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打”好心理战术的基础上设情境,将学生“吸”进课堂,让学生享受“动”起来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帮”起来的课堂。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入,孩子们就会慢慢喜欢上数学课,就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课堂。
  关键词:心理战术 设情境 享受 感受 探究 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人们普遍都认为数学课比较呆板、无趣,而数学本身内容的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只有一些繁琐的公式、纠结的证明。一堂数学课上得枯燥而乏味,有些学生甚至昏昏欲睡,这样还谈什么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习成绩了。面对这种困境,我懂得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要“打”好心理战
  既然数学没有其它学科的优势,那么就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心理上重视起来。在当今这个知识洪流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数学应用将愈来愈广泛,比如说现在热门的数控、会计、微机甚至是物流配货等行业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数学与我们的现在乃至将来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尤为重要。同时在课堂中也要设计联系生活的例子。
  例如教学“平面图形的镶嵌”、“花坛的设计”、“遮阳棚的设计”等,就可将数学的美感成分展现出来,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价值。
  二、设情境,将学生“吸”进课堂
  数学家H·Freudenthal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亲近数学、参与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亲近数学。
  例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讲一个汽车销售经理准备去批发一批汽车销售,又不知购买哪些种类的车容易销售,他打算在马路边作一次调查。请你看看马路边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他出谋划策。然后播放一条主要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的场面,引导学生想方法统计,为经理出谋划策。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学习,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被激活了,学习就主动,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三、让学生享受“动”起来的课堂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出现了一些现象,如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却不会做,或者换些题目就做不出来。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忽略了应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要提高学生的成绩与兴趣,就必须还课堂于学生,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
  如我们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毕达哥拉斯由于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贡献,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通过创造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能为学生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敢想善思的学习氛围。如我们在教学测量物体的高度时,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亲手测测量量,这样可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四、让学生感受“帮”起来的课堂
  要发挥小组合作的小团队精神。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是先将班级的所有成员按数学学习情况划分为A、B、C、D四个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人数分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有A、B、C、D四个层次的组员组成。在活动时,A帮B,B帮C,C帮D,并且结合奖励积分制,让他们每个人的进步都与小集体息息相关。这样就会让小组合作在“帮”伙伴儿和被伙伴儿“帮”的活动中发挥到极致。
  数学活动课的目的之一是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数学的兴趣上都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学习打折销售时,可以让他们去调查收集打折销售类的活动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分析,还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优惠活动的方案。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会感到学习的辛苦,可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因此,我们在打好心理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情境,将学生“吸”进课堂,让学生享受“动”起来的课堂,感受“帮”起来的课堂。相信做到了这些,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孩子们就会慢慢喜欢上数学课,就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课堂;而我们也会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数学课堂也可以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摘 要:常听学生说物理难学,尤其是电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原因并不是学生的智力有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思想问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是解决思想问题、加强实验教学。针对学生初学电学知识困难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细化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尤其注重学生看电路图和分析电路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  关键词:思想 实验 能力培养 引导  常听学生说物理难学,尤其是
期刊
摘 要:青春期的初中生课堂上往往启而不发,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的问题、“数学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富有激励的评价都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青春 学生 动感课堂  初中生是活泼好动的,是青春洋溢的。但是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却出现了这些现象:老师提出了问题,没有一个人举手,任凭你怎样引
期刊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潜质和学习基础等因素各不相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很棘手的问题,有效转化学困生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关心学困生生活,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例如单亲、孤儿等
期刊
人生无方向,难以成就自我;课堂无方向,难以实现课堂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一节课的高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无疑是促进课堂高效的法宝。  问题教学法类似于目标教学法,但它的高效是目标教学所不能及的,因为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学生在突破问题后产生了成就感、愉快感、认同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兴趣大大增加,课堂效果自然不同。  从教育心
期刊
摘 要:科学是人类发展最大的推动力,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手段。作为当代学生,科学是一门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学科,学习科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潜意识地把科学看成了一门生涩难懂的学科,以及老师对于这一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当等,使得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初中 科学教学 生活化教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渴望就愈加突出。这对教育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更加迫切的要求,加快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改革刻不容缓。教师必须首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正确的科学观、人才观、师生观、质量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给学生松绑,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给他们自主学习、交流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教师
期刊
余映潮老师说:“教师的讲,要在关键之处绽放火花,要显山露水,那才叫风采。”这句话强调让我们做一名善于精讲的教师,反对满堂灌并不是提倡“因噎废食”,精彩的“讲”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或生成精彩的“讲”,可以巧妙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振,可旁征博引、引领学生探究,可进行比较辨析、精讲点拨,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让我们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创设情境
期刊
怎样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原有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
期刊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计算、解答、证明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素材。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性,传统概念教学大多采用概念同化方式进行,教学方式以“告诉”、“灌输”为主,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甚至死记硬背。
期刊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虽然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解,然而学生或拼命地记笔记,或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很沉闷。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中鲜活起来,又如何积累才力和素养?阅读与写作本应如影相随,阅读为写作做好了积累储备,写作也能促进文言文的学习。鉴于此,可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很好地融合,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促成文言文和作文的互鉴互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