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时代发展之力,融科技之能,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带着较强的探究欲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畅游在阅读之海中,享受自主“捕鱼”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教学新常态,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给学生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本文基于笔者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注入新的血液,让阅读教学散发活力,促使学生带着较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真正落实“以生为主”。这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助力教师,推动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向前发展。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为阅读找到新的发展途径,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照亮學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之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呢?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实践性极强的一科,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但经研究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依然沿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以我为尊”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成为“一言堂”,看似学生听话、管理优秀,其背后却是以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发展为代价的“令人满意”的教学。
  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旧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尚未建立起来,而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长此以往,教师会将学生训练成为“牵线木偶”,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偶有思考,也是在教师不断的提示下说出的所谓标准答案。这显然违背了新课改和大语文观的观念,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为解开这样的“困顿之局”提供了契机。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心怀大语文观,摒弃传统“注入式”的教育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生为主”,重新燃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学会“捕鱼之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或目标,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构建起新型师生关系,为今后的“亲其师,信其道”打下基础。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可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从而让教学走出“无路”的状态,逐步走向“柳暗花明”。
  二、淡妆浓抹贵相宜
  大语文观下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打破固定的模式,进行灵活教学,从而有效改变课堂结构,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教学内容,依据课堂实际,构建教学新结构和新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进行阅读,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让“以学定教”成为阅读教学的常态
  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定学”为主,学生没有自主学生的空间。为转变这个情况,教师需要以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基点,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前,为了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让学生进行“先学”活动,即进行相应的预习互动。笔者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抗战时期的资料,并带着感情去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着重为学生解决他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笔者利用视频导入,让学生观看与“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白板的丰富功能,抓住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帮助学生集中突破重难点问题,感受五壮士伟大的牺牲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怀。
  2.让“以生为本”成为阅读教学的宗旨
  在大语文观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到阅读学习和互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水平。
  比如,在教《丁香结》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在脑海中再现丁香之美,感悟丁香之美,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查询有关“丁香”的资料图片,并制作出精美的CAI课件,以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中的知识点。同时,笔者基于文本,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并提出问题:“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淡淡的优雅的甜香’是怎样一种香呢?”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但是,很多学生比较胆怯,不好意思举手回答问题,有的甚至惧怕回答问题。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位地位,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若想永葆“青春和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重视探寻“渠之源”,以逐步发现具有生命力的“活水”,促使语文阅读教学中流动着“新鲜的血液”,使其极具“生命力”。
  要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引入生活中的元素,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阅读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在教《穷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当时时代背景下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并通过文章朴实的语言品析人物高尚的品格,学习渔人夫妇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找出相关配乐,将学生带入阅读世界中,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贫苦人家的场景,进而加强对文章中沙俄时代劳动者贫穷、贫困、悲惨生活的理解,学生带着情感融入阅读过程中,自然有好的阅读体验。
  接着,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并将学生所搜集到的有关贫苦人家的资料进行分享。然后,笔者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穷人是什么意思?”“如何表现民众的穷苦?”“为何要写他们的穷呢?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于是,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穷人”的含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并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床头柜”教学模式的桎梏,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开展阅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教学服务,促使学生带着极大的探究兴趣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建构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 牛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6期。
  [2] 吴小春《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作用》,《学周刊》2019年第17期。
  [3] 马国英《让多媒体技术“点亮”小学语文课堂》,《赤子(上中旬)》2015年第18期。
  [4] 李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2期。
  [5] 柯淑琴《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碰撞的“火花”,对现代科学教育机制,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背景,旨在总结反思生活教育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与经验启示,以期教学相长。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中职语文 经验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教师:日常里处处包含生活、处处包含教育,教育的素材和资源来源
摘 要:阅读创造力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阅读能力,读者能够具备阅读创造力,可以说就实现了最高层次的阅读,这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读者能够针对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观点,进而对观点进行不断完善,并自主解决困惑。这样的阅读过程是灵活的,是充满创造性的。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阅读创造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着语文综合
摘 要:我国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记录着我国的历史发展,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经典成为重点开发对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合理引入,可以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有效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较多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未能充分体现出其教学意义。因此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加强对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9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从事学校德育工作二十几年,我一直秉承“求真、向善、至美”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立德树人活动,将“真善美”育人理念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中,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回归教育本质,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真,是一种至纯至美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素质教育中不仅仅要求传授知识,还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在高中阶段,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不仅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以及未来道路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德育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班主任的方法及工作方式都应该更具创新性。本文对班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语文教师要让他们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多读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整本书进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全面了解学习的内容。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探究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实践 有
摘 要:新《课标》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只有在生活中有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不断促进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把握“体验”主体,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激发“体验”兴趣,巧设“体验”情境,拓展“体验”外延,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  关键词:生活体验 良好品德 活动情境  新《课标》
摘 要: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较低的教学效率对有效教学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研究解决方案,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面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三点有益的建议:  第一是要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文字之一,是我们的国粹,是艺术中的瑰宝。然而汉字的学习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学习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还要理解汉字本身的含义,更要区分大量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以及由汉字延伸出的各类词语等。所以说识字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识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提升学生识字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
摘 要:人的认知体系与独立思想人格形成的过程为:事件、现象或思想输入—“咀嚼”理解与内化—语言表达输出。基于此,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这四个维度,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旨归的语文阅读也应当沿袭“阅读—思考—表达”,即“读思达”的顺序。但此过程又必须使教师将教学主体移让给学生,即“师让学”为基础,也即依循“读思达,师让学”的教学模式。对此模式的具体创建当以阅读、思考与表达为支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