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到小镇坐坐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雨天,约上几个“香味相投”的人到那个“桃花源里有人家”的小镇找一份闲情。
  雨是毛毛雨,天空偶尔飘下几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也少了雨中踏春的那份雅兴。一班文友坐在屋里酤了几壶水酒,一边吃着米粉,既醉又饱。喁谈、放歌,忘了功名利禄。
  甘子是个属于那种不爽约的人,每请必到,就是闻到大家坐坐的气息也要打电话来问候一声朋友。我们的县城很小,我住河西她住河东,有一次,下雨天,又是几个雅友相约坐坐,她便骑上电驴子应邀而来。那件紫色的雨披滴着水,风中哗哗作响。河东而河西,一溜烟的便到了楼下,爬上五楼也是“吭哧吭哧”的气喘吁吁,提上李文友工作那个小镇的土特产“同心米粉”,小心藏在雨披里,呵护有加,待会和文友们分享。在群里以“吃货”而著称的她总是喜欢回味饕餮一番、对酒当歌的美好时光,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最佩服是写得一手好诗又能写美文的蒙兄。这个春天里,就是蒙兄牵的线约上大家到李文友的小镇坐坐。他对唐朝女诗人薛涛的“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和诗人王维的“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逢”等隹句颇为欣赏,一路上笑声朗朗:写文章的人,是要点情调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算没有杏花也改下了我們追赶这个奔跑春天那份热情的初衷。
  出发前一天的黄昏,在县里某个部门工作的杨子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她还在挂点村扶贫回城的路上哩,已经过濛江镇,已经到安宁村路段了,想到明天的行程要安排周详一点的。我恍若看到,这个要强的女作家一脸淡定,拖着有点疲惫的神态,身边掠过万家灯火,缓缓移动的天际轮廊线的夕阳。
  协会的秘书长,她总是很忙,丢下家里的大堆事不管不顾,公事闲事雅事一肩挑,老公总是没有丝毫怨言。这次到小镇坐坐,她二话没说,规划好行程,带上她的宝贝相机,带上大伙爬上前往的小车,义不容辞。
  总有一个可以说话儿的地方,有世事冷暖,情感交集,弥散着最柔软的乡愁。与雅友坐坐,个中惬意不仅仅我一人才有,在那个诗情画意的大宋,诗人赵师秀约好朋小聚,“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耳边是潇潇梅雨,青草深入池塘角落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蛙声一片,青砖古宅掩映在淼淼的水墨烟雨中之中。约好的友朋到了夜半还未到,焦躁的诗人拿着棋子轻敲桌面,眼前的青灯过一会灯芯儿就落下一截,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而我们的文友的豪爽丝毫没有当年赵诗人相约的客人没有时间观念,总是一呼百应,难得聚聚嘛!大家都明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那天,我们不是骑驴,而是坐车,左拐右折,走了四十多公里,到了“长在深闺,小家碧玉”的美丽小镇。在路上,清爽的风拂在脸上,我们绽出张张笑靥。就这样,有着共同雅好的人又一次聚在一起了。茶雨微凉,彼此不急不躁,听不到市侩不着边际的吹嘘,也没有虚荣这份菜。
  闲聊中,蒙兄说,某年,我跟数个文友雨天登攀美丽的小娘山仍记忆犹新。藤抱石,同心石,小娘山一景,是电影《刘三姐》里的经典民歌《世上哪有树缠藤》翻版。蒙兄津津有味说着前段时间一位外国青年来到这里向这里一个美丽的姑娘求婚的故事,藤抱石下男女互诉衷肠,海枯石烂。谁都知道,美好的爱情是不要被辜负的。
  酒到酣畅处,微醺之间这个老大哥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小兄弟,人生在世,要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小镇的小酒馆里让我们再次亲身体验到了李文友笔下《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一碗粉的鲜美》那场景的酣畅。
  卖米粉的地方,不是很大,有几张桌子的小厅,十多个平方而已,四五个人围坐,本地产的优质大米与小娘山流出的甘露交融共生出的特产———“风味独特,远近驰名”的同心米粉冒着热气,让人着着实实体验到“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的快感。一位文友是粗犷的汉子,朗诵一个诗人的句子:莫管他。且继续饮酒、谈字,且把粗碗、竹筷看作击节的乐器。想唱时,就吼几嗓子牛歌戏吧,让南方的汉子的旷然溢满小酒馆……
  吃粉充饥是大俗之事,品茗吟诗是一种雅。大俗与大雅却没有相互抑制,而是共融相生。
  在李文友书香四溢、优雅别致的书房里捧着一杯茶静坐冥想,品味与同心米粉水乳交融的际遇和人生感悟。以写日常美食而擅长的甘子百感交集:小时候家里穷,经常饿着肚皮去上学,爸爸拿家里的米兑换成湿米粉,让放学的我带回家,我乐滋滋地拎着,饿到忍不住拈了几块塞进口中,边走边咀嚼,饿极了什么都是美食。谈吐间少了往日辛酸的唏嘘,多了今朝岁月静好的安逸。
  傍晚的窗外小镇宁静悠然,温润的雨天,与君同心相惜。白居易写《喜雨》、王冕写《感怀》、陈玄胤写《初春鹫峰寺送吴非熊之楚》……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这样唱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古诗激扬着文字,散发古意浓郁的清香。鼓劲的现代歌曲最能让人热血沸腾,奋发向上……古与今的交集浸润了文人的字,也浸润透我们的心,洇着这个叫“同心”的美丽小镇。
