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尽美、尽善”音乐思想探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孔子“尽美、尽善”这一评价,本文着重以复古视角,分别从“美”和“善”进行探析:“美”是人们潜意识中的艺术标准,艺术的展现与人的艺术标准共同形成美的理想;“善”是孔子音乐视角下的政治思想,艺术形式与展现内容相融合,达到和善的目的。本文尝试以孔子视角阐述对《韶》和《武》评价的客观状况,根据史实纵横探析孔子音乐的音乐思想。
  【关键词】 孔子;尽美尽善;音乐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0-0069-03
  一、孔子“尽美、尽善”概述
  “尽美、尽善”出自《论语·八佾》,原文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虞舜时期乐舞,《武》是武王时期乐舞。原文大致译为: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完全好。”针对孔子的这一评价,在音乐美学的视角下,结合典故时代背景,引用两家注解:一是朱熹注曰:“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二是杨伯峻认为“美为声音之音,善为内容之实”。由此可知孔子区别《韶》和《武》的关键是“美”和“善” ①。可见早在春秋时期,“美”与“善”孔子就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定义与区别。孔子的侧重点在哪?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获知,孔子对《韶》乐的喜爱达到了制高点。对于这一观点,历来多种注解有着不同的观点,一是何宴《论语集解》:“周生烈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忘于肉味也。’”是周生烈认为,孔子因为观赏了《韶》,感受其乐之美妙,舞之宏大而“忘乎肉味”。二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在齐国,和齐太史讨论音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多出“音学之”三字。三是朱熹《论语集注》认为,造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结果,主要不在于音乐本身的美,而是他学习太专注了。以上注解虽然观点各异,但潜在的共性是孔子对《韶》的喜爱已达到极致的地步,说明孔子对《韶》的推崇高于《武》。疏知《韶》《武》只是六代乐舞②中的两个,追溯古代音乐史得知,这六种大型乐舞均有各自庞大的音乐体系,然而最为完整、流传时间最长的实属《韶》《武》乐,随着时间推移,直至隋唐时期,各代仍然沿用、演奏改编后的《韶》《武》乐,只是随着朝代需要,失去了它最原始的面貌。由此,进一步挖掘到了这两类乐舞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或者说是“尽美”“尽善”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和古人的一种美学思想。
  至此,本文已大致分析了“美”和“善”是有很大的区别,“尽美、尽善”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于后世的影响和不同学术的推论,哪种更符合当时历史实况,哪家更贴近音乐审美视角,本文暂且不做他论。接下来,本文将对孔子“美”和“善”分别进行阐述,以古代音乐美学视角,浅析孔子当代的音乐思想观点。
  二、“美”是潜意识中的艺术审美标准
  要从古人的视角来看待“美”。古代的“美”和现在人们理解的“美”,是有很大差异,现如今所说的美,是单方面审美,实际是曲解了“美”字原本含义,单从字面上讲,古代“美”字的词性不同,它指代的范围和意思也不一样。《说文》中有以下几种解释:“美,甘也。”引申为凡是好的都是美;“羊大则肥美。从羊大”是体积的大小,以大为美;“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意为主导的就是美;还有“美譱義羑皆同意。”意为美、善意思相同③。从字意的演变可以推断远古时期的人们并没有现在的美学观念,所谓的“美”,实际上是有着社会功能或人文功能的一种表现,可以理解为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对后世的美学奠定了基础。
  孔子评价《韶》《武》的“美”是相同的概念。乐④在历史的变革一直都属于服务于社会的附属品,直至商、周时期,美学的概念才逐渐显现出来。《礼记·乐记》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就是说乐中散发出来的美,根本上讲是起始于人们的内心,古人对好事物的主观意识形态就是他们潜在的审美标准,它的前身如上文所讲,理解为对事物好坏的判断界线。孔子在观乐时主观的意识形态和客观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反映,所说的“尽美”正是如此。在主观意识形态上,《论语·卫灵公》中可见,子曰:“辞达而已矣”。是说语言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意思就算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是形容房屋的美;推知孔子在觀《韶》和《武》后,做出“尽美矣”的一致评价,是出于自己欣赏乐舞时的意识判断标准,这种标准也标志着“美”不再完全依附和服务于社会,从而凸显出了审美的独立性;客观艺术形式相对主观意识形态容易理解,尽美的原因是孔子观《韶》时,被乐的音调、节奏、旋律、场面等艺术形式所感染,乐舞所展现的美,远远超出了孔子对乐的认知,导致主观的审美意识形态受到强大冲击,从而引起了主观意识形态的共鸣,朱熹注“美者,声荣之盛”。杨伯峻认为“美为声音之音”,都有此意,好似乐器的独奏和合奏,给人带来的视听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孔子赞叹“尽美矣”。
