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地区会获得生产和出口的优势,这个效应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解释区域间贸易和产业区位选择的新路径。在对中国若干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区域层面上同样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若将选择样本的邻近省区市场考虑进本地市场规模,会使得本地市场效应缩小。因此,地区的发展不仅应考虑要素资源的投入,也应加强本地市场潜力的开发,加强地缘经济关联,扩大市场规模,以吸引相关产业向本地区转移。
关键词:本地市场效应;新经济地理学;去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9-0021-07
当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时候,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区域将获得生产和出口的优势,进而引发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加上累积因果效应的作用,这一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其结果将会扩大区域间差距。这种理论不同于传统贸易和区域理论注重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把地区差距归因于资源禀赋的初始条件,而是更强调通过垄断竞争和运输成本结构性安排,来解释本地市场需求对贸易和产业聚集影响,这种本地效应的存在也为不同规模区域和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地区发展政策选择。
一、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及研究的视角
传统的贸易和区域发展理论是以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为理论基础的,但在很多工业国家,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具有相似的要素禀赋,仍然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现象发生,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同类商品交换,传统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已经无法给予适当的解释,并且传统的贸易与区域发展理论假设前提是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这与实际相悖。随着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提供了一系列不完全竞争模型。克鲁格曼(Krugman)利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里茨垄断竞争模型,并引入运输成本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描述了一个单一生产要素、两国家、两部门的模型。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初始条件,当发生外部冲击时,如果本国对产品需求上升,本国将相对于外国生产更多的商品,这样就会发生本地市场效应,使本国成为该商品的净出口国。克鲁格曼将这个贸易模型拓展到空间地域并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以解释对产业间贸易和产业聚集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高运输成本会阻止某种产业的地理聚集,但是,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某种产业又会在某一区域聚集,以获得规模效应,这时候本地市场效应就会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包括克鲁格曼等人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把本地市场效应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简述如下:在地域分工条件下,制造业是作为产品制造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出现的。具有较大规模制造部门的区域会生产更多差异化的商品,这也意味着商品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这就是前向联系;相对的,有较大生产规模的区域会给上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这就是后向联系。这种产业关联会加强本地市场效应。在一个只有两个地区的世界中,假设两地区的初始条件相同,随着运输成本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其中一个地区首先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关联吸引相关产业逐渐向该地区聚集,以凭借空间聚集获得规模收益,而累积因果效应的存在会加强这一过程,进而吸引更多的产业向该地区靠拢,导致某种制造业在该地区的地理集中,从而形成中心——外围的地域空间结构。当该地区不断强化其竞争优势时,具有更大市场规模的区域也会因此向劳动者支付更高的工资,那么,当运输成本这样的外部条件进一步下降时,某种产业的转移成本也在下降,当下降到足以抵消本地市场对产业的吸引时,这种产业会逐步向外围地区扩散。
克鲁格曼模型说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在随后的研究中,更多的经济学家在放松假设的条件下更进一步地验证了本地市场效应及其福利含义。戴维思(Davis)改变了农业部门的贸易条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会消失。余(Yu)证明了在差异部门和同质部门的替代弹性有变化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反本地市场效应。一般文献中都假定企业是同质的,即存在相同的成本和收益函数,根据市场规模引入进入沉没成本或规制成本后,奥库伯(Okubo)和瑞贝罗(Rebeyr01)证明了规制成本作为一种离心力会弱化本地市场效应。黑德(Head)和梅耶(Mayer)考察了不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贸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成本之间的单调递减关系仅当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才成立。拉奇(Larch)和托雷蒙德(Toulemonde)研究了跨国公司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拉奇(Larch)证明了在本地公司和跨国公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利润回流也会产生本地市场效应。而且,它和贸易成本及差异产品的份额正相关,同差异产品的替代弹性正相关。戴维思(Davis)则担心本地市场效应可能会使小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他认为,去工业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制造业发展停滞或出现制造业增长乏力;其次,制造业就业量下降,就业从第二产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者劳动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迁移。本地市场效应影响下的去工业化是指小国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制造业发展会相对停滞,贸易收益降低,使自身福利降低的过程。也可以说,本地市场效应会使大国受益,并将出现一个移民的累积循环过程从而形成空间上的中心——外围结果。