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代的风景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收到一册《老一辈革命家咏晋诗抄》。这是一本好书。应真诚地谢谢“诗抄”的编审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我两手托着“诗抄”,当晚就先从“序”和“目录”深情地浏览了一遍,竟至喜不成寐。恍然忽想到,这本书是反映我们伟大民族的文明史诗,我高兴得很。“诗抄”博大精深,是革命家诗人们用鲜血和生命,不屈不挠地为民族兴亡而呐喊,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得来的诗。
  我敞开心灵,不知疲倦地由往昔至而今,由表及里,由想象到联想。这册《老一辈革命家咏晋诗抄》编得不落俗套。它有回顾、有改革,特别是有开拓、有创新。比如说,每首诗词后面都有“说明”,介绍该诗所诞生的背景意象,并没有像一般诗选那样,用不少文字品尝、欣赏,笔下开花。毛泽东、朱德等几位伟人的诗词,具有高超的艺术性,不但对仗整饬,而且音节铿锵响亮。他们的诗早已对读者有影响。常说“诗无达诂”,对诗词,读者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有解释的自由的,科学、法律定义不允许有两种解释;而一诗多解却屡见不鲜,这既节省了时间,也给读者很大的空间任由浮想联翩、乐在其中。再有一项幽情的创新、开拓,即为对古典诗人和现当代诗人作者,对新诗,对歌谣,对民歌体的诗人,我都真情地给他们带上光荣的桂冠。这荣誉的标志是优秀诗人的光荣。有的歌谣只三两句端详,呼喊也已使得真爱放声歌唱。这一切足以证明此书的编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成员,既是历史的研究者,也是编辑工作的大手笔。
  我还想再唠叨几句。我是山西诗坛、文坛编辑们培养成的一名普通文化人。抗战时期我在晋陕甘等地区中学读书时,亲眼看见过诗人田间用大笔刷的“街头诗”:“狗强盗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来,我告诉你:‘枪、弹药,统埋在我的心里!’”(《坚壁》)结合舒群的《我怀着战士的心》、阮章竞的《秋风曲》,还有不少诗人的作品,如胡耀邦诗的民间形式,看着不少满目琳琅的诗教淳风,我突然想到诗的生活化,诗的人民化。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什么触动深的情,便可成为诗。这一层穿越时代的文化图景,完全可看出广大人民,从回顾中又呼吸到诗与人民打成一片的新风。我记得有句话:“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说喜怒哀乐也人民化。《老一辈革命家咏晋诗抄》的编审、编辑无非也是讲从人民生活出发的人,诗也有它的创造性,有真善美的诗风。
  “咏晋诗抄”中不少的辉煌篇章,从艺术手法上讲,许多好的诗,许多长的、短的诗,我感觉多是即兴口占成的诗。因为感情激动,来不及铺纸弄笔,便即兴口占,率尔成诗。诗人们决不同于那些率尔成篇,却意随言尽的口号而消失。
  “诗抄”刊纳不少五律、七律、七绝等诗章,遵循传统的诗教,讲平仄、讲韵律也是诗发展的极致和最高成就。有的律诗,即便一联中仅有一个两个辞对仗,也应该承认它是律诗,好诗。
  我对古体诗、新体诗的创作、学习仍很肤浅,但对“诗抄”的“咏晋”诗的沃跃气氛很赞赏。这一切都是诗人继承、弘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大大地反映了我们当前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文明。
  2011年11月13日
其他文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有点俗,也有点老,但它却深含哲理,而且也不过时。  想当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人民革命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之时,毛泽东曾大声疾呼:“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共产党人的立场来看,中国社会各阶级可以分为敌、我、友“三群”。毛泽东接着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
期刊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日本领导中国留学生运动。1937年回国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次年被党派往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害,时年27岁。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从阴堂兄处诸多恳求,始得见手谕,
期刊
2011年5月21日,我深为敬仰的陶鲁笳同志告别人世,结束了他颇有作为的一生。首都及山西熟悉他的同志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多次见过他,也有所交往。我的印象,这是一位颇有战略头脑,能够抓住大事,对山西建设卓有建树的人;是一位气质高雅、有深厚人文素养、能够在思想文化界领航的人。人们直呼他为“鲁笳同志”,这既十分亲切,又有某种敬畏。  注重环境保护与修建汾河水库  1953年,陶鲁
期刊
坐落在太原海子边文瀛湖北端的“孙中山纪念馆”始建于1905年,当年名为“劝工陈列所”,又名“劝业楼”。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政变革,陈列山西各种土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意在推广、发展民族工商业。如今,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小楼虽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但却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太原时登临寄慨而铭刻在了太原人民的心头。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秋天来太原的。此时,他已卸去
期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954年10月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到1955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1955年1-9月份的主要工作给中央的报告》后基本结束。这场批判运动因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牵动着学术界的神经。否定和肯定这场批判运动的争论不绝于耳。如认为,这场批判运动是为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杀一儆百”的样板;是对胡适的谩骂;其“
期刊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期刊
2011年6月22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山西省委原第一书记、跨越了95个春夏秋冬的世纪革命老人陶鲁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不幸与世长辞。尊敬的老书记陶鲁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从这位由太行山走出来的历经血与火斗争锤炼的老八路、老干部和老共产党人身上所表现的革命风范、高尚品格、领导才干、创新精神、廉洁作风、学习毅力和他主政山西长达13年之久的光
期刊
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这里是当时的“知识之府”,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一块阵地。中共早期党员沈雁冰(茅盾)、徐梅坤、董亦湘、恽雨棠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1919年初冬,14岁的陈云告别故乡青浦县练塘镇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发行所当店员。在这里,陈云比较集中地研读了一系列马列著作和其他革命书籍。1925年,他参加了五卅运动,同年8月任商务印书
期刊
邹子侃(1912-1932),浙江临安县人。1926年在杭州笕桥农业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校支部书记。1927年被捕,关在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曾组织暴动,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932年2月英勇就义。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昨日大人来此相探,嘱男在彼狗官面前书立悔过书,以求释放出狱。舐犊情深,思之默然。男午夜扪心自问,天良未泯,爱国无罪,今身在缧绁②之中,固不知有何“过”之可“悔”!?
期刊
2012年2月10日,我国新兴版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噩耗传来,我悲痛至极。  力群是国宝级人物,是左翼美术家中硕果仅存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发展史。这个运动的主流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一位文艺家,能够经历左翼初创、白色恐怖、根据地生活、建国风云以至新时期阳光的,并不多见。因而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