  三、“善”是音乐视角的政治标准
  “善”是“仁”的音乐层面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不会真正懂得礼仪和音乐。”这种理解有很大偏颇,是用片面代全面,不能诠释“仁”“礼”“乐”的真正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多少会有些唯心主义色彩。其实在孔子实施“仁政”中,“善”只是“仁”的一种表象,只要回顾历史,就能找出“善”的表述领域。《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意思是“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在大功告成以后才制定乐,在社会安定以后才制定礼。他的功劳越大,他所制的乐也就越完备;他的政治越安定,他所制的礼也就越完善。”正是此意。孔子时期的主张“仁”并不是现在理解的仁爱、仁义、仁德等解释,据杨伯峻先生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纵观《论语》全文,就能发现孔子对“仁”的定义十分宽泛,驳杂,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仁”和“礼”贯穿始终,但每个“仁”表述的目标和意义都有差异。《礼记·乐记》中讲“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意为声音和政治是相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声音,那么《韶》《武》乐中的“善”可以看作是孔子政治思想主张的分支,也就是说“善”也有其政治层面的作用。   “善”包含“美”的审美愉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种可以影响孔子的食欲味觉的美,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精神的食粮。如果说感官上是“美”,那么精神上说是“善”,精神的“善”是通过感官的“美”来获取的。那么就不难理解,孔子主张的“仁”是“礼”和“乐”的主旨,“礼”和“乐”是“仁”不同方向的表象显现。像大三和弦一样,以主音1为基准,向上构成音程三音3和五音5,三音和五音在和弦中分别是对主音1不同程度的解释和表现,同时三者相辅相成才能稳定之至,当三个音同时响起,就像乐队演奏时的情感、音乐、表现形式同时迸发,给观众展现出三维立体的音乐形态,那么“善”是包含“美”的美学观点,这与上文中的“美”相同。
  “善”是“美”的艺术内涵。西周初年制定的雅乐体系,从音乐角度上看,它是音乐中的一种题材,历史上被重视的原因是雅乐和当时的律法、礼仪共同构成了统治阶级的内外支柱。《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颜渊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实行夏朝的律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武)》;舍弃郑国乐曲,远离谄媚之人。郑国的乐曲很淫秽,谄媚的人很危险。”郑音是当时的新音乐,是郑国风俗,每年三月年轻男女在溱、洧两河之上,嬉笑欢乐,互赠香草,以示爱情。象征自由,不拘政律。孔子认为“乐”有教化心性的作用,礼乐的社会功能对国家的盛衰有决定性作用。反对“郑音”是因为它的内容不符合仁政,从根本上对国家的统治是有害无利的;在《论语·阳货》中又这样讲道:“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意思是“憎恶紫色夺去红色的光彩和地位,憎恶郑国的乐曲淆乱典雅正统的乐曲,憎恶用巧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可见孔子对它已然达到了憎恨的程度。对郑诗《关雎》 ⑤的评价却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⑥可见孔子认为放荡淫乐的音乐能乱人心性、混淆主次致使國家走向衰亡。也就是说在孔子“德为先”的思想主张中,一切艺术行为只要符合政治标准,就可被认为“善”,本文称“善”是孔子音乐视角下评价的《韶》《武》乐,“善”是孔子音乐视角下的政治标准。
  四、“尽美、尽善”纵横探析
  《武》乐或许胜于《韶》乐。孔子对《韶》做出“尽美、尽善”的高度评价,对《武》的评价则是“尽美,未尽善”,这并不是说《武》乐不如《韶》乐,相信孔子本意也不是针对乐舞本身。可以从孔子的音乐水平和《韶》《武》乐在当时的状况来进行分析。
  首先,孔子本身对乐的研习,已经达到了精通的地步。从“孔子学琴与师襄子” ⑦的故事中,不仅看到孔子对音乐的刻苦钻研精神,而且大致了解到孔子在当时的音乐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论语·八佾》中也可看出孔子对乐的理解程度。子语鲁大师乐⑧,曰:“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已成。”意思是“奏乐的过程是可以明白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洪亮而优美,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随之振奋,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直至演奏结束。”这是孔子在给鲁国乐官讲述如何演奏乐的章句,也是孔子对乐进展的分析,说明孔子当时在音乐界的地位和审美水平也是相当之高,甚至超越了鲁国乐师。
