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朗朗书声于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高中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及方式,呼吁还朗朗书声于高中语文课堂,提高高中生的朗读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指出:“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特别重视它。”
  然而,高中语文课堂比小学、初中语文课堂要安静很多,往往忽视了朗读教学,使朗读教学变得可有可无。朗读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正逐步淡化,“书声琅琅”已经或正在变成一个只有空壳的课堂词汇。
  其实,好课往往是“读”出来的。特级教师于漪几十年后再回忆两位国文老师朗读诗词的情形,说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培养了她“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传统的朗读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但不应该废弃,反而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还琅琅书声于课堂,让朗读教学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现代教学中,是极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而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历代有所建树的人无不重视朗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这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就“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意义。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有声。”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观”和“操”的实践,语感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注重课堂朗读教学,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进入情境,发展和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如:读《故都的秋》,仿佛走进了郁达夫所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中;读《荷塘月色》要读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读《我有一个梦想》,让自己成为有不屈精神的为民请命的马丁·路德·金。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都是这样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发展和丰富语言大有裨益。
  语感是一种感性经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洪宗礼先生曾说:“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
  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得声情并茂,从中理解掌握词语的含义,达到一定的词汇量,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朗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明其义理,悟其趣味。比如:《雨霖铃》的婉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荷塘月色》的朦胧淡雅,《记念刘和珍君》的义愤沉痛。通过朗读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朗读的艺术效果。读者真正感悟到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反映的情感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朱熹《熟读精思》中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部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里,朱熹所谓“心到”指的便人的思维活动,且“最急”。这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朗读时人的思维是处于活跃状态的。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事实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是让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过程,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审美的过程。例如:指导朗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情节时,注意提示让学生想象、体会王熙凤出场时的精彩描述:人未到声先到、众人屏声息气、黛玉内心疑问及王熙凤穿戴等一系列细节,让学生们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一个聪明放肆、精明干练、乖巧虚伪的形象便呈现于学生们眼前了。
  学生对王熙凤形象的认识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就是对文学形象审美的过程。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是“口”的发音活动,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因此,学生在“读”中悟,在“听”中悟,心、眼、口、耳并用,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认识,自是理解的另一番天地,同时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
  (一)高中语文课堂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高考功利思想、学生自身认知和性格生理、教师自身素质和认识等因素,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注重讲解、分析,而朗读教学正在减少甚至被忽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一是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师和学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朗读,只注重语文考点弄懂练透,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放弃了朗读教学的自觉性;二是课堂教学任务重,教学量大,教师以讲代读,搞“满堂灌”,丢失了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教学训练计划中不列朗读教学,实践中显得盲目、随意,迷失了朗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忽视朗读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二)高中课堂朗读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方式。积累是基础,训练是技巧,朗读是手段。朗读教学必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通过朗读会更深刻地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
  (三)课堂朗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高中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典范性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各种精妙的词语,生动活泼的句式,精彩的语段,文体形式,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语言美的情趣。“教学千法读为本”,这是古代圣贤总结的最佳认知诗书的真理。实施好课堂朗读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是教师应指导有方,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和技能;二是应组织得法,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从而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做准备。
  因此,高中教师有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牢牢抓住朗读这一重要环节,有效发挥其巨大功能。
  三、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因此,让琅琅书声回到课堂,充分发挥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进一步改进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及方式。
  (一)重视指导,多元评价。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是学生逐步积累起来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方法,小到读音,语调、语速的处理,大到全篇课文的朗读指导,可分阶段进行:疏通文义的读法,推理文理的读法,品味意境的读法。循序渐进,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评价上,要作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乐读”,可以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口头评,书面评,师生互评,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二)花样朗读,别样效果。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等等。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课时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就很善于利用朗读代替枯燥的讲解,因为很多时候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比教师单纯地讲要更快地融入课文。如:学习曹禺的《雷雨》、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作品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三)借助科技,创设情境。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朗读教学,多媒体朗读教学的运用,能够以其文、图、声并茂的特点,给“读”注入全新的活力,使学生置身于朗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养成敢于创造性朗读的习惯。在朗读教学中可运用专家的配乐朗读,也可自己配乐朗读,如在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上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朗读《春江花月夜》时配上同名乐曲,《荷塘月色》则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教师认真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准确把握感情基调,更好地演绎作品,感受朗读的魅力。
  (四)参加实践,展示自我。组织参加班级、年段、教研组,学校朗读竞赛,激发竞争意识,鼓励上进;鼓励学生参加有朗诵节目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节日联欢演出),在朗诵中展示自我,成就自我,进而带动课堂朗读教学的实施。
  洪镇涛老师甚至认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朗读为重点,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让朗朗书声重新回到高中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与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洪镇涛.新课程标准观照下的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4.
  [2]朱海燕.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0).
  [3]降军光.浅谈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及应用.教育部2009教师远程培训,2009.7.24.
  [4]文毅.以“读”为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思.教育部2010教师远程培训,2010.8.2.
  [5]迟伟杰.高中语文课堂的诵读教学初探.中小学教育,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童趣、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小学低段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作的可能。  关键词: 儿童诗 低段学生 童心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言:“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建立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科恩伯格(Kernber O)和斯腾伯格(Sternberg RJ)等的进一步研究而发展起来并首先提出的。它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
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初中数学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例题与习题,它们所表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当然重要,但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例题与习题,运用数学方法点拨学生的思维,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一、有目的地安排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适度
摘 要: 本文从柳妈这个底层小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源,初步揭示了他们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吃人的本质。  关键词: 柳妈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阎王 地狱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祥林嫂再嫁,她认为“祥林嫂实在不合算”,她诡秘地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
调查研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我任教综合实践课程以来,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几乎都要应用调查研究方法。但目前学生实施的调查活动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教师的指导缺乏整体感。要通过调查获取真实、客观、有效的数据资料,调查研究方法的设计、计划及操作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形成对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整体认识、客观的判断和合理的理解。  关注细节,意味着指导
摘 要: 本文结合嘉兴学院工科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了目前考核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院校的改革,提出了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工科专业 考核方法  一、引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摘 要: 教师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形式的转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式 多媒体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的性质及任务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具体的课程结构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被学科课程标准取代。那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彰显出哪些
摘 要: 教育的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认真踏实地履行好这一神圣的使命。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作者就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心得,分析了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问题。  关键词: 班主任 宽容心 人格魅力  一、班主任需要有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师要有“乐于奉献,育人不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境界,带着春
摘 要: 有效的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它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负责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英语作业的设计:设计有效的课前作业;设计活动化的课堂作业;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  关键词: 课前作业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  孔子“学而时习之”的论说,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而作业就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我们的祖先吟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的那一刻起,诗歌就以其形式灵活、言简义丰的特点奠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源头地位,几千年来屹立在我国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所以,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课堂上发掘诗歌的艺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