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Ivor-Lewis经典术式与改良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到2014年10月,入住我院并Ivor-Lewis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47例,其中24例行Ivor-Lewis经典术式手术进行治疗(经典组),23例病患行改良术Ivor-Lewis进行治疗(改良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流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典组和改良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经典组清除纵隔和上腹淋巴数目分别为(18.2+7.1)个和(13.5+4.2),高于改良组(P<0.05),经典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2+3.5)d和8.3%(2/24),均低于改良组患者(18.6+4.8)d的住院天数和17.4%(4/23)(P<0.05)。结论: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通过经典式Ivor-Lewis治疗比改良Ivor-Lewis进行治疗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Ivor-Lewis;经典式;改良式;食管癌;手术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据报道[1],在男性恶性肿瘤患者中食管癌致死率高居第二位,女性也高居第三位。目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法。本文选取47例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通过Ivor-Lewis经典术式与改良术式两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流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Ivor-Lewis经典术式与改良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到2014年10月,入住我院并Ivor-Lewis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47例,其中经典组24例患者行Ivor-Lewis经典术式手术进行治疗,改良组23例病患行改良式Ivor-Lewis进行治疗。24例经典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介于50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4+15.6)岁,合并病窦患者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24例经典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介于53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69.4+17.1)岁,合并房颤患者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纳入本研究的47例患者在年龄、地域、病史、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经典术式Ivor-Lewis:患者取仰卧位,经麻醉和必要的常规消毒后,从上腹正中处用手术到切口进行探查,逐步对腹腔干、脾动脉干以及胃左动脉和肝总动脉的近端超高处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除,然后逐层将腹腔关闭。如果经CT以及超声等诊断可以确保食管内的肿瘤能够切除的前体下,可以将食管离断,否则不应离断食管。患者更换体位为左侧卧位,重新进行常规消毒,患者第5肋间处切口进胸,逐步清扫后纵隔、隆突下和中下胸段食管近处的淋巴结,清理完毕后向上将气管处淋巴结清扫,然后吻合食胃管。
改良术式Ivor-Lewis:患者取左侧卧位,侧卧角度为30度,从患者右外侧第四个肋间切口进入胸,与此同时进行胸腹部的手术,将胸腔、腹腔和纵膈的淋巴结清扫完成后,将食管癌的病灶切除,然后吻合食胃管。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清除纵隔和上腹淋巴数目、手术后患者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作为研究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清除纵隔和上腹淋巴数目,以及手术后患者住院的天数和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注:*表示与改良组对比,P<0.05。
由表1可以看出,经经典术式Ivor-Lewis治疗的23例经典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为(312.5+50.2)mL,与改良组患者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方式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没有区别;经典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住院天数平均为(13.7+3.6)天,明显少于改良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典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经典组患者清除纵隔淋巴结数和上腹淋巴结数分别为(18.2+7.1)个和(13.5+4.2)个,均多于改良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经典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分别为胸腔积液1例和吻合口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改良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分别为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和上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以新版食管癌 TNM 分期标准[2]对其进行分期治疗则多通过诸如Sweet,Ivor-Lewis,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等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1]。Ivor-Lewis手术又分为经典式和改良式两种,经典式提出于1946年,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后经国内外研究学者进行改良,极大缩短手术时间,即形成改良式Ivor-Lewis。但相比较于改良式Ivor-Lewis治疗食管癌,经典式Ivor-Lewis具有很多优点,如第一,手术视野广,游离食管较为方便,降低乳糜胸的发生率,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3];第二,淋巴结清除更为准确彻底,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经典组患者清除纵隔淋巴结数和上腹淋巴结数分别为(18.2+7.1)个和(13.5+4.2)个,均多于改良组(P<0.05))[4];第三,胸腹手术中不同时开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与本文研究结果一直[5];第四,麻醉用药少,清除淋巴结彻底,患者恢复快。
综述所述,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治疗,经典 Ivor Lewis 术式手术视野广、淋巴结清除彻底,患者恢复较快,该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胜,胡卫建.改良Ivor-Lewis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42例经验体会[J].安徽医药,2013,17(10):1725-1726.
[2] 陈龙奇. 食管癌国际 TNM 分期解读与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3): 237
[3] 朱晓峰. 改良 Ivor-Lewis 术与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疗效的比较. 肿瘤,2009,29(12):1153.
