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会发声的小玩意儿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巴会发声吗?当然会。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到镇江寻找一种叫“太平泥叫叫”的小玩意儿,你就会相信,不起眼的泥巴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宝贝。
  “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江苏省镇江市东乡姚桥镇华山村一种独特的传统民俗玩具,类似于陶笛。之所以叫“泥叫叫”,是因为这种用黄粘泥土捏制,表面呈黑色或酱红色的小东西,可以吹出清脆响亮的哨声。旧时,这种传统而古朴的小玩具,常由华山村艺人们制作,并在张王庙会上出售,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千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现已被列入镇江市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泥叫叫”出现在华山村,离不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华山境内沿江圩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陵底岗地居多,土壤类型以丘陵黄棕壤和黄粘泥土为主。这种土壤质地较细腻,粗砂含量少,粘性大,是制作“泥叫叫”的绝佳天然材料,而且这里的泥土资源丰富,随处可取。
  华山村“太平泥叫叫”历史久远,相传源于南朝,但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民间至今流传着关于张王舍身试水的传说:辅佐大禹的大将张勃率兵至华山村扎营,洽逢华山久旱,饮用水稀缺,张勃便令将士掘井取水,以解民忧。井掘成后,张勃以身试水,亲自试尝,不料中毒身亡,面呈黑色。华山民众深感恩德,尊之“张王”,并建张王庙,为其塑像祭祀。为了永久纪念,华山先民选取当地粘土,仿塑张王形象。后又随形就意,捏塑各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并用发簪钻出哨孔,晾干焙烧,成品出来后,大家发现,成品的颜色竟然和张王脸色一模一样;又在成品上涂复松香,点上颜料。吹起来,声音响亮清越,并能吹出多种哨音。为招张王魂魄,祈颂太平,于是大家就把这种小玩意儿取名“太平泥叫叫”。从此,“太平泥叫叫”名扬天下。
  “太平泥叫叫”的制作工艺原始,每做一个“泥叫叫”成品,大都要经过选泥、取泥、炼泥、捏塑、压印、打孔、晾干、进锅灶用余火烧成、用松香罩、施色等10道工序,通常需花费工匠半个多月的时间。
  制作“泥叫叫”从选泥、取泥和炼泥开始。选用华山村特产的黄粘泥土,最好是取冬天冻过的表层土,用筛子筛选后,加入适量水,涨泡一天,使其组织完全松散,以免形成颗粒小结。然后就是“三翻九叠”——用水调和后的泥土需要经过三次翻面,九次用木榔头重复的敲打捶炼,经过多次的摔、叠、捶、揉之后,泥料中的气体全部被排出,炼熟的泥料才会细腻柔软,不粘手,易于捏塑成型,烧制出的“泥叫叫”也不易开裂破损。
  之后就是制作“泥叫叫”的关键步骤——捏塑。这个步骤,需要艺人充分掌握泥料的特性,将心中所构思的题材,通过捏造、塑型等手法表现出来,不仅需要艺人具有纯熟的捏塑技艺,而且要有创新作品题材的热情及能力。
  把泥料捏塑出基本造型后就是压印了,也就是根据“泥叫叫”塑型及体表特征,利用不同工具压印出不同花纹,让作品更加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压印工具并不复杂,很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像笔管、竹签、发梳、汤勺等都可以成为制作“泥叫叫”的工具。比如,使用笔管一端,可压印出鱼鳞;用发梳压印出鱼鳍;汤勺压印出鱼鳃等等。
  接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打孔,这是“泥叫叫”制作成型后使其吹出响亮哨声的必备工序,而且这个过程要十分细致,否则出了差错,“泥叫叫”就成了“泥不叫”了。打孔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竹签或者发簪。总共需打两组孔洞。一组孔洞是进气腔孔,另一组孔洞是气流运动腔孔。比如,为“双鱼太平泥叫叫”打孔时,首先用竹签或发簪在鱼嘴部位打一组一深一浅的纵向腔孔,然后在鱼鳃部位打一组横向腔孔。这个过程不可用力过猛,须手持竹签对准部位,边往里挤压,边慢慢转动竹签或发簪,保持孔腔内壁光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样,吹“泥叫叫”时,气流在泥塑壁内翻滚循环流畅,发出的哨声才響亮动听。
