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教学环节。它是将学生作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情境创设 主动参与 有效性
  所谓物理情境创设,是指老师根据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物理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理解:
  一、情境创设的作用
  新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要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心理学研究指出,只有设法使他们“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
  1.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
  在创设情境时,所创设的情境最好是尽量接近自然或接近真实的,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突破问题情境实现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讲《乐音的特征》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后提供吉他、小提琴、小鼓、笛子等乐器让学生演奏,用手感受乐器的振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而且有真实的体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差别,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这样伴随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境,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显著。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如上《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教师用不同型号的两个灯泡接成串联电路,发现两个灯泡亮度不同,于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怎样的规律呢?有学生猜想,灯泡越靠近电池正极的电流越大,越到负极越小。为证实猜想是否正确,请学生分组实验,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各处的电流,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一次数据后发现电流相等,这与学生的猜想不符。有小组提出,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多次测出几组电流值,比较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及探究能力得到发挥,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物理知识。
  中学物理有很多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有的甚至非常抽象,这对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想办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通过创设该物理情境,学生认清物理本质,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二、情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
  1.情境的创设过于花哨。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于用网络上制作好的微课引入新课,如“物理大师”等。通过多媒体花哨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情景化,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学生为眼花缭乱的教学情境所吸引,难以对其中的知识点产生兴趣,违背情境教学的初衷。
  2.情境创设不合理。
  情境创设不合理,会造成学生面对物理知识含义无法理清思绪。如当教师要讲解《大气压》这一课的时候,利用剥壳的鸡蛋、玻璃瓶进行实验,教师先将燃烧物放置在玻璃瓶中点燃,再将鸡蛋放在瓶口,看到鸡蛋慢慢地掉入瓶子中,接着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看到鸡蛋从瓶口处慢慢地吐出来,这两次实验,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存在这一知识,显然放在新课开始不太合适,因为并没有关注学生情感与思维之间存在的联系。
  三、有效的情境创设
  1.运用新颖信息,造成耳目一新的惊异感。
  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曾提出一个适当新颖的原则,他认为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和主体的经验既要有一定的联系又要足够新颖,产生不协调和冲突,这样才能引起好奇心,激发认识的兴趣,启迪思维。在教学中适当提供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新奇有趣的材料,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1)由“杠杆”引起的震惊
  在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可以这样讲述:“说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我就想起了阿基米德的一句话:‘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立足点,我就能移动地球。’杠杆真的有这样大的魔力吗?阿基米德真的能够搬动地球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造成学生的一种惊奇,激发起学生“想试试看”的求知欲望。
  (2)“气流”酿造的惨案
  如在上《气体的压强》时可以这样讲述:2008年01月26日下午3时许,在老成仁路琉璃厂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18岁的女孩在火车急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坐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的长发卷起,将其拖入车底,不幸当场死亡。这个惨案的凶手是谁?学生问答是气流。老师这样可以提问:气流是如何作案的呢?评析:惨案的小故事使学生很震惊,从而激发学生“破案”的迫切心理和求知欲望。
  2.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简单地说,认知冲突就是新知识或新观念与原有认识或经验之间的碰撞。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会感到困惑,头脑中的概念在“打架”,这就掀起他们探索的愿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如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时,可先进行如下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倒扣的漏斗中”,让学生猜想:“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大多数会猜测“乒乓球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落下”,而实验现象却是“乒乓球悬在漏斗中,没有下落”,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验现象发生矛盾,心理上会产生疑惑,进而产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欲罢不能的探究欲。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如讲《大气压》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手持一支较细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进红色水中,当上端吸气时,红水沿玻璃管上升,接着用手堵住上端管口,将管提出槽外,尽管下端开口,可水柱并不下落,然后将堵住上端管口的手指放开,水就从管中流下来,实验时,我把演示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向学生提问:玻璃管上端口吸气,管中水为什么会上升?上端用手指堵住后,水为什么不会流下来?手指放开后,水柱为什么又会突然流下?于是教师利用这一“悬念”因势利导地板书课题并和学生开展有趣的讨论,从而花不多的时间就可讲清楚有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若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物理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实践证明,情境创设是一种高效的物理教学方法,在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避免在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配合其他先进的学习方法,限制过于花哨的教学表现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学习上,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君生,何军,陈润龙.打造物理“三效”课堂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13.
  [2]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
  [3]周金龙,陈万金.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其他文献
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的管理者不断寻求各样的“物质”激励手段,工资、奖金、提成、股票、福利……而殊不知,除了“物质薪资”之外,还有很多“精神薪资”也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好的去发现新问题,逐渐养成求异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要勇于让学生去探究新知.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要求我们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辅导员亦将大众传媒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种媒介.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深刻影响着大
本研究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稳定转染HBx基因的肝癌细胞,分析了HBx阳性肝癌细胞中HBx对HIF-1α的调节
在测绘工程开展期间,应用现代化的先进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测绘工作质量与效果,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准度,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现阶段GPS测绘技术在相关的测绘工程中,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随堂实验仍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可以是教材中要求的,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增设的.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上,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利用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性学科,故而无论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还是传统
摘 要: 在新课改形势下,物理教师应钻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如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学案应需而生。本文从编写导学案的具体做法:从量的要求到质的要求,以及编写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出发。从轮廓到细节尽可能地以翔实的内容将编写导学案的步骤和注意问题,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加以总结说明。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导学案 基本原则 编写模式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案;“导”是指导、引导;“学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问话要在获取有价值资讯的同时,还要保证整个节目的质量.本文从不同的问话技巧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提升电视新闻采访的问话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
背景:随着ART技术的开展及通过ART技术受孕后出生婴儿数量的增加,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儿的近期及长期健康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ART受孕多胎的发生率可高达40%左
本文通过测定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脐动、静脉血、羊水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浓度和她们的胎儿出生体重及脐血血气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脐血、羊水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