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罗战士到人民艺术家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10日,我国新兴版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噩耗传来,我悲痛至极。
  力群是国宝级人物,是左翼美术家中硕果仅存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发展史。这个运动的主流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一位文艺家,能够经历左翼初创、白色恐怖、根据地生活、建国风云以至新时期阳光的,并不多见。因而可以说,力群的创作史,也是一个革命艺术家的奋斗史和成功史。
  与鲁迅结缘,速写鲁迅遗容
  力群的道路是艰险的,也是幸运的,他一踏上艺术之路,就遇到了历史的雷鸣电闪,就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那是1933年的2月,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曹白、力群、叶落发起成立“木铃木刻研究会”并自刻自印了120本《木铃木展》画册,立刻销售一空。“木铃”在杭州话里,有傻瓜的意思。画册的前言说:“以木造铃,明知是敲而不响的东西,但在最后的限度上,我们希望它总有铮铮作巨鸣之一日的。”力群以他的《病》和《生路》而踏上中国画坛。《病》中画了一个形销骨立、神情绝望、病入膏肓的人物,而在另一侧的窗外,则是汽笛震天、夯声砸地的建筑工程。也许此时力群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境。《生路》则是武装反抗的形象,画面最突出的位置,是武装战士持枪出击和投弹的形象。此画刻在1933年,应当是我红军战士胜利打退第四次围剿的画面。木铃社的曹白刻的是《卢那察尔斯基》,叶落刻的是《斗争》,同样锋芒毕露。于是,他们就“被几个佩着‘不郎宁’的狞笑的人带进牢里去了”。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愤然写下“木铃社早被毁灭”的记载。《写于深夜里》则对此事件作了充分展开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包括警察的诘问、三位青年的回答、杭州艺专训育主任的背景、监狱的阴森可怖,以及当时起诉书的内容等。
  出狱后的力群,创作了《采叶》和 《鲁迅像》。画中的鲁迅,短须如芒,握笔如刀,有力地刺向鹰犬走狗,其战斗神韵,得到鲁迅首肯。他在给曹白的信中说:“郝君给我刻像,谢谢!他没有这些弊病(指构图出于拼凑,人物很少生动)。”鲁迅对力群的行踪和创作很关心,他说:“关于力群的消息,使我很高兴。他的木刻,是很生动的。但关于形体,时有失败处,这是对于人体的研究,还欠工夫的缘故。”在另一封信中,则指得更加具体。他说:“郝先生的三幅木刻,我以为《采叶》最好;……《三个……》初看很好(指《三个受难的青年》),但有一避重就轻之处,是三个人的脸面都不明白。”鲁迅的批评,切中要害。可惜的是,力群在鲁迅生前,没有面受教诲,这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鲁迅逝世后,力群与陈烟桥、黄新波、司徒乔等,急往住宅瞻仰,并速写鲁迅遗容。
  南京陷落后,正面抗战中心转移到了武汉,郭沫若成为中央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力群和赖少其、罗工柳、王琦等一批版画家投入郭沫若麾下,成为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的骨干。他们成立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力群为五个常务理事之一。出版了《抗战木刻选集》,举办了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开办了木刻研究班。一时,武汉成了中国木刻家的活动中心。力群以《人民在暴风雨中》《兴安岭风雪》《北战场哨兵》投入抗日洪波曲的节奏中。那时,以杨靖宇为旗手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了东北光复的希望。力群将目光投向东北,投向抗日联军,他创作的《兴安岭的风雪》,黑幕阴沉,风雪肆虐,那里的每一片雪原,每一块石头,都展示着强劲的力度。《北战场的哨兵》,以警惕的眼神,守护着祖国的边地。这时候,力群每一刀刻下去,都弹出雄浑的节奏,这分明是说:中国不能亡!中国不会亡!
