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在更艰苦的阿里传承父亲的事业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风将息、雪将飘的夜晚,我会听到一个轻柔的女孩子的声音:“你知道这块祖国最高的土地,为什么叫阿里吗?”
   “阿里的意思就是‘我的’、‘我们的’。”那女孩轻轻地回答。
  这是军旅作家毕淑敏的作品《阿里》中的一段话,陈军很喜欢,他甚至可以背诵更多关于阿里的文章。1988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老西藏”第二代,陈军申请来到阿里工作,并在这片祖国海拔最高的土地上一待就是15年。在这里,陈军的灵魂得到了净化,阿里赋予了他生命的最强音。
  
  初上阿里的艰难岁月
  
  1988年9月,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新藏公路上,一辆东风卡车正缓缓行驶。从远处雪山吹下来的山风,硬硬地打在卡车的帆布篷上,猎猎作响。
  车内,18岁的陈军和其他28个毕业生一起,正在颠簸中感受从拉萨到阿里的漫漫旅途。陈军还沉浸在毕业场面的回忆中:因为要到西藏最偏远的地方工作,送行那天,西藏自治区财校机要干部培训班的所有老师来了,全体同学来了,他们在拥抱和热泪中为这批学生送行。
  大卡车晃悠了整整7天,停在了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这时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认不出谁来,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落了厚厚一层黄土灰尘,整个人已经成为了灰土人。在哈哈大笑中,这群年轻人开始了在阿里地区的生活。
  阿里地区,被称为“万山之祖”和“百川之源”。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为青藏高原之最,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高原的高原”,所以,经常有人说,不到阿里等于没有真正到西藏。阿里地区地域宽广,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共辖7个县,当时人口6万余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阿里以前属新疆自治区代管辖,1980年,划归西藏自治区,成为整个西藏最偏远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西藏地区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刚到阿里,等待分配工作的陈军他们在地委食堂吃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食堂停止了他们的伙食供应,陈军他们就到狮泉河镇上唯一的一个小饭馆吃饭,整整20多天,他们的伙食就是一天一碗面条。
  很快,这批学生的分配结果出来了:陈军被分配到离狮泉河镇498公里远的改则县委当机要员,而他的曾经是同班同学的女朋友留在阿里地委从事机要工作。因为没有客车通行,整整等待了15天,陈军才等来了去改则的顺路邮车,并于2天后到达改则县城。
  当时的改则县城,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小居民点,食品燃料极度短缺,生活条件极其困难。到达的当天晚上,陈军在羊粪炉上烤了几片生羊肉,喝了几口水,就酣然入梦了。
  县委特地把新盖的几间办公室和宿舍分配给新来的学生居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县委书记是一位藏族干部,也经常问寒问暖,鼓励他们扎下根来,在改则县干一番事业。
  改则地处“世界屋脊”之巅,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全县面积97437平方公里,比整个浙江省还要大一万多平方公里。但改则全县总人口只有1.5万,相当于浙江一个大村子的人口。
  陈军到达的当年,改则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低温大雪,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度,全县上万头牲畜被冻死,抗雪救灾任务非常紧急。作为机要员,陈军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经常要24个小时不停地值班。因为是新盖的办公室和宿舍,又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冬天一到,室内滴水成冰,那年整整一个冬天,陈军睡觉都没有脱衣服,早上起床时,被头都是冰碴子。当时的改则县,一天只供应3个小时的电,其他时间就靠蜡烛照明。那时候更没有电脑等设备,一切电文往来全靠手抄处理,几年熬夜下来,原本视力很好的陈军也戴上了厚厚的眼镜片。
  在改则县的日子里,最难受的还是生活条件的恶劣。当时的取暖做饭靠燃烧羊粪,而陈军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往往是折腾半天,烟灰把眼睛熏红了,火还没有燃烧起来。后来,当地的藏族干部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如何点燃羊粪,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因为燃料缺乏,陈军他们经常晚上到书记家的羊粪堆偷羊粪。一天早上,早早起床的陈军看到县委书记正背一筐羊粪悄悄地放在陈军他们的宿舍门口,这时的陈军知道,县委书记在背地里为他们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在改则县,原本不喝酒的陈军也学会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因为在改则,除了可以吃到脱水菜外,还能吃到的就是牛羊肉。当时,县委每个冬天要分给一位干部12只羊,这些羊要自己宰杀后,挂在宿舍里,最初两个月吃鲜肉,然后吃半干肉,最后吃风干肉。做饭的时间,就削下一片羊肉,贴在羊粪炉上,烤熟后泡在米饭中,酱油一泡就是一餐。陈军清楚地记得,在改则三年,他只吃过一次新鲜青菜,那是1990年,为了迎接女朋友到来,他破天荒地托人买到了几根葱和一把芹菜。当时的改则县,汉族干部很少,主要人口是藏族同胞,休闲的时间,大家总要小饮几杯,慢慢地,陈军的酒量也大了起来,也可以和藏族老乡一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1989年冬天,陈军的女友从狮泉河来到改则县,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因为县城没有照相馆,陈军就请县城一位有照相机的干部,为他们夫妻两个各单独拍摄一张照片,然后贴在结婚证上。就这样,结婚证上两个人的照片一大一小,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结婚后,夫妻相距近498公里,看一次爱人来回要走6天,平时只能写信联系。一次,听说妻子工作遇到了一点问题,陈军请假到狮泉河探望,找到了一辆拉羊毛的大卡车,陈军钻进羊毛堆里走了3天,等到爱人办公室时,爱人一下子没有认出他来,把他往门外赶。等到认出后,夫妻两个抱头痛哭起来。
  初上阿里的日子,是陈军生命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岁月。平庸繁琐的日子像一张网,铺天盖地,让人无处可逃。生命的存在有千种方式,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是存在,而在尘世的奔波努力、精神的挣扎煎熬也是更真实的存在。就是在阿里,在一日日的守望中,陈军感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金钱、欲望、世俗如退潮一样远去,激情、理想、价值则如喀喇昆仑山脉上升起的白云一样摄人魂魄。
  
