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效度和后效作用对实际英文应用能力的影响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地球村概念时代的到来,英文作为一个国际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必作太多的论述。开革改放三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英语教学已经从过去的哑吧英语和阅读英语逐步向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英语教学模式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已经贯穿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的教学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使用英文作为交流工具的人仍然是少数,英语教学的考核成绩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高分低能的情形。甚至国际上对中国学员的托福考试的成绩都比其它国家的高的现象不以为然,因为同等学分成绩的中国学员实际英文能力不如其它国家的学员,其原因归咎为中国学员擅长于考试,在考试中能轻易获得高分。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英文学习仍然应用能力不高呢,是我们中国人的语言能力不行吗?是我们对学习英文的重视不够吗?是我们的学生学习不认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从基础考核体系对实际英文应用能力的影响入手,浅谈测试内容的效度和测试的后效作用。
  1.理论背景
  1.1 语言测试理论。
  著名测试理论专家Lyle F. Bachman(1996)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心理能力三部分组成。策略能力是指在具体情景下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心理能力,是综合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比旧模式有了质的改进,他强调测试时要把涉及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成整体加以测试。
  1.2 信度和效度。
  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可靠度。Bachman(1996)把信度定义为“测试的一致性”。测试的效度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内容效度是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
  2.现有教育考核体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体系总体上讲是一个应试教育体系,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应试能力非常强,但却总是很难开口表达。从我国各地对初级英语学习的考核试卷中你会发现对语音和语法点的考试内容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这就使得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不得不以语音语法的教学作为一个基本重点内容来进行。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能否运用英语进行表达而是音准和语法,这是我们英文学习中难以提高应用能力的结症所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我们的实际英文能力不行是因为我们开不了口,听力不够好,表达不流畅或表达不出来。目前因为有大量的听力课程而使得学生的听力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但表达不出来或不流畅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学生总是开不了口。而学生开不了口的原因之一是担心发音不准等语音语调的错误。如果我们的婴儿学语也从音标开始也许半数的儿童会成为哑吧,我们能容忍孩子学语时的大舌头和语音不清,却在学英文的时候总拿播音员的发音要求对待学生。因此,学生在开始学用英语来说话时花费太多的精力来考虑发音的音准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大了连续表达的难度。
  3.几点想法
  3.1 加强测试内容的效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虽然我们的这种应试教学的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但是教学围绕考核的需要这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老师教学方法再好,如果考试结果不如意,谁来证明老师的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呢?所有的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考核来证明,如果考核的效果不能代表实际的能力,而我们又不得不用这种考试来表现学习效果,那我们就有必要从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上来进行改革。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印度总理辛格在国际上发表的演讲,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发音在中国的中学课堂上甚至都有可能会不及格,但是他们表达很流畅,大家能听得懂,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我们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的学音标的高要求就把部分学生的嘴堵上了。婴儿学习语言的方法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语言学习应该从模仿开始。如果我们的英语教育的初级阶段,不要求语音,不讲语法,而只对数百句的常用句子要求能听懂和快速反应回答,让中小学生学英语从模仿开始,这也许会大大减少英语学习的难度,为将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重要的是要改革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的英语考试模式,取消对音标和语法的要求而只进行听力和回答的考试,才能使得这种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初级教育得以实现。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都离不开从单词到语音到语法的基本步骤,造成大量的教学内容的重复,有些人从小到大学习英语几十年,到头来英文能力仍然是空白。如果我们的小学只讲听力,以能听懂多少句常用语句为考试要求。初中只要求回应常用语句和用英文表达自己需要的东西,从高中才开始讲语法和要求音准以及写作。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很多。不过这个设想的实现取决与我们的考试体系能根据这个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的考核体系是服从与这个学习方式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教学工作才有可能按照这个以提高实际应用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方向而展开。只有改革测试的内容,加强测试内容的效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如:2009年某市的中考题,选择题第一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right pronunciation of the underlined letters in the word “move”? 题目中给学生提供了四个读音选项,考查学生对move一词的发音的掌握情况。事实上平时的运用中很多学生都能很顺利的正确发出该词的读音,但是面对这一考题时,有不少学生会很茫然,不能笃定选项,更不要说达到任何英语的实际应用了。如果我们将考试内容发生小小的改革,将这个词放在一个情景中,让学生写几句话,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能让倾听者听懂,达到了交际的效果,考试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前后两种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稍稍作了调整,考试的效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果我们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向这个方向改革和发展,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的英文表达有很多中国式的英语,南腔北调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大多数的人都能听懂一些英文,能表达自己的要求,这不也是一种对外交流的进步和成果吗。随着我国的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中国式的英语不也正在让全世界所接受吗,就像 long time no see 这样的中国式问候语也正在为国外人士所接受一样。中国要想融入世界大家庭,普遍提高国人的对外语言交流水平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们所有的外语教学工作者都应当为此而努力。