[4] 苗栓林,苗满园,刘洪涛,等. Ivor-Lewis 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5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 21) :1737 -1738.
[5] 马龙飞,相加庆,李鹤成,等.Ivor-Lewis 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 23) : 1618 -1620.
关键词:Ivor-Lewis;经典式;改良式;食管癌;手术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据报道[1],在男性恶性肿瘤患者中食管癌致死率高居第二位,女性也高居第三位。目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法。本文选取47例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通过Ivor-Lewis经典术式与改良术式两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流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Ivor-Lewis经典术式与改良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到2014年10月,入住我院并Ivor-Lewis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47例,其中经典组24例患者行Ivor-Lewis经典术式手术进行治疗,改良组23例病患行改良式Ivor-Lewis进行治疗。24例经典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介于50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4+15.6)岁,合并病窦患者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24例经典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介于53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69.4+17.1)岁,合并房颤患者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纳入本研究的47例患者在年龄、地域、病史、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经典术式Ivor-Lewis:患者取仰卧位,经麻醉和必要的常规消毒后,从上腹正中处用手术到切口进行探查,逐步对腹腔干、脾动脉干以及胃左动脉和肝总动脉的近端超高处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除,然后逐层将腹腔关闭。如果经CT以及超声等诊断可以确保食管内的肿瘤能够切除的前体下,可以将食管离断,否则不应离断食管。患者更换体位为左侧卧位,重新进行常规消毒,患者第5肋间处切口进胸,逐步清扫后纵隔、隆突下和中下胸段食管近处的淋巴结,清理完毕后向上将气管处淋巴结清扫,然后吻合食胃管。
改良术式Ivor-Lewis:患者取左侧卧位,侧卧角度为30度,从患者右外侧第四个肋间切口进入胸,与此同时进行胸腹部的手术,将胸腔、腹腔和纵膈的淋巴结清扫完成后,将食管癌的病灶切除,然后吻合食胃管。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清除纵隔和上腹淋巴数目、手术后患者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作为研究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清除纵隔和上腹淋巴数目,以及手术后患者住院的天数和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通过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注:*表示与改良组对比,P<0.05。
由表1可以看出,经经典术式Ivor-Lewis治疗的23例经典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为(312.5+50.2)mL,与改良组患者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方式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没有区别;经典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住院天数平均为(13.7+3.6)天,明显少于改良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典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经典组患者清除纵隔淋巴结数和上腹淋巴结数分别为(18.2+7.1)个和(13.5+4.2)个,均多于改良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经典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分别为胸腔积液1例和吻合口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改良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分别为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和上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以新版食管癌 TNM 分期标准[2]对其进行分期治疗则多通过诸如Sweet,Ivor-Lewis,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等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1]。Ivor-Lewis手术又分为经典式和改良式两种,经典式提出于1946年,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后经国内外研究学者进行改良,极大缩短手术时间,即形成改良式Ivor-Lewis。但相比较于改良式Ivor-Lewis治疗食管癌,经典式Ivor-Lewis具有很多优点,如第一,手术视野广,游离食管较为方便,降低乳糜胸的发生率,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3];第二,淋巴结清除更为准确彻底,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经典组患者清除纵隔淋巴结数和上腹淋巴结数分别为(18.2+7.1)个和(13.5+4.2)个,均多于改良组(P<0.05))[4];第三,胸腹手术中不同时开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与本文研究结果一直[5];第四,麻醉用药少,清除淋巴结彻底,患者恢复快。
综述所述,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治疗,经典 Ivor Lewis 术式手术视野广、淋巴结清除彻底,患者恢复较快,该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胜,胡卫建.改良Ivor-Lewis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42例经验体会[J].安徽医药,2013,17(10):1725-1726.
[2] 陈龙奇. 食管癌国际 TNM 分期解读与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3): 237
[3] 朱晓峰. 改良 Ivor-Lewis 术与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疗效的比较. 肿瘤,2009,29(12):1153.
[4] 苗栓林,苗满园,刘洪涛,等. Ivor-Lewis 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5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 21) :1737 -1738.
[5] 马龙飞,相加庆,李鹤成,等.Ivor-Lewis 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 23) : 1618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