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遒劲 气势宏放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天雍,1957年6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導师,日本文化研究学者。1984年获辽宁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士,1992年获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文学硕士,师从沙孟海、刘江教授,2001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998年以来作为日本文部省招聘教授先后十一年赴日本各大学讲学。理论以中日书法比较研究为主,其论著《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荣获2008年度国家“十一五”课题社科艺术基金奖。此外,著有《日本篆刻艺术》《佛教写经》《三笔三迹》等。
  韩天雍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198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沙孟海、刘江、章祖安诸位先生,199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后他又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取得书法学博士学位。
  天雍在篆书、隶书、行书、篆刻等方面均取得相当大的成果,特别是他的大篆和篆刻艺术,尤其为书法篆刻界所称道。
  中国文字及书法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陶文,陶文兼具文字和符号及记号的功能。考古发现,在商代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出现。殷商甲骨文是系统的文字,书写者和契刻者都经过严格的训练。甲骨片的不规整特点,要求契刻者在契刻时进行布局和整体安排,加之契刻的坚硬特点,形成甲骨文独特的审美效果。商周时期的金文,是先书写在模具上,然后和器具一起铸成,这样比直接契刻更加自由,书写特质和特点得到加强。所以我个人认为,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而金文对中国书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雍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追本溯源,从金文入手,他特别致力于西周之大篆的研习,在大篆的创作上取得显著成绩。商代后期和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特别是西周的铭文,文字书法界和历史学界后统一称之为金文,这些铭文是大篆艺术的杰出代表。
  天雍之大篆是在深入研究商周金文审美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将大篆作为自己书法创作的主攻方向,这是他充分认识篆书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意义和艺术特征后的选择。韩天雍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学硕士研究生时,第一次与导师沙孟海先生见面时,在向沙老请教书法风格问题时,沙老告诫他要注重传统,认为书法的风格是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选帖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性情而定。沙老一席话对天雍影响很大。他从小受父母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有较好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知识基础,喜爱古文字,所以他选择篆书作为自己的书法学习和创作的主攻方向,并坚持研习和创作篆书20余年。天雍临写石鼓文《銮车石》《录簋》《害夫簋》《史颂鼎》《哀成叔鼎》等铭文,博采众长,并在临写的过程中吸收各铭文的书写特征。如:临《害夫簋》注重其以方驭圆的结构及匀整遒劲的笔画特征;临石鼓文《銮车石》参照吴昌硕的临写作品,强调浑圆厚实的特点,在章法上则安排得更加规整,整幅作品浑然一体,气势雄健。天雍将临写与创作相结合,一方面他在临写的过程中细心体察被临金文和石鼓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风格融化到临写之中,所以在他的临写篆书中,仍能见到他的章法、结构和用笔特点,他特别强调临写对象的神采和气韵,将临写作品看成创作的重要步骤。
  天雍创作的大篆作品,以古诗词和儒家佛道经典警句为内容,如《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阮籍《咏怀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庸》句等,这些作品我认为最能代表他的大风格。这些作品主要吸收商晚期和西周金文的结体与用笔特点,如商晚期《司母戊方鼎铭》《戌嗣子鼎铭》及西周早期《大盂鼎铭》,参考其象形及点块和起收锋的特点,天雍加以新的创造,将西周早期铭文下笔也用尖笔的写法,改造为下笔多用点,收笔有的保留尖峰,有的在收笔上也运用石鼓文的圆整特点,这样在线条上具有点、尖峰和圆笔等变化,使作品书写显得丰富。天雍也特别注重大篆中圆转和弧线的运用,并与横竖直线运用分局字形有机结合,圆润典雅,庄重华丽,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此外,天雍还吸收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草篆”的笔意,加快书写速度,增加篆书书写中的自由挥写的强度,使庄重雄健见长的大篆具有豪爽泼辣的灵气,增加了大篆创作中的现代元素。他的《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等大篆作品,是目前大篆创作中的上等佳品,为书法界所称道,体现了天雍大篆雄健壮硕与豪放灵巧相结合的风格特征。他近年还尝试吸收草书运笔特点和绘画性视觉特征,创作了草篆性质的《勤能补拙》《厚积薄发》《谐》等,将沉稳的笔划和快速的书写结合,将浓墨线条和飞白的遒劲统一,使作品虚实相生,流转飞动,字里行间蕴含强烈的情感挥发,作品劲健泼辣,气势飞动,并有绘画般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可谓大篆中具有“当代艺术”特点的创新之作。此外,天雍对钟鼎文细劲用笔和长方形结体的小篆形式也加以研究,临写《王孙遗者钟》《秦公钟》,以及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创作钟鼎文联“秦篆汉隶有逸趣,周鼎商彝考古今”,结体细长,用笔流畅,铁线般的线条仍富有弹性,线的表现力很强,犹如细腰淑女,雅韵流美。
  天雍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又投首都师范大学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门下攻读书法学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天雍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在此期间,他特别留心参观博物馆,收集日本有关禅宗墨迹资料,对中日禅宗墨迹进行深入探讨,完成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对宋元禅僧墨迹流派、赴日禅僧墨迹、日本中世禅僧墨迹、禅僧书画艺术特点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本专著对于宗教书画史及中日文化交流等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因此荣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社科艺术基金奖。
