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区举办“教学公开周”活动。我参与了2014年的教学公开周活动,教学《项脊轩志》这篇课文,这是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公开课。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涵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围绕“悲”“喜”二字作者叙写了哪些人和事?通过这些叙写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这是对文章的具体感知,需要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叙述中所隐藏的深情。第三,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悲和喜的?这是从理性层面的思考,从而了解作者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我用两幅对联概括:“事细而情深 ,文短而意长”,“景不必奇谲瑰丽唯幽静能怡性,事无须惊心动魄是真情才动人”。第四,如何理解“悲”“喜”两种情感在文章中的统一?这是对文章主题和内在结构的把握,也是对作者深层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因为教两个班的课,又是面对全区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举办公开课的班讲了一次。公开课正式开始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计划进行。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解决了,很快地找到关键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写作《项脊轩志》的原因。对第二个问题,我预先的概括是:怡然读书之乐,家道中落之伤,慈母早逝之哀,辜负祖母之悲,怀念亡妻之痛。我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然后让学生回答。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早做好了对学生点拨的准备。因为之前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总不能中的,特别是对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开课时心理上也对学生作了定位,并设计了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用来引导。如,“喜”的部分:为什么修葺项脊轩?为什么不另起书房?你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表达作者的喜悦?“悲”的部分:母亲是怎样的人?回忆祖母侧重写了什么?回忆母亲用“泣”,回忆祖母用“长号”,而对妻子却没有直接的词语表现感情,这是为什么?在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时,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推敲字词,品味语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概括得相当到位:“重修项脊轩的读书之乐,回忆母亲时光流逝之悲,回忆祖母功名难就之悲,回忆妻子英年早逝之悲。”当时他的回答引起听课教师的一片惊呼,我也很感突然。虽然和我原来的概括比较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来设计的所谓引导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马上改变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喜’和‘悲’?”在随后阅读和品味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还算顺利,但自己总是觉得不甚理想。
课后,和几位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给予充分肯定,但我总觉得若有所失。其间也谈到一位特级教师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课的事,说他那节课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水平。有一位甚至开玩笑:“特级教师的课不过如此,还不如田老师的课呢。”另有一位说,可能特级教师不了解那所学校学生的情况。这句话,让我刚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另外,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把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正像是一位画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学系统),那么无论是条幅还是长卷(具体的教学内容)他都能根据材料(学生的实际表现)自如地进行创作,这就是我参加这次教学公开周活动后的思考。
因为教两个班的课,又是面对全区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举办公开课的班讲了一次。公开课正式开始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计划进行。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解决了,很快地找到关键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写作《项脊轩志》的原因。对第二个问题,我预先的概括是:怡然读书之乐,家道中落之伤,慈母早逝之哀,辜负祖母之悲,怀念亡妻之痛。我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然后让学生回答。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早做好了对学生点拨的准备。因为之前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总不能中的,特别是对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开课时心理上也对学生作了定位,并设计了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用来引导。如,“喜”的部分:为什么修葺项脊轩?为什么不另起书房?你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表达作者的喜悦?“悲”的部分:母亲是怎样的人?回忆祖母侧重写了什么?回忆母亲用“泣”,回忆祖母用“长号”,而对妻子却没有直接的词语表现感情,这是为什么?在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时,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推敲字词,品味语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概括得相当到位:“重修项脊轩的读书之乐,回忆母亲时光流逝之悲,回忆祖母功名难就之悲,回忆妻子英年早逝之悲。”当时他的回答引起听课教师的一片惊呼,我也很感突然。虽然和我原来的概括比较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来设计的所谓引导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马上改变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喜’和‘悲’?”在随后阅读和品味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还算顺利,但自己总是觉得不甚理想。
课后,和几位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给予充分肯定,但我总觉得若有所失。其间也谈到一位特级教师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课的事,说他那节课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水平。有一位甚至开玩笑:“特级教师的课不过如此,还不如田老师的课呢。”另有一位说,可能特级教师不了解那所学校学生的情况。这句话,让我刚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另外,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把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正像是一位画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学系统),那么无论是条幅还是长卷(具体的教学内容)他都能根据材料(学生的实际表现)自如地进行创作,这就是我参加这次教学公开周活动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