这个过程是自我加强的,小国的制造业份额会逐步下降,制造业所吸收的劳动力也会下降。但是,这个过程也并非不可逆的,哈森(Hanson)和钟(x.Chong)、余(Yu)等的研究也表明,所谓的“去工业化”现象并不一定会发生或者要弱得多。在实证方面,戴维思和温斯坦恩(Wein—stein)分离了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得到更显示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哈森和钟检验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不同工业品的影响。张帆和潘佐红根据中国31个省区19个产业的数据,通过考虑类似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方法,分离出资源禀赋和规模效应,发现其中有7个产业有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钱学峰和陈六傅检验了中美贸易产品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认为中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本地市场效应成为了重要的来源。
中国区域产业差距逐步扩大,利用地区的产业平均集中度显示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数据显示,从1980-2005年各省产业集中度,广东省从0.06上升到0.13,浙江省从0.05上升到0.09,山东从0.06上升到0.11,上升幅度都在50%左右,而相对的,东北地区的辽宁从0.09下降到0.04,湖北省从0.04下降到0.03,四川省从0.06下降到0.03,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产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加强非常明显。发生这个情况的原因,不仅应考虑要素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地缘优势等因素,也应该考虑差距的逐步扩大与市场规模差距造成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当面对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和转移,因为东部地区具有更大的本地市场效应,致使产业空间转移会出现较大的粘性。本地市场效应下产生的“去工业化”会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使落后地区产业 发展慢于发达地区,造成地区差异扩大。那么,从现有产业中分辨出哪些产业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特点,对国内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地市场效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在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之外,市场规模或者潜力的影响也会决定产业的分布,根据这种思想可以提供不同政策选择,使区域经济更顺利地发展。本文将首先对产业部门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比较单一省份及在邻近省份影响下本地市场效应的显著程度,说明本地市场效应对国内省份层面生产影响和变化。
二、显示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分析
本地市场效应的提出并非是要否定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理论模型中相对严格的假设,已经忽略了两地区之间的要素差异,但实际中任何两个地区都存在一定的要素禀赋差异,这种比较优势是确实存在的。那么可以说,地区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差异可以来源于比较优势,也可以来源于本地市场效应,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部门中,该部门更具有或更偏向于哪种模式的特点,取决于产业受到两者影响的强度。
长期以来,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中严格的假设条件,难以在实证中分离资源禀赋和本地市场效应,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步出现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文献与方法。戴维思和温斯坦恩(Weinstein)为了验证本地市场效应,发展出一个新的概念:超常需求(tDIODEM)如果没有需求的超常部分,那么区域的产出是按比例分配到各地区的,更大规模的地区将产出更多的商品,按该比例的产出可以被称为分享(sHARE);当专业化加强后,需求异于其他地区的部分可以看做超常需求,由此可以判断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在比较优势占优的情况下,对某种商品的超常需求会引致对进口需求的增加,而在规模效应递增的情况下,会引致该地区生产该商品并增加其出口。运用这样一种思想,可以分离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所以通过一个包含要素禀赋和本地市场效应的方程可以检验这一效应:1)中42个产业中剔除农业、服务业和资源开采业后,选取了19个产业讲行OLS分析,结果加嘉1所示。禀赋的影响。其中,公共事业部门均没有显示本地市场效应,这是在作者估计之内的,因为公共事业部门受到地方政府行政支持,所以一般不会显示本地市场效应。而运输成本较高,规模经济较大是带来本地市场效应的首要因素,它往往集中显示在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可以看出,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是一些特定的行业(如食品、纺织等),这些行业对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敏感,要培育这些产业,必然要着重从培养市场规模人手,增强本地的市场潜力。
那么,更为具体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商品会有更大的本地市场效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哈森和钟给出了答案,认为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较低的替代弹性的商品,会显示更强的本地市场效应。
三、利用中国各省份数据验证H-x命题
哈森和钟认为,采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来验证本地市场效应没有考虑到两者的共线性问题,并且可能会丢失变量。因此,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进行验证。证明在相同的贸易成本下,如果商品显示较高的运输成本,较低的替代弹性,就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j。一般来讲,大国会更倾向于生产较高运输成本和低替代弹性的商品。直观的来看,商品运输成本较高,厂家为节约成本会在更大的市场就近生产,而低替代弹性会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也会使厂家集中。他们还使用了倍差模型(Difference—in—diffrence)来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方程如下:本地市场效应存在并验证其主要存在于高运输成本和低替代弹性的商品中。
中国各省区之间差距日渐扩大,或许来源于规模经济下的累积因果效应。随着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规模扩大,区域之间差距也随之增加。为验证省际层面下的本地市场效应,我们选取了7对省份,分别是(上海、重庆)、(广东、四川)、(山东、江西)、(江苏、吉林)、(辽宁、湖南)、(福建、天津)、(浙江、四川)。)这些省份的GDP比值最大为4.79(山东、江西),最低为1.21(辽宁、湖南),多数为中西部落后省份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间的比较。选择的主要工业产品如表2所示。