  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终生实践“讲话”精神
  1940年,是力群生命史上簇新的一页。这年的一月,严寒冻裂了顽石,但却冻不熄力群心靈的烈火。他和安林一起,由第二战区民族革命艺术院来到了延安。沿着延河,他畅快地呼吸,放声地呐喊:母亲,我来了。
  现代史册中,留下了他在延安岁月的照片。从照片上看,他的帽子弯着沿,眼镜耷拉在鼻子上,眼神里透出了几分豁达,几分幽默,几分潇洒。
  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力群担任了美术系教员,但他从心里说,我是教员,更是学生,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宋侃夫讲党课,他参加了;周扬上艺术理论课,他课课不落;周立波讲“名著选读”,他绝不放过机会。1940年冬天,鲁艺美术系的同学要到张思德所在的那个劳山烧木炭。力群得悉后,立即跟车前往。从光秃秃的延安来到劳山,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满山满壑树木茂密、枝叶婆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使这批搞美术的青年诗性大发。回校后,力群立即创作了《伐木》《运木》《烧炭》等组成的《烧炭组画》。
  从1940年到1942年,力群在延安创作了《饮》《听报告》《打窑洞》《帮助抗属除草》《陕北女孩像》《延安鲁艺校景》等。一时,他艺思泉涌,不可遏止。其中的《饮》,以山西老乡为模特,刻画了一个捧罐饮水的老农形象,那浑厚的臂膀,那粗壮的身躯,那饱经风霜的面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体格美和精神美。
  1941年8月,鲁艺为力群个人,又为他与古元、焦心河、刘岘举办了木刻作品展,赢得了大家的赞赏。黄钢撰文指出,力群这次个展的特色,就是“从凭借报章消息与想象的取材里走出来”,“以他所眼见而且熟知的事物而动笔的”。他“很忠实地对待对象的创作态度,更接近于现实主义的刀触和表现手法”。艾青在《解放日报》上赞扬力群的新作是他“艺术创作路程上的一个主要的迈进”,是“木板上的抒情诗”。
  1942年5月,力群出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听取了毛泽东的讲话。他认为这个讲话是“延安文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他更加自觉意识到,艺术的主体是胼手胝足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那些历来被人鄙视、被人嘲笑的普通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堂而皇之地踏进艺术的殿堂。从此,他更加注重艺术与革命与人民的联系,更加自觉地走民族民间特色之路。他热烈欢呼新兴木刻延安学派的诞生。他创作了《丰衣足食图》,将传统年画的神像格式运用到根据地的新年画中,人物脸上洋溢着作为生活主人的自得与自信;他为文教英雄陶端宇画了连环画,并将其中一幅刻成版画《帮助群众修理纺车》,此中特有的农村生活韵味和人文气息,跃然纸上;他给新秧歌剧《小姑贤》作了五幅插图,这种以阳线刻制的画面受到了群众的酷爱,给了画家从事木刻以来没有过的喜悦和震撼。
  周扬在《延安木刻选集》序言中高屋建瓴地指出,“这一文艺新方向的实践过程是等于社会改造和思想改造的总和。”“我们能够说从《饮》到《为群众修理纺车》的作者,仅仅是由于表现技巧上的转变吗?”他进一步说:“为人民服务必须要和人民共甘苦,深入生活还要具备正视生活的视角,只有在这样情形之下产生的艺术,才能够与人民相结合,才能获得绵延不绝的创造力,饱和着生命的健康的创造力。”
  作人民艺术家,刻不朽版画
  新中国建立后,力群历任《版画》杂志主编、中国版画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为开展新中国的版画事业而辛勤奔走。就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他的书斋名为“怀延斋”,以延安精神投入艺术实践。建国后的17年他创作了《向劳动模范李顺达应战》《毛主席的代表访问老根据地人民》《社干会后》《田间归来》《新媳妇走娘家》《窗外歌声》《抗旱浇麦》等,也画了一些抒情小品,如《百合花》《瓜叶菊》《石竹花》《黎明》《北京雪景》等。在《向劳动模范李顺达应战》中,那些太行山民个个活灵活现,有慷慨议论的,有郑重提议的,有掐指细算的,有详加解释的。他们从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影响下挣脱出来,一脸主人翁豪气,一脸的集体主义新思维,把社会主义对人性的解放活脱脱表现出来。
  1960年,力群到宁夏吴忠市参加整风整社运动,直接接触到如地泉喷涌的生活素材,使他激情难抑,想象飞泻。1962年,他就画出了《雪后》《二月》《少女》《秋曲》《稻浪季节》《耧声响遍黄河岸》《宁夏之春》《春夜》《林茂羊丰》等一批作品。《林茂羊丰》黑白点缀,疏密相间,枝叶婆娑,蝶飞雀鸣,画面朴素而明快,有很强的审美趣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力群成为耄耄老人,但他志气不衰,美趣不减,除了木刻,还画出了一批写意国画,表达出他强烈的人格追求。199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他“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2003年,中国美协授予他“美术金彩奖成就奖”。文化部授予他“造型艺术成就奖”。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力群与《山西日报》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是:1988年3月,他给寄来一篇文章:《我与作家的对话》。在这篇文章中,他批评一位青年作家的小说《永不回归的姑母》,存在着乱伦、色情和放肆的性描写。这些作品“脱离人民”,“对人民失掉了责任心”,“感染了流行性的资产阶级的文学病毒”。因此,他呼吁作家“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这篇文章放在现实的创作背景上,让人更加感到这位左联老战士的嗅觉之敏锐和眼界之深邃。
  从普罗战士到人民艺术家,力群走过的是一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路,一条艺术与革命与人民的结合之路,一条辛勤耕耘、终生不辍之路,他无愧于一个老共产党人、一个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责编 曲星)
