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新厌旧法。这种操作手法有两层涵义,一个是专门炒作新发行的品种而不理会老票,一个是不在同一个品种上浪费过多的时间,蜻蜓点水、浅尝即止,有点利润就以最快的速度脚底抹油、抽身而退。后者的情况在"见风使舵"法中已经介绍了,这里只详细谈谈前者的特点。跟风炒作新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或者纪念币和电话磁卡,这种做法笔者一向不敢苟同。不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操作理念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长盛不衰,必然也有它的道理。众所周知,由于新邮品刚刚发行时报纸电视等各种传媒都要报道,具有一定的新闻效应,而且集邮爱好者无论发烧的程度如何,总要买上一套两套的,因此它们的市场需求总是最大的,这就为炒家的炒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从历史上看,前四次邮市高潮中的主角都是新发行的邮票、小型张。第一次炒"梅花"小型张,第二次炒"三国"(一)小型张,第三次炒"杜鹃花"小型张,第四次高潮开始时正巧没有小型张发行,于是炒家就摁住"牛"、"潘天寿作品选"邮票一顿猛炒。这种状况也对广大投资者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心理暗示,那就是炒作新品能发大财。自从1997年3月底市场逆转以来,新邮前仆后继,小型张虽然偶尔能够侥幸地守住面值防线,但也往往难逃脱高开低走的悲惨结局,因此目前炒作新邮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今后也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就其本身的特点分析,这种操作手法的利润与风险都非常集中,利润集中的外在表现是机会往往好几年才有一次,风险集中的外在表现则是投资者平时多数都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由于炒作新发行的品种缺乏足够的政策法律依据,平添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除了专业投资者以外,集邮爱好者和中长期投资者不做也罢。
厚古薄今法。这种做法与"喜新厌旧"法正好相反,即只选择那些早已超过发行期的、发行量已经明朗、内在素质经过市场检验的品种,比如"仕女图"、"红楼梦"、"西厢记"等小型张。这种手法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那些价格昂贵的珍邮,立足点在于保值,二是选择那些价格处于中档水平的品种,着眼点在于增值。通过投资邮票来保值,自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这首先需要买家具有异常雄厚的财力,他们的真正着眼点往往只在实业领域而不可能在邮票、股票等"虚业"领域,因此,这种情况缺乏足够的代表性。选择中档邮品长期投资,的确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做法,其特点是风险与利润都比较分散。风险分散的外在表现是它对投资者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交割时机等要求都不甚严格,因此风险比较小;而如果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去总体把握,甚至可以说这种操作手法没有风险。利润分散的外在表现在于邮票增值的速度稳定,如果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这种利润难以觉察。比如"仕女图"小型张,不大可能今天600元,明天就涨到650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老票经过多次大行情的洗礼,已经不再具有原始股那样的气球属性,增值动力来源于供求关系随时间推移的自然变化。这种操作手法一度被人奉为圭臬。笔者以为,大力倡导是对的,但也不宜把它神化,因为的确存在着这种现象,即长期投资者几年才能完成的利润,短期投资者通过炒作新邮,几个星期就实现了。不过尽管如此,工薪阶层的业余投资者还是采用这种手法比较稳妥。
反弹琵琶法。具体而言,反弹琵琶法是市场什么热就避开什么,什么冷就选择什么。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市场上的东西无论再好,只要它开始热得引人注目了,则投资机遇往往已经过去大半,剩下来的几乎全是风险,此时上手很有可能一上就套。而那些无人问津的东西则正好相反,也许主力资金正在不动声色地建仓,也许它们本身正蓄势待发,正如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历史上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比如在上轮大行情中,电话磁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火力,导致价格急剧飙升,"茶文化"卡涨到了1600元以上,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尽管如此,许多投资者都被其价格泡沫折射出来的虚幻前景所迷惑,不仅不赶紧离场,反而再度杀入,结果被高位套死,欲抛不能。正因为如此,这种投资理念在当前这种市场长期萧大盘持续低迷、新邮前仆后继、老票步履维艰的万马齐喑的困难形势下尤其值得提倡。
随声附和法。随声附和与"反弹琵琶"完全相反,即亦步亦趋,紧跟炒家步伐和市场动向,其本质在于借助主力资金的力量,以达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目的。由于主力资金赚的完全是中小散户和跟风者的钱,因此,这种做法就风险而言无异于虎口拔牙,风险之强烈不难想象。但尽管如此,由于主力资金的拉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许是两周,也许是两个月;也必然有一定的价格空间,也许是两倍,也许是十倍。因此,跟风者如果不是特别贪心,也的确有不菲的利润可图。这种操作手法的关键在于选准品种和时机。就品种而言,最好不要跟那些内在素质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伪邮品(比如各种纪念封)的风;就时机而言,如果该品种短期内增值幅度已经比较明显,则也应静观待变,宁肯踏空也不宜冒险,最好是在该品种成交突然活跃时就开始动手。
上述几种手法各有利弊,背景不同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选择,不宜这山看着那山高,老做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对于怀有这样想法的投资者而言,机遇与成功是偶然的,而风险和失败则具有必然性。
责编/衣纯燕
