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对学生信息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包括利用及判断媒介信息的能力等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信息化发展时代,凭借青少年对媒介存在新鲜感,更加有目的地接触大众媒体,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应用媒介资源。本文着重研究在逐渐发展中大众媒体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就媒介素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展开探讨,使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成为一种趋势,提高学生的媒介利用能力成为时下主流。
关键词: 信息化 高中语文 媒介素养 学生能力
随着国内教育逐渐引起重视,媒介教育在国内正处于瓶颈时期,一个完整的、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成为主要需求。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结合与推广成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与此同时,国外诸多学校已经形成以媒介素养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为主,涵盖了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广泛层面的教育政策、教学体系,到细节上的师资培养、课本标准,全面给予支持。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尤为明显。采取可行的方式让这种教学模式普及国内学校则变得更有必要。
1.以内涵理解为主,掌握能力为辅
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已经尤为明显,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并准确运用媒介已成为一种基本要求。当代高中生应当拥有媒介素养所要求的面对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创造与生产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以备不时之需。就媒介素养的内涵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素质,正是因为它在信息时代的必需具备性,媒介素养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在校学习所接受的技能培养。正是由于它加深了受众对于媒介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并借此成为信息的主宰者,被看做一种方式。高中生在正确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的同时,以掌握各种信息作为能力,适应时代需求。
2.有原则性地融入,有选择性地结合
为使媒介素养更有利地融入语文教学,在融合过程中需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有利点用于补缺,坚持原则,防止利弊失衡。基于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和与媒介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融合。自历史发展中我们可知,人类的推论媒介近似于一种自身感官的延伸。历史记载,远在仓颉造字之后,信息便从口语传播进入了文字时代。正是基于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人类的文学素养;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机械时代的到来解放了人类感官的限制,将人类的触角从感觉延伸到了新的层次,从简单的符号认知到了影像符号、数字化符号,具备了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多种媒体认知能力。而所谓的多方合作原则,则是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协作,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单调的合作,更多的是教育部门与校方的政策支持与家长的协作,最终使学生具备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源于信息化时代变化多端的社会背景、不断更新的知识贮藏,仅仅拥有多方合作原则尚且不够。而终身学习原则,则是在前一原则上对媒介素养与语文课程结合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改进,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磨炼自身,获益自身,提升自身。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切原则皆以学生为主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贯穿学生的主动性,在语文课程中更多关注学生自我的创造性、学生的领悟和学生的主见培养。用批判精神启迪学生的思想,加强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学生心中的主导作用,即学生主体性原则。综上论述,坚持多方合作原则、终身学习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会是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有力保障。
3.媒介素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现方式
万事皆讲究方法,正确的方法配合人员的努力往往会事半功倍。在媒介素养教学中亦是如此。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新内容的程度是方法好坏的最好佐证。教师在每周的特定时间可以用布置作业、安排分工等方式,让学生准备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资料、文献或者自己制作PPT、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和团队合作等途径,获取对媒介素养的各种观点,然后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媒介知识方面的权威人士作为嘉宾,而参与的学生则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包括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形式。会场应分工明确,有自由讨论环节。在举办主题班会时,以加强学生与其他参与人员的讨论为主要目标。班主任或者主办人员做好各种记录与纠正工作,充分展现出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掌握与不足之处,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感受到素质培养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优越与超越。另外,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媒介素养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在现场设立自由提问时间,用以解答各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记者团记录讲座内容,会后讨论。
4.结语
我们对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表达了肯定的立场与态度,也对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原则要求。通过分析媒介素养的内涵,深层次地阐释了媒介素养教育对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完全掌握媒介素养的能力,将是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在内的多方面努力合作的结果。而有效的方法则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凡卓.走向媒介文化批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反思与展望[J].现代大学教育,2012(3):16-21.
[2]张玲,况瑞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质探讨[J].现代传播,2012,34(4):127-129.
[3]罗生全,欧露梅.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7):23-28.
[4]路琳,闫帅旗.网络媒介情结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3):254-257.
关键词: 信息化 高中语文 媒介素养 学生能力
随着国内教育逐渐引起重视,媒介教育在国内正处于瓶颈时期,一个完整的、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成为主要需求。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结合与推广成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与此同时,国外诸多学校已经形成以媒介素养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为主,涵盖了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广泛层面的教育政策、教学体系,到细节上的师资培养、课本标准,全面给予支持。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尤为明显。采取可行的方式让这种教学模式普及国内学校则变得更有必要。
1.以内涵理解为主,掌握能力为辅
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已经尤为明显,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并准确运用媒介已成为一种基本要求。当代高中生应当拥有媒介素养所要求的面对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创造与生产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以备不时之需。就媒介素养的内涵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素质,正是因为它在信息时代的必需具备性,媒介素养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在校学习所接受的技能培养。正是由于它加深了受众对于媒介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并借此成为信息的主宰者,被看做一种方式。高中生在正确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的同时,以掌握各种信息作为能力,适应时代需求。
2.有原则性地融入,有选择性地结合
为使媒介素养更有利地融入语文教学,在融合过程中需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有利点用于补缺,坚持原则,防止利弊失衡。基于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和与媒介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融合。自历史发展中我们可知,人类的推论媒介近似于一种自身感官的延伸。历史记载,远在仓颉造字之后,信息便从口语传播进入了文字时代。正是基于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人类的文学素养;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机械时代的到来解放了人类感官的限制,将人类的触角从感觉延伸到了新的层次,从简单的符号认知到了影像符号、数字化符号,具备了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多种媒体认知能力。而所谓的多方合作原则,则是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协作,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单调的合作,更多的是教育部门与校方的政策支持与家长的协作,最终使学生具备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源于信息化时代变化多端的社会背景、不断更新的知识贮藏,仅仅拥有多方合作原则尚且不够。而终身学习原则,则是在前一原则上对媒介素养与语文课程结合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改进,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磨炼自身,获益自身,提升自身。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切原则皆以学生为主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贯穿学生的主动性,在语文课程中更多关注学生自我的创造性、学生的领悟和学生的主见培养。用批判精神启迪学生的思想,加强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学生心中的主导作用,即学生主体性原则。综上论述,坚持多方合作原则、终身学习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会是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有力保障。
3.媒介素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现方式
万事皆讲究方法,正确的方法配合人员的努力往往会事半功倍。在媒介素养教学中亦是如此。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新内容的程度是方法好坏的最好佐证。教师在每周的特定时间可以用布置作业、安排分工等方式,让学生准备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资料、文献或者自己制作PPT、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和团队合作等途径,获取对媒介素养的各种观点,然后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媒介知识方面的权威人士作为嘉宾,而参与的学生则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包括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形式。会场应分工明确,有自由讨论环节。在举办主题班会时,以加强学生与其他参与人员的讨论为主要目标。班主任或者主办人员做好各种记录与纠正工作,充分展现出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掌握与不足之处,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感受到素质培养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优越与超越。另外,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媒介素养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在现场设立自由提问时间,用以解答各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记者团记录讲座内容,会后讨论。
4.结语
我们对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表达了肯定的立场与态度,也对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原则要求。通过分析媒介素养的内涵,深层次地阐释了媒介素养教育对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完全掌握媒介素养的能力,将是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在内的多方面努力合作的结果。而有效的方法则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凡卓.走向媒介文化批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反思与展望[J].现代大学教育,2012(3):16-21.
[2]张玲,况瑞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质探讨[J].现代传播,2012,34(4):127-129.
[3]罗生全,欧露梅.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7):23-28.
[4]路琳,闫帅旗.网络媒介情结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3):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