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向上生长的山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诗人朱山坡的诗作,在题材和主题上,较多地是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以及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在构思上,带情节性的叙事新鲜奇特;在语言表达上,平易、通俗、形象、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读后给人耳目一新、颇具震撼之感。
  关键词:新奇 雄迈 通俗 随意铺排 震撼力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朱山坡作为广西北流市“漆”诗社的主要成员,在诗歌上获得的成就并不亚于他的小说,《当代》、《诗选刊》、《诗刊》都曾发表过他的诗作。首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得者、广西著名的诗人刘春读了他的诗,曾用“震惊”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并撰文指出:
  “他的作品已经具有了一个高度,他的写作比国内不少自认为‘先锋’的诗人更成熟和有效。……像一座向上生长的山坡……”
  一 题材和主题的特质
  朱山坡诗歌的题材主题,与当今那些“常常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语式、一种节奏、一种韵律、一种语感,就能自足地构成一首诗的艺术动机”的先锋诗人不同。他不热衷于哲思的追问和智力在语言场面的光影转换,也不恪守传统写作中最受人看重的“宏大叙事”,他是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生活中观察、体验和积累,并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感受体会的事物,从某一个角度去真实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
  1 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
  朱山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城市。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虽工作在城市里,但他接触较多的还是社会的底层。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是他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感触的,所以,在他的笔下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的诗作,占了很大的分量。在他的笔下,有在广州捡垃圾的“表姑”、宁愿在深圳低声下气地端盘子也不愿和“我”回家的“九风”、赶猪进城买猪的“农民兄弟”、还有那些出卖肉体的“妓女”,甚至 “精神病患者”……通过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艰辛和不幸遭遇的叙说,他揭示了社会的另一面,也是国家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类题材虽然不是歌颂性的,但大胆地暴露这些问题,无疑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应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而作者在诗中对这一类人表现出的同情、关心与不平,也是难能可贵的。
  2 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
  内心情感的宣泄在朱山坡诗歌的主题题材中也占了很大的分量。在这一类题材和主题中,诗人常以“我”作为主人公,通过一种反精英话语权的、通俗化的民间立场来进行发泄。“我”有时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者,有时是农村进城的打工者,有时却是家乡的守望者,有时更是城市的流浪者。诗人以各种各样的人物身份,尽情地宣泄心中的情感。如:“我为什么有徐志摩的才气,却没有徐志摩的爱情”(《我为什么有徐志摩的才气却没有徐志摩的爱情》)、“是的,我宁愿饿死西安/自古就无数才子尸骨于此埋藏/死在西安/死在才子们的悲歌里/我不在乎”(《饿死西安》),抒发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思想情感;“我走不出来/我找不到方向/我在梁小斌丢失钥匙的地方/将青春耗在等待里”,抒发了心中的一种迷惘和愤懑。除此之外,还有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城乡差别、贫富悬殊等不公平现象的感慨。诗人时而在叙事中宣泄,时而在议论中宣泄,时而还有直接的宣泄。虽然不能说诗中的“我”就是诗人本人,诗中的思想情感就是诗人本人的情感,但“我”的情感却都是作者赋予的,所以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
  二 结构的特色
