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像花儿一样努力绽放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so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荣,一个很普通的名字,普通得就像她的人一样。然而,在百度里输入“薛荣”两个字,关于她的信息便一下如潮水般涌现:“优雅手模”,发长一米五、接过多个洗发水广告、爱穿旗袍的“优雅女人”,无数孤儿和残疾人的“薛妈妈”,河南省十大女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15年前,她白手起家创立了郑州第一家保洁公司。如今,她麾下公司的业务已经做到全国27个省市,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的一家。薛荣的创业故事,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九次创业失败
  薛荣祖籍江苏,生于西藏军营。父辈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经历以及她自小在军营长大的生活,使薛荣很早就养成了不怕吃苦、永不放弃的性格。
  1981年,薛荣从重庆大学毕业后,随丈夫到河南工作,被分配到了黄委会设计院。很快,她年纪轻轻就被评为工程师,还当上了招待所副所长。然而,这个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的职位很快让薛荣感到厌烦,因为死气沉沉的工作氛围和她的个性相差太远了。薛荣决定走出去独立闯一闯。1989年8月,郑州格林兰大酒店招聘客房部经理,31岁的薛荣偷偷报名应试,没想到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应聘成功。
  尽管当时已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但薛荣一边工作,一边还在电大学习企业管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酒店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裁员。一天,总经理叫薛荣拟一个客房部员工下岗的名单,薛荣把300多人的情况挨个考察了一遍,最后交给总经理的名单上只有一个名字:薛荣。
  当时她想自己还有一些能力,如果下岗,应该能找到新的工作,而有的同事可能就比较困难。但没想到的是,大半年过去了,她到多家单位应聘,皆因年龄偏大而被拒。薛荣一咬牙,决定自己创业。
  恰巧此时有个朋友告诉她,某钓鱼村有1000亩土地对外承包。想到能干一番事业还能立马当经理,薛荣立即接下了。
  在承包鱼塘时,最棘手的问题是与当地村民的关系。村民们常来“借”渔网、增氧机等设备,而且总是有借无回,不借就有人前来寻衅滋事。薛荣焦头烂额地忙碌了一年时间,不仅没赚钱,反倒亏了好几万。幸好,了解到市场上宠物狗十分抢手,她养了300多只小狗,小赚了几万元。正想放手大干一场时,狗市突然暴跌,只好作罢。之后,薛荣还生产过保健品、做过产品代理,两三年里尝试过9次创业,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大学毕业时,薛荣曾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句雄心勃勃的话:“不做成一件事死不瞑目。”但后来生活告诉她,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薛荣向记者坦言:“做第一个事业是为了梦想,第二个是为了梦想,到后头哪有梦想?就是想赶快挣钱给人还了,那都是借亲戚、朋友的钱!”
  
  伺候婆婆发现商机
  1993年,婆婆突患肾衰竭,生命垂危,而当时丈夫远在美国留学。为了不影响丈夫,薛荣瞒着他独自在郑州照顾婆婆。治肾衰竭费用很高,家里的钱很快就用完了,还欠下好几万元债务。薛荣不得不到处找工作,挣钱应急。她应聘的唯一要求就是能够每天给她发工资,但是走遍全市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
  有一天,薛荣在医院照看婆婆时,看到医院的清洁工抹布很脏,“一个抹布抹天下”,打扫卫生既没有标准也没有流程。她灵机一动,我为什么不成立个专业的清洁公司?自己在星级酒店做过,这对自己是很简单的事,也不需要多少资金。
  “我很兴奋,但实际上是想得太简单。”薛荣告诉记者,那年冬天,她从郑州东郊到西郊敲开过无数单位后勤主管的房门,没想到都说不需要,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她说能做成什么样子。”
  但倔犟的薛荣想,接不了单位的活就去家属区,下水道总会有人堵吧,接送孩子总会有人需要吧,自己就从这里入手。
  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擦抽油烟机的故事。
  她接到的第一个活就是擦洗抽油烟机,人家给4元钱,她当时别提多高兴。她干得特别认真,没想到擦完后一试电,抽风机不转圈了。没办法,她只好又花5元钱去修理。这件事让薛荣纠结不已。为了搞清楚抽油烟机的结构原理,她把所有朋友的抽油烟机都卸下来,免费进行清理。“到后来我不仅能挣擦的钱,也能挣修的钱了。” 薛荣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自豪而又有些天真的笑容。
  
  靠真诚与努力抓住机遇
  虽然找薛荣干活的人很多,但她毕竟只是个“光杆司令”(个体户)。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薛荣靠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机遇,实现了从“个体”到“公司老板”的转变。
