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教授陈衡哲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衡哲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作家、学者、诗人和散文集。曾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教授。其先生任鸿隽是辛亥革命志士、中国近代思想家。
  1920年,胡适在《新青年》第8卷第3号发表了一首新诗“我们三个朋友”,就是指胡适、任鸿隽和陈衡哲。
  1961年11月,任鸿隽去世的消息由任鸿隽的二女儿任以书,写信给在美国的姐姐任以都,任以都又写信给台湾的胡适。胡适收到信后,很感慨,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讲到,“在政治上的这么一分割,老朋友几十年都无法见面”。1962年2月胡适也倒下了。这样“我们三个朋友”就只剩下陈衡哲,她坚强地活着。
  我工作以后,因抚养人为三娘母陈衡哲,探亲假享有去上海探视她的资格,每年就由单位备案,开具证明前往上海看望她。
  基本上,我每天早上都要骑自行车到离此不远的淮海路,并专门拿一个有把手的锅,去买鸡肉包子,陈衡哲就叮嘱我说:“要买三个,你吃两个,我吃一个,并且馅儿要你吃,我不吃馅儿。”
  她说:“吃这个鸡肉包子啊,是钱锺书、杨绛他们以前把我培养起来的。他们每次来看望我,都要用干净毛巾包着热气腾腾的包子。”
  钱锺书、杨绛和陈衡哲一家的关系很好。杨绛叫陈衡哲大二姐,这是江浙一带的称呼,实际上算起来杨绛应是陈衡哲的外侄媳妇,是陈衡哲的后辈。1948年,胡适由北京到上海就住在任鸿隽和陈衡哲的家里,钱锺书、杨绛去拜访胡适,都会用一条干净毛巾包好包子。另外也买了几个蟹黄饼带去,他们知道胡适对蟹黄饼情有独钟。他们五个人就在一起煮咖啡,吃包子、蟹黄饼并谈工作、论诗文等,很是热闹。
  当我谈到孙中山的时候,她就跟我讲,有两次是任鸿隽专门带她去拜会了孙中山。第一次去的时候大概是在1920年秋,当时她陪任鸿隽到莫里哀路孙中山的住宅去,一去以后孙中山就迎上来说:“陈衡哲的大名我早有所闻。”因为当时陈衡哲在北大任教,孙中山就说:“你是中国第一个女教授嘛。”陈衡哲就与孙中山当面寒暄了一会儿。
  当然任鸿隽是带着孙中山交给他的任务去的,因为孙中山有很多论著需要任鸿隽为他校读。第二次是孙中山来电话,估计当时就是孙中山创办的《建设》杂志拟出版之际,孙中山要请任鸿隽在杂志上撰写文章,这样第二次去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仍然和上次一样。陈衡哲讲:“我就坐在孙中山和任鸿隽对面的一个单独沙发上,他们两个人的交谈几乎是用英语进行表达,我是懂英语的,他们讲的单词我是每句话都听得很清楚,但是我不插嘴,因为这是他们两个人的工作。”孙中山和任鸿隽两人越谈越起劲,一直谈到晚上很晚。
  1966年我到上海探亲,临走的时候,三娘母把我叫住说:“储藏室有很多罐头,你去选一些带走吧。”我到储藏室一看,一个个小扁盒子,每听不到100克,有沙丁鱼罐头,还有午餐肉罐头,这些罐头在当时还是很稀罕的。我看整个这些罐头的表皮都亮堂堂的,就选了十来罐,拿上楼去。三娘母又说:“你多拿一点走,我又不吃这些东西了,我都是吃新鲜的。”我就又选了几十罐。
  我问三娘母:“我不吃这些东西,怎么会有呢?”她就告诉我,这是自然灾害期间,罗素寄来的。这是他们的英国朋友罗素知道中国的自然灾害,物资很匮乏,罗素关心着中国的老朋友,就寄来了几箱亚丁产的沙丁鱼及英国产的午餐肉罐头。虽然这些罐头放了好几年,但真空性很好,回家后打开,噗的一下一股气压冲出来,特别是沙丁鱼的美味,使我回味至今。
  三娘母他们和罗素的交往是在1920年,当时罗素到中国讲演,是任鸿隽和赵元任全程陪同讲解翻译,有一半的讲座是由任鸿隽翻译的。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和罗素建立了友谊,其后数十年仍不断有着联系。
  1968年的那次探亲,我看到靠近三娘母大床边的地板上堆了很大一堆书,乱七八糟的。她就告诉我是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的造反派抄了家。我说:“那我帮你整理。”她说:“不用不用,就让它那样堆着吧,这种野蛮的‘杰作’,中国秦朝有之,欧洲中世纪也有之。人类的文化、文明依旧未因此而却步,当这一切乱象结束后再来收拾吧。”
  1976年1月7日,陈衡哲去世了。
其他文献
韩启德主席(中国科学协会主席、资深病理学家、院士)曾说:“近几十年医学诊断技术的快速进步,查出了很多本来不治疗也不会死的‘癌症’患者,人为拔高了发病率。”  有一位86岁的高龄老人前年年底例行体检,发现了PSA(反映前列腺的指标稍微高了点),但没有任何不适。他的主治医师分成两派:一派力主穿刺,先明确,再尽快手术,强调早治比晚治好;另一派主张没有任何不适的话,观察最聪明。  找到我时,我没有和他谈治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平常多参与一些慈善公益活动,会让你的心脏获益。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06位青少年志愿者,让其中一半的人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社区公益活动,比如给低年级的学生免费辅导功课、组织一些社区活动等,另一半的人则不参与类似的活动。结果显示,参与公益的受试者体内身高体重指数、炎症因子水平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未参加公益活动的受试者,提示他们的心脏健康状况更好。参与公益活