  朱山坡诗歌结构的最大特质是带小说的情节性,且新鲜奇特。首先,从诗歌的题目构思来看,朱山坡的诗歌题目就很不一般,很容易夺人眼球。如:《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下落》、《中途转车》、《不把死当回事》、《我为什么只有徐志摩的才气却没有徐志摩的爱情》、《我为什么不能爱卫慧》、《骑驴到西安找伊沙》、《饿死西安》、《生在鬼门关》、《几个臭东西》等。这些诗歌的题目大都带有一种悬念,让人看了不免想再看看诗歌的内容以寻找其中的答案。有的诗歌题目不但用语大胆,还带几分狂傲或粗鲁,更易引起读者的好奇,这诗就非读不可。如:《我为什么只有徐志摩的才气却没有徐志摩的爱情》,敢于与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比拟的人,读者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不把死当回事》,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不把死当做一回事?令人好奇。可以说,朱山坡诗歌的不少题目,一看之下,就能勾起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可见,作者的构思从诗题开始,就透出一种新鲜奇特之气。
  再从诗的结构来看,朱山坡的诗歌也充满故事的情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他的《中途转车》:
  在这个城市认识了诗人阿昌/阿昌的名字比市长还为人所知/一个才华洋溢的阿昌/一个名倾一方的阿昌/一个把我视为知己的阿昌/才32岁阿昌病危了/电台在医院作抢救现场直播/我丢下老婆,孩子和89岁的老母/挤上4路公共汽车/去看望诗人阿昌//车上有人在议论阿昌/有个人说阿昌在半年前/出卖一个朋友/现在流浪在纽约的街头//我中途下车/转车到17路/去友爱路三里八栋/看望一个/去年在马路上认识的娼妇
  诗的开头写了诗人阿昌的才华与名气,以至于“我”不顾一切,丢下老婆,孩子和89岁的老母,要去医院看望病危的诗人阿昌,但当“我”在车上听到阿昌在半年前出卖一个朋友的事时,“我”却毫不犹豫地在中途下了车,转而去看望去年认识的一个重友情的娼妇。该诗情节的离奇不亚于一篇微型小说。而在这个突然中途转望的情节中,却蕴含着诗的主旨和诗人的丰富的情感。诗开头所表现的诗人阿昌的才华与名气,却成了诗人重友情的极好的反衬,情节的构思出人意外。
  在《我为什么不能爱卫慧》这首诗中,作者虚构了“我”与名作家卫慧“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无限亲近”的故事,后来飞机出了故障,而“我”写下了蓝天般的誓言:“我爱卫慧!”,“我的誓言拯救了飞机,178条性命因我而平安降落在虹口机场”。故事和情节都很大胆,也很独特,有一种诗化小说的味道。
   朱山坡的诗歌充满故事的情节的特色与其早年的小说写作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朱山坡在进行诗歌创作之前,是写小说的,并已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受先前写小说的影响,他的诗中富有故事的情节性也就不足为怪了。而这种带情节的诗,读着有味,容易产生共鸣,是那种个人化了的假大空、不知所云的、自娱自乐的诗所不能比拟的。
  三 语言的特色
  与“朦胧诗”、“先锋派”不同,朱山坡诗歌语言平易、通俗、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朱山坡是主张“诗是抒情叙事的,要大多数人能读懂,又要有震撼力”的诗人。因要让大多数人能读懂,所以他“作诗如说话”,在诗语言的选择上是很平易、通俗而随意的。但如果只是平易、通俗、随意,没有诗味,就可能沦为人们不屑一顾的“口水诗”。朱山坡意识到这一点,在追求平易语言通俗、随意的同时,也在追求语言的新鲜、形象和耐读,努力营造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平淡”的诗味,追求一种既通俗又形象,且富有诗意的诗歌语言,从而在平易、通俗、随意铺排的语言中,畅快淋漓地进行情感宣泄。
  例如:“好心人给我的灵魂贴上一张邮票吧/让它回到故乡”(《才子的简单生活》),语言平淡无奇,但给“灵魂”贴上“邮票”,这个新颖又有诗意的说法,就把一个虚无的、抽象的“灵魂”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物体,意象更为鲜活,诗意也更好理解了。又如:“才尽的才子将黄河看成了油条/将泰山当成了面包/啃吧,一顿就可以将你撑死/才尽的才子还将一棵柳树当成了新娘”(《才子的尽头》),将黄河看成了油条、将泰山当成了面包、将一棵柳树当成了新娘,通俗的语言和通俗的比喻,也许是可笑的,但才子让人发笑的原因,却又让你落泪,让你沉思,让你慨叹……。诗在不经意之中,撞击你的神经,让心灵受到震撼。再如:“广东人什么东西都从这里拉走/ 唯独山与雾留下来//……我在这条河上/撒一泡尿可肥高州十八乡”(《生在鬼门关》),诗句看起来很通俗很明白,但却颇含深意:有钱的广东人既拉走了这里的物品,也拉走了这里的人(包括有专长的人才,也包括美女),而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其经济实力及其吸引力所致。诗人的不平之情也由此体现。“我在这条河上/撒一泡尿可肥高州十八乡”,写得很口语化也很夸张,读起来不那么文雅,但确确实实把北流与高州一衣带水、鸡犬之声相闻的近邻关系作了形象的反映,而且很有生活的气息。