  1994年5月的一天,当薛荣得知新落成的河南省广播电视大楼装修已近尾声时,一直期望把事业做大的薛荣意识到机会已摆在眼前。她立即赶到广电局,找到当时负责后勤工作的苏主任。薛荣非常真诚地向苏主任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并希望能得到这次创业的好机会。也许是被薛荣的经历所感动,苏主任先让薛荣做个计划书看看。
  一阵狂喜过后,薛荣才想起自己并不了解什么是计划书,更不知道怎样去做计划书。当时,天快黑了,她飞也似的骑车就往书店奔,买了6本这方面的书。回到家里,顾不得吃饭和睡觉,熬到第二天天亮,终于把20多页的计划书做了出来。
  当她第二天一早把计划书交到苏主任手里时,苏主任一脸的惊讶。翻看完计划书,他最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答应将工程交给她做。当时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含着热泪,向信任自己的苏主任鞠了三个躬。接下来,薛荣马上找朋友借款,用最快的速度注册了“郑州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就这样,薛荣的公司诞生了。随着以后业务的顺利开展,她终于掘到了自己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在之后的日子里,为了保证公司业务的稳定和安全,薛荣一直坚持以大的单位和公司为服务对象。但是,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样的业务也并不是好揽的。薛荣的绝招之一就是亲自上一线。有一次,郑州银基商贸城要请清洁公司做保洁,近10家公司都瞅准了这一笔业务,各显神通。当时薛荣就穿了一身员工工装,只身一人来到银基商贸城的办公地点,一声不吭地打扫起了这个火车站地区最脏的厕所。一周后,她不但把厕所整理得洁净如新,而且还点上了盘香,使厕所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味。银基领导知道她是圆方公司的总经理时,感动得忙跑过去将正在男厕所洗刷便池的她拉了出来,十分真诚地说:“薛总,啥话也不用再说了,银基保洁这活儿就交给你们圆方了。你作为总经理能这样干,我相信你的员工也都会这样干!”
  
  “圆”与“方”的商道
  “很多企业是先做强再做大,家政行业一定先做大后做强。”薛荣说。
  因为进入门槛低,2002年之后众多家政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郑州出现,相互竞争压价。薛荣果断采取了两个应对措施:一、跑马圈地,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迅速占领市场。二,加快在郑州以外设立分公司的步伐,总公司没有利润,分公司补上。
  如果说当年的跑马圈地是做“大”的策略,它给圆方带来了“量”的积累,以及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壮大,那么,2009年圆方羽翼渐丰后的“精兵简政”,则是其“做强”的战略。如何做强?第一,坚决砍掉那些没有利润或有利润但风险比较大的项目。第二,积极发展利润率较高的项目,比如雪绒花母婴护理、医院陪护等。
  2003年“非典”时期,当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时,很多家政公司从所服务单位撤退,而薛荣意识到这正是自己发展的绝好机会。她亲自进入当时疫情最严重的郑州市传染病医院做保洁,甚至累倒在病房里。在她的带动下,圆方的员工不仅坚守自己的阵地,还迅速抢占了别人放弃的阵地。就这样,“非典”成了家政行业之“危”,但也成就了圆方的发展之“机”。
  薛荣坦言,在经营中她一个很智慧的地方就是“经营政府”,圆方的“圆”字主要指这个。据她介绍,2000年时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很难留住人才,公司成立党支部对解决这个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成立党支部在全国家政行业是少见的。“‘方’是标准,是企业品质的保证。”为此薛荣专门成立了“标准化研究所”,由她担任所长,目前已研究出五大标准在圆方贯彻执行。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记者印象特别深刻。薛荣讲,2014年其公司成立20周年时将举行“大阅兵”,把全国十几万圆方家政人员集中到郑州,在体育场“检阅”队伍。“他们将拿着特殊的‘武器’——拖把、抹布等,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50多岁的薛荣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像个孩子似的给记者比画着各种动作。
  记者问薛荣:“在你眼里,完美女人的定义是什么?”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就是我!她应该是从内到外透着自信,充满爱心、责任感……” (编辑/阿笨)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一个平淡的下午,郑州东风渠畔。在南阳三顾堂酒业郑州销售总部,记者与熊飞相谈甚欢。  熊飞,典型的70后。务实,率直,思路敏捷。从外形看,像极了第二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三德子的扮演者赵亮。他不苟言笑,回答问题一板一眼,甚少琢磨,却字字珠玑。  从一名最普通的业务员到自己成立公司,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他用了10年。十年磨一剑,熊飞这个从“八百里伏牛”走出来的创业者终得正果。是守成求稳