  细雨霁霁的小镇,春天的分分秒秒都是鸟语花香,都说这里的空气是甜甜的、凉凉的。打道回府,若是镇上的人们在半道说上一句:尊贵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我不会推辞,因为我们惦记着这可口的美食,惦记着这个叫“同心”的人间佳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处暑过后,早晚的天气开始微凉,随着节气的推进,转眼,八月十五又快到了。这时,超市、商场、酒店还有沿街的许多商铺里,早已摆上了长长的月饼专柜,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包装的月饼高高地摆在架子上,营起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这两年,许多消费开始理性回归,月饼也一样。各色卖场里,已寻觅不到天价月饼的身影,包装也难觅奢侈,可是,这并不影响厂家把盒子设计得依然美观大方。似乎,美好的节日,美好的期盼,美好的祝愿都暗藏在
期刊
荷花又叫莲花,是一种冰清玉洁之花。《诗经》中有载:“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这是一种令人仰慕的鲜花,在藤县天平镇新马村的莲塘里就有一池这样的鲜花,这花从古时的五代十国开始一直生长到现在,年年花开有色,散发着馥郁芳香,滋润在莲塘的历史岁月。  七月荷花红胜火,我们越过一弯又一弯的盘山道路,来到了这个一脉环山,三面依水的新马莲塘小村,去追寻那一朵朵开放在岁月的过往今昔中的圣洁之花,
期刊
春天情思(组章)  柳色新  漫步河堤,细数岁月的结绳,心中的小船游弋于春的广阔无垠。  暖暖的阳光,给大地披上金灿灿的长袍。爱的光芒闪烁在山川河谷,在每个角落纵情舞蹈。  阴冷一冬的躯体,被春阳的热度烘烤,血管中奔涌千军万马。  驻足细赏,探秘春风魔术师般的手。  曾在寒风中哭泣的枝条,在春风温柔抚慰下,飘飞的秋千上溢满幸福的味道。  长长枝条上冒出的嫩嫩苞芽,宛若欢快的燕子,轻盈穿行于美丽的原
期刊
最近,搬新居,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二次搬家了。与第一次搬家不同,这次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却有一种莫名的难过和不舍。温馨的房间,朴实的厨房,实用的衣橱家具……还有十几年积攒的老物件和生活点滴。  刚参加工作时,单位有宿舍楼,分配给我一套旧房居住,两房一厅,面积60平米,实际居住面积只有40平米左右,房间都很小,摆放一张床一个小衣柜就只有通道了,厨房和卫生间更是逼仄,一个人住时感觉还是挺“阔气”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心向往,久久不忘。  藤县新马村,浔江边的一个小村落,是名震关外的明督师袁崇焕的故里。当年袁公踌躇满怀赴京赶考时,走的是水路,因而,我们从县城选择了溯江而上。  上天对新马村仿佛情有独钟,浔江水从平南一路奔腾而来,甫入藤县最西端的新马村,就有灵气般地绕了一个大弧,形成了开阔的水面,造就了新马村一面依山、三面环水的独厚之地。  当年,由袁崇焕亲手栽下的大榕树,经历40
期刊
石榴树  在我的意识里,我总认为花草树木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秩序,也最有智慧的生物。它们与大地紧密相连,总是很懂事地按着节令的变化不断变换着自己的着装或者表情,然后又以一种盛大的热情努力展现着自己生命的本色,使得花有花的娇容,树有树的姿态,不动声色间,已是动静圆融,斑斓一片。因而,对于植物,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闲暇的时候总喜欢到大自然里去亲近它们,逛街的时候,也喜欢到花市里去看看。  一次,
期刊
“罗漫山的映山红开了吗?”  “现在开得正好呢!”  “我们去看看吧!”  令人念念不忘的罗漫山在藤县天平镇,因山上的一对接吻石而出名。  这个小镇,在距离藤县县城二十公里处,南梧二级公路自腹部横穿而过。这里,山岭逶迤,云雾缭绕;这里,浔江静静,日夜流淌;这里,屋舍错落,阡陌交通。  春日,我们一行人来到天平镇罗漫山踏青访胜。我们并没有沿着上山的水泥路直奔接吻石,而是在村民林叔的带领下,从名叫高埌
期刊
大角湾,即藤县妇孺皆知的神仙脚迹,位于县城西边不到五公里处,是古藤州八景之一。大角湾的得名,据说是因为浔江到此拐了个弯,犹如一个弯弯的大牛角。  在藤县县城西边的浔江边,有一条村村通公路,蜿蜒地伸向一个叫丽新的小村子,大角湾就在这条路的中段。  无风,无雨,也无太阳,天色是那样的清朗,一切都恰如其分的好。我们这群人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向大角湾进发。我们骑着小电驴,穿过热闹的街市,两旁的民居也渐渐地被我
期刊
“莺啼细雨时,陌上花正好。”从藤县县城去往同心镇的路上,山岭边的桃树枝杈尽是淡红的花骨朵儿,在那似有若无的春风春雨中,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八十多里的路程,便在这无限春景中,也在那不知不觉间,轻柔地从车轮子底下滑过去了。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便扎进了素有“米粉之乡”美誉的同心镇怀抱。小镇四面环山,现代建筑错落有致,田土膏腴。踏上乡间小路,清凉的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青春的脸庞。丘陵坡上,流岚与
期刊
一个周末,牙牙学语的女儿在杂物间拖出一根扁担,摇摇晃晃要学姑姑撩桌子下的玩具。看到这根老竹修制的扁担,我才想起这是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看我“当公家人”时留下的。扁担中间稍宽两头小,通身上下呈扁圆形,颜色微黄,光滑而坚硬,是父亲平时“赶闹子”(赶圩)常用来挑些小买卖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俯仰之间已过二十年了,期间也搬过一次家,我依然没有丢掉这根扁担。触摸这根刻满岁月痕迹的扁担,我内心思绪潮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