  晾干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制作工序。“泥叫叫”捏塑成后,通常需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一段时间,春秋天一般15到20天,夏天5到7天,冬天可在阳光下照晒,但要小心,不能冻裂。
  晾干后便是烧制。旧时,都是将晾干的“泥叫叫”半成品,放在农家烧饭用的柴灶灶膛里,利用秸秆余火进行低温烧制。但由于灶膛余火温度低,烧焐时间短,“泥叫叫”不能完全陶化,因此入水易化,跌落在地上也极易摔坏。现在改进了烧制流程和技法,烧制温度达1100℃,使“泥叫叫”完全陶化。
  下一道工序是涂复松香,这道工序难度较大,没有一定技术很难掌控。首先将松香研成细末,在盆中倒入开水,将松香细末按线状注入开水中,松香便即刻成半固体状,将松香迅速捞起,用手掌搓揉成蜡烛状。当“泥叫叫”塑坯在灶膛余火中烧制的温度约达300℃到400℃时就取出,用蜡烛样松香在“泥叫叫”表面熏罩,“泥叫叫”便如张王的脸色一般,呈现黑色。掌握“泥叫叫”的烧制温度是关键,温度高松香便会一阵烟跑了,温度低松香则熏罩不上去,“泥叫叫”表面变不了色。
  最后是施色,按照白、黄、粉红、红、绿、蓝色浓淡顺序,逐步为“泥叫叫”眼、头、羽等关键部位上色。红、黄、绿、蓝是常用色,也是“太平泥叫叫”的基本色调。施色时,先铺底色,然后勾框、填补色块、勾边,最后点绘,渲染色彩。就这样,一件惟妙惟肖的“太平泥叫叫”终于大功告成。
  “太平泥叫叫”家族庞大,家庭成员之多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分支。最主要的成员是昆虫类、鱼类、禽鸟走兽类、多首神兽类、镇江民俗类的“泥叫叫”;然后按照造型特征,我们可以把“泥叫叫”又分为单一造型的“泥叫叫”或者是复合造型的“泥叫叫”;也可以按照“肤色”的不同,分为黑底“泥叫叫”和棕色“泥叫叫”;如果是按题材来划分,就可以分出祈子延寿类、寓意祥瑞类和祛祟辟邪类的“泥叫叫”;要是按大小不同,直接就分为“大泥叫叫”和“小泥叫叫”。大的可以很高大,小的也可以很娇小,最大的“泥叫叫”高达20厘米,最小的仅1厘米或者1.5厘米宽,大小如一粒蚕豆般。
  明清时期,镇江华山村“太平泥叫叫”的制作一般为家族传承模式,上代传下代,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艺人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技艺。捏塑“太平泥叫叫”因为没有定式,各人手法不一,完全靠的是艺人内心的领悟,所以这门手艺完全属于一种意念化、原始化、情感化的手工创作。   民国时,华山村贫困落后,艺人们捏塑“太平泥叫叫”,一是为了传承祖辈们的生活习俗;二是可以在张王庙会上出售,贴补家用。与此同时,随着“太平泥叫叫”捏塑艺人的缺失,在技艺传授上,逐渐打破了“上代传下代,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传承模式。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以来,华山村“太平泥叫叫”传承老艺人有李国英、李莲英、冷长顺等。他们捏塑“太平泥叫叫”虽技法各一,风格迥异,但仍保留了“泥叫叫”的传统造型及工艺特征。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李国英、李莲英、冷长顺三位老艺人皆步入古稀之年,“太平泥叫叫”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窘境。
  但所幸有新一代把眼光投向了这一古老的手艺。家住姚桥镇华山村的蒋信扬,传承了“太平泥叫叫”捏塑技艺。蒋信扬是土生土长的华山村人,今年已64岁了。20多年前,他拜冷长顺为师,刻苦学习“太平泥叫叫”原生态的捏塑技法,尤其对《十二生肖》这一题材倍加青睐,用心钻研,取得丰硕成果。他制作的“太平泥叫叫”《十二生肖》作品,既继承了师傅冷长顺传统的风格,又有所创新,猴、羊、猪、鸡等生肖“泥叫叫”栩栩如生,极具收藏价值,吸引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特地赶来华山村购买。每到华山庙会的日子,总能看到他在庙会上出售自己制作的“太平泥叫叫”的身影。他还把这一门手艺带进校园里,传授给孩子们。现在他成为华山村“太平泥叫叫”民俗文化唯一传承人。
