓的“有贡献”是指直接服务于军事项目如导弹核武器研制。实际上连这些人的大部分也受到冲击乃至残害,其中一些人被害死。此外,既无战争亦无自然灾害饥荒瘟疫的正常岁月中特意“保护”极少数人是什么意思?其潜台词不是要对绝大多数人厉行专政,暗示血雨腥风红色恐怖即将降临吗?后来的事实正是这样!然而“有贡献的科学家”谁不是从普通科学家中来的?哪项“贡献”不是建立在众多普通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之上?那时有句训斥人的名言叫作“形而上学猖獗”,上述种种不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猖獗”又是什么?其实岂止于此,简直是居心险恶!
  我就是这么看的。这么看就这么干。然而那时自己还是个小青年,一无所有,怎么“干”?平时喜欢写点小文章,于是在一九六三年初写出了《握手》。这部很不成熟的作品有一点却是很成熟乃至很坚定、很突出的,那就是在只准写“工农兵”和只准歌颂“工农兵”的时代,它写的全部是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书中最常出现的身份是“博士”、“教授”和……“院士”。我写到了英国的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旧中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等等,但在写到新中国的最高学术身份时却麻烦了,因为中科院没有“院士”,只有“学部委员”。记得开头几稿中我写的是“学部委员”,“文革”开场后改成了“院士”。当年审讯人员斥责我“越写越反动”,此为原因之一。然而这只是记忆。究竟怎么写的,因手头既无手稿亦无手抄本,没法确定。一九九一年中科院改院士制时我曾戏谑地寻思,我的“改制”也许比他们早得多吧!然而也没有证据。直到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李普夫妇将保存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手抄本赠送给我,才证明我在一九七○年的笔下已经将五十年代的中科院学部委员称作“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他文献
记得有一次在天津北站等车,看见一个乞丐,支起一条腿,跪坐在一块木板上,正低着头抚弄着什么。待我走近时,才看清楚了:他那条支起的腿上,有一个拇指粗的深深的黑洞,黑洞的周围红红的,结了一片片薄薄的痂。他正揭下一块痂,露出带着血丝的新肉……我心里头顿时升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在这种滋味里,虽说也有一分同情和怜悯,但更主要的却是一种厌恶和逃避的冲动。我不愿意看到生命的这一面,因为它仿佛直冲我身上最脆弱的部位
期刊
在《屋顶间的哲学家》(Un philosophe sous les toits,黎烈文译)一书中,作者梭维斯特(Emile Souverstre,1806—1854,法国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睡和醒之间,人们始终寻找着安静,但却空无所获,而只停在活动的边缘。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二消耗在犹豫上,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则消耗在悔恨中。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有没有实实在在的生
期刊
五年前,写了部《聊斋志异》评点,书名:《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评《志异》中女性之出场。  我十四岁上读《聊斋志异》,一读就迷上了,放不下手。父亲在家乡有间大瓦房,送我回乡,他仍回上海帮工。瓦房只有老姑妈一人,我来她才有了伴。老姑妈晚上从不点灯,怕耗油,油要留着炒菜。自从有了我,她老人家“政策放宽”,才肯点灯,“但只许用一根灯草,”为何?她为了让我能看着书讲故事。一灯如豆,书上的字又小,看着看着就凑
期刊
岳飞是千古忠臣良将的代表,以“精忠报国”著称于世。主张“扫尽胡尘,把金瓯重补”,智勇双全,爱国爱民,治军有方,敌人畏之云“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其凛凛正气与盖世神威,得到当时及后世人们的尊崇和敬仰。然而卖国求荣的秦桧,为了向金人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逼回,设计陷害,惨死狱中。不仅如此,秦桧手握重权,凡是主张抗金的文臣武将均遭他的毒手。凡是同情或支持抗金的人,包括他们的亲友、学生,秦桧也都不放过
期刊
穷苦书生窦天章的女儿三岁丧母,七岁父亲为了还债和筹借上京应试的路费,将她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十七岁做了寡妇,与婆婆相依为命,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想霸占他们婆媳为妻,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汤中企图毒死蔡婆,不料张驴儿父亲误食身亡,张驴儿诬告蔡婆婆毒死其父。官府受了张驴儿的贿赂,要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吃苦,自己招认,被判斩刑。  《窦娥冤》这出戏,又称《六月雪》或为《惊天动地窦娥冤》
期刊
在公门做事的人,如果不是贪鄙之徒,而且有点良心,实在是可以为百姓做很多善事的。旧时所谓“公门之内好修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说别的,尽管王权下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但历朝历代的法律条款却也颇为细密,一般百姓哪里弄得清楚?被人家一纸诉状告到了衙门,多半连什么情由也弄不清。到得衙门,又不懂诉讼程序,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懵里懵懂听说打官司要使钱,也不知往哪里塞,结果钱也扔了,官司也败了,如
期刊
七十一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走进少女时代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爱情,就像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一片朦胧的诗意四处弥漫开来。一个身穿连衣裙、头戴毡帽的法国小姑娘独自倚在湄公河渡船的舷墙上,出神地凝望着两岸薄雾笼罩的树木和村舍。河水在悄无声息然而快速地流淌,就像她体内奔流不羁的血液。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百无聊赖正是一种期待,这种不自觉的来自生命本能的期待是比某种目的明确的期待更有力量的、更焦灼的期待,这是一种不
期刊
我生在上海,但祖籍溧水。  溧水,县名。位在南京南门外,约一百华里。古称陵水,也名濑水,又名永阳江。《汉书·地理志》所谓中江。《史记》六六《伍子胥传》:“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此江即溧水。可见溧水地名,相当古老,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溧水为丘陵地区,半年种稻,半年种麦。当地俗语:“
期刊
鹤  和尚支道林养鹤,鹤比家鸡会飞掉,先把它的翅膀剪了。这飞禽上肢不全就光长大肚皮和板油了。走道也失去平衡颤巍巍地教支和尚也看不下去,于是,重新把它养好放飞完事。  这事被记在《世说新语·德行篇》里,单凭德行二字就能与今日动物保护意识接轨当重要新闻发布。陈四益先生另有一说,他说你和尚不事生产哪来钱玩鹤呀、马呀、鹰呀什么的、无非一天到晚陪着王公达官扯谈,得些赏赐。此话警策、一语道破支道林自己就是别人
期刊
关于余秋雨岳麓书院讲学的批评,已进入到第二轮,时间跨度将近一年,如果是在文革或者是在十九世纪的小说中,此时的主角很可能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悲惨地死去了。  余秋雨的生命力很顽强,他所承受的言辞的唾沫打破了以往的记录。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彻夜难眠,是否在梦中拿着枪对着批评者发出砰砰的声音,但我知道,批评者现在却是彻夜难眠,在梦里还在磨刀。据说已经有人在为全面清算余秋雨作准备,夜以继日地搜寻证据,在各大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