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病耻感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4点,海棠花未眠,你也心情苦闷,失眠到天亮;工作一天,强打鸡血,你只觉腰酸背痛,坐立难安;夜深人静,时钟滴答,你觉得痛苦不堪,却不敢向家人倾诉,你害怕自己生病了;疫情期间,年迈的父母生病,却不敢跟你说,只是因为怕添麻烦……生病会引起个体的羞耻感和恐慌,然后心情愈发压抑。致病机理纷繁复杂,但病耻感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病患的内心深处,持续低自尊状态,内在的自我不够强大。

什么是病耻感


  张国荣患抑郁症一年,没有去治疗,最后不堪重负自杀;韩国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杀……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内心埋藏着很深的病耻感,没有及时求助,最后被动放弃了生命,给挚爱他们的人留下遗憾。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授贺岭峰认为,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和对精神疾病缺乏系统认知,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心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病耻感。
  但普通人遇到一些精神、心理类困扰时,一般不会去寻求帮助。比如,老人生病怕麻烦年轻人,孩子发烧不敢告诉大人。再如微笑抑郁症患者,明明心情糟糕,却在同事、领导和家人面前装出阳光的样子,一个人独处时如坠深渊,特别痛苦,但又不想让自己的痛苦被别人知道。

病耻感的表现


  心理上有三种状态会带来病耻感,影响就医。
  第一种,感到无力或无能。觉得生病是一种没本事的状态:为什么别人都很健康,只有我生病?然后对生活感到绝望,不想把这件事情展示给别人。
  第二种,自责感。生了病先谴责自己,认为自己对生病有责任,暗示自己命不好,遭了报应。
  第三种,怕麻烦。在我们内心深处,始终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夸奖,不希望被看穿脆弱,害怕不被别人喜欢。我们想去讨好别人,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为何会产生病耻感


  病耻感多与社会的偏见有关,当事人对它或多或少地认同就会产生耻辱的心理烙印。而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无价值感和低自尊表现,是病耻感的真正根源。
  首先,病耻感可能源于童年的一些特殊经历,比如抚养人或老师等的影响;其次是超我的内化,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最后是消极归因,有病耻感的人通常会把发生不好事情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一个人长大以后遇到的很多心理困扰,基本上都能在7岁之前找到根源,尤其是3岁之前被抚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一些情绪反应模式,会在成年后不断涌现出来。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切,不幸的童年经历却会长久地折磨一个人。孩提时代,我们弱小无助,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来自于生活当中的主要抚养人,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一些负面评价,会植根在我们脑海中。这些负面评价,在成年的某个时刻被唤醒,我们会陷入到很深的负面情绪状态中。
  据调查,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受到一次表扬的同时,至少会遭受六次以上的批评。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负面评价,这些负面的评价最后就变成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即超我内化。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我”在我们的内心中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对自己过于严苛,我们就会经常自我谴责、自我打击,久而久之我们的生理能量就变得很弱,生病后,我们就更加弱小没有力量。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处于这样弱小的状态,因为我们希望得到肯定。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会形成一种不良的认知归因模式。
  乐观的人失败了,会自我安慰一下,将其原因归于外在的偶发因素。而有病耻感的人却将失败的责任全部加给自己,且认为自己无力改变。所以,调整认知模式,跟自己好好相处,是消除病耻感最重要的内在力量。