  其次,从史实中对比音乐状况可知,虞舜时期的《韶》乐主要演奏乐器是萧,故原名称为《萧韶》,因舞蹈有九次变化又名《九辩》,歌曲有九段,又叫《九歌》。从乐器种类、乐舞形式、情感内容可能是较为单一⑨,只是变化和场面比舜之前的乐要复杂和新颖,再加上舜时期顺应时代的禅让制度,让人们认为《韶》乐舞宏大,内容和谐,然后“尽美矣,又尽善也”。可能《武》相比《韶》内容要更加丰富,再者,相比舜时期,周时期的音乐发展更为全面,乐器也已达到一定数量的类别,乐律也相当完善,在孔子对宾牟贾 ⑩评价《武》时,分别从乐律、舞蹈、场面、内容甚至演员姿势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让人们了解到《武》乐比《韶》乐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未尽善”的缺憾在于《武》乐是展现武王以武力夺取统治地位,虽在当时符合民众向往,但武力终究不是“仁、礼”之举,所以“善”可能是“仁”在音乐视角方面的一种解释,才有了孔子的“未尽善”的评价。
  所以本文认为,孔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可能并非认为《韶》不如《武》,而是《武》可能更胜于《韶》。如果说《韶》乐胜于《武》乐,那有很大可能并不符合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通过对这一评价的纵横分析,笔者大胆设想春秋时期的音乐虽然显露出它特有的独立性,但终究是不能完全脱离政治,孔子的审美标准实则是以乐的“美”,这一潜意识中的艺术审美标准来唤起听者心性中道德与社会层面的“美”,使二者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贯通,从而达到“善”的教化目标。如果没有“美”的显露,“善”的内涵难以被感知和推崇,单纯只有美,则又容易背离“美”这一范畴被定义时的初衷。?
  五、结语
  从孔子“尽美、尽善”的音乐思想中可以看到,“善”需要“美”,即音乐中蕴含的内容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展现出来,是要充分体现出内容与形式、审美与社会功能的统一。因此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使观者的情感与之融合,使心灵得到洗礼,还可以发挥他的人性教化功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善,从而引发思考,这便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这一乐教思想于今时今日依然值得被重视与应用。
  注释:
  ①说文解字中有“美”和“善”同意,都是“吉、好”的意思,本文取不同意思。
  ②一是《云门》,为皇帝乐舞;二是《咸池》,为唐尧乐舞;三是《大韶》,为虞舜的乐舞;四是《大夏》,为夏禹的乐舞;五是《大濩》,是商汤的乐舞;六为《大武》,为周武王的乐舞。
  ③譱(shàn);羑(yǒu)地名,进善也。从羊久声。文王拘羑里,在汤阴。羊在古代代表吉祥,这四字都由“羊”组成,四字作“吉祥”之意,后来将其作“好、善”来讲。   ④《韶》《武》是古代大型乐舞,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诗词等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不能用现在讲的“音乐”一词涵盖,故此单作“乐”字。后文出现的“乐”字也是如此,不再做注解。
  ⑤《国语·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描写青年男女恋爱的情歌诗句。
  ⑥《论语·八佾》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⑦孔子跟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三次让孔子学习新曲子,孔子都认为自己没有达到音乐本身的境界,最后终于悟出音乐的精髓,令师襄子刮目相看,佩服之至。
  ⑧语;对;大:读tài从“太”;太师:乐官名。鲁大师乐:为鲁国服务的至高乐师。
  ⑨现如今人们对《韶》的理解只能从很少的史料记载中进行分析,本文仅从历史上乐器数量、种类、乐律、舞蹈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而得结论。
  ⑩《礼记·乐记》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
  ?本文倾向于《武》乐可能胜于《韶》乐这一看法,因为在这一时期,想要以美学视角看待乐,就不应带着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它所展现的内容是否有它政治作用,或許伟大的孔子自身也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不能这么说,因为这有悖于儒家思想主张。
  参考文献:
  [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魏)何宴,(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8]王梦鸥.礼记今译今注[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9]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0.
