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教育仍是国民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原因在于农村农户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村教育是一种系统层次的社会现象,从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离农”问题着手,深入了解农村教育中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同时满足社会和教育个体的教育需求,才能实现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之间的供需平衡。实际上,在不同发展阶段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实现农村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教育 离农 供需平衡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教育在社会各个发展阶段都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农村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农村教育的出现与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教育始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的,以其自身的变化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最早的农村教育要追溯到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由晏阳初、陶行知及梁漱溟等人倡导的“乡村教育”,“是在中国兴起的一个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的社会运动。”(《教育实用辞典》)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理解的农村教育通常是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农村地域的、针对农民大众的、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直至改革开放30余年,根据2010年中国GDP数据显示,“中国的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39.8万亿元(约合6.2万亿美元),三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28.2:47.9:23.9转变为2010年的10.1:46.9:43.0”,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向工业结构转变。2010年“新兴经济体农村转型的新德里宣言”提出“农村不再是农业或粮食生产的同义语,而是包括许多小城乡、中等城市,农村人口也不再仅指农民,而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所有人群,至少包括农民子女、直接务农群体、从事非农商业活动的人群、全体服务人员等。”这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把农村教育定义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短期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由此可见,现代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是指为社会进步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大教育思想。
在理论意义层面上,从农村教育发展过程来看,农村教育至少经历了三种变化:农村教育指向的范围由在农村的教育扩大到具有国民教育意义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对象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扩大到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所有人群;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服务农村转变为服务整个社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于最初的农村教育,现代农村教育强调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农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在未来的社会,尽管农村教育宏观政策环境会发生持续性变化,但是现代农村教育理念中倡导的“大教育”思想始终不会过时。
二、农村教育的“离农”问题
农村教育的理论目的在于实现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进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在农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农村教育目标定位发生偏差,农村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应试化和城市中心倾向,农村教育逐渐偏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具体表现在:农村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与城市教育中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无异,学生的劳动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学校不重视农民的需求,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离农”教育。实际上,农户子女并非是不重视和不需要教育,没有机会进一步升学的农户子女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接受职业教育满足自己谋生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组织主体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对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技术的多元化需求。如此情况下,若农村子女既不能在城市立足,也不能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户子女就无法生存,农村教育在农户那里就变得毫无用处。因此,一部分农村学生会选择辍学,到城市靠出苦力谋生;而大部分农户送孩子上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到城市工作,既为了谋生也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龚继红学者的一份关于“农户对教育目标的期待”的调查显示,“有56.1%的农户送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考大学,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总之,当前农村教育体系还不够完整,不能充分满足不同教育个体的实际教育需求,致使农户不得不根据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对自身教育需求做出的相对理性的调整。而农村教育个体的教育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的城市教育,由此定会造成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大量流失,加剧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反思
农村教育微观层面上教育个体的自我选择现象呈现了当前农村教育在宏观教育供给与农户教育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现实矛盾,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农村社会需求的农村教育宏观政策的层面,在农村教育实践过程中,要试图从宏观的教育政策深入到农村农户的实际教育需求,再根据农户实际的需求对宏观教育政策做出重新调整,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是促进农村教育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调节过程。农村教育不断向上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农户不断变化着的实际的教育需求。
社会既是教育的供给者,也是教育的需求者。目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尤其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农村教育发展要充分关注宏观变化的社会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当宏观教育政策深入了解、考虑农村教育个体的教育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时,给予农户的选择和帮助就会更多,农村教育个体做出的教育选择就会相应地更符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充分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国家和社会才能为农村教育提供更多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帮助;农村教育只有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保证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有用的人才。供求角色的持续性转换,要求农村教育必须主动了解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只有保证供求处于持续的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健康的互动,从而实现农村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继红.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基于供求行为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蓝建.21世纪的农村概念及其有关教育问题——一种国际视野[A].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会议论文[C].2011-168.
[3]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改革大趋势[A].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25.
[4]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关键词:农村教育 离农 供需平衡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教育在社会各个发展阶段都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农村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农村教育的出现与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教育始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的,以其自身的变化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最早的农村教育要追溯到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由晏阳初、陶行知及梁漱溟等人倡导的“乡村教育”,“是在中国兴起的一个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的社会运动。”(《教育实用辞典》)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理解的农村教育通常是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农村地域的、针对农民大众的、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直至改革开放30余年,根据2010年中国GDP数据显示,“中国的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39.8万亿元(约合6.2万亿美元),三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28.2:47.9:23.9转变为2010年的10.1:46.9:43.0”,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向工业结构转变。2010年“新兴经济体农村转型的新德里宣言”提出“农村不再是农业或粮食生产的同义语,而是包括许多小城乡、中等城市,农村人口也不再仅指农民,而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所有人群,至少包括农民子女、直接务农群体、从事非农商业活动的人群、全体服务人员等。”这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把农村教育定义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短期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由此可见,现代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是指为社会进步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大教育思想。
在理论意义层面上,从农村教育发展过程来看,农村教育至少经历了三种变化:农村教育指向的范围由在农村的教育扩大到具有国民教育意义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对象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扩大到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所有人群;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服务农村转变为服务整个社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于最初的农村教育,现代农村教育强调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农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在未来的社会,尽管农村教育宏观政策环境会发生持续性变化,但是现代农村教育理念中倡导的“大教育”思想始终不会过时。
二、农村教育的“离农”问题
农村教育的理论目的在于实现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进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在农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农村教育目标定位发生偏差,农村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应试化和城市中心倾向,农村教育逐渐偏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具体表现在:农村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与城市教育中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无异,学生的劳动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学校不重视农民的需求,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离农”教育。实际上,农户子女并非是不重视和不需要教育,没有机会进一步升学的农户子女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接受职业教育满足自己谋生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组织主体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对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技术的多元化需求。如此情况下,若农村子女既不能在城市立足,也不能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户子女就无法生存,农村教育在农户那里就变得毫无用处。因此,一部分农村学生会选择辍学,到城市靠出苦力谋生;而大部分农户送孩子上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到城市工作,既为了谋生也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龚继红学者的一份关于“农户对教育目标的期待”的调查显示,“有56.1%的农户送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考大学,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总之,当前农村教育体系还不够完整,不能充分满足不同教育个体的实际教育需求,致使农户不得不根据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对自身教育需求做出的相对理性的调整。而农村教育个体的教育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的城市教育,由此定会造成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大量流失,加剧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反思
农村教育微观层面上教育个体的自我选择现象呈现了当前农村教育在宏观教育供给与农户教育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现实矛盾,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农村社会需求的农村教育宏观政策的层面,在农村教育实践过程中,要试图从宏观的教育政策深入到农村农户的实际教育需求,再根据农户实际的需求对宏观教育政策做出重新调整,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是促进农村教育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调节过程。农村教育不断向上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农户不断变化着的实际的教育需求。
社会既是教育的供给者,也是教育的需求者。目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尤其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农村教育发展要充分关注宏观变化的社会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当宏观教育政策深入了解、考虑农村教育个体的教育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时,给予农户的选择和帮助就会更多,农村教育个体做出的教育选择就会相应地更符合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充分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国家和社会才能为农村教育提供更多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帮助;农村教育只有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保证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有用的人才。供求角色的持续性转换,要求农村教育必须主动了解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只有保证供求处于持续的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健康的互动,从而实现农村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继红.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基于供求行为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蓝建.21世纪的农村概念及其有关教育问题——一种国际视野[A].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会议论文[C].2011-168.
[3]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改革大趋势[A].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25.
[4]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