怎样消除病耻感


  跟疾病友好相处。生命的后半程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病,高血压、腰酸背痛、失眠、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带病生存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古人平均寿命很短,而如今,随着我们的寿命增长,疾病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我们,我们应当感谢生命的增长,即使患病,也可以做到跟疾病共生共处。生病是在提醒我们,生活方式出了问题,要及时调整。
  要对自己慈悲。在疾病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无力的。生病时,我们更需要被关心被爱护。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来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自我关心和爱护。心理学有一个训练叫作蝴蝶拥抱,将双手交叉放在自己的锁骨和肩膀之间,像蝴蝶一样去振翅、去触摸,拥抱自己的身体。这个动作会触发大脑分泌催产素,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平稳的情绪。
  找到支持自己的人。生病了,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比如向領导请假休息,求助亲人、朋友帮忙买东西。求助源于信任,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去做点激动人心的事情,让自己有成就感,让生活更美好。
  编辑 文心 实习编辑 孙宇佳
其他文献
不久前,有读者朋友留言:“等到疫情结束,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因工作需要而外出的人,变成一直窝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一长,造成不少夫一些夫妻“相看两相厌”,易激化矛盾,夫妻关系闹僵,甚至动了想要离婚的念头,这种现象也被网友称为“新冠离婚”。  为什么疫情会导致夫妻失和、甚至想要离婚呢?  读者琴说了疫情期间她的故事。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琴很恐惧,
期刊
每一次搬家,都会结识一些新邻居。刚搬到新家不久,我就发现道那边住着一位可爱的老太太,猜不出她有多大年纪,清癯瘦削,满头堆雪,虽老,却老得有气质,说话风趣,不管看见谁都笑眯眯地打招呼。  新邻居很勤快,每次遇见,都在忙着侍弄她的那些花草。她住一楼,窗外有一块巴掌大小的空地,里面种满各种各样的花草,不但多,而且杂,有些我甚至叫不上名字。她种的花总是开得多彩绚烂,一年三季花事不断,引得路人不停地引颈张望
期刊
天凉了,人更容易饿,尤其是在忙碌一天之后。上完课,我想着接下来该吃点什么。  虽然学校食堂的饭菜琳琅满目,但吃多了也就腻歪了。我只好抱着哥伦布的心态去探索“新大陆”。秋风是冰冷的,我把外套的拉链拉到衣领,缩着头、揣着手,向校门口的流动摊踱步前行。  走到校门口,眼睛一扫,便径直向贴着“香兰豆花”大标牌的电动三轮走去。我已经冻得有些麻木了,不管味道怎么样,现在能吃上一碗暖和的豆腐花对我来说是再好不过
期刊
疫情导致开学时间一再延迟。一天,因急事临时去了趟办公室,发现寒假前放在那里的十几个橙子除了外皮有点发软发皱,居然还没坏。尝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甜。想起当时的两箱橙子,一箱甜一箱酸,甜的早被吃光,剩下酸的放在了办公室,没想到现在竟然甜得出奇。这个过程有个专业词汇叫糖化,就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所以,对于柑橘和有些水果来說,并不是刚摘下来就是最好的,你必须有耐心,给它一个糖化的时间,可能是一周
期刊
孩子的人生美不美丽,取决于父亲的生活态度。  影片《美丽人生》的画风带有意大利式轻松、幽默,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甚至有些浮夸。朋友曾说,欧洲国家中,她最喜欢意大利,因为意大利人生活得特别轻松、热情、风趣,对人也友好。男主圭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意式犹太青年,快乐、热情、聪敏,擅长制造欢乐与浪漫。他爱上女教师多拉,每天的问候语是:“早安,公主。”他们地位悬殊,对他而言,她是公主,而且早已名花有主。圭多不
期刊
人们为什么渴望吃盐?  假期回家,父母甚是开心,尤其是母亲,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菜,忙活了一上午做出一桌子好菜。饭菜刚上桌,我就忍不住夹了一口放进嘴里。当味蕾接收到来自食物的信号后,我的表情有点痛苦。“妈,这菜怎么这么咸呀!”母亲身系围裙手拿饭铲说:“你这孩子,没听过,‘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没盐味,吃个啥!”父亲不怕事大:“我说的没错吧?你现在做饭,越来越咸了。”?  盐,也叫氯化钠,是大
期刊
一直以来,我对插花这种事情都是避而远之的,插花在中国可以溯源到2000年前,而我对插花的关注则是源于日本的“花道”,看到身穿和服的日本女子端庄地剪枝插花,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花儿会疼。当我看到《花间世》一书作者吴永刚将带着泥土的植物放进花瓶里时,我的抵触心理少了许多。  日本的花道庄重精致,注重仪式感;中式的插花自由潇洒,如同水墨画一般透露着写意的精神。宋代文人四雅:点茶、焚香、插花和挂画。现在
期刊
看望舅舅被狗咬傷  韦素芸的舅舅租住于市郊兰晓霞女士家的大院里,2019年4月3日中午,韦素芸去看望舅舅。  韦素芸走到院落跟前时,见大门是虚掩的,她敲了两下便推门而入。可没料到,迎接她的却是一条没拴绳子的大黄狗。韦素芸并未特别在意,而是径直走向舅舅租住的房间。结果,这条看家狗扑向韦素芸,并在她的左大腿的下部猛咬一口,致其鲜血流出。  韦素芸已怀有身孕,被狗咬伤之后非常着急,第一时间与狗主人兰晓霞
期刊
《月亮虎》  【英】佩内洛普·莱夫利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鸿篇巨制的女性成长小说。全书时间横跨近整个20世纪,内容包罗万象,有惊心动魄的两次世界大战,有异国风情的探索乐趣,有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也有非同一般的亲子关系问题反映。《茶与美》  【日】柳宗悦 著 重庆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柳宗悦关于茶道、茶器、美学等方面的文章,对何为美,何为茶道等主题进行了独特且深刻的探讨。作
期刊
顾客与收银员争执后突发疾病  2019年年底,50多岁的刘阿姨到超市采购生活用品。收银员扫完商品条码,告诉她说:“一共143元。”刘阿姨先递给收银员一张购物卡,收银员将卡里的余额刷完后,告诉刘阿姨还差62元。刘阿姨又拿出第二张购物卡。收银员结算后将购物卡和消费小票交给刘阿姨。  看着小票,刘阿姨充满疑惑:“我这张卡怎么只剩38元了,你肯定多刷钱了。”收银员向她解释说:“您这张是100元的购物卡,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