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活动。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若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家庭和学校要默契配合,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让高质量的家校合作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互联网+”构建家校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容忽视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并且成为了时代的趋势。各种网络平台例如APP、微博、多媒体等等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更为教育事业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近年来,APP、微信、微博等平台技术不仅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更是将范围延伸至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上,使得家校合作日益紧密。这些家校合作平台主要是在以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第三方平台支持下,集班级管理、资源共享和家校共建为一体的合作管理模式。这些平台方便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及学习状况。
例如最常见的平台——微信。教师与家长们建立一个微信群,每天都可以在这个群里发一些学生的情况,比如课堂表现、小测成绩等,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小到班级管理问题,大到一些教育模式,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家长也可以各抒己见,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每周都可以在微信上进行“视频家长会”,目的是总结学生一星期的学习成果和出现的问题,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或者进步,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家长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交流APP或者微博等交流平台,将学校发布的制度和近期的活动计划、安排发布到平台中,方便家长获取第一手资料,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APP平台的设置中,要对教师的个人生活和休息时间进行保护,在教师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设置消息免打扰,消息可以储存但不会提醒,充分尊重了教师的隐私,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态网络。
“家长志愿者”共筑家校联盟
“家长志愿者”也可以称之为“校园护花义工”,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家校合作的代表方。每个班级中都会选出1~2位家长作为家长代表,代表其他家长们与教师和学校进行沟通,协助学校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特殊的群体成为了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是家校良好互动关系的推动力,也是维护家校合作的守护者。
例如,学校在组织“认真学本领——小小糕点师”的主题活动时,小明的父亲和小红的母亲恰巧都是糕点师,学校就可以邀请这两位家长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也就是“家长志愿者”,再邀请小华的母亲(全职太太)作为活动的策划人和纪律委员,这三位家长和教师们一起商量活动流程和具体规则,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再如,学校组织学生们去旅游,教师可以邀请1~2位学生家长担任“志愿者”,帮助教师清点人数、安排伙食、照顾学生等,有的家长在汽车租赁公司工作,可以让他们帮助安排车辆等,家长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无形中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推动了家校合作的实施步伐。
“一二三五”迈开家校合作步伐
“一二三五”是一套为了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创设的家校共育模式。将一套长效机制、两支队伍、三级家委会和五大课程汇聚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共育体系,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方案,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推动了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
例如,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家长走进学生学习的地方,和他们一起上课,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无形之中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在开放日,学校还会邀请一位家长参与“家长讲座”活动,即让有某项专长的家长为学生进行演讲。比如,小明的母亲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学校可以邀请她为学生讲解服装设计的奥秘(服装款式、设计元素、布料材质、颜色搭配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直到会议结束,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举行一些亲子活动,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敬老院送温暖、孤儿院志愿小组、植树;社会实践类活动:卖报纸、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生活类活动:烘焙、野炊、农家乐等,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都是为了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拉近家校之间的关系。学校还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教家长如何读懂学生的心理,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
“互联网+”构建家校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容忽视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并且成为了时代的趋势。各种网络平台例如APP、微博、多媒体等等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更为教育事业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近年来,APP、微信、微博等平台技术不仅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更是将范围延伸至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上,使得家校合作日益紧密。这些家校合作平台主要是在以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第三方平台支持下,集班级管理、资源共享和家校共建为一体的合作管理模式。这些平台方便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及学习状况。
例如最常见的平台——微信。教师与家长们建立一个微信群,每天都可以在这个群里发一些学生的情况,比如课堂表现、小测成绩等,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小到班级管理问题,大到一些教育模式,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家长也可以各抒己见,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每周都可以在微信上进行“视频家长会”,目的是总结学生一星期的学习成果和出现的问题,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或者进步,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家长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交流APP或者微博等交流平台,将学校发布的制度和近期的活动计划、安排发布到平台中,方便家长获取第一手资料,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APP平台的设置中,要对教师的个人生活和休息时间进行保护,在教师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设置消息免打扰,消息可以储存但不会提醒,充分尊重了教师的隐私,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态网络。
“家长志愿者”共筑家校联盟
“家长志愿者”也可以称之为“校园护花义工”,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家校合作的代表方。每个班级中都会选出1~2位家长作为家长代表,代表其他家长们与教师和学校进行沟通,协助学校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特殊的群体成为了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是家校良好互动关系的推动力,也是维护家校合作的守护者。
例如,学校在组织“认真学本领——小小糕点师”的主题活动时,小明的父亲和小红的母亲恰巧都是糕点师,学校就可以邀请这两位家长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也就是“家长志愿者”,再邀请小华的母亲(全职太太)作为活动的策划人和纪律委员,这三位家长和教师们一起商量活动流程和具体规则,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再如,学校组织学生们去旅游,教师可以邀请1~2位学生家长担任“志愿者”,帮助教师清点人数、安排伙食、照顾学生等,有的家长在汽车租赁公司工作,可以让他们帮助安排车辆等,家长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无形中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推动了家校合作的实施步伐。
“一二三五”迈开家校合作步伐
“一二三五”是一套为了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创设的家校共育模式。将一套长效机制、两支队伍、三级家委会和五大课程汇聚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共育体系,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方案,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推动了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
例如,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家长走进学生学习的地方,和他们一起上课,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无形之中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在开放日,学校还会邀请一位家长参与“家长讲座”活动,即让有某项专长的家长为学生进行演讲。比如,小明的母亲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学校可以邀请她为学生讲解服装设计的奥秘(服装款式、设计元素、布料材质、颜色搭配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直到会议结束,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举行一些亲子活动,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敬老院送温暖、孤儿院志愿小组、植树;社会实践类活动:卖报纸、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生活类活动:烘焙、野炊、农家乐等,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都是为了拉近亲子关系的同时,拉近家校之间的关系。学校还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教家长如何读懂学生的心理,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