哈森和钟利用的商品数据是地区间贸易数据”’,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产业分布,由于难以获取国内省份之间产品的贸易量,所以这里使用各省区的工业产品产量作为衡量的依据,就可以省去有关的距离变量。
利用哈森和钟的思想和模型,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在中国的省际层面上,如果仅仅将市场规模因素考虑在本省范围内,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就应该考虑与邻近省份之间贸易带来的收益,所以应将邻近省区考虑进本省的市场规模当中。
戴维思和温斯坦恩利用引力模型来估计距离的影响,从而将本地市场扩大,获得了更好的检验结果,如果把邻近省区的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去工业化的程度会不会削弱呢?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引力模型,将距离因素引进,这样便可以估计邻近省区对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
通过比较(5)和(7),我们可以发现β1。值有明显的下降,说明在考虑邻近省区效应的情况下会削弱去工业化的进程。所以,在区域政策方面,我们应该在省际规划中充分考虑邻近省区之间的合作,以扩大本地市场规模,使各省区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结论
通过中国省区生产数据对本地市场效应的验证,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省际层面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但在考虑了邻近省区效应的情况下,本地市场效应会有明显的下降倾向。这意味着在充分利用邻近省区市场的情况下,“去工业化”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会弱化。所以消除贸易壁垒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本地市场效应还说明在市场规模扩大、贸易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产业和人力向较大市场规模的区域聚集。因此,如果考虑本地市场效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也许会更进一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弱小省份怎样发展本地区经济,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高运输成本,低替代弹性的商品生产会更多地选择在较大规模区域市场内生产,也许很多的初级制造业并不会如过去所想的那样,随着各种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而转移到落后地区,起码这一过程不会很快就发生。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可能有很多产业会因为这一过程继续滞留在当地,从而影响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则不能获得产业转移带来的福利增加,这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败”的结果。因此,政府应该认识到产业选择对区位的影响,加强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注重本地市场需求开发,整合区域各个要素资源,培育本省的本地市场效应。同时,选择不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突破口。在对落后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进行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注重资金投入的力度与强度,也应积极开拓和培育本地市场,加强邻近省区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市场共享,并从地区政策上致力于消除针对落后地区的贸易壁垒。
关键词:本地市场效应;新经济地理学;去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9-0021-07
当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时候,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区域将获得生产和出口的优势,进而引发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加上累积因果效应的作用,这一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其结果将会扩大区域间差距。这种理论不同于传统贸易和区域理论注重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把地区差距归因于资源禀赋的初始条件,而是更强调通过垄断竞争和运输成本结构性安排,来解释本地市场需求对贸易和产业聚集影响,这种本地效应的存在也为不同规模区域和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地区发展政策选择。
一、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及研究的视角
传统的贸易和区域发展理论是以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为理论基础的,但在很多工业国家,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具有相似的要素禀赋,仍然有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现象发生,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同类商品交换,传统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已经无法给予适当的解释,并且传统的贸易与区域发展理论假设前提是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这与实际相悖。随着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提供了一系列不完全竞争模型。克鲁格曼(Krugman)利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里茨垄断竞争模型,并引入运输成本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描述了一个单一生产要素、两国家、两部门的模型。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初始条件,当发生外部冲击时,如果本国对产品需求上升,本国将相对于外国生产更多的商品,这样就会发生本地市场效应,使本国成为该商品的净出口国。克鲁格曼将这个贸易模型拓展到空间地域并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以解释对产业间贸易和产业聚集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高运输成本会阻止某种产业的地理聚集,但是,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某种产业又会在某一区域聚集,以获得规模效应,这时候本地市场效应就会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包括克鲁格曼等人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把本地市场效应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简述如下:在地域分工条件下,制造业是作为产品制造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出现的。