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看生命观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之学。苏格拉底没有从事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正式的工作,他整天在雅典城中闲逛,喜欢与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往往以小的日常话题入手,大部分人刚开始时信心满满、对答如流,但苏格拉底会不断地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反问。随着交谈的逐渐深入,所有人最后都会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使得有一部分人对苏格拉底的谈话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一些人成为他发问时的固定观众,就像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提到的那些经常主动追随他、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但是也有很多人会在与苏格拉底的交谈过程中,被他不断的发问难住,并且被他的态度激怒。所以,当时很多在城邦内有影响的人对苏格拉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此外,苏格拉底对雅典当时的选举制度十分不满,甚至从内心感到鄙视,但对雅典人来说,雅典城邦不存在任何缺点,不能够被亵渎。苏格拉底的不满也成为判处他死刑的一个原因。
  二、苏格拉底的申辩
  作为哲学家,苏格拉底受到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是他并没有收集自己的语录、编写著作,他所有的言语和哲学思想都是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的。《申辩篇》就记录了苏格拉底被控告之后的申辩,清晰地展现了他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为自己辩护时,苏格拉底有理有据,首先强调了一直以来有人诋毁他并大肆宣扬,所以使得雅典人民心中对他有偏见。在回应第一批指控者时,苏格拉底指出,那些并不熟悉他的人,只是被谣言误导,错把他当作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中的苏格拉底,那只是虚假的形象,并不是他自己,所以这一控诉毫无根据。然而这些负面的印象和言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看法。苏格拉底在申辩一开始就指出了这些不实的印象对他十分不利,希望雅典人听完他的申辩,客观地认识他。但最终在场的大多数雅典人还是坚持了自己心中固有的对苏格拉底的印象。
  面对败坏青年这一指控,苏格拉底指出不可能只有他一人败坏青年,而其余人都是有利于青年的,就像只有懂得驯马的人才能做出对马有利的事,而不懂的人只能伤害它。他暗示自己才是真正懂得如何使青年人进步的驯马人,仅自己一人可以教导年轻人找到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达到完美。
  人们通过投票的方式判定苏格拉底是否有罪,最终以280∶220的较小差距判定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早就已经预料到是这个结果,但对票数如此相近还是感到震惊和欣慰。他不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处罚较轻,但他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牛虻,只有他时常“叮咬”才会让这座城邦变得更有活力,如果杀死他,雅典城邦的人们将会一直陷入沉睡中。因此,苏格拉底不仅认为自己不该受到任何惩罚,甚至城邦应该给予他相应的报酬。之后,苏格拉底对各个指控做了申辩,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刑罚:缴纳1个米纳的罚金。这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因为他全部家产只有5个米纳。在柏拉图等人的担保下,苏格拉底又提出可以承担30米纳的罚金,但这已经于事无补了,他被判处死刑,并且是以360票对140票。
  三、苏格拉底的生命观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没有巨大压力,而是发表了生动的演讲,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使更多雅典人觉醒。但最终,苏格拉底还是被判处有罪,并且是执行死刑。苏格拉底是否有机会免除死刑,继续活下去?如果有,他为什么还要坦然赴死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从《申诉篇》中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最后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被控之后、被判罪之前,他可以放弃自己高傲的姿态,诚恳忏悔自己的行为,或者宣称不再执着追求爱智,或者让其亲人出庭向法官求情,以获得开释。在判决有罪、提出处罚方案时,苏格拉底也可以通过支付巨额罚款或流放来避免最终的死刑。即使在判决死刑后,仍然有许多朋友和学生可以设法帮他逃离雅典,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决定接受审判的结果,和平地离开人间,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从苏格拉底对生命的反思以及选择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生命观及其独特的价值。
  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有机会继续活下去,还是选择执行死刑?其实,从这个问题的答案中,人们能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命观。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之所以恐惧生命的逝去,是因为不了解并自以为是,“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最好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其实都不知道生命消逝是什么样子的,是永远的消失不再有知觉和思想,还是去了另外一个更好的世界,这都不得而知。人们似乎只是习惯于想象死亡的可怕,并描述给别人,实际都是自己的假象和道聽途说罢了。与此相反,苏格拉底坦然承认了自己对死亡没有什么认知,他认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他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就承认自己不了解,不去靠想象和假说,“不充分了解阴间情形,我不自命知之……我绝不恐怖、避免好坏尚未分晓的境界过于所明知是坏的境界。”
  在被判处死刑之后,苏格拉底说道:“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在关于生命最终去向的问题上,学者段德智曾说过:“苏格拉底对待死亡问题采取的是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实际上,苏格拉底关于生命问题的态度是他一直以来的思想原则,对无法得到证实、验证的事情都抱有存疑。苏格拉底的这种态度让后世的人们开始了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说过,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听到一个神灵声音,在他做一些错误事情的时候加以阻止。但是,这一次当他发出可能被判处终止生命的言论时,神灵劝阻的声音并没有在他耳边响起。他认为神不会说谎,因此他没有惧怕,也没有哀求,他说:“此刻死去,摆脱俗累,是较好的事。神没有征兆阻止我,原因在此。”有很多人对苏格拉底的固执言行表示不解,苏格拉底回应道:“死去要比苟活着好。”神灵没有劝阻,便是应允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言论,好像也在诉说这样的选择才是最好的结果。“神灵已给我强有力的证据,我将要去的若不是好境界,经常暗示于我的征兆必会阻止我”,对神灵的虔诚让苏格拉底相信生命结束后会有更好的去向,这也为他乐观的预想提供了依据。