  和他经历不一样的周宝康与“太平泥叫叫”结缘就纯属偶然。2000年正月十五,周宝康同朋友一道去姚桥镇华山村赶庙会,看到在庙会上售卖的“太平泥叫叫”,便被这原生态的、流传千年且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产生了兴趣。于是,周宝康先后登门拜李国英和冷长顺为师,刻苦钻研技艺,捏塑“太平泥叫叫”10余年,其作品不计其数。
  在如何传承“太平泥叫叫”传统民间技艺问题上,周宝康认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已到了发展的瓶颈,面临濒临失传的局面。与其绝种,不如变种,与其固守,不如创新,当然不能丢失“太平泥叫叫”最原始、最基本元素。只有把它做得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才能被大家接受,才能被更多人喜愛。
  怎样做到既古老又现代呢?周宝康在创作时,注重在传承原始制作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捏塑艺术趋于民俗化,融入了当今社会生活。
  “太平泥叫叫”传统的农家柴灶灶膛余火烧制流程及技法,使“太平泥叫叫”不能完全陶化,容易入水即化、跌落即损。为了改变这一缺陷,周宝康特意购买了一台新式烧陶炉,采用电或燃气高温烧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泥叫叫”烧成陶制品,这是“太平泥叫叫”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新。与此同时,周宝康还改进了捏塑“泥叫叫”的泥料选用,将原先的华山村黄粘泥土改用为镇江市南山石缝间的黑褐陶泥。这种泥料,不仅保留了华山村泥料细腻粘柔特性,而且经高温陶化后,质地坚硬,吹哨把玩时绝不会弄脏手,也不易口干舌燥。
  镇江华山村“太平泥叫叫”虽小,却是集历史文化、民间智慧、工匠技艺、民俗内涵、艺术品位和风俗趣味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物,永续传承了华山村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血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吉祥物,承载着百姓感恩太平的美好意愿与梦想,不仅博得民间艺术研究者的关注与珍视,还被国际友人誉为“带来幸福的泥哨子”。
其他文献
滚起来的花灯  说到灯展、花灯、灯谜,我们都不陌生。年纪稍大点儿的人,小时多玩过“滚铁环”,也就是用一个带弯钩的长柄,推着自制的铁环滚来滚去,呛啷呛啷,煞是快乐。回忆起来,其实是“极为无聊的快乐”,但那时玩具极少,这“滚铁环”便是我们最得意的娱乐项目。谁的铁环粗大,谁能玩出新花样,自然会享受到更多的荣耀,深受小伙伴们羡慕。  清明节后几天,我应邀去湖南长沙,原想感知茶乡的春色,结果在长沙县双江镇却
期刊
在周庄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都可以见到“万三蹄”的影子,甚至连空气中都飘溢着“万三蹄”的诱人肉香!来周庄的游客,几乎没有人能逃过“万三蹄”的诱惑!为什么“万三蹄”有如此大的魅力?  “万三蹄”是600多年前大明王朝时代的江南巨富沈万三发明的。沈万三是土豪级的富户,史册有名。有钱人自然就爱“讲究”,连吃的猪肘子做法都与众不同——把一个连皮带肉、连骨带肉的猪肘子收拾好之后,放到开水锅内煮至五成熟后取出,
期刊
巴中皮影是流传于四川省东北米仓山南麓(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据《巴中县文化志》载:地区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戏”。伴随巴山人民走过了上千年的时光,今天仍是巴山人民钟爱的民间剧种。  地道的四川风味  巴中皮影和其他地方的皮影共通点很多,但因为是巴山蜀水孕育出来,自然是属巴山蜀水的性格,于共通之处显示自己的个性。巴中皮影演出使用的“灯腔”是巴山地区地道的民间音乐,历史可追溯到秦
期刊
招待客人,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红白喜事中的一件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湖南省安仁县的农村,娶亲时男方“接生亲”的待客方式就很不一般了。所谓“接生亲”就是指接待陪送新妇娘到男方来的娘家亲人。这种“生亲”是初来乍到的贵客,身份特殊,男方在招待上自然不能随随便便,掉以轻心,所以一切礼节都是按最高待遇安排。  到达目的地后,送亲者并不急着随新郎新娘同时进屋,一般在新郎所在地的村口稍作停留,待新郎新娘进屋
期刊