  朱山坡的诗歌语言在力求通俗口语化的同时,也注意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其诗句平易通俗却又蕴含诗味。像“我拿着酒杯大声呼喊/“来半斤米二”/两岸回应 顿时满河酒香”(《粤桂边城》);“它温柔的手指/ 如平缓的珠江河水/一叶小舟在河上徜徉/爱情在南粤大地泛滥/……阿秀啕然大哭/ 广州下起滂沱大雨”(《到哪里找回阿秀》);“我站在防洪堤 迎风呼喊/像傻子一样/像一块石头碰上另一块石头/洪水长了一千条腿爬上了城墙”(《在暴风雨中呼喊》)。“两岸回应 顿时满河酒香”既用了夸张,也用了通感,本来是听觉听到的声音,竟然嗅觉也可以闻到,这样不但突出了喊声之大,也突出了酒的香浓,更使诗句富有韵味。而以“温柔的手指”比作“平缓的珠江河水”,比喻形象传神,突出了女性手指的柔软;以“一叶小舟在河上倘徉”暗示坠入了爱河;以“爱情在南粤大地泛滥”的夸张手法,突出爱情的疯狂和猛烈;“阿秀啕然大哭”竟使“广州下起滂沱大雨”,既夸张,又神奇;“我站在防洪堤”呼喊,“像一块石头碰上另一块石头”,这样的比喻很让人思考,是毫无作用,还是激烈碰撞?还是……;“洪水长了一千条腿爬上了城墙”的比喻也让人产生想象,“一千条腿”在爬,究竟有多快?可见,朱山坡的诗歌虽然语言平易通俗,但并不浅薄,能给人予思考和想象,有让人回味的诗意和诗味。
  由于朱山坡诗歌的语言平易、通俗、随意铺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诗的音乐性明显不足。我们拿被程光炜先生称为“‘可听’诗歌中最出色的篇章”——欧阳江河的《一夜肖邦》中的最后一节作比较,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
  “可以把肖邦弹奏的好像没有在弹/轻点在轻点/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可以是/最弱的,最温柔的。”
  这六句诗可以分成多个音节、弱音的方式吟读,在每节之间稍许停顿,可以给人大片的想象的空白。当然,这是作为实验诗人欧阳江河的语言特色,朱山坡诗歌的语言特色并不属此类,没有必要去强求。何况朱光潜先生早就提醒过:“新诗”是偏重于语言的,音乐的节奏在“新诗”中似无地位。
  有人断言:“什么时候,当现代汉语诗句不必经过阐释而让读者读懂了,接受了,受到感奋、鼓舞了,那才是真正的现代汉语诗人‘王者归来’之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山坡诗歌的语言正是朝着“王者归来”的方向在努力地迈进。
  读朱山坡的诗歌总会感到有一种震撼,而这种震撼则在于他的诗歌主题和题材的生活化与平民化,在于他大胆地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在于他对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在于他的诗的构思新奇、大胆而独特,也在于他的诗语言的平易、通俗、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朱山坡这位既写小说又写诗歌的才子写出来的诗,以上述的诗歌特质走进了中国诗歌的殿堂,并在当今的诗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他的诗就像一座仍在长高的山坡,随着诗人的不断努力,很可能长成一座雄奇峻峭的高山。对此,我们充满着期待。
  
   参考文献:
   [1] 刘春:《面前的山坡有多高》,《诗刊》,2005年第2期。
   [2] 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殷实:《谁在照看诗歌的田园》,《诗刊》,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梁忠东,男,1962—,广西玉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方言文化,工作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黎德锐,男,1953—,广西桂平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诗歌,工作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繁盛时期,其书画艺术中呈现出来的自我意识是率性而为的性情的表现,也是民族自觉起步时期的集体狂欢,体现了中国民族性的审美价值观,注重艺术底蕴,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特别是在审美的自觉意识上,恰恰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欣赏价值观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和理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书画艺术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
期刊
摘要一百多年来牛仔装是时尚、年轻的象征,也是世界时装大师们热衷的服饰之一。牛仔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而牛仔装是牛仔文化最直接的表达;牛仔装的表情是赋予设计新的美感与生命力;牛仔装是时尚牛仔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牛仔文化民族精神牛仔装  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A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时尚产物能够像牛仔装一样,跨越年龄、性别、阶级、宗教、国籍等,受到全世界人们的钟爱。如今,这种
期刊