其他文献
《党史文汇》从今年第一期起,推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专栏“百年史辨”。这是一个稿件难组、文章难写、学术水平很高的专栏,是一个辨明正误、澄清史实、以正视听的专栏,是为将杂志质量提升到新高地而开办的一个重点专栏。这个极富挑战性专栏的推出,是该刊编者为配合中共党史宣传和党的建设所作的果敢选择,也是他们在办刊上不甘平稳、再攀高峰的突出表现,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应思想交锋的需要而萌生  “百年史辨”专
期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有点俗,也有点老,但它却深含哲理,而且也不过时。  想当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人民革命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之时,毛泽东曾大声疾呼:“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共产党人的立场来看,中国社会各阶级可以分为敌、我、友“三群”。毛泽东接着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
期刊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日本领导中国留学生运动。1937年回国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次年被党派往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害,时年27岁。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从阴堂兄处诸多恳求,始得见手谕,
期刊
2011年5月21日,我深为敬仰的陶鲁笳同志告别人世,结束了他颇有作为的一生。首都及山西熟悉他的同志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多次见过他,也有所交往。我的印象,这是一位颇有战略头脑,能够抓住大事,对山西建设卓有建树的人;是一位气质高雅、有深厚人文素养、能够在思想文化界领航的人。人们直呼他为“鲁笳同志”,这既十分亲切,又有某种敬畏。  注重环境保护与修建汾河水库  1953年,陶鲁
期刊
坐落在太原海子边文瀛湖北端的“孙中山纪念馆”始建于1905年,当年名为“劝工陈列所”,又名“劝业楼”。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政变革,陈列山西各种土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意在推广、发展民族工商业。如今,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小楼虽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但却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太原时登临寄慨而铭刻在了太原人民的心头。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秋天来太原的。此时,他已卸去
期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954年10月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到1955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1955年1-9月份的主要工作给中央的报告》后基本结束。这场批判运动因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牵动着学术界的神经。否定和肯定这场批判运动的争论不绝于耳。如认为,这场批判运动是为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杀一儆百”的样板;是对胡适的谩骂;其“
期刊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期刊
2011年6月22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山西省委原第一书记、跨越了95个春夏秋冬的世纪革命老人陶鲁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不幸与世长辞。尊敬的老书记陶鲁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从这位由太行山走出来的历经血与火斗争锤炼的老八路、老干部和老共产党人身上所表现的革命风范、高尚品格、领导才干、创新精神、廉洁作风、学习毅力和他主政山西长达13年之久的光
期刊
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这里是当时的“知识之府”,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一块阵地。中共早期党员沈雁冰(茅盾)、徐梅坤、董亦湘、恽雨棠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1919年初冬,14岁的陈云告别故乡青浦县练塘镇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发行所当店员。在这里,陈云比较集中地研读了一系列马列著作和其他革命书籍。1925年,他参加了五卅运动,同年8月任商务印书
期刊
邹子侃(1912-1932),浙江临安县人。1926年在杭州笕桥农业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校支部书记。1927年被捕,关在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曾组织暴动,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932年2月英勇就义。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昨日大人来此相探,嘱男在彼狗官面前书立悔过书,以求释放出狱。舐犊情深,思之默然。男午夜扪心自问,天良未泯,爱国无罪,今身在缧绁②之中,固不知有何“过”之可“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