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柜子”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买了一个柜子。
  家里已有很多柜子,橱柜、衣柜、书柜、碟柜、碗柜、五斗柜……但妻子还是执意又买回了一只柜子。好不容易在家里找了一个角落,安顿下它。
  我叫不出它是什么柜子,也不知道它能派什么用场。既然已经买回来了,就让它安静地、孤独地、无用地、多余地闲置在它的角落里吧。我心怀不满地想。
  一个月后,也许是一个半月后,总之是那只柜子来到我们家后的某一天,因为寻找某件物品,我翻遍了家里的柜子,遍寻不着,最后,我打开了它。
  我惊呆了!
  我吃惊,不是因为我在它里面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不,我还没来得及翻找呢,就已经被惊呆了。天啊,我绝没有想到,这只刚来我们家不久的柜子,就已经像其他柜子一样,被塞得满满当当。
  我以为它会空空如也。
  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时候塞进来的?又是谁塞进来的?
  更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在里面,找到了我四处急找不着的那件物品。也许,是我自己随手将它塞进了这只柜子?我不记得了。
  我恍然明白,它是一只柜子,它就是盛装东西的,它一直等待被填满。它很快就心想事成,被塞得满满的了。不信你看看你们家,无论你家里已经有多少柜子,当又一只柜子来临后,它很快就会被塞得满满的。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柜子”。
  郊区新修了一条路,很宽的马路,你都不知道它通往哪里,为什么要修它。刚开始的时候,它成了新手练车的好去处。不过,用不了几天,它就会像这个城市的其他道路一样,车水马龙,堵得你喘不过气来。只要是条路,很快就会车来车往。
  好像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块农田或空地,忽然,呼啦啦被围起来了,打桩机开进来了,脚手架竖起来了,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了。只要是块地,都被开发商拿来盖房造楼了。
  只要是个广场,很快就会響起音乐,跳起广场舞;只要是个车位,就会有车你争我抢地停进来;只要是个垃圾桶,很快就会满满的,臭气熏天;只要是场招聘会,就会人山人海……
  工地边上,只要有一小块地暂时还空着,很快就有人来翻土,浇水,栽上青椒苗或西红柿苗,或撒上一把青菜的种子。不出几日,这块空地,就绿油油了,生机盎然了。那个翻土种菜的人,可能是工地上的民工,也可能是附近的居民。
  我喜欢这抹绿色,它让我们在这拥挤逼仄的城市里,呼吸到了一丝自然的气息。
其他文献
媒体报道,已“闭关”休养两年零八个月的故宫养心殿,下周将动工修缮,土木工程预计持续一年多时间。8月27日,故宫博物院给养心殿修缮工程培训合格工匠单位颁发了证书。所有接触建筑本体的工匠都经过严格选拔、培训、考核,取得结业成绩并将“持证上岗”。  曾為“八朝天子寝宫,皇朝权力中枢”的故宫养心殿,历来游客如织、研究者众。故宫博物院在养心殿修缮工程中,一“闭关”就是两年多,其间对参与修缮的工匠进行层层选拔
期刊
排队是一门学问。在排队中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等待,也付出了希望  说到排队,不禁想起我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排队是常事。我经常排队,帮大人排队也给自己排队,习惯于排队也善于排队。排队购物就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包括柴米油盐之内的一切与生活有关的东西都得凭票供应。但手持票据也非随心所欲,想要的东西还得去乖乖地排队,店铺门外顺序列队成了司空见惯的场面。这些排队的印象,你或多或少都还记得些吧?说起来也奇怪,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我写了下雨天妈妈给我送伞的故事:有一天,下大雨,我忘了带伞。放学时,我正发愁,突然看到大风中给我送伞的妈妈在校门口等我。凄风冷雨中,我的心中泛起一股暖流。那篇作文得了高分。但那个故事是我编造的———我臆想出了一个母亲在这种情况下应有的行为与做法。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小学时代乃至中学时代,不知不觉受到这样一种灌输:自己说话做事以及作文,必须先确保意