具有较大规模制造部门的区域会生产更多差异化的商品,这也意味着商品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这就是前向联系;相对的,有较大生产规模的区域会给上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这就是后向联系。这种产业关联会加强本地市场效应。在一个只有两个地区的世界中,假设两地区的初始条件相同,随着运输成本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其中一个地区首先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关联吸引相关产业逐渐向该地区聚集,以凭借空间聚集获得规模收益,而累积因果效应的存在会加强这一过程,进而吸引更多的产业向该地区靠拢,导致某种制造业在该地区的地理集中,从而形成中心——外围的地域空间结构。当该地区不断强化其竞争优势时,具有更大市场规模的区域也会因此向劳动者支付更高的工资,那么,当运输成本这样的外部条件进一步下降时,某种产业的转移成本也在下降,当下降到足以抵消本地市场对产业的吸引时,这种产业会逐步向外围地区扩散。
克鲁格曼模型说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在随后的研究中,更多的经济学家在放松假设的条件下更进一步地验证了本地市场效应及其福利含义。戴维思(Davis)改变了农业部门的贸易条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会消失。余(Yu)证明了在差异部门和同质部门的替代弹性有变化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反本地市场效应。一般文献中都假定企业是同质的,即存在相同的成本和收益函数,根据市场规模引入进入沉没成本或规制成本后,奥库伯(Okubo)和瑞贝罗(Rebeyr01)证明了规制成本作为一种离心力会弱化本地市场效应。黑德(Head)和梅耶(Mayer)考察了不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贸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成本之间的单调递减关系仅当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才成立。拉奇(Larch)和托雷蒙德(Toulemonde)研究了跨国公司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拉奇(Larch)证明了在本地公司和跨国公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利润回流也会产生本地市场效应。而且,它和贸易成本及差异产品的份额正相关,同差异产品的替代弹性正相关。戴维思(Davis)则担心本地市场效应可能会使小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他认为,去工业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制造业发展停滞或出现制造业增长乏力;其次,制造业就业量下降,就业从第二产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者劳动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迁移。本地市场效应影响下的去工业化是指小国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制造业发展会相对停滞,贸易收益降低,使自身福利降低的过程。也可以说,本地市场效应会使大国受益,并将出现一个移民的累积循环过程从而形成空间上的中心——外围结果。这个过程是自我加强的,小国的制造业份额会逐步下降,制造业所吸收的劳动力也会下降。但是,这个过程也并非不可逆的,哈森(Hanson)和钟(x.Chong)、余(Yu)等的研究也表明,所谓的“去工业化”现象并不一定会发生或者要弱得多。在实证方面,戴维思和温斯坦恩(Wein—stein)分离了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得到更显示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哈森和钟检验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不同工业品的影响。张帆和潘佐红根据中国31个省区19个产业的数据,通过考虑类似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方法,分离出资源禀赋和规模效应,发现其中有7个产业有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钱学峰和陈六傅检验了中美贸易产品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认为中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本地市场效应成为了重要的来源。
中国区域产业差距逐步扩大,利用地区的产业平均集中度显示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数据显示,从1980-2005年各省产业集中度,广东省从0.06上升到0.13,浙江省从0.05上升到0.09,山东从0.06上升到0.11,上升幅度都在50%左右,而相对的,东北地区的辽宁从0.09下降到0.04,湖北省从0.04下降到0.03,四川省从0.06下降到0.03,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产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加强非常明显。发生这个情况的原因,不仅应考虑要素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地缘优势等因素,也应该考虑差距的逐步扩大与市场规模差距造成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当面对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和转移,因为东部地区具有更大的本地市场效应,致使产业空间转移会出现较大的粘性。本地市场效应下产生的“去工业化”会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使落后地区产业 发展慢于发达地区,造成地区差异扩大。那么,从现有产业中分辨出哪些产业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特点,对国内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地市场效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在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之外,市场规模或者潜力的影响也会决定产业的分布,根据这种思想可以提供不同政策选择,使区域经济更顺利地发展。本文将首先对产业部门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比较单一省份及在邻近省份影响下本地市场效应的显著程度,说明本地市场效应对国内省份层面生产影响和变化。
二、显示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分析
本地市场效应的提出并非是要否定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理论模型中相对严格的假设,已经忽略了两地区之间的要素差异,但实际中任何两个地区都存在一定的要素禀赋差异,这种比较优势是确实存在的。那么可以说,地区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差异可以来源于比较优势,也可以来源于本地市场效应,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部门中,该部门更具有或更偏向于哪种模式的特点,取决于产业受到两者影响的强度。