  四、结语
  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的死是悲剧性的。一位如此伟大哲学家的逝去确实让人感到惋惜。但很多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命运是悲剧的,并不是因为他的死亡。死亡,并不是悲剧,悲剧的解释是我们赋予他的,因为我们同他所批评的那些人一样,把死当成了一件不好的事”。的确如此,如果人们只从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来看,或许肉体生命的终结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于精神生命来说是一种福音。苏格拉底的生命观为后世留下了对生命价值的抉择和理性思考。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其他文献
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初读《小雅·我行其野》时,以为这是一首弃妇诗,但是在后续查找资料时才发现,有学者认为《小雅·我行其野》是一首弃夫诗。诗中主角性别的不确定让笔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一、弃妇说  以陈子展
期刊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基础、以汉族的唱法为其风格,精妙融合而成的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其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语言朴素,句法整齐,节奏明快,融合了准格尔乡音土语,形成了漫瀚调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及周边的山西以及陕西等地久盛不衰。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漫瀚调在影视中的创作与应用进行重点研究。具体包括:其一,以2014年赵国桦导演的《漫瀚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艺术美
期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花木兰一直是一位受到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女性,她具有忠孝和英勇的良好品德,受到人们的歌颂。《木兰从军》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歌曲以及动画作品。歌曲《木兰从军》是作词人刘麟对我国的古诗词《木兰诗》进行详细研读之后改编的,王志信根据歌词进行了旋律创作,由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木兰从军》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民族音乐,歌颂了木兰的良好品质,是演唱会的常用曲目,歌曲的情感可以用忧愁、豪放
期刊
传统文化源于民俗、源于劳动。传统玩具是手工艺者的艺术品,其制作技艺承载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智慧。浙江地区的民间玩具种类众多,其中木质材料应用最广泛。地域文化内涵赋予手工艺传承、创新的动力和土壤。伴随时代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品逐渐消失,挖掘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玩具概述  木质玩具是以环境中的木材为原料,经过劈、削、刨、雕刻、打磨、拼接及彩绘等手段制作而成,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期刊
寓言性和虚构性是小说的两大文本特征。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以“白鹿”作为意象中心,创作了许多具有不同审美意象的个体,创造了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寓言。分析“白鹿”意象可以发现,作家将构实与构虚相结合,赋予多个寓言主体同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虚构形式的完整性和寓言主体的多样化,丰富了小说的象征内涵和主题意蕴,体现了陈忠实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反思。 
期刊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在西方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涌现了一批女性作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樋口一叶,她的小说是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追求。樋口一叶笔下的人物均以女性为主角,书中的男性并未作为主角出现,只是作为女性的衬托与补充,但是男性的言行反映了日本传统社会中父权及夫权对女性的迫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女性的生活状况,探讨其思想变化与抗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樋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末美、英两国的知名作品及其文学表现特点,分析此时期美、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大众心理,并具体剖析文学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美、英两国特定时期社会和人文概况及其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出期望。  一、《美国牧歌》:破碎的美国梦  (一)作品简介  世纪之交时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速度与经济技术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但是在其经济极度繁盛的阳光下也有许多的阴影
期刊
毛姆对社会和人性洞若观火,还是个中国迷、“老庄”迷。他创造的斯特里克兰,并无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却毅然抛弃世俗幸福,不为名利,只为精神自由,为追求绘画艺术,演绎了一则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的现代神话。  一、毛姆与道家思想的因缘  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代表人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
期刊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