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及对策分析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自我提升的最好的办法,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是存在误区的。他们对于该读什么,怎么读,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凭借自己的爱好阅读,对于文章不做深层次的剖析。尽管是下功夫了,但是语文水平仍然没有明显的提高。
  新课标对于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九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和报刊。”比如,要求从长篇文学作品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几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所以说,课外阅读已经在中学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容易产生的误区和问题对于他们的课外学习非常重要。
  那么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容易走进怎样的误区呢?
  误区一:课外阅读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课内时间不可用
  现代教育容易将学生带入这样的误区,认为学习只是为考试服务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努力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对于课外阅读并不重视。这是因为,在实际中,很多人都认为有限的课内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汲取知识和文化的最好的时间。考试永远是课内知识。对于课外知识的考查可谓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想法就将学生带入了误区,认为课外阅读只是课外的事,课内时间是不能用的。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重视课内的学习,因为课内学习内容才是考试的重点。同时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他们可能对课外读物关心的少之又少。
  误区二:因为“偏食”造成的阅读误区
  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各种综合素质还在慢慢地积累和形成过程中,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知识面广而且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都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凭学生随着自己的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学生“偏食”的毛病自然养成了。
  其实,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还不够成熟,阅读时本应该兼顾所有类型的文章,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挑剔阅读类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还感觉良好,一到现代文阅读就觉得自己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做起。有的写起记叙文非常顺手,一到其他文体就无所适从了。
  误区三:课外阅读过于休闲,并不做深层次的思考
  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容易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就是课外阅读仅仅只是阅读,并不需要做深层次的思考,否则会浪费时间。学生受这种思想和意识的影响,也容易在阅读中形成一种休闲的意识,认为阅读只是一种消遣,一种休闲。所以读书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名人轶事或者骇人听闻的案件等闲书。这样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象上,相对比较肤浅,不可能有大的收获。
  误区四:阅读时只求速度,囫囵吞枣,断章取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寻找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对联等,在写作文的时候用一用,以显示自己的文采。虽然这也是积累和运用,但是对于整篇文章来说,这样的阅读掌握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有时候由于汲取的东西太过零碎,并没有领会全文和整体立意,所以很容易断章取义。
  那么,面对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师要加强指导。
  虽然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但是我认为既然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同样需要老师的指导。将课堂和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些课外读本;每天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去自主阅读;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让大家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一下,这一周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样的感受。在相互的交流中,学生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慢慢成长。
  其次,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知识匮乏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阅读资源。对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在开学第一堂课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告诉学生学校阅览室的查阅方式,查阅方法等。同时还可以指引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阅读。也可以建议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词典等进行阅读。
  再次,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安静的氛围,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帮助他们读书。老师可以在班级里面成立读书小组,每天下午抽出4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对于今天自己所读的书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在相互的讨论中,了解别人都读了哪些书,在别人那里吸取知识。有了好的学习氛围,即便是耳濡目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知识也会得到提升和丰富。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生们也能看到自己课外阅读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阅读中应该注意什么。通过相互学习,也能够纠正学生在阅读中不好的习惯。
  最后,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
  没有激励的管理自然是效率低下的,当然面对那么多的学生,让老师一个个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不可行的。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老师可以定期在班里面或者在整个学校里面组织一些有奖征文、演讲等活动,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久而久之,学生有了竞争意识,自然也会热爱课外阅读的。
  (作者单位:高阳县宏润中学)
其他文献
丁玲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五四时代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先锋色彩.在其后的创作中,政治意识开始凸显并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意识弱化,形成了以女性意识为基点,以政治意识为客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篇幅所占比例很大,随着文言文学习不断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十分困难,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对比学习,已成为学习文言文
刘静霞教授从医三十余载,擅长中西医并举、病证合参、针药并用的临证模式辨治疑难性眼病,临床经验独到。刘教授认为诊治视网膜色素变性主要从肝、脾、肾三脏着手,其病因病机
由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关注度高,因此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关注人类健康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
评语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一种指导性建议,又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思想教育的一个平台。一段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又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艺术的熏陶及思想教育。正因为作文评语有如此的魅力,所以我在评语的表达上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一、评语的准确性与激励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下评语时一定要准确,要抓住学生习作
提到材料作文,中学老师和学生都不会陌生。特别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材料作文更是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分析2013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题,其中17套(除湖北卷采用“材
一、整体感知理论及其对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整体感知”是指在感知过程中一个客观对象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
角色扮演,这种模式吸引着许多游戏者。为什么角色扮演游戏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究其原因是这类游戏满足了游戏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心理需求在游戏中,游戏者自己也成了整
地理学是研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关门”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地理学及地理教学的客观要求是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为21世纪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
《木兰诗》在我国古代浩瀚的诗文之海中,可谓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歌颂劳动人民,揭露战争残酷的鲜明主题与朴素、优美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年代久远,有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