   在孔繁森身边的日子
  
  为了解决陈军夫妻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也因工作需要,1992年,陈军调入阿里地区噶尔县委办公室任机要员。噶尔县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狮泉河镇”。
  历史上的噶尔县,曾是一片茂密的红柳滩,但因建镇后用于解决当地干部职工的燃料问题,红柳近乎被砍光,土地开始沙化,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陈军刚到噶尔县时,因为各种原因,他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自己的办公桌,连办公也要借其他人的桌子。那时间,陈军每周都要参加义务劳动,就是打扫沙子,把大风吹来涌上门的沙子清除后运到镇外。
  在噶尔县工作期间,因为踏实认真,工作效率高,处理问题准确及时,陈军被借调到阿里地委工作。在这里,他认识了孔繁森书记,并在孔书记身边工作将近两年时间。短短的两年,孔繁森书记让陈军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陈军的心灵为之震撼,深受影响。
  第一次见到孔繁森,是陈军作为机要员去送电报。孔书记接到电报后,就推出自行车,和陈军一起往地委走去。路上,孔繁森问陈军多大年龄,老家是哪里的,什么学校毕业等很家常的话题,和蔼可亲,一点领导的架子也没有,让陈军很是感动。
  孔繁森一到阿里就感冒了,咳嗽不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高原生活,一场严重的感冒有时也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就大剂量地服药。病情重了,就一边输液,一边工作。一个多月下来,体重减轻了14公斤。看着孔书记忘我的工作状态,陈军暗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认真工作。
  认识以后,孔繁森闲暇时间就会找陈军聊聊天。一次,孔繁森老家寄来了一只板鸭,孔书记便拉陈军来家里吃饭,边喝酒边聊天。那次,陈军喝的是孔书记的白酒,孔繁森自己喝的是米酒,两个人边喝边聊,陈军心里热乎乎的。正在吃饭的时间,一个县里的书记领导来向孔书记汇报工作,孔书记立即放下碗筷和他们一同研究,等到送走他们,饭菜都已经凉了。
  还有一次,陈军随孔书记到日土县考察。一上车,孔书记就掏出香烟,让大家抽烟,他把第一支烟递给陈军,笑着说:“小陈烟瘾大,抽第一支。”车上的人都笑了。就在当天,孔繁森的一个儿子来到了阿里,孔书记简单地与他谈了几句,把自己住所的钥匙给他,让他自己回家休息。很远的路途,孔繁森没有安排公家的车送行,让身边的同志很为感动。后来,陈军还听说了孔书记更为廉洁的故事。那是1993年,孔繁森的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孔繁森在阿里的两年间,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噩耗传到阿里,陈军他们最早知道消息,但谁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在阿里举行的追悼会上,狮泉河镇几乎所有的人都来到了现场,人们站在孔繁森的遗像前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数不清的哈达敬献在他的灵前,堆得像洁白的雪山。
  孔繁森逝世后,陈军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对照孔书记,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索和认识。他曾经认真地把孔繁森喜欢的马克思的一段名言抄写在笔记本上:“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勉励自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偏远县城的组工干部
  