期刊
巷口有家便利商店,生意一向很兴隆。今天商店门口挤满了人,不是为了购物,而是在看热闹:年轻的店员小姐正和一名妇人吵得不可开交。   “发生啥事了?”好奇的邻居彼此耳语。   原来,刚才有个小女孩来买微波食品,因为小女孩没有购物袋,店员便用餐巾纸垫着餐盒,交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在回家的路上烫到了手,热腾腾的餐盒掉在了路上。女孩的母亲看见女儿空着手回家,手又被烫伤,便带着女儿来说理。   店员解释说
期刊
一哥们儿打来电话,说他活不下去了。我极为惊诧。  十多年没联系,他突然来这么一嗓子着实骇人,再说坐拥千万家财哪有活不下去的理由呢?除非是半根油条一捆钱的荒诞年月。末了,我才晓得,投身民间借贷五六年的他,在这个冬季被套了个结实,成群的讨债者大有踢平他家门槛的架势。  面对此种情况,我能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再说,在CPI高企的当下,钱成了最不值钱的玩意儿,我除了捂紧口袋以自保外,确无能力“兼济天下
期刊
我的第二张名片在朋友圈里很受欢迎,你可能会问,啥叫第二张名片?那就要先说说公司印制的第一张名片。  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我换了好几家公司。这些名片其实就是公司的宣传活页,统一的Logo、邮箱、地址、电话,个人信息在上面是无足轻重的,随时都可能被替换掉。后来有次参加行业活动,一个做设计的女孩给我留了张名片。前面风格简洁,后面也只有一句俏皮话:我是“康熙控”。就是这句话,一下拉近了我跟她的距离。我哈
期刊
筹集启动资金的五种方式    没有资金,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资金不足,则很可能导致刚刚起步的事业夭折。创业者如果不懂财务知识,必将输在起跑线上。多少有创业梦想和创业能力的年轻人,就是因为筹集不到启动资金而止步在创业路上,这不得不让人遗憾!  以下我向大家介绍几种获得启动资金的方法:  1.自力更生,先打工,后创业  对于初次创业的人来说,用打工积累的资金来创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当年我成立金鑫装饰
期刊
国道走出的快餐大亨  生于“三来一补”盛行的东莞长安镇,蔡达标显得与众不同。他不关注李嘉诚的生意版图,中学时就深深地被“麦当劳的神话”所吸引。1994年,他创办了一家店面面积仅有70多平方米的“168蒸品快餐店”,那时他不过是个体户,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把麦当劳视作竞争对手。  “我本人很喜欢吃,也很喜欢研究吃,闽南人很喜欢吃蒸的东西,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够保持食物的营养不被破坏。”“好吃佬”蔡
期刊
截至2011年12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连续9跌停,为三年来首见。对于人民币汇率此番异动,外资出逃论等各种解读说法不一。  “肯定有人坐庄投机,肯定有大批热钱流出,也肯定不是趋势逆转的拐点。”与一般金融玩家模棱两可的说话方式不同,“热钱先生”陈健明(此处为化名)一开始就开宗明义,连用了三个肯定。  在深圳蛇口一家工业区改建的写字楼里,记者接触到这位传说中的“热钱先生”。陈健明的名片很简单:某某资产
期刊
10年前,郑亚旗被父亲郑渊洁毫不留情地“轰出家门”,自谋生路;10年后,郑亚旗成了郑渊洁的老板,包装郑渊洁、策划郑渊洁。虽然父子俩的地位颠倒了过来,但郑亚旗却很坦荡:“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生在了郑渊洁家,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同的是,我走了捷径,却又将捷径开辟成了阳关大道。”    老爸郑渊洁“靠不住”  10岁那年,郑亚旗从小学“肄业”后,被父亲郑渊洁带回家,上起了“私塾”。在家里,郑渊洁特许
期刊
他曾是全校倒数第一的“富二代”,今天影视、养鸡双丰收,实属罕见。除了跳跃的思、维和认定的痴迷,那场家庭的变故算是给刘波补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    打小超级没正形  刘波,1983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市刘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家就有千头猪场,资产过百万元,是典型的村中富二代。  这小子,打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从他有记忆起,学习一直很稳定,一直倒数第一,连他的老师都说:“刘波,你是个旷世奇才,我再教十年
期刊
一个大雾的清晨,曹德旺坐在福耀玻璃总部的办公室里。办公室的巨大反衬得他人有些小,而且比照片上更显苍老,毕竟65岁了。但仍矍铄,有时平和的双目倏然张开,威严得有些慑人。这位享誉已久的“玻璃大王”如今再次黄袍加身。最近几年,在各大报章,“慈善大王”四字常被用以缀在曹德旺的名字之前。  “去年我捐了10个亿,他们都给我花出去了。”说这话时,曹德旺的表情颇为欣慰。2010年,曹德旺及其子曹晖的捐款高达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