摘要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创造物和文化现象,它独特的个性品格特征,使它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建筑不是纯粹物质上的东西,建筑的延续往往是生命的延续,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延续。本文从文化的内涵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建筑的文化含义,进而探讨了建筑与人文环境(人文文化)的统一和整合。  关键词:文化建筑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要讲究美观,环境要追求
期刊
一个风靡全世界的男孩,他生活在20世纪末的虚幻世界,父母双亡,在姨母一家的欺侮中度日;但同时他却拥有穿行于魔法世界的能力,通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进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魔法学校,他发现,自己具有一般巫师比不上的能力,是神秘世界居民们的最大希望……这个家喻户晓,全球青少年甚至包括成年人都为之疯狂的男孩就是哈利·波特。  由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自1997年第一辑出版开始,就以势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从哥特式教堂的内部构成以及设计理念出发,从建筑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种建筑所渗透的宗教性追求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哥特式教堂宗教理念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12至13世纪,西欧建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在设计理念和文化蕴含上体现出了与古希腊柱式风格全然不同的美学效果,特别是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成就伟大,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这就是哥特建筑。哥特建筑最初诞生
期刊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纵观当代文坛,可谓流派纷呈,热点频涌。文学紧随世界潮流而忽变迁,“美女文学”、“身体写作”、“青春文学”、“娱乐文学”以眩人眼目的欲望化、青春化、娱乐化的另类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本文扫描文学热点,勾勒文学情态,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文化景观的审视,引发我们对当代文学发展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全球化 当代文学 情态 欲望化 青春化 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本文以《红煤》作为支点,以宋长玉为典型,从“社会身份认同”这一视角探讨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命运与社会身份认同,生存形态与社会身份认同、人物命运与生存形态之间的制约、选择关系。命运、社会身份认同、生命形态恰似“人”字的三个支点,在它们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不仅仅折射着社会转型期间人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性观。  关键词:命运 社会身份 生存形态 《红煤》 刘庆邦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
摘要池莉小说的爱情观有一个从“理想”爱情到“世俗日子”的流变过程。仔细考察这一流变过程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进而管窥到当代社会思潮的波澜。  关键词:“理想”观念 现实生存 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理想”观念和现实生存的矛盾始终是池莉创作中的一个“结”,尤其在爱情婚姻问题的探讨上。纵观池莉小说中的爱情婚姻描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想观念的阴翳是如何一步步地淡化,
期刊
摘要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状态,张爱玲继承了这一文学叙事传统,在其文本中,她通过日常叙事照见寻常生活场景中的俗世男女挣扎扑腾的人生与命运,为人们照亮了世界的真实。  关键词:张爱玲 日常叙事 大众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一 日常叙事——张爱玲小说叙事的基本策略  所谓的日常叙事,即“小叙事”,是相对于“宏大叙事”、英雄叙事而言的。日常生
期刊
摘要文学最重要的特性是审美属性。文学创作,一方面是作家的审美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要能引发、开拓读者的审美想象力。这就决定了文学的最高境界为蕴藉。张国江的散文《寸草心》正是以其独特的蕴藉为特性,显示其艺术魅力的。其魅力主要体现在深入细致地“草”的描绘、具体生动的情节事件的描述上。张国江特殊的艺术手法、奇特的构思形成了《寸草心》丰富的内蕴及浓郁的诗味。  关键词:蕴藉 细致 诗味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