  天雍的书法创作秉持沙孟海先生有关向传统和古代书法用力的训旨,从临写金文、石鼓文到汉碑,研究各个时期有关书体的特征,广采博收,扎实锤炼基本功,逐步形成独有的书法创作特点,他的书法临写和创作具有典型的中国当代学院书法的特点。而他的学书研究则厚积薄发,他发表的多篇有关书法文化、书法创作、书法与宗教关系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中日禅宗墨迹研究》《日本篆刻艺术》《佛教写经》等,在有关领域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书法篆刻史论研究的积极成果。韩天雍是书法家,是学者教授,他在书法创作与研究方面均取得优异成果,他正值盛年,相信他无论在书法创作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后续都会有新的重要成果出现。
  作者简介: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工笔花鸟画是在新世纪前后出现于我国美术界的,这一称谓是由之前的“新锐工笔”发展而来,主要是为了强调工笔画在新时期呈现的区别于传统工笔画和现代工笔画的新面貌。以陈林、雷苗、高茜等艺术家为代表,并以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共性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以工笔传统为基础,同时吸纳了一些西方绘画中有别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要素,诸如透视、光影、色彩、构图,乃至创作理念等,使自己的画作既具有历久弥新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以书品论人品,或以人品论书品。“书品即人品”中的“人品”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思想道德品行,还包含着书法艺术家的学识、修养、人生阅历、处世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书品的优劣也不仅仅取决于“人品”,而在于书法家的书写技法及学识素养。我们应客观地认识“书品即人品”,调整好自己的审美观,在艺术创作中把握好“意”与“法”、“心”与“形”的关系,以创作出高度思想
期刊
摘 要:色彩是青绿山水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历代画家将山川自然与自身内在精神体悟相融汇,用色彩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景象。文章从青绿山水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青绿山水从古代到当代逐渐形成的山水画色彩观,同时,对材料工具技法在青绿山水发展中的创新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青绿山水画;色彩;创作;情感  中国画自古就有“丹青”的别称。丹是朱砂,青是青雘,都是中国画中常用的矿物颜料,可见色彩在传统中国画中的发
期刊
摘 要:北大荒版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激荡着革命理想主义的年代。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屯垦戍边,其中部分文艺工作者以版画为载体,将军旅文化与黑土文化交汇融合,描绘北大荒自然风光与下乡青年的劳作与生活,由此产生了北大荒版画。北大荒版画承载着创作者对黑土地浑厚深沉的情感,以乡土乡情为主题,不断吟唱着一曲曲荒原新歌。  关键词:北大荒美术;北大荒版画;美术创作  一 、北大
期刊
摘 要:在大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发展。文章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以小班制教学为依托,将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的模式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提出将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国画艺术赏析公共选修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能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画艺术
期刊
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创作指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以中西方艺术(美术)为线性载体,从笔墨的阐释、时代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来阐述笔墨与时代的关系,结合中西历史案例,探讨梳理当代艺术发展的路径。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作者应着眼于环境、种族等空间属性,将其与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相结合,以创作与时俱进、表现艺术文化思想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笔墨;时代发展;艺术;创新  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
期刊
摘 要:美与爱是一对亲姐妹,她们相偎相依、形影不离。正因为“爱得深沉”,才会有艺术美的再现和创造。大爱正是打开大美的万能鎖,心怀大爱,就会具有“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就会创作出世间最感人动听的乐章和最美最新的画卷。美和爱相伴而行,大美吸引和滋润着大爱,大爱为到达大美的目的地而永不停息地前行!  关键词:爱与美;王学忠;《爱得深沉》  我与河南著名诗人王学忠的相识、相交,算来已有10余年。虽然
期刊
摘 要:徐芳教授是一位有才情有追求又率真的女画家,画面没有浓烈的色彩,而五色俱现,没有勾细酌的物象写真,却深得其意,其作品简雅的审美情趣,面貌清幽、洁净、静谧、恬淡,对我们影响甚大。  关键词:写意;工笔画;徐芳;艺术风格  一、徐芳艺术风格及形成背景  笔者认为,写意性是徐芳教授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写意”,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论,这就与西方古典绘画以“摹
期刊
摘 要:欧姬芙的艺术创作,追寻的是契合她心灵的那种感觉。无论是创作花朵、广漠,还是动物头骨,她都将真我的感受融入作品。不管是放大微观体量,还是削弱和柔化空寂、辽阔和苍莽,她都把领悟到的本真感受,无尽地展现于画中。  关键词:乔治亚·欧姬芙;艺术家;艺术创作  花是什么?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器官,是大自然的天然装饰品,也是人类许多场合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点缀物。画家笔下描绘的花是什么?是具象,是抽象,还是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