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初中函数变化过程的教学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函数变化过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函数变化过程的重要性
  函数是初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难点,学好函数对学好数学起着关键作用。
  函数的本质,是变量x、y之间的动态对应,只有研究它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才能深刻认识“状态”的性质和“状态”的原因,从而全面深刻地认识函数。所以函数教学应该从静的研究过渡到“过程”的动的研究。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开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直觉的形象思维是知识体系建立的基础,例如,函数的性质都是从量的变化过程出发,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数形结合地分析得出的。函数的变化过程对理解函数概念和性质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函数教学的重点应当是研究函数变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 函数问题就束手无策,也是因为他们对函数的变化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加强函数变化过程教学的要求。
  二、以点的运动研究函数变化过程
  初中阶段,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人和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讨论,集合概念初步渗透,变量x和y统一于点(x,y)的坐标之中,为函数的变化过程提供了具体的模型:以动点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轨迹——函数图象,来研究变量变化的过程。
  为了以点的运动来揭示函数变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动的图象的形成过程,教师应该避免课前预先画好图象,让学生看到“死”的图形,只记住它的形状;而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大量作图,从观察图象的变化过程去“发现”函数的性质。
  例如,正比例函数图象,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函数图象,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列表——描点——观察、归纳、指出它的图象是直线——运用直线性质,找作图规律:二是定一条直线。
  若问:取孤立的若干点能否保证结论成立?学生就会对它的图象为什么是直线产生怀疑。因此,只有用运动的点的研究代替孤立的点的研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揭示点的运动过程,反映函数的变化过程。
  正比例函数y=kx(k≠0),当x=0时y=0,x≠0时由■=k(k≠0)可知,变量y与x之比为常数是函数在变化过程中的本质所在,点(x,y)在运动过程中坐标必遵从这一本质规律,这样,当满足条件的点运动到除原点外任意二点M1(x1,y1),M2(x2,y2)时可有■=■=k那么Rt△M1ON1∽Rt△M2ON2,所以∠M1ON1=∠M2ON2,由O、N1、N2共线不难得出O、M1、M2共线。(如图1)。由此既得:凡符合此运动规律的点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运动。理解了这一过程,状态的结论是不难记住的。
  ■
  以后的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都应加强对x,y对应关系的认识,以描点法作图理解点 的运动规律,从而理解函数的变化过程,达到对函数性质及其形成原因的深刻认识。
  三、用过程教学突破函数教学的难点
  二次函数,它的性质以及与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是初中函数教学的难点,突出函数变化过程的教学可以较好地突破难点。
  例如,通过对比y=■x2,y=■(x+3)2,y=■(x+3)2-2三个函数图象的性质,归纳到一般情形,得出函数y=ax2+bx+c(a≠0)与y=ax2(a≠0)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且可以由y=ax2(a≠0)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平移得到y=ax2+bx+c(a≠0)的图象,进而得出二次函数的性质,至于平移规律,是由观察得到的。
  如果把图象平移看作点的运动,在平移之中,图象上各点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可以任取图象上一点为代表来研究图象的运动,最简便的是取y=ax2(a≠0)上的点(0,0),它是抛物线的顶点,由它的运动可以产生一切形为y=ax2+bx+c(a≠0)的函数的图像的抛物线的顶点,由它的运动后的位置:点(-■,■)决定了函数y=ax2+bx+c(a≠0)的性质:最大、(小)值,增减区间等。所以从点(0,0)的运动过程可以看到函数y=ax2+bx+c(a≠0)的一切状态性质。对点(0,0)的运动过程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性质。这一逆向思维过程,由于感性知识的增强,避免了学生只靠记忆判别式来解决问题的单向思维,适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加强正向思维效果,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其他文献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来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者的深刻变革,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必须变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过于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而忽略了教师的合作。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
期刊
一、新课程改革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主解决某个特定的数学任务,核心思想是引导让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  1.学情和教材分析。“圆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后。学习内
期刊
反思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及时反省本节课的效果,总结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一、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独特的风格  教师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如: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
期刊
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化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那么,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后进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何才能转化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长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上缺少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个别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给老师或家长完成任务,学习好不好无关紧
期刊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为了加强表达效果,突出艺术形象,往往使用衬托的手法。我们在学习、鉴赏诗词时,就会发现这种手法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诗歌中,现将这些不同的形式列举并做以简单分析。  1.正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多么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
期刊
后进生,作为老师没有不熟悉的,也是最让人心烦,最让人头疼的。可是后进生真的那么讨厌吗?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我们的老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先看下面几个案例:  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对后进生是这样做的,先暂时降低要求,降到学生能接受的地方为止,从基础抓起,从不急于求成。他从初一收的学生,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别人不要的,可在六年后参加高考时,班上一半的同学可以上北大清华,剩下的几乎都上了本科,这听起来就是一
期刊
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一、音乐欣赏课上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教学设计的欣赏课。教师单一的让学生聆听乐曲,没有师生互动。天马行空的让学生想象,没有设计提问,教师对聆听音乐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吃透教材,教师不知道欣赏乐曲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味的让学生反复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尝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在诸多的讨论和尝试中,确实不乏灼见和高明举措,但是,也掺杂着一些令人不敢苟同,甚至叫人深为忧虑的议论,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隐患。  一、基础知识的教育不能淡化  现在不少人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对看似对立的两个事物的评价往往出现极端化,突出了一方的好处,却把另一方贬得一无是处。现在
期刊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高效。  一、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  1.课堂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  2.兴趣激发中“度”的偏离  3.任务活动设计中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任务的设计不当使课堂活动显得低效,表现如下:(1)任务活动在设计上缺乏可操作性;(2)任务设计缺
期刊
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疑要新,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