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北京迎来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摄影大师,他们前来参加名为“影像的力量”的一系列国际摄影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为摄影师颁发“影像的力量”勋章,在天坛举办“影像的力量”国际摄影展,“摄影改变世界”——美国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和电影博物馆影像收藏展及乔治·伊斯曼生平展等等。此次活动由美国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和电影博物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北京福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共有20位摄影师获得“影像的力量”勋章,他们其中的11位亲临颁奖现场领取了这一份荣誉。在20位获奖者中,有三位女摄影师。来自美国的劳伦·格林菲尔德作为第一个上台领奖的女摄影师成为当晚的明星。BQ记者专访了这位长期关注女性和儿童题材并且极具个人魅力的女摄影师。
“年轻时,我得到的最受用的建议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当被问到给中国摄影师一些建议的时候,劳伦这样回答,这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至少乔布斯也这样说过。
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劳伦,在那里度过了她的女孩时代。长大后她回到那里拍摄她的第一个摄影项目“女孩”系列作品。“我们现在的这一代,女性的安全感比之前要少了很多。现在的女性面临着更多同辈的压力,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她们变得非常的敏感和脆弱,因此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表达自身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劳伦是个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手段的摄影师,在拍摄《瘦》这个项目时,她就想好了最终的呈现会包括一部纪录片,一本画册、一个巡回展览以及一个网站。“技术的变革使得传播成本更为低廉,可以帮助我非常方便地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跨界,因此人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我的作品。《瘦》这个项目,借助电影、书籍、在线网站以及展览各种传播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倾听捕捉我所要传达的信息。”但是劳伦也很清楚媒介的变化只不过是传播平台的改变,更重要是内容,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为了拍好这个故事,劳伦和她的团队进驻佛罗里达州的伦弗鲁厌食症治疗中心,在里面待了6个。这期间她跟踪了4位患者:切丽、爱丽莎、布里塔妮和波利。从每天清晨称体重,到一日4次强制进食;从了解心理治疗,到采访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在片中,每一位患者与病魔斗争的过程都很痛苦,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有人中途停止治疗,有人私下使用泻药,或将该吃的食物藏起来。《瘦》在美国HBO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的艾美奖提名。劳伦建立的“厌食症患者之家”网站成为关注此类问题的人们的交流平台。
与那些拍摄战争和贫困题材的摄影师不同,劳伦始终将镜头对准了城市里的女人和儿童。早些年为她带来非常多荣誉的《快进》展示了好莱坞价值观影响下的孩子们,专题《女孩文化》则敏锐地捕捉到女孩子们内心的和外在的生活方式。在另一个专题《孩子和钱》中,她探讨了金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美丽文化》则揭示了为了变美而整容的背后故事。而《浮华背后》展现了时尚T台下面,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劳伦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不愁吃穿的城市中,这些过得并不幸福的人承受着物质高度发达所带来的副作用。
劳伦·格林菲尔德(Lauren Greenfield)
出生于美国洛杉矶,是国际知名的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198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家地理》杂志实习。从那时起,她的照片就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智族》、《美国摄影》杂志中。劳伦·格林菲尔德被誉为青年文化、性别及消费的记录者,她的摄影专题《女孩文化》、《快进》、《瘦》及其他摄影作品广泛发表,并展出及收藏于世界顶级博物馆中。从2002 年起,《瘦》和《女孩文化》在30 多个地方的博物馆进行过展览,有超过25 万观众参观过展览。 她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仍在工作的25位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
格林菲尔德的长篇纪录电影《凡尔赛宫的女王》作为2012 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的开场电影,赢得了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 该电影成为很多媒体列出的年度电影名单的10 强作品,包括《纽约时代》、《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艺术论坛》及《纽约新闻报》等。
美国梦的破碎
《凡尔赛宫的女王》讲述的是亿万富翁大卫·辛吉和杰姬·辛吉夫妇受到凡尔赛的启发,设计自己的产业——花费100百万盖了一座90000平方英尺,比白宫还要雄伟的路易十四风格的豪宅。在这里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因此被人称为“国王与王后”。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在让他们的帝国顷刻坍塌的同时,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出售自己精心打造的豪宅。劳伦凭借这部纪录片获得了2012 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7年的一天,劳伦在一个派对上认识了杰姬·辛吉,在与她的聊天中得知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由于他们经常在全国各地旅行和游玩,所以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私人飞机,而最为重要的一条信息是,她正在建造一座美国最大的私人住宅。杰姬向劳伦提出了邀请,请她去佛罗里达看看,正好可以给她全家拍拍照。“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竟然成为了一个开始,让我们随后展开了历时3年的拍摄工作。”随后,劳伦带着相机准备开始拍摄这个专题,但拍着拍着她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属于杰姬的故事,只能通过一部电影长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女主人公杰姬身上有着美国消费至上信仰的身影,她每年要花掉数百万的美金,她是许多奢侈品牌的VIP顾客。劳伦一开始以为他们一定会完成梦想,建成全美最大的别墅,这也的确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梦越做越大。没有料想到在开始拍摄一年半以后的2008年,美国经历了一场经济危机,特别严重地打击到了男主人公大卫的事业。一开始劳伦以为他们可以抵御,“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建造房屋的梦想會破灭。美国人有的时候梦做得过大了。美国梦中也有一些缺陷,就是人们太缺乏满足感,人们总是欲壑难填,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总是不满足。”一开始这对夫妇有一个2.6万英尺的房子,但是他们想要建一个9.6万英尺的房子。对于大卫产生致命一击的错误决定就是他想建一个600米的高塔,这导致了业务、家庭的溃败。“我想说,如果人们可以在拥有比较少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满足的话,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幸福感或是成功感。这个故事对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梦’敲响了一计警钟。”