长期以来,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中严格的假设条件,难以在实证中分离资源禀赋和本地市场效应,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步出现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文献与方法。戴维思和温斯坦恩(Weinstein)为了验证本地市场效应,发展出一个新的概念:超常需求(tDIODEM)如果没有需求的超常部分,那么区域的产出是按比例分配到各地区的,更大规模的地区将产出更多的商品,按该比例的产出可以被称为分享(sHARE);当专业化加强后,需求异于其他地区的部分可以看做超常需求,由此可以判断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在比较优势占优的情况下,对某种商品的超常需求会引致对进口需求的增加,而在规模效应递增的情况下,会引致该地区生产该商品并增加其出口。运用这样一种思想,可以分离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所以通过一个包含要素禀赋和本地市场效应的方程可以检验这一效应:1)中42个产业中剔除农业、服务业和资源开采业后,选取了19个产业讲行OLS分析,结果加嘉1所示。禀赋的影响。其中,公共事业部门均没有显示本地市场效应,这是在作者估计之内的,因为公共事业部门受到地方政府行政支持,所以一般不会显示本地市场效应。而运输成本较高,规模经济较大是带来本地市场效应的首要因素,它往往集中显示在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可以看出,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是一些特定的行业(如食品、纺织等),这些行业对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敏感,要培育这些产业,必然要着重从培养市场规模人手,增强本地的市场潜力。
那么,更为具体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商品会有更大的本地市场效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哈森和钟给出了答案,认为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较低的替代弹性的商品,会显示更强的本地市场效应。
三、利用中国各省份数据验证H-x命题
哈森和钟认为,采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来验证本地市场效应没有考虑到两者的共线性问题,并且可能会丢失变量。因此,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进行验证。证明在相同的贸易成本下,如果商品显示较高的运输成本,较低的替代弹性,就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j。一般来讲,大国会更倾向于生产较高运输成本和低替代弹性的商品。直观的来看,商品运输成本较高,厂家为节约成本会在更大的市场就近生产,而低替代弹性会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也会使厂家集中。他们还使用了倍差模型(Difference—in—diffrence)来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方程如下:本地市场效应存在并验证其主要存在于高运输成本和低替代弹性的商品中。
中国各省区之间差距日渐扩大,或许来源于规模经济下的累积因果效应。随着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规模扩大,区域之间差距也随之增加。为验证省际层面下的本地市场效应,我们选取了7对省份,分别是(上海、重庆)、(广东、四川)、(山东、江西)、(江苏、吉林)、(辽宁、湖南)、(福建、天津)、(浙江、四川)。)这些省份的GDP比值最大为4.79(山东、江西),最低为1.21(辽宁、湖南),多数为中西部落后省份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间的比较。选择的主要工业产品如表2所示。
哈森和钟利用的商品数据是地区间贸易数据”’,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产业分布,由于难以获取国内省份之间产品的贸易量,所以这里使用各省区的工业产品产量作为衡量的依据,就可以省去有关的距离变量。
利用哈森和钟的思想和模型,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在中国的省际层面上,如果仅仅将市场规模因素考虑在本省范围内,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就应该考虑与邻近省份之间贸易带来的收益,所以应将邻近省区考虑进本省的市场规模当中。
戴维思和温斯坦恩利用引力模型来估计距离的影响,从而将本地市场扩大,获得了更好的检验结果,如果把邻近省区的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去工业化的程度会不会削弱呢?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引力模型,将距离因素引进,这样便可以估计邻近省区对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
通过比较(5)和(7),我们可以发现β1。值有明显的下降,说明在考虑邻近省区效应的情况下会削弱去工业化的进程。所以,在区域政策方面,我们应该在省际规划中充分考虑邻近省区之间的合作,以扩大本地市场规模,使各省区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结论
通过中国省区生产数据对本地市场效应的验证,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省际层面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但在考虑了邻近省区效应的情况下,本地市场效应会有明显的下降倾向。这意味着在充分利用邻近省区市场的情况下,“去工业化”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会弱化。所以消除贸易壁垒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本地市场效应还说明在市场规模扩大、贸易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产业和人力向较大市场规模的区域聚集。因此,如果考虑本地市场效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也许会更进一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弱小省份怎样发展本地区经济,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高运输成本,低替代弹性的商品生产会更多地选择在较大规模区域市场内生产,也许很多的初级制造业并不会如过去所想的那样,随着各种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而转移到落后地区,起码这一过程不会很快就发生。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可能有很多产业会因为这一过程继续滞留在当地,从而影响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则不能获得产业转移带来的福利增加,这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败”的结果。因此,政府应该认识到产业选择对区位的影响,加强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注重本地市场需求开发,整合区域各个要素资源,培育本省的本地市场效应。同时,选择不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突破口。在对落后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进行发展规划时,不仅要注重资金投入的力度与强度,也应积极开拓和培育本地市场,加强邻近省区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市场共享,并从地区政策上致力于消除针对落后地区的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