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新课程下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反思
  
  多年来,我一直在语文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实践着、探索着,对于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认识,但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反思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穿着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实施关键在教师。虽然在参与课程改革前,每位教师都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课改培训,但为期一两天的培训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又何况有些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培训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他们平时不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更新教育思想,不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他们只能穿着新鞋走老路,无创新无创见。
  例如:某些语文教师在专题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把整个专题的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课文归课文,一课一课地上;有关的古诗文归古诗文,一首一首地教;参考资料归参考资料,一个一个地讲。学生很难很好地把握整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专题课是新教材新增设的一个部分,语文教师都把它上成了不折不扣的传统课,更何况是其他课文呢?如果语文教师仍这么上课,语文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下去?
  反思二:部分教师课程能力缺失。
  自从正规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和课程就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行为以课程为载体,课程的组织实施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和课程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课程能力作为教师与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路线,决定着课程功能的转向,是课程价值与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和本质性力量。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课程能力并不被高度和普遍重视,表现在:首先,大多数语文教师满足于自己的知识现状,只知道按照教育部门和专家确定的课程内容教会学生某种既定的、死的知识,而不会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对给定的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其次,部分语文教师实施课程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不创设相关教育环境,不设置问题情境,不善于启发学生,不与学生互动。再次,语文教师学科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课程素养和能力。多年来,部分语文教师常把自己禁锢在语文学科壁垒之中,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流,缺乏综合课程活动的实践与磨练。部分语文教师的学科视野显得短浅狭窄,综合课程素养能力显得苍白无力。最后,部分语文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能力。虽然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与语文课程相关的丰富的资源,但部分语文教师至今仍未能很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仍然是依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将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反思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流于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对语文基础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使语文课堂丰富、新鲜、立体、活泼起来。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流于形式,使它成为弥补自己教学内容苍白、教学功底薄弱的点缀、装饰。更有一些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入了误区:平时上课不用,只待上公开课用;开设公开课非依赖多媒体不可,否则就上不好公开课;用了多媒体的公开课,不管其实质怎样,就一定标榜是好课。这就使现代信息技术没能真正恰到好处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辅助教学的功能,而只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伪劣的、蹩脚的装饰品。
  反思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欠实效。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听讲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关注过程,获得体验……很多语文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实施,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缺乏实效。如有的教师动辄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即往前往后、往左往右一凑。也有组织得好的,但多数情况下是或各说各的,或互相推诿,或一人一说到底,其他人则不动脑筋、无所事事。有的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布置得不够明确,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显得盲目、被动;有的教师布置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不适宜,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纯粹是为合作而合作;有的教师没有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单从主观愿望出发,想要学生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指导,无法有效地合作,无法真正地合作;教师袖手旁观,或做自己的事,对学生合作学习不实施监控,导致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欠实效,这不仅背离了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探究学习的初衷,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长期如此无效的合作、探究,还会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反思五:非语文活动过多。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呆板的状况,走向开放、生动、活力、立体。但也应当看到,某些教师歪曲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这一理念,过于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出现过多的非语文活动现象。如有的教师在教朱自清《春》一文时,开头由学生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新课;中间又让学生在黑板上一一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图,让学生表演“春草图”“迎春图”的局部内容;最后,又由学生唱歌曲《春天的故事》结束。整个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实则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既不是语文课,又不是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使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其他文献
最近,锦州市委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与锦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市内56个单位、8家个体户的100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Recently, Jinzhou Municipal Political
摘 要: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是杂剧艺术的先驱,其作品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风貌、人民的心声。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有目可查的有六十多种,几乎占现存的元杂剧全目的十分之一,而关氏创作的旦本戏又占了绝大多数。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其形象塑造艺术。  关键词: 关汉卿 旦本戏 形象塑造艺术    关汉卿笔下的妇女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妇女形象尽管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在他的笔下都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被压迫者。关汉卿创
在秦末至汉初的这段历史内,所有的社会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战争进行的,而这些战争的发生和进行正是社会内部问题在有秩序的历史进程中协调、整合和解决所不可缺少的环节。秦末的战争及秦王朝的迅速崩溃在某种意义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整,促使以后的汉帝国形成了一种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运作秩序。  社会稳定运作的基础是具体的时期、具体的地区内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认可的社会资源分配程
摘 要: 诵读是指以理解文章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朗读。本文提出,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轻重、读出感情、反复诵读是古诗文诵读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诵读 古诗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必须具有“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正因如此,中国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这对于青少年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进一步激活传统,继往开来,让
背景:前期研究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煅烧骨/壳聚糖复合材料,体外细胞实验显示该复合材料安全无毒.目的:观察煅烧骨/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与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溶液共混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声情并茂,融声、情、景、色于一体,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创设情境、发展思维等方面都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语文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神奇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多媒体 体会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
户外数字媒体不同于传统的户外大牌,它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新媒体,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决定了户外新媒体无限的拓展空间,也决定其经营方式的复杂多变性。 Outdoor digital media
由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张庄煤矿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研究设计的无人工作面开采新技术 ,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有关专家认为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属国内外前沿、具有
利用8个可变布局的加工模块,Icon 6-250加工中心可同时对四个工件进行五面加工。汽车工业中,零部件的定货量,如ABS壳体和转向杆等,动辄百万件。他们向供应商的定货批量通常高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往通过提问来推动教学进程。《学记》说:“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