  2000年,组织上再次把陈军调整到基层工作,出任阿里地区革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革吉县地处西藏西部,狮泉河的源头,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吉祥兴旺、发达”。全县面积47225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当地的经济发展仍比其他地区缓慢,群众生活仍比较贫困。
  当时革吉县委书记是一位藏族干部,名叫多吉次珠。这是一位具有相当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民族干部,在他的领导下,革吉县汉藏干部关系非常融洽,县委班子的工作非常协调。多吉次珠认为,汉族干部思路、理论水平等方面有很多优越性。藏族干部都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所以,他经常要求藏汉干部要把工作思路结合在一起,把革吉县的工作开展起来。他多次与陈军就党建工作交换意见,鼓励县委组织部门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大胆开拓工作。
  上任以后,陈军在很短时间内就跑完了县内的5个乡镇。特别是到新成立的文布当桑乡调研时,陈军发现,整个乡连一家卖东西的小卖铺都没有,物资非常匮乏。全乡只有25个干部,一些干部对如何开展工作更是心中没底。
  革吉是一个纯牧业县,藏族占99%以上。牧民们主要饲养藏绵羊,还有少量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山羊等。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广大牧区,如何才能让广大牧民群众转变观念、走向市场、增收致富?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牧区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这是陈军上任后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陈军对在农牧区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体现在为农牧民办的每件实事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多次向县委书记多吉次珠进行了专题汇报,多吉次珠同志结合县里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的“百名干部进千户”活动的大胆设想。
  “百名干部进千户”就是从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中抽调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下到牧区蹲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百名干部进千户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围着群众转、引着群众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我是革吉人、革吉是我家,我为革吉添光彩”。在开展这项活动中,陈军作为县委班子成员,带头走进了牧区,住进了牧民家中。他带领的一个工作组,帮助牧民修复的羊圈就多达1000多个,解决了很多牧民的实际问题。两个月的牧区住户活动结束时,陈军整整瘦了10斤肉,人也晒黑了。但能够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赢得了群众的赞扬,让牧区人们感受到党的温暖,陈军心里非常高兴。
  革吉县开展“百名干部进千户”活动受到了阿里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在深入分析阿里区情及总结革吉县经验后,阿里地委、行署决定2002年在全地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牧区,理思路,促发展”活动,阿里的党建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局面。2001年革吉县在全区党建“三组联创”活动中,被评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2002年,陈军通过全区组织系统竞争上岗考试,调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调研员。2007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至今。
  