  作者简介:
  高杰,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音乐史。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也流传了很多不同的诗歌门派。而李商隐,就是婉约派的著名人物。他是唐代有名的诗词家,有很多爱情诗词也是千古传唱。在他的诗词中,读者能感受到凄美的爱情情景,悲伤的情绪被传达得栩栩如生。他不仅仅是在意识上表现爱情的朦胧,还会描写一些动物,引经据典,甚至是通过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艺术的表现上,更加引人入胜,激发共鸣,又因为词句优美,对仗工整,对现代的情
期刊
【摘要】 通过增减调序、用典、比喻等语言特殊化处理以及以情为主导的逐浪式层次结构,本诗调遣平常意象让内容开合自如、情思意蕴激荡其间,体现太白雄健飘逸之风。  【关键词】 意象;简约;陌生化;法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04-02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
期刊
【摘要】 刺绣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刺绣又被称为针绣,俗称“绣花”,就是用绣针引着彩线,然后将设计的花纹刺绣在织布上,刺绣运针于纺织品上,用绣迹来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图章为扁平化的图形表现方式,在通过对刺绣图章设计在青年群体的调查和了解后,围绕地标和风景为题材的刺绣图章设计进行的美术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责任感和热爱家乡之情。  【关键词】 刺绣;图章设计;美术课程  【中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哈萨克族装饰图案为研究对象,思考图案纹样背后的哲学问题,即艺术与人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图案纹样与自然、宗教、信仰、文化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图案所蕴含的哲学内容。只有将图案内含的中西方艺术哲学理念理解透彻,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发扬哈萨克族图案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 哈萨克图案;民族艺术;精神显现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写了一个工业高度发达且物质生活十分富裕的未来世界。表面看来新世界安定富足,然而它扼杀个性与自由,是个不折不扣的“反乌托邦”。故事中,赫胥黎刻画了服从社会、质疑社会与积极反抗社会的几类人,他们的命运在这个极权统治的社会中交织碰撞。本文将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切入点,以心理学为视角,对《美丽新世界》中的两位重要角色进行行为分析与人格解剖,以此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缘何想要
期刊
【摘要】 汪曾祺的作品代表着新时期文坛的散文化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充分感到一种散文化,写作手法既清新又淡雅,让小说里面充满了自由,慢节奏和散漫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清新的风气。与他人不一样的人生经验使汪曾祺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方式都较为独特,大概这散文化的风格是汪曾祺故意形成的,因此他的小说因为采用的是散文化的形式,这样的创作方法就没有了情节负荷,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本文探究的就是
期刊
【摘要】 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杰出代表。他也是一位抒情诗人和伟大的画家。他将诗画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使名家诗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他以才华、优雅、孤独而闻名。王维诗歌的永恒和空灵特征是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它点明了诗歌韵律的非同寻常,有其独特的意义值得在充满禅意的文本之外追求。北宋末年,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也说过,摩诘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评价中和贴切,皆点明王维的诗歌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期刊
【摘要】 《浮士德》和《红楼梦》这两部同样伟大的人类文学遗产在思想和艺术上遥相呼应。本文旨在从中西文学合观参照的维度上,以文本分析为切入点,对两部作品主人公的人格结构进行比较剖析,进而扩展到中西方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从文本的对话、主体(人物)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三个层面,探讨跨文化语境下《浮士德》与《红楼梦》的异质同构及其文化蕴含。  【关键词】 《浮士德》;《红楼梦》;异质同构;文化蕴
期刊
【摘要】 在俄侨作家中,瓦列里·别列列申是重要的代表,其诗歌中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但在中国对他的介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当仔细研究。通过对别列列申的生活经历及代表译作对其译作集《团扇歌》进行了语言运用分析及意象分析:从别列列申本人的中国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古诗的认知过程、译作的具体诗体风格及成因、意象、手法等角度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对俄罗斯侨民文学的认知,提供观察中俄文化的新视角并为文化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研究》一书中所关注的家庭伦理剧发展演变的独特视野视角出发,认真梳理和构建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演变脉络,对比新世纪前后中国家庭伦理剧在文化内涵、时空关系、美学风格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总结提炼出新世纪中国优秀家庭伦理剧的共性和特征,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努力呈现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从而坚信只要有电视剧存在、只要有家庭存在,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