期刊
清人顾仲先生写过一本《养小录》,记述各类清淡饮食、清甜小吃的烹饪与制作方法,是一本纸页泛黄的古代菜谱。  那么,何为“养小”呢?顾仲先生在书中只字未提,他相信读者的眼力与智商,让大家去查阅考证,或者花心思去想。  儒家圣贤孟子常对学生说一句话:“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孟子轻视煮饭做菜这类一地鸡毛的家务琐事,认为只晓得吃吃喝喝的人,总会被人瞧不起,因为他们会护养小的部分,失去大的
期刊
皇帝也吃小菜?吃。明末清初的宋起凤先生,崇祯年间曾跟着他父亲出入禁苑,颇知宫内事,后来他写了一本《稗说》,在卷四记了一段皇上用膳的事,其中说到小菜:“而民间时令小菜小食亦毕集,盖祖宗设之,所以示子孙知外间辛苦也。小菜如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芦根、蒲苗、枣芽、苏叶、葵瓣、龙须菜、蒜苔、匏瓠、苦瓜、齑芹、野薤等……各以时进,不少间。”这里所说的小菜多是时令野蔬和蔬菜,那么酱腌久藏的小菜是否也入得御口
期刊
因为学画山水画的原因,每到有山有水处,习惯性地要看看山形水态。水似乎是千篇一律的泛波涌浪,山却是千姿百态。看山就是看山石、飞泉、雾岚、庙宇,也看树。看多了,我就发现一种现象:同一树种,山顶的树,树冠宽阔,枝干低矮,像一个个壮实的矮胖子;山腰和山脚的树,却长得笔直高挑,有亭亭玉立、顶天立地之态。何也?  我问学林业的朋友。他说,树木都是喜阳惧风的,山顶的树木光照充足,成长快速,但容易被风吹折,所以就
期刊
生离死别,往往都由命运说了算,能把握的必然的东西微乎其微,所以算命流行了几千年。“来不及”成为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但不是每人都如此清醒,会时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有的还虚度年华打发日子抱怨成长太慢终点太远。  什么“来不及”?愿望和现实存在时空的距离就会让人来不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爱情是这样。流行的情歌中有很多支歌名叫“来不及”的,其中萧贺硕填词的一首这样唱道:“爱得永不止息,爱得狂风暴雨,爱到
期刊
写这篇文章,因为看了汪曾祺老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男孩子与男人之间的情谊,是硬爱,刚烈之间带点半真半假的江湖义气;女孩子与女人之间的感情,则多半柔软得一塌糊涂,仿佛是谁随手种下一株未名花在时光里。  多年父子成兄弟,多年母女成闺蜜。我想这话是不假的。  我妈妈生得很美丽,这么说或许带点鲁莽的崇拜意味,但实际上,这并非只是我以一个女儿的身份轻而易举得出的谬论。她的美并非那种耀武扬威使一切黯然
期刊
拿到汪曾祺散文集《今天应该快活》,我随手在豆瓣刷了一下。刚输入“今天”二字,一个名为“今天也很丧”的豆瓣小组就跳了出来,组员730人。  汪曾祺如果还在,一定理解不了时下流行的“丧文化”。对生活,他总是兴味盎然。他笔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间至味”,也不是什么多新奇的吃食,无非是鸭蛋、豆腐、萝卜、拌菠菜、煮干丝……  他所津津乐道的生活闲趣也无非是唱戏、写字、画画、做菜。出门绕玉渊潭散步,和养蜂人
期刊
在济南玉函北区邮局的斜对面,有一家饺子店。这家店很不起眼,它连个名字都没有,还不靠路,藏在小超市、米线摊、熟肉店的后面。  以前,老板和老板娘都是站在门口包饺子,眼尖的人还能看见。现在,管理人员不让在门口摆摊,他们两口子就退到店里去包了,眼尖的人也看不到了。他们这个店,说是店,其实逼仄得很,就放了几条破凳子,几张破桌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很好,天天忙得两口子团团转。  为什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