期刊
1980年我患冠心病,由于心情紧张,越怕病,越易发病,急诊两三天一次,半年先后住院4次。后来我注重养血。最近10年心律正常,无心绞痛,再没看过急诊。  我今年已97岁高龄,精神饱满,腰不酸、背不弯、脑子清楚,能轻松写文章。亲友看我前后判若两人,以为我有什么“秘密武器”。其实我的方法是:“三分治,七分养。”因为冠心病病因在血管,血脂高,黏了、堵了,造成心脏缺血,心律失常。需要医生治血,病人养血,三七
期刊
她,出生于埃及南部卢克索的一个贫困家庭。21岁那年,新婚不久的丈夫因车祸意外去世,给当时身怀六甲的她以致命的一击。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她的生活陷入了贫困之中。  女儿出生后,各种开销更是让她的生活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考虑该如何养活自己和女儿。在当时的埃及,受传统宗教的影响,女人是不可以出去工作的。唯一可行的是沿街乞讨,靠怜悯获得收入是她最不愿去做的。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难过,这天她同
期刊
高血压患者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避免增加心理负担,改变生活方式,进行自我安慰,并且是可以控制的,并发症也是可以减少的。  平时要注意克服紧张情绪,情绪变化常常会导致血压不同程度的波动,而做一些手工,如编织、缝纫、雕刻,或进行练字、绘画等,可使情绪稳定,对稳定和控制病情有利。要提醒患者,血压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不要总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稍有不适便神经过敏,猜疑血压是否上升了,是否发生并发症了,终日忧心
期刊
有些人外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浑身上下就不舒服了,轻一点的睡不好觉,严重些的皮肤起了痘痘,甚至还心慌气短、上吐下泻。其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水土不服”。  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式功介绍,水土不服的一个主要诱因是地理区域跨越比较大。我国南方属热带、亚热带,而北方属温带、寒带,由于人对气候环境有适应性,出生并长久居住在北方的人,其体表汗腺没有出生且长期居住在南方的人发达。南方温度比较
期刊
专家认为,肺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会将大约1000升的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部。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吸进的毒素越来越多,虽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废气,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援助肺进行排毒。没事时,主动咳嗽几声,有利于清除肺部垃圾。  (摘自《家庭医药》)
期刊
从红火的抗衰老保健品行业到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每个人都想弄清楚长寿和健康的秘诀。上个星期,科学家们在对一名115岁女性的血液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与预期寿命相关的信息。《英国医学杂志》刊发的这一新的研究结论,其核心点是每天参加轻度的体育活动可降低老年发病的概率,同时,可使生命更加健康,活得更久。关于长寿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但此次的最新研究则告诉人们如何让细胞在稳步迈向死亡的过程中予以逆转。下面就采撷其研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过多外力影响,也少有猛烈活动,髌骨一般是在膝关节部位小范围活动。但登山活动给膝盖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再加上登山时活动猛烈,会使髌骨被牵移离开原有部位,从而引发膝关节疾病。  此外,登山时膝关节作为关节“软垫”作用的半月板在受到外力、滑动和突然转向的压力时,容易扭伤,造成半月板的损伤。而登山时戴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使膝关节不易受损伤。  (朱裕昌/文,摘自《保
期刊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之所以设立在这一天,就是希望大家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心梗目前已高居我国死亡原因第二位,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会有2300万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为什么这么致命?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润华介绍说,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前期症状没有得到患者重视
期刊