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随堂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随堂实验仍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可以是教材中要求的,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增设的.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上,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利用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性学科,故而无论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还是传统意义中的化学课堂,都始终把实验教学摆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只不过,两者在教学理念中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传统意义的化学课堂更多地把实验当做了验证教师课堂所讲内容正确与科学的一种手段,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更多地把实验教学摆放在一个探究性的位置当中,试图通过实验的探究,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化学内在知识脉络的一个整体把握,提升对于化学素养与能力的认知,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例如,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笔者就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用新制的FeSO4和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4和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及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2白色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性实验的实施,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化学知识的强大魅力,从中窥见了化学世界的奇妙与瑰丽.这无论是对于激发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热爱与追求,科学把握认知与钻研化学知识的正确途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还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行,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契机.
  二、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不象以前只是靠教师传授和演示,学生听和看,而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来获得,是靠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从中获得新知识,这时学生在做实验,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和指导.教学角色的转变是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要切实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总是在面临问题时产生的,创新始于疑问.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讲授者,还应该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教师所要做的是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引导探索,促成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习惯,无需教师引领,培养自学能力,能自主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这样也最能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变“实验观看”为“实验观察”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交代实验仪器,装置特点,试剂及药品,实验目的和原理之外,更应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和方法,应教给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并且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观察程序和内容,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预见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上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变简单的“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做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实验顺序进行观察,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所用铜与浓硫酸的颜色、仪器的外形并告诉其名称和作用;实验中:注意让学生观察反应的现象;实验后:让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对观察实验的顺序以及需要观察什么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观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大大增强,学生逐渐成为观察实验的主体.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变“看热闹”为“看门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同时也为通过实验提高探究能力打下了主体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看似一个老话题,但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高中化学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应该孜孜以求的.笔者认为,通过对提高化学演示实验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在点亮化学课堂的同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更深层次上实现理解知识、形成分析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4(3).
  [2]孟秋宁.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技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
  [3]倪霞.化学实验趣味化方法浅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4]邓友银.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5).[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341000)]
其他文献
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教学始终局限于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能的训练,无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功能,职校历史教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为该学科提供了进行情感教育的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ogrens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与pSS组织损伤的关系。 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
摘 要: 本文通过一次教学竞赛活动,深刻反思教学,在反思过程中结合近几年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章,提炼出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 教学竞赛 反思 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求根据学科特点,转变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追求和反思,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现笔者就一次教学竞赛活动,针
长期以来,在“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味强调学生的服从,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从而导致整个课堂非常枯燥乏味。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由于知识点多而杂,
期刊
目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已经成为主动脉瓣狭窄(AS)及瓣膜置换的首要病因,目前其病理机制较明确,但该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Wn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诱
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的管理者不断寻求各样的“物质”激励手段,工资、奖金、提成、股票、福利……而殊不知,除了“物质薪资”之外,还有很多“精神薪资”也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好的去发现新问题,逐渐养成求异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要勇于让学生去探究新知.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要求我们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辅导员亦将大众传媒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种媒介.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深刻影响着大
本研究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稳定转染HBx基因的肝癌细胞,分析了HBx阳性肝癌细胞中HBx对HIF-1α的调节
在测绘工程开展期间,应用现代化的先进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测绘工作质量与效果,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准度,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现阶段GPS测绘技术在相关的测绘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