  3.2 利用测试的后效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测试后效(backwash)在语言测试界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研究的方向趋于向纵深发展。测试后效的定义从狭义上来说,是考试对教学的影响(Hughes1989,Messick1996),广义上理解是指由考试带来的任何后果(Hamplyons,1997)。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测试是一种传统的评估手段,它必然会对英语教学造成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年来,测试成了教学的“指挥棒”,形成了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不良模式,老师和学生都成了 “考试机器”,因此,我们要有效改革语言测试的方式,充分利用测试的后效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3.2.1 测试的后效作用促进学生的学。根据Messick的整体效度观,考试后果是考试效度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考试后效是一种类型的后果。传统的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却忽视了测试的后效作用。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测试的后效,对学生进行测试题型的分析、归纳以及延伸,就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3.2.2 测试的后效作用促进教师有效改进教学。传统考核体系过多的强调考试的效度,从而忽视了测试的后效作用,导致很多教师忽视了从源头找原因分析测试结果,苦苦的致力于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更多的关注试卷的设计。测试后,教师应该针对考生和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进行细致的、个性化的反馈,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判断,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推动教学。
  4.结束语
  传统考核体系过多的强调了考核英语知识而忽视了英语知识的运用,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语言测试的形式,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工作者必须尝试改革语言测试的内容,加强测试内容效度,充分利用好测试的后效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飞 从交际语言测试角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六级听力测试的内容效度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6
  [2] 金艳 浅析标准化语言测试的教学评价功能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1.1
  [3] AERE, APA& NCME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M] Washington, D.C: Author, 1999
  收稿日期:2013-07-31
其他文献
心理方法是管理者有效工作的法宝。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境,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1.通过心理接触,增进领导与教职工的理解与信任  1.1 把握教师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  心理接触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受,将对方看作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学
期刊
好的课堂导入就像一次充满期待的航程的起航,能给人以美好的念想和好奇;好的课堂导入能驱动学生积极活跃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做到立足长远,注重当前,突出新课改理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新课导入方式方法。  1.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迅速普及,其中艺术设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视频动画等行业,它以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促进人类艺术发展。培训艺术设计人才是十分严峻的课题,培养中等职业技术计算机专业电脑艺术人才更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电脑艺术设计  1.电脑艺术设计的概述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
期刊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
期刊
活跃的课堂教学是成功语文课的必要保证之一。但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却多了一份安宁,少了几许活跃。死气沉沉的课堂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限制了教师个性的张扬。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呢?我站在语文老师的角度对语文课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巧用教材激发兴趣,活跃语文课堂  兴趣是最优秀的老师,能依托语文课文的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语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工作中付出真心和真爱,和学生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交流,不但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而且能弥补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这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一种良好方法。本文通过几个工作实例,以此来证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沟通;创造;教育奇迹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在这块圣土上耕耘,应该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是的,教育是伟大的:教书育人,责无旁
期刊
【摘 要】双元制职业培训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成功的标志是培养了大批高质量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培训;经验;启示  综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德国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乃是其经典模式,被人们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
期刊
所谓对称是以某点或某轴为中心,形成与该点或该轴两侧等距离分布相同的特性。地理学科中的对称规律有许多,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考生如果能够掌握其规律,解题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地理中的对称规律主要有:昼夜长短分布对称规律、降水分布的对称规律、气候(植被、自然带)分布对称规律、地层(岩层)年龄分布对称规律等等。下面笔者就例析在地理解题过程中如何应用对称规律。  1.昼夜长短对称分布规律  1.1 昼夜长短空
期刊
1.一石激起千层浪――情境创设策略  教书有如垂钓之事,学生在课堂接受知识时,教师所提出的有关课文的起始问题,或知识点就是一捧诱饵,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开展系列的学习活动,诸如质疑、讨论、评价、探索等均需教师精心设计。怎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方法之一是借题发挥,任务趋动,其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激励吸收知识,激发对知识的占有欲;二是据某一知识信息,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或者由此而引申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试题大胆创新,灵活多样。我们在高考复习中不但要牢牢抓住课本,重视知识的全面性、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这样,即使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学生也能答地得心应手。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复习;能力培养  纵观近几年的理综高考试卷,其中化学试题知识覆盖面减小,考查内容的随机性加大,计算量加大,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加大。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 “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