东台紧邻海边,龙在老百姓心目中可以呼风唤雨,可以上天入地,自然,龙就成为当地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精神支柱。“舞龙灯”在东台城乡各地广泛分布,非常普遍,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有三十多人一起同时舞动的“长龙”,当然也有一个人舞动的“苍龙舞”。而这一次,我们就来体验一番东台民间特有的“苍龙舞”。  苍龙舞流传于水乡时堰一带,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龙舞,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他龙舞的表演者都必须为男性,都是
期刊
[摘 要]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文素质,是适应新时期监狱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归纳等多种方法,从局部到整体对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文素质培养进行研究,对人文素质内涵诠释。通过监狱人民警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得出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监狱人民警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文 ;人文素质; 监狱人民警察人文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
期刊
相信大家对舞狮一定不陌生,印象当中的舞狮,“狮子”形象威武,与真正的狮子气质颇为相似。但总是有例外的存在,例如这只“狮子”,第一眼看到它,我相信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它和威武的“雄狮”扯上关系,可偏偏它就属于南方狮子舞的一种,而且还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  这个“另类”的“狮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就是流行于韶关市乐昌市三溪、秀水、坪石、黄圃等地区的青蛙狮。  单单从它的外貌上看,的确很难把它
期刊
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有幸来到了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叹文明古国古波斯灿烂的文明,感受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伊朗风情。  冬日里的靓丽色彩  伊朗的午后,即使在冬季,太阳丝毫没有吝啬它的热情。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我们来到了奥比扬奈古村。古村位于海拔大约2500多米山脉中间的一个山谷里,拥有4千年历史,村里人仍讲着古老的语言,成为波斯文化的活化石。全村的红色房子与高原风景浑然一体。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依然
期刊
鱼糕是我的家乡江汉平原上的风味名吃。  江汉平原不仅是著名的水稻产区,而且淡水鱼类十分丰富,人们尤其擅长制作鱼肴。特别是住在平原湖区的世代,各家各户都精通鱼糕的制作方法。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请亲朋,丰盛的餐桌上,都备有鱼糕佳肴以示敬意,并有“无糕不成席”、“无席不见糕”的说法。  其实,鱼糕的做法比较简单。只是将鱼肉剔骨后剁茸,掺入鸡蛋、淀粉、白酒等,做糕后蒸熟。切成薄块装盘(碗)再浇上调料
期刊
听到“席床生日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席床过生日还是在席床上过生日?如果是席床过生日,可席床也会过生日吗?你还别说,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就真的有这么一个“席床生日节”。现在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看看“席床生日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说“席床生日节”,首先要从乌石村民的祖先开始说起。相传,乌石村开基祖鉴兴公在元末明初从龙川县高石镇迁徙到乌石村,看到这里的沼泽生长着淡水草,就地取材,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