   生活的遗憾让他心痛
  
  陈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老西藏”的第二代,他的父亲陈新甫1958年6月进藏,并在西藏退休,母亲作为家属,也经历了雪域高原的磨练。同许许多多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一样,陈军在艰苦环境中逐步成长起来,无论在条件多么艰苦的地方,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始终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生活是一条河,是由许多浪花来装点的。谈到生活,陈军认为自己的人生有太多遗憾。儿子出生4个月后,就送给爷爷奶奶看管,直到小孩12岁,陈军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满8个月。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儿子自立能力特别强,但也特别叛逆。高一那年期中考试,全年级960多个学生,陈军的儿子考试成绩倒数第一。陈军很震惊,经过仔细询问,他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半个学期都没有好好学习,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游戏上。震惊之余,陈军还感到非常痛惜,他托人把儿子送到了四川读书,半年后又接回拉萨送到北京中学读书。期间,儿子的班主任陈乐老师,每天下课后都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辅导功课。一天天过去,这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终于赶了上来,最后考入了西藏大学。因为平时和孩子沟通很少,即使现在,孩子还是很少和爸爸交流,常常是两个人在一起半天,仍然没有一句话说。陈军感觉对不起儿子,但他相信,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将来他一定会理解爸爸,也会理解爸爸为追求事业做出的付出。
  陈军在阿里工作期间,1991年6月,他一天内连续接到家里的两份电报,说母亲病危,速归。他办完请假手续,和爱人开始赶往父母居住地格尔木市。因为雨季道路难行,陈军一路换了4次车,整整走了12天才赶回家。到家时,他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姥姥满头白发站在路边,他一问,才知道母亲早已经走了,因为天热,人已经埋了。当时陈军一下就栽倒在地,昏了过去。勤劳善良的母亲到去世也没有见上儿子一面,让陈军到现在都感到人生的残酷和遗憾。
  回到拉萨工作以后,陈军常常会想起阿里,阿里成为他记忆中最温馨的部分。当一个人站在广袤的阿里高原,一种对自然和对天地的敬畏感会油然而生,也会顿悟单个的人是多么渺小,这时间的想法就是人生一定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多年的跋涉让人疲惫,但是生命也在这种进程中变得丰盈和充实。到拉萨工作以后,他把阿里的雪峰星空赋予的坚强的生命信念,挥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干事,受到了身边同志的好评。
其他文献
Argumentativewritingisatypeofwirtinginwhichthewriter,throughreasoning.triestopersuadehisreaderstoshareoragreewithhisopinions.Therefore,writinganargumentativecom
Shanghai World Expo gets ready to welcome 70 million visitorsT he Shanghai World Expo will kick off in less than two months. From May 1 to October 31, Shanghai
“死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但是,在英语的不同文体中“死亡”的英译各不相同,而且常常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供讨论。 1.die(=pa
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上海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
他是一位和世博会有着难解之缘的特殊老人。他曾在纽约世博会和大阪世博会上荣获多项嘉奖;他被尊称为海外华人中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商界领袖,年过八旬仍致力于中美商贸往来和世博宣传等各项活动中。他就是在美国华人界享有盛誉的蒋一成先生。    说起“James JIang”。美国政界几乎无人不知。1922年生于上海松江的蒋一成。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1949年随学长严家淦赴台,1952年前往纽约留学。有感于纽
1.“新英语教程”第七册第七课第七段和第十段有这样两个含along with句子:Chongqing’s factories are being allowed tO turn out consumerproducts along with staples o
当我们用英文打电话或交谈时,常常会碰到一些不熟悉的人、地名而被要求念出其字母拼写形式。可有时仅靠念字母名称对方不易听清,如字母B与P、D与T等。在汉语中,某些字可以拆开来
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彼此差异甚大。汉语成语,洋洋洒洒,一册厚厚的汉语成语词典就够人们品味学习一辈子。几乎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则年代久远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成语,是
编辑部    主笔、资深记者各1人  1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中文、财经等相关专业毕业;  2 三年以上财经及相关类记者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突出的文字语言能力,热爱写作,阅读广泛,具有英语等外语采访能力者优先;  3 能独立操作重大财经商业报道,在新兴产业中有积累者优先;勇于超越自我,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高级编辑1人  1 35岁以下,中文、新闻、经济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
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一般的说话常识,基本上具有运用普通话朗读诗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