“年轻时,我得到的最受用的建议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当被问到给中国摄影师一些建议的时候,劳伦这样回答,这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至少乔布斯也这样说过。
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劳伦,在那里度过了她的女孩时代。长大后她回到那里拍摄她的第一个摄影项目“女孩”系列作品。“我们现在的这一代,女性的安全感比之前要少了很多。现在的女性面临着更多同辈的压力,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她们变得非常的敏感和脆弱,因此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表达自身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劳伦是个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手段的摄影师,在拍摄《瘦》这个项目时,她就想好了最终的呈现会包括一部纪录片,一本画册、一个巡回展览以及一个网站。“技术的变革使得传播成本更为低廉,可以帮助我非常方便地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跨界,因此人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我的作品。《瘦》这个项目,借助电影、书籍、在线网站以及展览各种传播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倾听捕捉我所要传达的信息。”但是劳伦也很清楚媒介的变化只不过是传播平台的改变,更重要是内容,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为了拍好这个故事,劳伦和她的团队进驻佛罗里达州的伦弗鲁厌食症治疗中心,在里面待了6个。这期间她跟踪了4位患者:切丽、爱丽莎、布里塔妮和波利。从每天清晨称体重,到一日4次强制进食;从了解心理治疗,到采访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在片中,每一位患者与病魔斗争的过程都很痛苦,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有人中途停止治疗,有人私下使用泻药,或将该吃的食物藏起来。《瘦》在美国HBO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的艾美奖提名。劳伦建立的“厌食症患者之家”网站成为关注此类问题的人们的交流平台。
与那些拍摄战争和贫困题材的摄影师不同,劳伦始终将镜头对准了城市里的女人和儿童。早些年为她带来非常多荣誉的《快进》展示了好莱坞价值观影响下的孩子们,专题《女孩文化》则敏锐地捕捉到女孩子们内心的和外在的生活方式。在另一个专题《孩子和钱》中,她探讨了金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美丽文化》则揭示了为了变美而整容的背后故事。而《浮华背后》展现了时尚T台下面,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劳伦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不愁吃穿的城市中,这些过得并不幸福的人承受着物质高度发达所带来的副作用。
劳伦·格林菲尔德(Lauren Greenfield)
出生于美国洛杉矶,是国际知名的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198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家地理》杂志实习。从那时起,她的照片就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智族》、《美国摄影》杂志中。劳伦·格林菲尔德被誉为青年文化、性别及消费的记录者,她的摄影专题《女孩文化》、《快进》、《瘦》及其他摄影作品广泛发表,并展出及收藏于世界顶级博物馆中。从2002 年起,《瘦》和《女孩文化》在30 多个地方的博物馆进行过展览,有超过25 万观众参观过展览。 她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仍在工作的25位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
格林菲尔德的长篇纪录电影《凡尔赛宫的女王》作为2012 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的开场电影,赢得了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 该电影成为很多媒体列出的年度电影名单的10 强作品,包括《纽约时代》、《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艺术论坛》及《纽约新闻报》等。
美国梦的破碎
《凡尔赛宫的女王》讲述的是亿万富翁大卫·辛吉和杰姬·辛吉夫妇受到凡尔赛的启发,设计自己的产业——花费100百万盖了一座90000平方英尺,比白宫还要雄伟的路易十四风格的豪宅。在这里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因此被人称为“国王与王后”。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在让他们的帝国顷刻坍塌的同时,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出售自己精心打造的豪宅。劳伦凭借这部纪录片获得了2012 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7年的一天,劳伦在一个派对上认识了杰姬·辛吉,在与她的聊天中得知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由于他们经常在全国各地旅行和游玩,所以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私人飞机,而最为重要的一条信息是,她正在建造一座美国最大的私人住宅。杰姬向劳伦提出了邀请,请她去佛罗里达看看,正好可以给她全家拍拍照。“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竟然成为了一个开始,让我们随后展开了历时3年的拍摄工作。”随后,劳伦带着相机准备开始拍摄这个专题,但拍着拍着她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属于杰姬的故事,只能通过一部电影长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女主人公杰姬身上有着美国消费至上信仰的身影,她每年要花掉数百万的美金,她是许多奢侈品牌的VIP顾客。劳伦一开始以为他们一定会完成梦想,建成全美最大的别墅,这也的确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梦越做越大。没有料想到在开始拍摄一年半以后的2008年,美国经历了一场经济危机,特别严重地打击到了男主人公大卫的事业。一开始劳伦以为他们可以抵御,“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建造房屋的梦想會破灭。美国人有的时候梦做得过大了。美国梦中也有一些缺陷,就是人们太缺乏满足感,人们总是欲壑难填,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总是不满足。”一开始这对夫妇有一个2.6万英尺的房子,但是他们想要建一个9.6万英尺的房子。对于大卫产生致命一击的错误决定就是他想建一个600米的高塔,这导致了业务、家庭的溃败。“我想说,如果人们可以在拥有比较少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满足的话,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幸福感或是成功感。这个故事对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梦’敲响了一计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