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师需要言传身教,学生需要积极沟通、频繁交流,并与教师产生良好互动。只有这样,高中数学课才会上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阐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方法,以期为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师生交流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为了更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机制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只有将交流与互动深深嵌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这是当代高中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的交流与互动
课前的交流与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数学课开展之前,师生之间进行的显性交流互动或隐形交流互动。所谓显性交流与互动,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概括性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针对性,为他们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提供了平台。隐形交流与互动,相比显性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性较弱,这种交流与互动之于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教师在没有明确课前预习任务的前提下,也许只有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才会主动预习。只有学生与教师产生了思想上的互动,他们预习的才会是同一内容,思考的才会是相似的问题。因此,相比较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显性的交流与互动,明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上更得心应手,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课上的交流与互动
(一)明确课上师生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心理和智力方面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基于这些因素,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弄清楚、弄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机械性接受;甚至有些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课堂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参与性更无从谈起。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首先就应该明确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由他们主导课堂(在这里,课堂的总体开展,教师仍应该是主要负责人,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能动摇的),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问机会,拥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具有更多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适当的手段、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教师的角色,在这里体现为统筹兼备的技能者,他们既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干预,保证课堂的顺利开展,保障教学目标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又要给予科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开展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予以情境化、生动化、有趣化。在情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融入这种情境中,让他们获得“主导者”甚至是“主宰者”的感受。在这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被激发到更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诱发到更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被调整到更佳。在情景教学中,数学教学不应受制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艰涩难懂的概念或是一系列抽象的公式,而应将教学目光放得更长远,将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生动的、能够引人入胜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应在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函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用生活中的购物、租用车辆、入住旅馆时,经营者为达到宣传、促销等目的,而实施的多种付款方案或优惠办法举例;通过多媒体教学或实验教学,提高情景教学的运用率。
(三)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前提。试想,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王者”地位,令学生望而生畏,又怎么谈真正的交流与互动呢?教师总是偏爱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赋予他们更多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而忽略了坐在教室后排的“坏学生”。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活跃班级整体氛围,导致教师只与部分学生进行互动,与“坏学生”交流的机会少,容易诱使“坏学生”“破罐子破摔”,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机会平等、公平参与的课堂是数学教师应该提倡的。在课堂提问上,要体现随机性,即使学生不回答或回答得不正确,也要施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只要给出的答案中有合理的成分,就应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他们尊重,促进他们再接再厉。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必须依照特别的探索方法,这种探索方法是:将交流与互动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课前要交流互动,课上更要将交流与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高中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5.
[2]刘红军.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28.
[3]王文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甘肃科技,2012,04:85-86.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师生交流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为了更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机制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只有将交流与互动深深嵌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这是当代高中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的交流与互动
课前的交流与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数学课开展之前,师生之间进行的显性交流互动或隐形交流互动。所谓显性交流与互动,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概括性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针对性,为他们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提供了平台。隐形交流与互动,相比显性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性较弱,这种交流与互动之于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教师在没有明确课前预习任务的前提下,也许只有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才会主动预习。只有学生与教师产生了思想上的互动,他们预习的才会是同一内容,思考的才会是相似的问题。因此,相比较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显性的交流与互动,明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上更得心应手,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课上的交流与互动
(一)明确课上师生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心理和智力方面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基于这些因素,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弄清楚、弄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机械性接受;甚至有些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课堂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参与性更无从谈起。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首先就应该明确主体与客体的定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由他们主导课堂(在这里,课堂的总体开展,教师仍应该是主要负责人,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能动摇的),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问机会,拥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具有更多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适当的手段、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教师的角色,在这里体现为统筹兼备的技能者,他们既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合理干预,保证课堂的顺利开展,保障教学目标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又要给予科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开展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予以情境化、生动化、有趣化。在情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融入这种情境中,让他们获得“主导者”甚至是“主宰者”的感受。在这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被激发到更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诱发到更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被调整到更佳。在情景教学中,数学教学不应受制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艰涩难懂的概念或是一系列抽象的公式,而应将教学目光放得更长远,将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生动的、能够引人入胜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应在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函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用生活中的购物、租用车辆、入住旅馆时,经营者为达到宣传、促销等目的,而实施的多种付款方案或优惠办法举例;通过多媒体教学或实验教学,提高情景教学的运用率。
(三)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前提。试想,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王者”地位,令学生望而生畏,又怎么谈真正的交流与互动呢?教师总是偏爱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赋予他们更多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而忽略了坐在教室后排的“坏学生”。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活跃班级整体氛围,导致教师只与部分学生进行互动,与“坏学生”交流的机会少,容易诱使“坏学生”“破罐子破摔”,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机会平等、公平参与的课堂是数学教师应该提倡的。在课堂提问上,要体现随机性,即使学生不回答或回答得不正确,也要施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只要给出的答案中有合理的成分,就应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他们尊重,促进他们再接再厉。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必须依照特别的探索方法,这种探索方法是:将交流与互动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课前要交流互动,课上更要将交流与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高中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5.
[2]刘红军.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28.
[3]王文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甘肃科技,2012,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