喜新厌旧法。这种操作手法有两层涵义,一个是专门炒作新发行的品种而不理会老票,一个是不在同一个品种上浪费过多的时间,蜻蜓点水、浅尝即止,有点利润就以最快的速度脚底抹油、抽身而退。后者的情况在"见风使舵"法中已经介绍了,这里只详细谈谈前者的特点。跟风炒作新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或者纪念币和电话磁卡,这种做法笔者一向不敢苟同。不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操作理念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长盛不衰,必然也有它的道理。众所周知,由于新邮品刚刚发行时报纸电视等各种传媒都要报道,具有一定的新闻效应,而且集邮爱好者无论发烧的程度如何,总要买上一套两套的,因此它们的市场需求总是最大的,这就为炒家的炒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从历史上看,前四次邮市高潮中的主角都是新发行的邮票、小型张。第一次炒"梅花"小型张,第二次炒"三国"(一)小型张,第三次炒"杜鹃花"小型张,第四次高潮开始时正巧没有小型张发行,于是炒家就摁住"牛"、"潘天寿作品选"邮票一顿猛炒。这种状况也对广大投资者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心理暗示,那就是炒作新品能发大财。自从1997年3月底市场逆转以来,新邮前仆后继,小型张虽然偶尔能够侥幸地守住面值防线,但也往往难逃脱高开低走的悲惨结局,因此目前炒作新邮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今后也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就其本身的特点分析,这种操作手法的利润与风险都非常集中,利润集中的外在表现是机会往往好几年才有一次,风险集中的外在表现则是投资者平时多数都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由于炒作新发行的品种缺乏足够的政策法律依据,平添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除了专业投资者以外,集邮爱好者和中长期投资者不做也罢。
厚古薄今法。这种做法与"喜新厌旧"法正好相反,即只选择那些早已超过发行期的、发行量已经明朗、内在素质经过市场检验的品种,比如"仕女图"、"红楼梦"、"西厢记"等小型张。这种手法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那些价格昂贵的珍邮,立足点在于保值,二是选择那些价格处于中档水平的品种,着眼点在于增值。通过投资邮票来保值,自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这首先需要买家具有异常雄厚的财力,他们的真正着眼点往往只在实业领域而不可能在邮票、股票等"虚业"领域,因此,这种情况缺乏足够的代表性。选择中档邮品长期投资,的确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做法,其特点是风险与利润都比较分散。风险分散的外在表现是它对投资者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交割时机等要求都不甚严格,因此风险比较小;而如果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去总体把握,甚至可以说这种操作手法没有风险。利润分散的外在表现在于邮票增值的速度稳定,如果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这种利润难以觉察。比如"仕女图"小型张,不大可能今天600元,明天就涨到650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老票经过多次大行情的洗礼,已经不再具有原始股那样的气球属性,增值动力来源于供求关系随时间推移的自然变化。这种操作手法一度被人奉为圭臬。笔者以为,大力倡导是对的,但也不宜把它神化,因为的确存在着这种现象,即长期投资者几年才能完成的利润,短期投资者通过炒作新邮,几个星期就实现了。不过尽管如此,工薪阶层的业余投资者还是采用这种手法比较稳妥。
反弹琵琶法。具体而言,反弹琵琶法是市场什么热就避开什么,什么冷就选择什么。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市场上的东西无论再好,只要它开始热得引人注目了,则投资机遇往往已经过去大半,剩下来的几乎全是风险,此时上手很有可能一上就套。而那些无人问津的东西则正好相反,也许主力资金正在不动声色地建仓,也许它们本身正蓄势待发,正如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历史上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比如在上轮大行情中,电话磁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火力,导致价格急剧飙升,"茶文化"卡涨到了1600元以上,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尽管如此,许多投资者都被其价格泡沫折射出来的虚幻前景所迷惑,不仅不赶紧离场,反而再度杀入,结果被高位套死,欲抛不能。正因为如此,这种投资理念在当前这种市场长期萧大盘持续低迷、新邮前仆后继、老票步履维艰的万马齐喑的困难形势下尤其值得提倡。
随声附和法。随声附和与"反弹琵琶"完全相反,即亦步亦趋,紧跟炒家步伐和市场动向,其本质在于借助主力资金的力量,以达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目的。由于主力资金赚的完全是中小散户和跟风者的钱,因此,这种做法就风险而言无异于虎口拔牙,风险之强烈不难想象。但尽管如此,由于主力资金的拉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许是两周,也许是两个月;也必然有一定的价格空间,也许是两倍,也许是十倍。因此,跟风者如果不是特别贪心,也的确有不菲的利润可图。这种操作手法的关键在于选准品种和时机。就品种而言,最好不要跟那些内在素质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伪邮品(比如各种纪念封)的风;就时机而言,如果该品种短期内增值幅度已经比较明显,则也应静观待变,宁肯踏空也不宜冒险,最好是在该品种成交突然活跃时就开始动手。
上述几种手法各有利弊,背景不同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选择,不宜这山看着那山高,老做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对于怀有这样想法的投资者而言,机遇与成功是偶然的,而风险和失败则具有必然性。
责编/衣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